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若男
(运城学院 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山西 运城 044000)
2016年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指出,教育实习作为学前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职前教师教育培养中的必要环节。[1]可见,教育实习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较为重要的指向实践的课程,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是学生通过模拟或真实教育情境体验幼师角色,不断建立职业理念,形成职业能力,向教师角色不断转化的实践过程”,[2]对于推动实习生由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发现,实习生在教育情感、基础素质、教育理论素养、教育实践能力、保教结合思想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究其原因,以强化职业信念感,丰厚教育情感;补足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缺位,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均衡课程结构,理论与实践并重;改变不良传统观念,渗透保教结合思想;构建实习共同体,发挥协同育人功效;提升实习反思意识,助推研究型教师成长为对策,针对性解决现存问题。
1.教育情感薄弱,职业信念感缺乏
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尊重是为人师表的基本条件。如果缺乏爱,教育就失去了其内核意义,无法立足,甚至还可能造成恶劣的结果。在调研中,有部分实习生对待幼儿耐心不足,对待幼儿教师职业热忱度不高,这也能够说明,学校对学生教育情感的培养力度不够,学校应当引起重视,应将学生教育情感培养做为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与环节。
2.基础素质欠佳,文明失范现象凸显
基础素质不仅是为人师表的基本条件,亦是做人的基本前提。没有良好的基础素质,不仅不利于自身工作的展开,同时也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比如,说脏话、乱吐痰等不雅行为,虽然都是小事,但却反映出了实习生的自身素质。另外,部分实习生存在着“自我中心”的思想,团体合作观念较弱,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排斥其他类型的工作。比如,实习生承担保育员的工作,如果给其安排配班的工作,部分实习生就可能会有怨言而不去承担相应任务,认为这个工作不属于自己的职责范畴。诸如此类的教育现象的发生,提示我们在开展教育工作时,首先应该进行基本素质教育。
3.教育理论素养根基不稳,实践指导力不足
教育理论是进行教育实践的前提与基础,是未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幼教工作者必备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做支撑,才能更科学、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的展开。但有部分学生认为理论和实践之间有差距,理论学习用处不大。这样的观点反映出实习生对理论的学习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因此,应让学生认清理论在实践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并使其在平日的理论学习中夯实理论基础。
4.教育实践能力转化困境,实践性知识匮乏
教育理论应用和检验的场域是教育实践。通过调研发现,实习生的教育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弱,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相脱节,存在一定的偏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实践课程占比相对理论课程较少。虽然设置的五大领域有一半时间用于模拟实训,但从课程总体而言占比还是偏低。二是由现实问题造成的。我们在实训课上,让学生模拟幼儿,但学生毕竟不是幼儿,各种突发状况无法预料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实践性问题,有些问题可能还不能用已有理论去解决。实践性知识的匮乏为实习生在实践中带来困惑。实习过程中,保育技能、艺术技能(包括体育技能)、教育活动计划与组织的能力、三笔字、普通话、演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技能较为重要,但实习生的这些方面能力较为薄弱,对教育实践的顺利展开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5.保教结合思想渗透不足,重教轻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保教并重。保教结合思想的提出是与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相一致的。在幼儿园实习中,很多实习生是从保育员职位开始做起,首先了解保育员的工作职责与流程。然而,部分学生认为保育员是最底层、最没技术含量的工作,对于保育的重视程度较低,这对于开展保教工作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如部分实习生反映“幼儿园让我们干杂活”。他们将保育工作看成是“杂活”,也反映出“保教结合”的思想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1.重知识轻情感,职业情感教育缺位
道德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道德情感是人以道德规范为依据,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对于一名幼教工作者而言,其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这是从业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不喜欢幼儿,不喜欢幼教职业,对于教师职业缺乏热忱之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从教愿望不强烈;另一方面是在教育过程中,由于道德情感教育的特殊性,教师往往把精力放在知识理论的传授上,而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关注度不足,这就导致对学生情感教育的缺位。
2.重理论轻实践,课程设置不均衡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方案设置中,理论型课程约占80%,实践类课程占比较低。虽然在五大领域的课程中,有设置为期8周的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在课程实训中,实训模拟教育的对象是扮演幼儿角色的同班同学,并非真实的教育情景。因此,当实习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对真实的幼儿时,会遇到很多无法预料的问题,而学校开设的实践课程却无法很好地回应这些问题。
3.家庭、社会教育缺位,基本素质关注不足
一个人的成长,受多方面的影响。学校教育作为主导因素,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同时,学生还是社会中的存在,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学生也是家庭中的存在,在其成长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打上家庭的烙印。部分学生的基础素质不佳,虽然与学校教育培养不足有关,但很大程度是源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缺位与错位。如部分家长长期以来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其作为一个社会人、社会公民培养的诉求,导致孩子出现一些文明失范的现象。另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教育发展还不充分,对于公民的基础素质的培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育理念不科学
长久以来,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把幼儿园教师视作“保姆”,认为幼儿教师不需要很高的专业知识储备量与专业素养。因而导致目前很多人对于幼儿教师队伍中的保育员的认识也存在误区,认为保育员只是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是最为底层和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因此,部分学生排斥保育员的工作,认为这是“杂活”,无法体现其专业性。可见,学生对于保教结合的思想的理解、渗透不充分。
1.强化职业信念感,丰厚教育情感
刘庆昌教授指出,教育情感是一种精神存在,同时其会显现于教育生活或者教育活动中,对于教育活动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3]教育世界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没有教育情感的融入,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育便没有了内在的生命力。
