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周 洲 戴 浩
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相关政策,其中教学质量诊改更是成为热点话题,不少院校也已经开始组织相关诊改文件的解读、学习以及研讨,并制订学校相应诊改方案。但诊改工作应当如何着手,如何与学校日常工作相结合,如何建立常态周期化的诊改工作机制等问题依然存在。本文通过研读高职教学质量诊改相关研究论文,从高职教学诊改的起源、主体、内容、以及现有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中探寻发现一些高职教学质量诊改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提出相应发展的建议。
图1 国家对诊改教学质量的政策引导图
图2 主题发文数量趋势图
2015年《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等相关文件启动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56号),对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做出安排,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建设;2018年教育部关于完善教育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指引(试行)》,提出要完善质量评价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重要的政策支持、表彰奖励以及绩效等考核的重要依据;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进一步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指引;到2020年制定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再到2021年教育部提出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近6年间,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诊改试点工作陆续开展,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诊改引起了高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图1)
根据在知网以“教学诊改”“教学质量诊改”“高职教学质量诊改”等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的近年发文趋势图可看出,与“教学诊改”相关的文献最多,有530条;与“教学质量诊改”相关的文献有305条;与“高职教学质量诊改”相关的文献有57条。(图2)
可以发现从2016年起,有关“教学质量诊改”的研究论文呈持续上涨趋势。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诊断”最早由法国学者Binet于1905年应用于教育问题。美国学者Bloom于1971年提出教学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过程。[1]1972年苏联学者巴班斯基提出了减少学习困难学生数量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2]1982年日本出版的《现代教育学基础》中提出教学诊断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所诊断出的学习不良原因。[3]1998年在我国学者毕天璋出版的《教育诊断学》一书详细介绍了教育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实施。[4]2004年汪东辉所发表的论文《“教学诊断”案例分析》提出通过学生的思想方法和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诊断,“教学诊断”首次出现在期刊上。[5]
2015年政府出台通知拉开了我国“教学诊改”研究的序幕。杨应崧教授提出诊改要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找准诊改的起点。[6]侯国凤以及胡昆认为“教学诊改”是以诊断为手段了解各环节是否达到标准,从而对不达标的环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来提升教学质量。[7]周俊提出十大教学诊改工作内容,五项工作任务,三项工作要求。[8]万德年提出高职院校作为诊改的责任主体应通过建设现代质量文化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常态周期的诊改机制以及提高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9]于锦绣提出职业院校的高质量的发展要内部治理和教学诊改齐头并进。[10]
图3 教学诊改主体架构图
图4 诊改工作内容架构图
政府教育部门、就业市场和学校都是高职院校“教学诊改”的重要参与者。首先,在2015年出台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下简称《通知》)中[11],明确指出职业院校是履行人才培养质量责任的第一主体,学校是教学质量的生产者和管理者,结合职业院校教育实际又可细分为学校、专业、课程、教师教工以及学生五大主体,学校要根据不同的内部主体层面和维度以诊改为手段建立院校内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周期性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且在2020年制定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中,提出深入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学校质量保证主体作用。[12](图3)
其次,政府教育部门作为职业院校办学的监管者,是院校履行人才培养质量责任的第二主体。政府教育部门应在“管办评”分离的政策大背景下分类指导推进职业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求诊改工作的开展,帮助院校建立常态周期化的诊改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对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和监督。
最后,人才培养的最终环就是就业市场。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能满足就业市场需求成功服务社会,这就造成就业市场作为人才使用者成为院校履行人才培养质量责任的第三主体。职业院校应聚焦社会行业发展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诊改。
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诊改的内容在2015年的《通知》及其附件的试行方案中也给出了明确的任务指示,学校要查找自身办学理念、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及问题并加以改进。综上所述,学校要做好诊改工作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学定位;二是专业设置;三是课程设置;四是课堂教学;五是制度体系。[11](图4)
另一方面,教学的主要且唯一目标就是人才培养,即“教学质量”就是“人才质量”。因此,教学诊改的核心应是围绕学生这个中心而进行的,学校是否能通过教学诊改而培养出学生、学校和社会各方都满意的人才是衡量院校水平的主要指标。
在教学质量成为新时代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生命线和重要使命的背景下,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质量诊改工作的持续进行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促进更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不断完善学校的制度与运行机制,形成学校、专业、课堂、教师以及学生等层面思想认识同步、目标同步、行动同步的诊改工作格局。在实践诊改研究中,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深化人才培养目标。由此可见,诊改工作成为推动职业院校深化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应以教学质量“诊改”为契机,加强内部质量诊改体系的构建和研究,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作为质量生成的主体责任,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杨应崧教授提出,教学诊改是在自己指定目标的基础上,而不是把“参考指示”作为目标起点,不少院校在制订诊改工作方案时把“参考”作为目标,把诊改做成了“迎评促建”。[6]刘志峰教授提出教学诊改是需要依靠院校这个主体的责任发挥动员广大师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的,而不是依靠教育部门推动,学校管理层自上而下推进的。[13]教学诊改各层面都需要在学校总体规划目标下确立经过反复研究验证有充实可靠依据的层面目标。所以,如何达成学校总体规划和个人目标的统一是目前诊改工作的一大问题。
