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延庆 荣翠红
内容摘要:孔子成人思想中“行”“忠”“信”的思想内涵,用现代心理学人格层次理论解释,就是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坚定的价值体系。孔子“修己以安人”的主体性道德建构之路,即成人的途径可以解释为:内省、学习、改过。孔子“成人”思想的教育新意:通过自己挺立生命、通达人间,创造一种气氛和环境,影响他人,令他人也挺立生命、通达人间。
关键词:成人 中庸思想 理想人格 人格教育
一
《论语·宪问》中孔子与弟子子路专门讨论过成人的问题:“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礼”是孔子的主要思想之一,是通向“仁”的重要途径,“文之以礼乐”就是培养“仁”之德。“成人”必需经过“礼乐”的培养而达到“仁”的境界。这一段“成人”的标准是孔子的理想人格。实则是君子人格的最高境界,是德才智全面发展的人,必需达到智、仁、勇、艺、礼、乐六个方面的要求。所以孔子又从现实的角度说:“今之成人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这里的一个“亦”字是大有文章的。此不是指极至之境,只是对子路因材施教,就子路可以达到的人格标准加以提示。孔子并不把“成人”等同于人格境界最高的圣人,而是指在現实努力中可以达到的贤人人格标准,并不完备,却是现实中可以“见”到的人格榜样,不是圣人。圣人只是理想的,是见不到的。
《论语》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的成人思想可以看作这“四教”的具体体现。“文”的前提是“智”、“勇”、“艺”,“文”的目标过于理想,不容易实行。“亦”之后对“成人”的补充,是对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应该具备的品德修养的具体要求,是一般人可以以之为目标而努力的。用孔子的话来概括就是“行”、“忠”、“信”的主张。
“行”,即规范人们行为的学问,就是如何使人们循义而行的学问。孔子并没有把义与利对立起来,义仅仅表示正当的行为准则,义是精神的,利是物质的。他认为,该得的利一定要得。“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雍也》)这章的意思是:“原思给孔子做事,孔子给原思粮食,愿思推辞。孔子说,不要推辞,有多的,就给你地方上(的穷人)吧。”这里有一层意思:这是你应得的,至于这么处理,你可以有其他选择。
孔子的“中庸”思想即是一种行为方式。“中庸”就是行仁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叩其两端”与“执两用中”。在社会中行事,面对义与利采取最佳的态度和手段,就算领悟了孔子所说的“见利思义”。
“忠”,是人的修养,是人自愿地做自己该做之事的一份情怀。孔子要求学生“志于仁”“志于道”即是树立一份自觉自愿的人生理想。为了理想,可以付出毕生精力,可以“见危授命”。“忠”有两层含义,一是忠君,二是尽心为他人效力。孔子说:“与人忠”、“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忠”的道德要求实则是在尽己所能忠于国家和民族。
“信”,是指待人必须重诺、守信,以实待人,对人以诚,对己则不说空话、假话,既经许诺,就要实现自己的诺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信”者的处世方式。知人处世的学问就是“信”。孔子言“久要不忘平生之言”,是“信”者的挚守。“信”是诚实而有信用的品质,做人做事信守承诺。孔子说“朋友信之”(《公冶长》)、“敬事而信”(《学而》)、“民无信不立”(《颜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这些就是今天社会提倡的诚信。是一个人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孔子“成人”的现实标准与现代心理学的人格层次理论是有着关联之处的。现代心理学中“品德”有三个要素,即知、情、意。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的社会道德关系及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行”,循义而行的学问,是对自己行为的准则的根本性认识,要想达到这一认识水准,需要对生命的意义有正确的认识,遵循生命的正确意义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说“行”有赖于一份正确的人生观。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关系以及对人类事物事理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忠”,“见危授命”,实则是孔子主张不畏惧,不逃避,以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孔子提倡的“礼治”是一种教化,可以看作是对道德情感的培养。“礼”是长期遵循道德而凝聚成的社会习惯或习俗。长期形成的风俗对人具有某种内在的约束力,从而发展成为道德情感。“见危授命”的先决条件是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中的内心矛盾以及支配行为的力量。”品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内在的精神力量。“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要”是“约”的借字,穷困的意思。身处困境而不忘平生之言,是恒久的挚守,是内在的自觉要求,近于君子人格。“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君子没有吃餐饭的时间离开过仁德,就是在仓促匆忙、颠沛流离的时候,都与仁德同在。生存的价值不在于生命,而在于超越自然生命的欲求。“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的“信”是一套坚定的价值体系。
那么,孔子“成人”的标准,用现代心理学人格层次理论解释,就是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坚定的价值体系。
二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人”?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中,不仅有一套完备的道德标准,也有一套修养道德的方法。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孔子这样要求自己不强求别人的心态就是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表现。孔子赞叹:“古之学者为己”(《宪问》)。在孔子看来人性本于天而成于人。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里仁》)。可见,孔子并不象后来的儒学者那样主张禁欲,只是认为人性应高于兽性,在生理性之上要有理性,理性的来源是道德修养,他提倡的是以理制欲,以义约束情,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等级制度,有利于社会的顺利发展。所以他谈到“成人”时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他并不否定人们对利的接纳,对生命的珍爱,对人生之快乐轻松的追求,只是说在这之上还有一杆道德的天平要在心里平衡。要让这天平不倾斜就要注重自我道德修养。那就是竭力开发人的高级属性,提高道德认识,成就完美人格。孔子认为品德是后天修来的,“吾非生而知之者”(《述而》),通过学习,通过修养自身,最终做到以仁为本,以义为上,舍身成仁。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克己复礼为仁”(《颜渊》)。
