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鲜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林墩中心小学,福建漳州)
阅读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是重点部分,且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不仅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也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提高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视度。
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个性化思想与行为。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转变教学观念,以新课改理念为教学导向,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自主阅读能力。本文对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意义及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提出了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首先,自主阅读能力是学习语文必备的能力,语文知识不是仅靠背诵或练习就能够掌握的,而是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真正理解文章中包含的思想情感等,这样才能有效掌握语文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其次,语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流畅程度,更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形成独立思考及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科目。最后,自主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具有相互作用,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教学,导致教学缺乏趣味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动、活泼、求知欲强等特点,且小学生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如果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不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也就无法提高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对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有较大影响。
目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更新,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过于重视教授学生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重复性教学中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及其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主阅读能力不利。并且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阅读与实践的空间与时间较少,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记忆力较差,如果在学习阅读的技巧后没有及时进行练习与实践,就会忘记已学知识,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形成自主阅读的意识与能力,如果教师只注重讲解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实践练习,就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首先,教师要注重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以新课改理念为导向,注重以学生为教与学的主体,基于传统教育理念更新教学观念,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更要注重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理解与感悟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自主性以及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等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其次,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等方面设置具有科学性、多元化的教学计划,规避传统重复性教学的缺陷,注重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此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例如,在《珍珠鸟》的阅读教学前,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具有系统性、引导性等。本篇课文主要讲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以及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下由害怕与人接触到与人亲近的过程,对此,教师应设定教学目标为:(1)了解雏鸟外形的写作方法。(2)理解“信赖”等词语的意思。(3)感知文章中表现的思想情感。之后,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计划,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如在教授学生新字词之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观察文章的写作方法及描写手法,并采用创设情境等方式使学生感知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分析与掌握不同的写作手法,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要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是一个主动思考与探究的过程,小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以兴趣为主,只有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因此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如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等特点开展教学,采用创设情境等多样性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初步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例如,在《松鼠》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本篇课文是一篇具有较强趣味性、科学性的文艺性说明文,文章中的描写手法及语言较为生动,基于此,教师可采用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生阅读与学习的自主性。如教师可先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你能介绍这种小动物的特点吗?”初步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松鼠的照片,并让学生根据图片描述松鼠的外形,之后教师可提出探究性问题“同学们,知道小松鼠喜欢吃什么,有怎样的生活习惯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究法国作家布封笔下的小松鼠”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与探究欲望,以此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以及教学的引导性,如果在教学中以教师的角度及思维方式开展教学就无法突出学生主体,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与能力就会受到限制,因此教师应明确开展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此外,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追求突出学生主体,而忽视了学生身心发挥规律,导致教学缺乏引导性。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还处于发展中,且知识的储备量有限,自制能力较差,对于自己没有足够了解的事情,就算是给更多的时间,他们也无法自主理解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应注重提高教学的引导性,在合作探究中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启发与指导,使学生能够集中思维,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情感去感知课文中包含的思想情感,从而理解不同写作手法的作用及方法。
例如,在《将相和》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写作顺序、领会文章主旨,如“(1)你能从第一句话中读出哪些信息?(2)文章总共讲了几个故事?(3)文章中主要的人物有谁?”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问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会分析写作顺序等。之后,教师可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出示文章中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引导学生建立三个小故事与整个大故事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运用已有的经验,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感受文中人物的形象,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曲折,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欣赏能力、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的教科书是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因此教材内容具有全面性,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要求,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大量阅读与实践中实现,因此教师应注重立足教材,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阅读类型与阅读量,给予学生自主阅读与实践的时间与机会,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授《红楼春趣》这一课后,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本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文中有多处对人物的神态变化、情感表现等方面进行了描写,学生在学习后对人物神态描写的手法、人物的特点及文章中包含的思想情感有了一定的掌握,对此,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完整的《红楼梦》,或从中再选出一段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片段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会阅读的方法,有效感知文章内容,从而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善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课文内容,加深体会,从而提高自主阅读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拓展教学,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主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