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高校非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面存在两个共性问题:一是对课程所要承载的具体思政目标不够清晰;二是对如何挖掘以及挖掘什么样的课程思政元素缺乏经验。针对这两个问题,强调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必须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突出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性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内容要注意精准挖掘历史和现实中具有人民性的课程思政素材,并联系学科难题和现实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有担当、能力强、情怀深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22)01-0072-05
0 引言
近年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越来越引起党和人民的关注。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与此同时“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重要论述,不仅阐明了学校思政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远意义,而且对学校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提出了要求。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通过“教高〔2020〕3号”文件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专门对高等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强调课程思政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高校每门课程的立德育人作用,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目前,高校非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两个共性问题:一是对课程所要承载的具体思政目标不够清晰;二是对如何挖掘以及挖掘什么样的课程思政元素缺乏经验。针对这两个问题,本研究基于《纲要》的主旨精神,对目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出以下四点参考建议。
1 突出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性
《纲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层面开宗明义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學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这表明,通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对青年大学生进行价值塑造、价值观引导,在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中,同样具有战略性意义。
人的创造冲动在根本上不是起源于知识和技能,而是起源于基于特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和价值信仰。因此,一个人只有具备崇高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在一生的研究探索和工作实践中具有源源不断的心灵动力,而不会止于个人狭隘的目标达成和需要满足。纵观人类文明的一切思想成果,只有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才最经得住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检验,才最能够造福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因此,社会主义中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又红又专”的教育方针,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而且也是全球文化与教育发展的制高点。
2020年年初在世界范围内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充分表明,在对待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的问题上,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在指引人类团结抗疫、共克时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这一点,美国学者也有相关阐述。比如,美国学者约翰·尼古拉斯(John Nichols)在《美国社会主义传统》一书中讲到,社会主义曾经也是美国的建国理念,并体现在诸多历史人物身上;社会主义观念曾经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影响着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在危机中的补救作用就没有美国的今天;在历史上,美国都是通过社会主义的方法度过重大危机的[3]。诚然,尼古拉斯所言的美国社会主义传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但其中所反映出来的以同舟共济为价值导向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救赎”意义,也是经得住历史推敲的。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最根本的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在价值观上的集中体现。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不仅是塑造我国年轻一代家国情怀的首要而直接的途径,也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关键抓手。正因如此,我国各层面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本着对历史和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首先要突出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性。
2 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性
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有史以来全新的社会建构事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仅是这项事业的一部分,更是保障这项事业得以实现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能在人们的思想中自发产生,必须结合现实社会条件进行外在的灌输。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思想政治教育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承载着对一代代中国人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职能。因此,在我国的教育体系特别是高等教育体系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富有成效地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不仅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特征,更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深层次的思想与文化问题。
从一般的概念上讲,意识形态是指论证特定政治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思想观念体系。意识形态属于文化范畴,但它不是一般的文化,在本质上它是政治价值观念体系,在所有政治共同体中都处于文化的核心地位,受到政治权力和法律制度的直接保护,因此具有一定的强制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个政治共同体内部往往会存在文化的多样性和价值追求的多元性,但该政治共同体却要求以一定的政治共识、文化共识、价值共识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否则就要崩溃。也就是说,在一个政治共同体内部,存在文化和价值的多样性是客观的,其中必然有某一特定的、需要全部政治共同体成员认同并尊重的文化和价值追求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也是客观的,而且政治共同体内任何一种文化和价值都不能损害该主导性文化与价值。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就是处于指导和支配地位的、需要全体社会成员认同并尊重的文化和价值追求。具体而言,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就是要旗帜鲜明地突出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就是保护我国现存社会制度、文化价值和人民权益的“大气层”。没有它的保护,我国现存社会制度、文化价值和人民权益就会丧失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不仅全国人民会因为丧失共同的理想信念而成为一盘散沙,而且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与军事安全等都将难以维持。
