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情境下高中小说阅读教学创新策略

2022-03-01 11:36
学语文 2022年4期
关键词:小说文本阅读教学

□ 毕 涛 王 艳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新高考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广大教师需要立足新情境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基于“四层”考查内容与“四翼”考查要求,高考命题以“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设计理念,试题具有“命制结论开放、解题方法多样、答案不唯一,开放性和探究性兼具、基础性与综合性共存”的特点,旨在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增强实践能力,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就高中语文而言,小说阅读题一直是高考命题者的“宠儿”,频频出现于高考语文试卷之中。近年小说阅读命题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语文教师需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有效的教学策略,突出语文学科的应用导向,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一、高中小说阅读教学问题症结

当前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有三个方面,即:在意蕴把握上重直观感悟、轻深度理解,在教学方法上重教师解读、轻自主探究,在试题讲解上重答案设定、轻问题质疑。

(一)重感性直观,轻理性认知

受传统阅读习惯的影响,有些师生在文本阅读时往往停留在直观感受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文本意蕴的深入把握。在小说阅读中,部分学生常常止步于文本的表层阶段,教师也往往将教学停留在陌生的文字表现上,导致阅读处于文字意义的泛审美状态,难以进行应有的延伸。如此一来,小说通过文字传递给学生的知识是“平面的”,学生审视的结果多是约定俗成的,如果没有教师的解读,他们是很难理解文本所具有的深意。因而很多学生都不能摆脱“平面知识约束”的牢笼,导致以死板的分析代替思维的创新,这种教育往往抹杀了学生思维体系的构建。

(二)重教师解读,轻探究阅读

有些教师在备课时喜欢围绕答案进行教学预设,授课时以自我讲解为主,往往根据答案反观文本,在有目的性的寻找中验证答案的合理性,就答案而析答案。这类课堂挤压了探究性阅读空间,削弱了学生主动努力思考的思维元素,个人的“能动性”逐渐弱化甚至偏离。广泛而普遍的“答案效应”让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阅读文本的兴趣将会随之而不断改变。比如,皖北某地“五校联考”语文试卷中的小说阅读《求求你当肇事者》有一题: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文艺作品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塑造佳杰这一正能量形象的。

针对此类问题,有的教师在对问题进行解读时便直观地指出此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要从“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回答,参考答案正是这样设定的。老师的解读本身没有问题,也能够紧扣知识点,然而这种教学只能交给学生答题方法,却忽视了学生的探究性阅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表面上看似明白了所以然,实则忽视了文本捕捉的重要性,丧失了探究思考的主动性。如此没有思维含量的课堂往往是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解题能力的,学生成绩也是很难有质的飞跃的。

(三)重答案设计,轻问题质疑

教师根据给定的答案对小说阅读题进行分析,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明确考点及知识点,也能引导学生掌握由答案而归纳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然而由于给定的参考答案已经固定,学生只是在教师预设好的答案下进行思考,甚至在基于教师设计的解题步骤、方法指导面前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即使有个别同学通过阅读文本有所感悟,当遇到参考答案所谓的“合理化”解答,即被扼杀在萌芽状态。有限的课堂时间更是限制了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间的对话,便无法产生有价值的个性化见解。长此以往,这种单线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将严重阻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生成,造成思维的单一化、格式化。

二、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的创新原则

高中小说阅读教学需要聚焦课程目标,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结合小说文体特点和学生身心特点,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具体而言,需要坚持以下三项原则:

(一)导向正确,育人为本

文学是人学,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认识,净化人们的灵魂。列宁在谈论涅克拉索夫等人小说作品时曾说,真正的文学,能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1]897《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强调:“培养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2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的任何教学活动都不能脱离这个中心。有学者指出:“‘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强调了学科的社会道德色彩,尤其是强调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明确了‘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文功能。”[3]60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崇高的爱国情怀和积极的人生志趣,是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教师可以利用小说阅读教学这个平台,达到与学生间的“思想共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并将其作为优化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原则。

(二)提升素养,赋能聚力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2]4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即指学生通过阶段性的学习教育后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教材通过“学习任务群”的方式创新了文学阅读的形式,在“以任务为主导”的前提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故而,在开展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时需为学生创设综合性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合作探究意识。高中小说阅读教学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促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增强学习热情,努力调动其自身所具备的“品格与能力”,在“学与思”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遵循规律,超越常规

教育既要遵循规律,又要勇于创新,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亦是如此。“新课标”强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总结提炼并继承已有经验和成功做法”“发现并切实面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继承中前行,在改革中完善”[2]3。一方面,教师在实施小说阅读教学创新时需要遵循两个规律,即“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及“语文学科的学习运行规律”,避免“揠苗助长”。另一方面,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的差异性特征,努力创新教学方式,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改变传统教学中“一边倒”的盲目状态,统筹并不断优化教学思路,探寻真正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及途径。

