亓娟莉
(咸阳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董庭兰是唐代重要琴家,以其精湛的琴艺名著天下。《太平广记》卷二〇三“董庭兰”条引《卢氏杂记》云:“弹琴近代称贺若夷、甘党,前有董庭兰、陈怀古。怀(古)能沈、祝二家声,谓大、小胡笳也。”[1]1539《唐音癸签》卷一四:“一代精此艺者,自赵耶利、董庭兰、贺若夷。”[2]149唐代有多位诗人诗作与董庭兰及其古琴技艺有关,其中较著名的有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高适《别董大》二首、崔珏《席间咏琴客》、戎昱《听杜山人弹胡笳》、元稹《小胡笳引》以及刘商《胡笳十八拍》等。这些诗歌记录了董庭兰高妙的琴艺,摹写其出神入化的古琴音乐,亦涉董氏生平故事,是研究唐代诗歌及古琴音乐发展的重要资料。其中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及高适《别董大》二首相关问题学界尚有争议,本文拟梳理、补充相关史料,就李颀、高适诗歌加以补笺。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一诗作于天宝五载(746)。《旧唐书·房琯传》:“五年正月,擢试给事中。”[3]3323次年六月,房琯因事被贬。《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天宝“六载,春,正月,辛巳。……给事中房琯坐与适之善,贬宜春太守”。[4]6875诗题中“房给事”即房琯,“董大”即董庭兰。诗人赞赏董庭兰精湛的琴技,并以此寄赠给事中房琯,兼有为遇到知音而高兴之意。诗歌先状其曲之悲,后叙董氏琴技之妙,可谓变化莫测,迟速应手,往复有情。“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窃听来妖精”是对董氏琴艺及所奏古琴乐曲的由衷赞叹。美妙的琴声使人“日夕望君抱琴至”,进一步衬托了琴技的高超,在称颂房琯的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倾慕。
关于李颀此诗题目,《河岳英灵集》《文苑英华》等文献记载略有不同:《河岳英灵集》《唐文粹》《唐诗纪事》《唐音》等载其题目为《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文苑英华》载其题为《听董庭兰弹琴兼寄房给事》;《十家诗集》《唐诗品汇》载其题为《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李颀最初作诗之时应只有一个题目,以上古籍所录诗题何者为正,学界至今仍有争议。施蛰存、程千帆等前辈已就此诗题目有所考辨,近年来又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诸家的争议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兼语弄寄”中是否存在衍文或乙倒;二是诗题中听董庭兰弹“胡笳声”中的“声”字是否为衍文。笔者结合原始文献及诸家研究,拟对以上问题略抒管见。
程千帆《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诗题校释》以为“兼语弄寄房给事”中,“弄”字为衍文,“语”与“寄”乙倒。“兼寄语弄”颠倒为“兼语弄寄”。[5]故诗题当作《听董庭兰弹胡笳声兼寄语房给事》。解婷婷《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题商榷》(以下简称“解文”)以为“语”或为“调”,“‘语弄’应为‘调弄’”。[6]以上观点以理校为主,尚需进一步论证。
“语弄”一词争议如此之大,主要是今人无法理解究竟何为“语弄”,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词传写有误,这样的例证在校勘史上不乏其例。“弄”本是琴曲术语,李鼎文认为“语”为琴曲歌词,[7]78笔者以为此说可取。李颀诗中有“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言”可指配合琴乐所唱琴曲歌辞,而“言迟更速”中迟、速表明了歌辞的婉转缓急,这种唱速变化与双手所奏琴曲配合默契,达到了“皆应手”的一致,回环往复,唱叹有情。因此诗题《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如果掰开了可以理解为:听董大弹胡笳声风格的琴曲兼歌辞(语弄)寄房给事,其中不存在讹脱衍倒问题。