对于教育情感的培养,可以采用以下策略:第一,以爱育爱。真诚的爱是教育情感的基础,爱学生是教师教育的起点。教师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会对学生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进而激发他们向善向好方向发展。教师对于职业的热忱之情,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使学生对职业的信念感得到加强。第二,以智培爱。正如刘庆昌教授的观点:教育是爱智统一的结合体,二者紧密相连,互相支撑,不可分割。教师的爱不是盲目的,而是富有智慧的。在情感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情感教育读本来辅助教育教学,提高情感教育的深刻性和理论化程度。有研究表明,越是从理论上加深对于情感教育的阐释,越有助于情感教育实践的深化与发展。第三,以情促爱。通过创设一定的教育实践情景,厚植良好的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形成人文和谐的教育环境氛围,推动学生教育情感的培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与浸润。
2.补足教育缺位,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
教育系统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它们之间相互交织,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与效用。[4]但是在教育现实中,三者却常常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甚至有时发生相互冲突的现象。在本科教育阶段,家长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已经成年,且离家较远,教育责任应该由学校教育承担,其主动放弃了教育的权利和责任。实际上在现实中,学生的一些基本素质的培养,不仅是学校教育的职责,家庭教育也应义不容辞。长久以来家庭教育的缺位与错位,常常是导致学生基础素质低下的根本原因。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教育水平发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社会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缺位与错位,导致其无法很好地培养公民的基本素质,同时也将教育责任推卸给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重在理论知识的传播,对于学生基础素质教育仅由辅导员负责。而辅导员所指导的学生较多,无法广泛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就造成学生知识有余,而素质不足的情况。因此,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共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基础素质。
3.均衡课程结构,理论与实践并重
在《实习三年》中,张雪门先生提出:会骑马的人是从马背上学会的;即使念了一辈子的骑马理论,没有实际骑马的训练与操作,也会从马背上摔下来。师范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一样。对于师范专业而言,不仅要教授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素养。有实习生反映“理论与实践是两张皮,二者是脱节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强。”而事实并非如此,二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的这种反映说明了其缺乏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针对目前实习生实践能力较弱的情况,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增加实践课程的占比和见习的实践机会。实践性知识的掌握需要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与思考,这也是学习成长的必经之路。因此,可以适当增加实践课程的占比。例如《五大领域的活动设计与实施》《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环境创设》这类偏实践性的课程可以聘请幼儿园教师为实习生进行授课,增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进而使实习生达到“能说会做”的培养目标。第二,在主课堂之外,开辟“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在导师的监督与指导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弹跳说唱画实践技能的练习。当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院系可以对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进行测试,“以测促练”的方式推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培养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一专多能”的幼教从业人员。
4.改变不良传统观念,渗透保教结合思想
“保育、教育、发展”是学前教育的三大核心词汇,它们之间应该相互联系,彼此贯通,互为条件,不可分割,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持续发展。[5]然而,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生将保育工作看成是“杂活”,认为与教学工作相比,保育工作不重要、专业性不强,保教是分离的。针对这个问题,首先,要在学科课程中渗透保教一体的理念,让学生认识到保育和教育没有轻重之分,二者都很重要。其次,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幼儿的身、心、灵是浑然一体的,保教结合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最后,在实习实践中切实贯彻保教一体的理念,将保教结合理念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
5.构建实习共同体,发挥协同育人功效
在实习过程中,大学教师由于忙于教学、科研任务较重、指导实习生过多等原因,疏于对实习生实习过程的指导,仅仅是在实习活动结束后对实习生的实习成绩进行评价。这就造成大学教师实习指导的缺位,对于实习生的情况了解不足,难以使指导日常化和深刻化。而实习园的指导教师由于理论知识不够系统和丰富,导致学生实践理论转化的水平提升有限。因此,高校和实习单位之间应建立实习共同体,发挥协同育人功效,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网络平台或到实习园现场调研指导,加强联系,完善“双导师制”,切实指导学生在实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得以提升。
6.提升实习反思意识,助推研究型教师成长
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公式。[6]可见,实习生从实践中进行学习、不断对实践进行反思是其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师范生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教研活动,通过研讨,培养其初步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另外,指导教师也要指导实习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发展实习生的实践性知识。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将有助于实习生专业知识的内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增长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助推其未来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综上,教育实习是联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桥梁,是实习生由学生身份向准教师身份过渡的重要阶段,是师范职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教育职业培养的重要环节。鉴于师范生在幼儿园实习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作为高校即教师培养的主体应该切实帮助其解决实践中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成才,提高“准教师”的保教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