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惠敏,蔡瑞芬,郭鹏辉
漳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福建漳州 363000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重症并发症[1],是指孕产妇在妊娠前无糖代谢异常,受到妊娠期影响而出现糖代谢紊乱[2]。相关调查显示,90%糖尿病孕妇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同时患者子代也属于糖尿病发病高风险人群[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因此重视孕期血糖筛查和长期血糖监测具有必要性[4]。通过规范血糖筛查及时发现异常,促进科学开展健康管理,有效防控2型糖尿病。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饮食、运动管理,重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用药治疗[5]。大部分患者可通过科学干预有效控制血糖,分娩后恢复健康,少部分患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6]。妊娠期糖尿病史人群糖尿病发生率与其健康管理和用药治疗水平密切相关,通过规范干预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生率[7]。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孕期进行糖尿病筛查,其目的是科学监测血糖、评估健康状态[8]。本文选取漳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200例,说明孕期随访血糖筛查方法,分析随访筛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年龄24~37岁,平均(28.65±6.27)岁;GDM确诊平均孕周(24.41±2.11)周;孕前平均体质量(50.07±5.98)kg;平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1.65±2.27)kg/m2。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妊娠期糖尿病确诊;②资料完整;③受检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④单胎妊娠。
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者;②智力障碍者;③合并急性感染或其他应激状态者;④妊娠前确诊糖尿病者;⑤合并高血压者;⑥合并心肝肾等重症脏器功能疾病者。
孕期血糖筛查方法:①孕期42 d检测血糖,2型糖尿病确诊条件如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7.0 mmol/L,或OGTT检测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PG)≥11.1 mmol/L;随机血糖指标≥11.1 mmol/L,合并高血糖危象、高血糖典型症状;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lc)≥6.5% mmol/L。②OGTT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提前8 h避免摄入热量,次日晨间测试空腹血糖,然后75 g无水葡萄糖与250~300 mL水溶后5 min内口服完毕,服用后0.5、1、2、3 h实施血糖检测。OGTT检测前排除急性感染,规范实施血糖检测。③HbA1c检测:采用生物分析仪实施比浊法检测,测定HbA1c抗原浓度。
随访率:统计顺利随访和随访失联情况。
血糖筛查方法占比:统计采用OGTT、单纯HbA1c检测、OGTT联合HbA1c筛查占比。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孕期42 d随访,200例产妇中随访失联27例,成功随访176例,随访率为88.00%(176/200)。
接受孕期42 d血糖筛查产妇68例,血糖筛查率34.00%(68/200)。其中17.65%受检者为单纯HbA1c检测,35.29%为单纯OGTT检测,47.06%为OGTT与HbA1c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10,P=0.007)。见表1。
表1 孕期血糖筛查检测方法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相关性因素,对母婴健康具有消极影响。相关调查显示,国际GDM发生率为1~14%,国内统计数据显示GDM发生率为1~5%,同时可见GDM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GDM不仅导致孕产妇未来糖尿病风险增加,而且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9]。
本研究中,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随访情况显示,随访成功率仅为88.00%,失访率为12.00%。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分娩后存在较高发展为2型糖尿病风险,进行后续血糖监测具有必要性,该结果显示孕期随访率有待提高[10]。