三、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读”与“思”齐头并进

高中小说阅读教学需要将“读”与“思”结合,透过文本表层语言挖掘深层的思想意蕴。传统的粗放型课堂讲解模式常常停滞于文本表层的单一认知,事实上我们对文本的理解绝不能只停留在浅显的表层面,必须从更深层次对其进行思考。小说阅读教学需要提高学生的理解力。鲁道夫·阿恩海姆说:“任何一个人的眼力,都能以一种朴素的方式展示出艺术家所具有的那种令人羡慕的能力,这就是那种通过组织的方式创造出能够有效地揭示经验的图式能力。因此,眼力也就是悟解能力”[4]56。他所说的“眼力”正可视为小说阅读中的理解力。现以2019年全国I 卷小说阅读《理水(节选)》第8题为例,对此略作说明: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命题组针对本题给定了三点答案,第一点就是“形象描写”。然而有老师就据此单方面认为,既然是考查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那么“形象描写”这个专业术语就不存在,应该改作“外貌描写”,于是在进行讲解时便擅自将其改作“外貌描写”,仅仅从“黑瘦的面目、粗手粗脚”的角度进行分析。事实并非如此,研读本题需要有强烈的文本意识,就要在文本中找出“中国的脊梁式”的人物是“大禹及其随从”,进而思考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实干家形象就是人物群像,这是关于“中国的脊梁”式人物的“形象描写”,而非“外貌描写”那么简单。

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将看的能力深化为“知识或概念”,认为:“看(voir)的能力即是知识(savoir)或概念的功能,也就是词语的功能,即可以命名可见之物,就好象是感知的编程……缺少特定代码的观赏者会感到莫名其妙,完全迷失于声音和节奏、色彩和线条的混乱之中。”[5]9看的过程实则是语言内化的过程,它是伴随着“思维的提升”而不断深化的。文本阅读亦是如此,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已经在主动寻求文本的内涵并获得知识的感悟,即是由表象到本质的改变,由浅层到深层的探究。

(二)“收”与“放”有效结合

教师进行小说阅读讲解的备课过程,实则是“权力”的集中过程,也是教师自己有目的、有准备、有意识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收”“放”结合。所谓“收”,即多方统筹,兼顾全面,灵活处理课堂;所谓“放”,即科学质疑,发挥能动,积极盘活课堂。受小说阅读传统教法学法的影响,“套路教学”往往深植于学生们的意识更深处,以至于根深蒂固。作为教师,就需要在备课时灵活自如地运用知识解读文本、运用问题诠释考点、运用结构谋篇布局。2014年全国Ⅰ卷叶紫小说《古渡头》阅读中关于“情节手法的赏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此题如果教师只是围绕“情节叙述手法”进行教学的话,未免显得狭隘,只能将答案局限在“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叙述方式”这三个方面。如果教师站在“谋篇构局”的角度进行教学构思,充分关注“人称视角、话题导入、对话形式、情景描写”等方面的内容,那么必将使得我们的课堂具有全局观,从而最终达到多方统筹、兼顾全面、灵活处理的效果。“新课标”强调:“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6]6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科学质疑,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学生也可以在质疑的过程中获得问题分析的方法。华大新高考联盟2021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卷中小说阅读《父子的脚》第9题为:

文章的题目是“父子的脚”,作者却花大笔墨从儿子的脚写起,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给定的参考答案之一为:“情节更合理自然。通过详细描写儿子的脚表现其淘气顽皮、不求上进,从而引出父亲带着孩子卖筐篓的情节,展示父亲为了孩子成才的良苦用心。”对此,有的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不求上进”不甚合理。笔者抓住这样一个契机,鼓励学生围绕质疑进行讨论,学生于是从“修建苫房之事件、恋家情怀之情感、情节发展之手法”等多角度进行分析与探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讲”与“练”辩证统一

面对小说,学生怎样才能更好地捕捉有用的信息,感悟文本中的审美元素与情感特征,需要教师借助自己的文化素养,通过锁定文本的关键信息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荀子·解蔽》谓:“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直觉经验易于导致观者陷入固化思维,迷失于表象的泥淖。学生阅读文本如若只知追求感官上的享乐,将很难认识到植根文本背后的传统文化、社会本质的重要性。故而在小说教学中,我们就应该结合文本为学生解读深植于文本背后的社会主题。譬如:由“围湖造田”看到“生态环保”,由“城市古建筑”看到“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文化保护的问题”,由“拖拉机换牛马”看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由“泥人师傅的刻刀”看到“传统技艺的传承”等,有些主题是学生无法把握的,就需要老师在课上进行积极的解读与引导。正如潘庆玉所言:“语文教育应当在加强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促进其语文能力发展的同时,渗透、强化审美的、文学的、人生观的教育,使语文教育为学生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文化的‘底子’、文学的‘底子’、人格的‘底子’与精神的‘底子’。”[6]8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教师的地位不可替代。然而教师毕竟不能代表学生,这就需要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学生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加深对问题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能够强化问题意识,通过必要且有针对性的练习,就可以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升关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问题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小说阅读的知识体系相对比较系统,学生基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识记并领悟,然而能否有效运用确是需要面对的问题。以“情节的作用”题为例,学生基本上能够围绕知识点所限定的“五大角度”展开,即考虑“情节与其他情节、人物、环境、主题、读者感受”等方面的关系,然学生仅是就点而答,但凡出现了有关情节作用方面的题型就是简单意义上的知识点罗列,缺少文本意识与问题分析能力。

当然,从辩证的角度进行思考,讲解与练习应该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讲解可以引导学生拓宽思路、深化认知,开拓学生的视野。练习则应该是配合自身阅读与教师讲解所做的有效实践,进一步地将理性思考应用于解题答题的过程中去,进一步地促进学生提高小说阅读题的解题能力。

猜你喜欢
小说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