与此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加入共产主义事业的力量需要不断扩大,斗争的经验需要不断总结,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需要不断开拓,这些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支撑。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我国所有高校的所有課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性,自觉贯彻课程思政的职能,不仅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凝聚共产主义力量、总结共产主义斗争经验、开拓共产主义建设与发展理论的需要。
3 精准挖掘历史和现实中具有人民性的课程思政素材
一般来说,历史和现实中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重民本、乐创造的人物和事件,特别是其中为民请命的人物与故事、造福人民的科学发现和科技创造、陶冶人民情操和凝聚人文精神的文学艺术等,都是课程思政的好素材。精准挖掘历史和现实中具有人民性的课程思政素材,就是精准挖掘和梳理能够体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与课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特别是关于这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老照片、影视资料、名人名言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文献资料。这里的“精准”,强调所挖掘的课程思政素材一定要有科学根据,确保真实可靠,并警惕包藏历史虚无主义、政治虚无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等消极内容的东西。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具有鲜明课程思政特色的课程、讲座和报告,之所以能够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和信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讲座者善于精准挖掘和梳理与课程、讲座、报告主题紧密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老照片、影视资料、名人名言。这些素材,不仅使人身临其境,而且对人的思想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比如,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在自己的讲座中,就特别注意挖掘与主题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照片。金一南教授在一次关于近代中国人缺乏近现代民族和国家意识的讲座中,便收集整理了几张难得一见的历史照片,记录了当时中国老百姓自愿受雇于八国联军,用推车帮助八国联军运送战争给养,为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带路、警戒的情景。这样的老照片,便具有了极强的思政启发性,使人既对近代中华民族所经历的屈辱历史刻骨铭心,又对现代民族精神、国家意识以及今天共同理想的重要性,都有了深刻的理解。
再比如,在经济学领域的课程思政中,就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名字的中国近代金融理论家王茂荫的故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册中援引俄国人研究当时中国的文献资料讲到,清咸丰年间具有金融学问的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了一道奏折,主张朝廷发行可兑现的钞票,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解决清王朝的财政困难。然而,清朝皇帝为了维护狭隘自私的封建统治,对他加以严厉申斥,并让其他不懂货币金融的大臣对他进行审查评议。大臣们在审议报告中说:“臣等详阅所奏……所论专利商而不便于国。”[4]对此,马克思评价道:“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4] 因此,转述马克思关于王茂荫的故事,就是一份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直接联系的优质课程思政素材,能够有效激发青年学生专业报国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几乎全部近现代科学门类的发展,都是起源并最早发展于清末民初时期。它们既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更是中国人民在列强压迫和掠夺下不屈不挠地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斗争精神的产物。因此,中国近代史几乎包括我国所有学科的课程思政元素,既有令人精神振奋和文化自信的积极因素,也有世代都不能忘怀的耻辱和教训。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特别是课程第一讲的绪论或导论中,教师自觉地精准挖掘中国近代革命史中与课程相关的人物与事件,并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向学生们解读其中所包含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学科意义等,不仅是增强学生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政治虚无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有效途径,更是搞好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抓手。
4 联系学科难题和现实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联系学科难题或现实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梳理并向学生讲授本学科领域中前人尚未解决的难题或其他前沿性课题,有意识地联系现实社会生产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沟通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营造有利于创新思维的课堂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青年学生的大科学家精神、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先生,曾经给我国600多名中学数学教师讲课。在讲课期间,杨先生问在座的所有教师:谁知道商高定理?大家一致举手;杨先生又问:谁知道与商高定理相关的费尔马大定理?大约有60人举手;杨先生再问:有谁在讲授商高定理时把关于费尔马大定理的数学之谜也给学生讲了?当时只有一个人举手。杨先生不禁感慨地说:“按照我的观点,你们之中有599位是不合格的数学教师。”杨先生接着讲述了自己发出这番感慨的原因。他说,在数学领域曾经有一个难题,当时历史上许多优秀的数学家也未能提供证明。大约在1637年,法国数学家费尔马声称自己证明了这个问题,但人们却没有得到他的证明过程和证明方法,从而使这个问题成为数学领域的一个谜,被称之为费尔马大定理即费尔马之谜。300多年后,一个名叫安德鲁·怀尔斯(Andrew Wiles)的10岁英国男孩在数学课上听老师讲关于费尔马大定理之谜的故事,从此便记忆于心,对揭开费尔马之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追求超越和创造的心灵之火被老师点燃,怀尔斯终于在1993年成功地证明了费尔马大定理,轰动了全世界。杨先生最后指出,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优秀的教育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思维发展的环境,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点燃学生心灵火把的人[5]。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学术界一直存在社会科学究竟“是不是”科学的争议:有人认为社会科学也是科学,只是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不同于自然科学;也有人不认可社会科学的科学性,甚至认为社会科学根本“不是”科学,即使具有科学性,也是“软科学”。对于这个学术界争议性“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做出肯定或否定回答,显然不具有令人信服的学理性;但如果能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比如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和证明,将达到有效引导或纠正人们模糊乃至错误认识的目的。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树立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都是科学、对人类生产生活同等重要的正确认知,也可以激发学生进行各门学科相互借鉴的创造性思维。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6]。根据马克思的这一重要论断,笔者曾经尝试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上述争议“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和思考,笔者从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征入手,运用数学方法证明了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征及其相较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根据在授课实践中的观察以及与学生的座谈,这种沟通不同学科并运用数学方法证明社会科学的复杂性的方法,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真理性认识成果的难度及其统计学和概率性特征,而且有效地引导了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鼓励学生既要重视自然科学修养,也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修养。