血糖筛查方法统计显示,实施OGTT与HbA1c联合检测患者较多,单纯OGTT检测或HbA1c检测的受检者占比相对较低。在本文血糖检测方法中,HbA1c检测成本较低,同时准确性也较低,OGTT检测成本与准确度均较高。临床检测时应加强护患沟通,向患者说明OGTT检测准确性,或者采用早期OGTT检测、后续定期HbA1c检测方法,针对性制订可行性较强、患者较易接受的筛查方法[11]。
妊娠期糖尿病直接诱因是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衰退,分娩后病因并未消失,因此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产妇孕期饮食管理不科学、非母乳喂养属于高危因素,产前肥胖症和高龄产妇、家族病史、非初次妊娠等均为相关性危险因素。妊娠期糖尿病症状比较严重需要胰岛素用药的孕产妇糖尿病风险较高。产后3~6年是2型糖尿病发病高风险时期,3年以内糖尿病发病率为5.37%,3~6年发病率为16.55%,孕期6年以上、10年以下发病率为8.20%。糖尿病是危害性较大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增加恶性肿瘤、阿尔兹海默症风险。
孕期血糖筛查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其中FPG筛查可操作性较强,受检者较易接受,检查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此种方法较易发生漏诊,准确性较差[12]。孕期第2天可实施OGTT检查,2 hPG≥8.0 mmol/L时,显示分娩后6周发展为2型糖尿病风险较高,具有较高灵敏度与灵敏度。孕期6~12周实施血糖筛查,因为该时期较易检出血糖异常,对于糖尿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具有显著价值,同时该时期产妇得到一定恢复,较易配合血糖筛查,随访依从性较高。可在孕期6~12周实施OGTT筛查,检出孕期血糖代谢紊乱的受检者,针对此类受检者每年实施1次FBG血糖筛查,不仅减少OGTT筛查次数,降低筛查成本,而且可一定程度上降低FPG高漏诊率影响,有效协调筛查成本和结果可靠性[13]。HbA1c检查的应用优势是不必服用糖水或禁食,血糖指标相对稳定,其缺点是产前治疗较易影响HbA1c指标,因此不适用于孕期早期血糖筛查,通常针对分娩13周以后可采用HbA1c检测方法[14]。HbA1c检测适用于孕期13周随访血糖筛查,必须禁食以及口服葡萄糖,只需进行1次血液检测,即可获取阶段性血糖指标[15]。性别和年龄不易影响HbA1c检测结果,关于HbA1c检测对糖尿病预测机制目前存在争议。通常认为HbA1c检测应与OGTT检测配合使用,以期降低筛查血糖监测成本,同时保证预测结果具有良好准确性。HbA1c≥5.7%受检者孕期2型糖尿病发病较早。
综合多种孕期血糖筛查方法,通常认为75 gOGTT在孕期血糖筛查中应用价值较高。OGTT是血糖筛查中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方法,应用范围较广。OGTT的应用缺点是操作流程复杂,受检者接受度较低,但是综合应用效果较好。OGTT是孕期血糖筛查优选模式,敏感度较高,2型糖尿病风险预测效果较好。OGTT筛查流程复杂,但是部分受检者存在葡萄糖饮剂不耐受问题,无法进行OGTT血糖筛查。当前技术水平下,尚无更完善的异常代谢综合征预测方法,可靠性较高[16]。
除上述检查方法外,还存在部分无须空腹检测的血糖筛查方法。C肽、脂联素检查预测价值与HbA1c检测相近。内源性胰岛素原发生酶解后产生C肽,胰岛β细胞分泌C肽,外源性胰岛素对C肽指标无显著影响。通过监测C肽物质活性,可科学评价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17]。
当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随访筛查情况较差,在未来孕产妇健康管理中应提高孕期血糖筛查意识,通过加强健康宣教、糖尿病防控宣传等方法提高随访率与筛查率。长期孕期血糖筛查依从性受到多因素影响,相关性因素包括受文化程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孕期血糖筛查质量直接影响孕期糖尿病发病率。
为有效预防控制孕期糖尿病,应在产检和孕产妇住院间期加强孕期血糖筛查宣传,使孕产妇明确孕期血糖紊乱的风险,积极监控孕期血糖,提高依从性,促进其配合随访,定期接受血糖筛查。在孕期血糖筛查中,应全面考虑经济因素和检测精准度,选择科学的检测方法,有效监测血糖,科学预测孕期糖尿病风险,及时进行干预,针对性实施健康管理。与此同时应增强受检者自我效能,促进患者积极自护,提高自护水平,降低孕期糖尿病发病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存在较高孕期糖尿病风险,通过及时科学干预可降低糖尿病风险,提高血糖控制成效。应积极开展孕期血糖筛查,主动预防2型糖尿病。孕期OGTT筛查显示血糖异常的受检者,应进行内分泌科专业诊断和治疗。筛查无异常受检者,通常进行孕期1~3年随访,根据受检者风险等级控制筛查频率[18]。
综上所述,孕期血糖筛查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实际筛查工作中失访率较高,受检率较低,OGTT与HbA1c联合检测是常见筛查方法。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较易发生2型糖尿病,应根据患者情况积极开展孕期随访,结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际情况,制订血糖监测计划,定期随访,同时完善孕期全面健康管理,促进孕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