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所在的地方环境、当地企业行业、历史教育背景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各校办学目标理念、面临问题、诊改工作方案以及侧重点的不同;且就算是同一个地市的职业院校也可能因为办学目标、管理架构以及校园文化等形成完全不同的两所学校,因此很难有一个目标标准去衡量所有的院校。此外,建立教学诊改制度的初衷就是要各级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查改自身不足。[14]因此,如何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和当地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诊改机制也是目前诊改工作推进的一大难题。
学校是教学质量的生产者和管理者,教学诊改涉及学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教学诊改是一项常态教学工作,如果没有将其与学校日常工作紧密结合,那么势必会增加学校各层面的工作负担,引起各层面的不满与抵抗,从而导致教学诊改工作发挥不了其相应的作用,变成形式主义。[15]因此,如何将教学诊改工作与学校日常工作相结合,建立常态周期化的诊改工作机制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通知》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决策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要有信息化的诊断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才能让领导层给出科学合理的决策。[16]所以学校要结合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建立人才培养数据采集管理平台,打破教育管理和教学各个环节的信息孤岛,全面掌握人才培养过程信息,扎实进行教学诊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制度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诊改工作制度,才能真正科学有效地做好诊改工作,发挥其积极作用。否则很容易演变成“形式主义”。
1.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
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各地区高职教育整体发展情况,结合当地经济政治人文发展特色细化教育部印发的相关文件内容,制定省级市级层面的工作制度和指导性的执行文件,从大方向上引导当地各类高职院校开展诊改工作,为其提供政策性依据。其次,成立相关教学质量监测部门,建立完备的奖惩激励制度,且可通过各院校学生技能抽测以及课程作业毕业设计等对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并按时定期公布监测结果。
2.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应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指导性文件与要求,结合自身办学理念与定位,制定更加细化的诊改工作方案及制度。首先,实行网格化管理,将诊改各项工作任务网格化,把诊改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实到位,并将各网格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引导广大师生自觉主动开展工作,促进诊改工作常态化周期化。其次,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将诊改工作成效与部门和个人绩效、评优评先等挂钩,激励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诊改工作中。最后,高职教育是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所以要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第一,各高职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需求,甚至具体的企业岗位需求来确立。第二,通过对岗位工作过程中具体的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进行动态分析,来提取工作过程里实际工作任务中的职业技能,并把专业课程结构与实际工作过程相结合,从而获得更贴近企业要求以及工作实际的课程结构。第三,课程开发也必须根据市场和行业的变化不断更新改进,要与时俱进教授学生最新的课程内容。
学校信息化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是教学质量诊改工作进行的重要支撑,有利于推动智慧教育智慧校园的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各级院校应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向着手,建立适合学校发展需求的数据管理平台。
1.软件方向
通过宣传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构建数据意识;通过建立制度明确数据采集的工作项目、采集时间以及采集的工作流程;通过建立数据采集、分析以及管理队伍利用数据做好风险预测防范,推动持续改进等工作。
2.硬件方向
(1)建立教学诊改数据平台
建立教学诊改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平台的运行真正实现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水平的常态化监测与分析。为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数据必须在源头即时采集,且能够反映当前时刻的状态。且该平台要同时具备教学功能和教学分析功能,实现教学诊改过程全管理。
(2)建立智能化教学诊改云课堂
建立智能化教学诊改云课堂,打破课程教学信息的实时和共享问题,自动记录课程各类行为数据,自动向教师和学生发送课堂教学质量报告,实时诊断与改进。
(3)建立数据采集分析平台
建立数据采集分析平台,依靠现代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采集的各类状态数据进一步挖掘,发现其隐藏功能和应用价值,为决策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4)建立校本数据中心
建立校本数据中心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所有业务模块数据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结合各部门实际工作,实现教师、教工、科研、培训和后勤各系统间的数据联通,形成全校数据库。使学校管理层可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对各类数据分析对比,形成决策。推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
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并不等同于教学质量保障系统,若没有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非常不利于诊改工作的开展。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整体呈现“工”字型布局,顶层设计为由校长牵头组建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由该机构制定制度和选择决策,负责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该机构的流程化和扁平化。作为底座的各院系专业是落实质量保障诊改工作的主体,而教务处等作为中间层面,做好两方的协调沟通、工作布置等工作。这种重点在两头的布局,中间层面可在保障工作的前提下精兵简政。
2015年以来不断的政策文件不仅彰显了国家教育部门对诊改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展现出诊改工作是一个长期艰巨且复杂难行的系统工程,我们不能急功近利,要敢闯也要细思,要脚踏实地去做,并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要以教学质量“诊改”为契机,加强内部质量诊改体系的构建和研究,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作为质量生成的主体责任,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实践诊改研究中,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深化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