在课堂上,笔者首先向学生提问,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学生很容易正确地回答说是社会现象。笔者接着说,现在将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变换一下概念表达形式,用“事”这个概念代替社会现象。为了证明“事”的外延与社会现象完全一致,笔者请学生例举出任何一件不是社会现象的“事”或任何一件不是“事”的社会现象。在学生凭经验都不能例举之后,作者指出:在没有提出反例之前,设定“事”与社会现象是可以互换的概念,并对“事”的概念做出分析性界定:“事”是指由时间、空间、人物、起因(背景)、过程、结果等因素构成的社会现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為通过概念的逻辑性转化和分析性界定,可以为深入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特征提供便利。最后,笔者借助数学中的排列概念和计算方法,分析并证明了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真理性认识成果的难度及其统计学和概率性特征。分析与证明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由于构成“事”的每一个因素的变化意味着“事”的变化,因此“事”的存在和发展状态是数学中的排列问题,其存在和发展状态可以进行数学计算。
第二步:对于任何一件具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事件来讲,其存在和发展状态在理论上都有720种可能性:C16C15C14C13C12C11=6!=6×5×4×3×2×1=720。
第三步:对于任何具有七要素以上的事件来说,比如在六要素基础上增加文化、地理、科技、历史传统、国际关系、意识形态等影响因素,其存在和发展状态在理论上将有5 040、40 320、362 880、3 628 800种,甚至无限的可能性。复杂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存在和发展状态的无限可能性,在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取得真理性认识成果的难度及其不确定性特征。
通过数学计算,学生们很信服地发现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特别是对于七要素以上的事件来说,其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可能性趋向是很不确定的,充分体现了“事在人为”的特征,这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存在和发展趋向一般较为确定的特征很不相同,揭示了社会现象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不仅更难、更不容易把握,而且社会科学取得的真理性认识的方法也往往具有定性多于定量、统计学和概率性表述多于确定描述的特征。
在上述数学证明的基础上,笔者又引入并分析了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性论述:“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7]并提示学生,马克思的这段论述,不仅阐明了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即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性,而且阐明了两者都是科学,是统一在一起的一门科学。
总之,这样的跨学科的论证,不仅澄清了学生对这个争议性“问题”的模糊认识,而且向学生特别是工程技术类学生传输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实现了专业知识传授与课程思政效果的较好统一。
5 结束语
诚然,对于非思政课教师来说,做好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注意突出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向性、精准挖掘历史和现实中具有人民性的课程思政素材、联系学科难题和现实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一定能够发挥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职能,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培养大批有信仰、有本领、政治强、情怀深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践行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11-06(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0-05-18)[2020-10-3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 约翰·尼古拉斯. 美国社会主义传统[M]. 陈慧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54,70-71.
[5] 杨福家. 漫谈中外高等教育之差异[J]. 求是,2003(11):44-46.
[6] 保尔·拉法格,等. 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 马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7.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On teaching design of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U Ge1,2
(1.School of Marxism,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066004,China;
2.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esearch Center of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two common problems in teaching design of the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irstly, teachers are not very clear ab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bjectives of their courses; secondly, teachers are lack of the experience in how to and what to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ir courses. In view of these two problems, this paper emphasized that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ust walk in the same direction and hand in hand wit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highlight the consciousness of collectivist values education and adhere to the guidance of Marxist ideology,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a correct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the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ccurately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aterials with the people characteristics in history and reality, guid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in connection with subject difficulty and social problem, and cultivat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responsibility, strong ability and deep feelings.
Keywords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design; suggestions
[責任编辑 刘 冰]
[收稿日期] 2020-10-13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教育部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8JDSZK09);河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2019HBMGC012)
[作者简介] *刘舸(1968—),男,河北秦皇岛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