《河岳英灵集》等所录诗题中听董庭兰“弹胡笳声”,《文苑英华》作“弹琴”,《唐诗品汇》作“弹胡笳”。解文以为“声”字或为衍文。[6]琴中胡笳曲是以琴乐写胡笳声意。《白孔六帖》卷六二“笳”条:“白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曰胡笳,播为琴曲。”[8]62《读书后志》:“《胡笳十八拍》一卷,右唐刘商撰。汉蔡邕女琰为胡骑所掠,因胡人吹芦叶以为歌,遂翻为琴曲。其辞古淡,商因拟之以序琰事,盛行一时。”[9]939所谓“播为琴曲”“翻为琴曲”就是以古琴弹奏胡笳风格的乐曲。琴曲有胡笳大约出现在魏晋时期,晋刘琨有《胡笳五弄》,南朝宋吴迈远、梁陶弘景、江洪等有《胡笳曲》琴歌辞。琴曲之有“胡笳声”唐史文献中有明确记载。《通典》卷七六三《乐》:“唯琴曲有胡笳声。”[10]763《乐书》卷一四三“琴声下”亦云琴声有“胡笳声、止息声、吴声、蜀声”等。[11]655唐代诗人刘商有《胡笳十八拍》,《乐府诗集·琴曲歌辞》载刘商《胡笳十八拍》解题云:“唐刘商《胡笳曲》序曰:……后董生以琴写胡笳声为十八拍,今之《胡笳弄》是也。”[12]860以上史料是诗题中“胡笳声”不存在衍文的有力佐证,且诗歌首句“胡笳声”三字也赫然在焉,所谓“听董大弹胡笳声”就是听董大弹胡笳声风格的琴曲。
周勋初先生指出:“高诗第一首慰董大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指明董大身份,一无官职,二非名流,而海内知名,与董庭兰以一艺享盛誉之身份相合。”[13]53此诗所赠对象为董庭兰已为学界共识。但关于此诗作时,学界尚有争议。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所附《高适年谱》系此诗作时于天宝六载(747),[14]15周勋初先生亦同此说。张起《高适〈别董大〉作于蜀中考述》(以下简称张文)以为此诗应作于代宗广德二年(764),时高适即将赴京任刑部侍郎。[15]这一主张有其合理之处。本文以为尚可以结合房琯、董庭兰等交往加以补充论证。
董庭兰一生与房琯紧密相关,其琴艺初为人知即始于投奔房琯门下。《琴史》云:“天宝中,给事中房琯,好古君子也,庭兰闻义而来,不远千里。”[16]195天宝五载(746),房琯为给事中时,董庭兰“闻义而来,不远千里”,二人始有交集。从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755)房琯拜相,董庭兰应是一直依附于房琯,二人长期有交往。《旧唐书·房琯传》载:“(房琯)听董庭兰弹琴,大招集琴客筵宴,朝官往往因庭兰以见琯,自是亦大招纳货贿……又奏弹董庭兰招纳货贿。”[3]3323《资治通鉴》卷二一九载房琯:“日与庶子刘秩、谏议大夫李揖高谈释老,或听门客董庭兰鼓琴。庭兰以是大招权利,御史奏庭兰赃贿,丁巳,罢琯为太子少师。”[4]7024结合史籍“听董庭兰弹琴,大招集琴客筵宴”“日与……或听门客董庭兰鼓琴”看,房琯、董庭兰二人长期有交往,且情谊深厚,以至有“赃贿”之议。时为补阙拾遗的杜甫曾上疏为房琯辩护,其中亦言及房琯及琴客董庭兰,其《奉谢日敕放三司推问状》云:“而琯性失于简,酷嗜鼓琴。董庭兰其今之琴工,游琯门下有日。贫病之老,依倚为非。琯之爱惜人情,一至于玷污。”[17]407疏称董庭兰“游琯门下有日”,可见董庭兰做门客并非仅在天宝五载。若二者仅是短期有交集,他人何以能在房琯任相时“因庭兰以见琯”,御史亦不宜以“庭兰赃贿”为由弹劾房琯。北宋朱长文《琴史》载董庭兰生平:
然唐史谓其为房琯所昵,数通贿谢,为有司劾治,而房公由此罢去……天宝中,给事中房琯,好古君子也,庭兰闻义而来,不远千里。余因此说,亦可以观房公之过而知其仁矣。当房公为给事中也,庭兰已出其门,后为相,岂能遽弃哉?又贿谢之事,吾疑谮琯者为之,而庭兰朽耄,岂能辩释,遂被恶名耳。房公贬广汉,庭兰诣之,公无愠色。唐人有诗云:“七条弦上五音寒,此乐求知自古难。唯有开元房太尉,始终留得董庭兰。”[16]195
天宝五载(746)董庭兰为琴客于房琯门下,这一时期应该是董庭兰“出道”初期,董庭兰以是广结诗人以及达官显贵,誉满天下,“天下谁人不识君”或有夸张成分,但并非没有凭据。综合诸家记载,从天宝五载至天宝十四载房琯拜相乃至被贬汉州,董庭兰应该是长期与房琯有交往。
就诗歌内容看,有一点是确定的,高适题写《别董大》之时,董庭兰处境窘迫,或者还有几分举目无依的凄凉,诗人高适此诗意在安慰董庭兰。刘开扬等将此诗作时系于天宝六载(747),但天宝五载以后,董庭兰一直依附房琯门下,且以“通神明”“来妖精”之精湛琴艺,名动京师,应该不存在“愁前路无知己”的问题,亦无需诗人劝慰。
上元元年(760),房琯出为晋州刺史,改汉州刺史。董庭兰亦追随房琯而去。《琴史》云“房公贬广汉,庭兰诣之”。中唐诗人崔珏有《席间咏琴客》:“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即便这一时期,房琯、董庭兰依然不离不弃,故人患难与共,情谊依旧,令人感慨。广德元年(763)房琯卒。《旧唐书·房琯传》:“(琯)在路遇疾,广德元年八月四日,卒于阆州僧舍,时年六十七。”[3]3324广德二年(764),时适房琯离世,对于年逾60的董庭兰而言,知音不再,年老无依,处境窘迫,恰与诗中描述相符。因此此诗作时定于广德二年是比较合适的。
以上从琴曲胡笳及董庭兰生平等方面梳理、补充史料,就李颀、高适诗歌相关问题加以补笺,以期于唐代文学及琴学研究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