孔子也提出了一些修身的方法,试用“内省”、“学习”与“改过”来概括孔子修身方法的三个基本模式,即成人的途径阐释。
内省。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还说:“内省不疚。”(《颜渊》)孔子认为在道德修养上主要依靠个人自己的内心自觉,要求自己,不强求别人,注重主体道德的自觉表现,或者说是反躬自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用现代社会的话说就是自我批评。孔子认为自己要完善自己,“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不应该为了别人而是应该为了自己,也就是说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道德,对自身的修养不能因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士……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道德修养是一辈子的事,要时时刻刻的坚持,不能轻视。孔子对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学而》)是肯定的,对子贡“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的修养方式也极为赞赏。
学习。孔子所指的“学”并不是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学习礼仪,学习完备的道德品质。孔子说:“能取近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仁”虽然是孔子提出的道德修养的至高要求,也是每一个欲加强自身修养的人所努力的方向。有了仁德的愿望,善于从近处着手,从实际生活中做起,不管能不能达到目标,总归是道德修养的途径。孔子主张在道德修养的道路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颜回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一箪食,一瓢饮”,却能够“不改其乐”(《雍也》),孔子对他大为赞赏:“贤哉,回也”(《雍也》)。《阳货》中有这样一段:“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在孔子看来,“好学”才能有完善的品德,他认为知识、学问、品德都是后天学来的,所以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述而》)。
改过。改过是进步的重要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的教诲成为今天人们改过与进步之道。“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他擔忧的是“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学而》)。可见,可怕的不是犯了错误,而是不能改错。孔子自己是勇于做出表率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孔子认为这是加强道德修养的好方法。改过实质上是把道德修养的认识正确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里仁》),在与他人的学习对比中,在对自我的改进中,完成自我的道德修养。道德是与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方式联系起来的。改过就是道德实践,“笃实躬行”可以说是孔子的道德实践法,所以他强调“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听其言而观其行”(《里仁》),将道德落实到实践中,知行统一,在实践中利于他人、利于社会,这才是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
三
孔子的修养方式可以分为对己与对人两个途径。对己可以称之为修身,对人可以称之为安人,孔子的修养方法就是“修己以安人”(《宪问》),其最终目的也就是“修己以安人”。孔子追求的境界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老者安之,少者怀之”(《公冶长》),对于臣服者要“既来之,则安之”(《季氏》)。虽说在修身与济世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前者是根本,那是因为他所处的社会背景所致,天命难为,但他仍然主张尽人事听天命,采取“无可无不可”(《微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的态度。在孔子心目中的圣人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安人”是“修己”的力量外化。“修己”的小目标是齐家立言,较大一点是安邦定国、立德立功,最高的理想是‘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安人”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的过程。就是根据个人所确立的人生大目标和各种主客观条件,寻找自己在社会上的适当位置,切实推进自己的人生理想,超越自我去关爱社会、成就他人。道德见于行动、及于大众。孟伯武曾问孔子其弟子的情况,孔子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公冶长》)。
可见,在先圣孔子看来,一个人的社会作用是由及人。虽然孔子也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但所指只是可能性,事实上,由于天赋差异,社会境况的不同,会有许多差异,孔子自己也不敢以仁人自许,只是把成圣成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孔子在政治上的失败并没有让他停滞不前,而是开始从事文化教育,在思想意识领域尽量推行自己的“安人”主张,孜孜追求“安人”之功效。“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一个“欲”字包含了从修身到安人的全部契机。孔子的意思是,广泛地给百姓以好处,帮助大家生活得更好,自己站得住的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事事行得通的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这就是圣德了。当然,这里的“立人达人”并不仅仅是外在性的施与而强迫他人立起来达起来,而是通过自己挺立生命、通达人间创造一种气氛和环境,令他人也挺立生命、通达人间。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刘锡著.孔子及其教育思系[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83.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王琪.孔子修身观的现代启示[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6).
(作者单位:仙桃职业学院;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