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冬玲
(新疆科技学院,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始终是教育遵循的根本问题,而要抓好 “培养人” 这个核心的关键,就要充分发挥教师队伍 “主力军” 、课程建设 “主战场” 、课堂教学 “主渠道” 的作用,构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做到 “思政课程” 和 “课程思政” 两手都抓,两手都硬,深入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
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课教学通过系统性的理论学习、技能培养和专业实践活动等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功底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思政课教学通过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虽在教学目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等方面有差异,但核心要义都是 “育人” ,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能够突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强化引领与润物无声相辉映,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提升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助推应用型本科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1]。这3个80%充分表明专业课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要依托,同时也表明专业课教师是开展思政教学最基础、最根本的力量;思政课教师又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2]。构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机制,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分割壁垒就能有效打破,推进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学目标一体化贯通,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发挥办学特色,形成以应用型为基点、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确保学生具备丰富知识涵养,要建立在良好的道德品质之上。专业课教师本着 “以德育人” 的原则,将价值观念道德素养融入专业知识,以专业知识的真理性、独特性、创造性提升思政教育的温度,使学生掌握理论化、系统化的专业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道德素质。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开展系统的思政理论教学,不仅把课程的理论知识、实践成果讲授清楚,更注重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构建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机制,能解决好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衔接不畅问题,提升大学生内在品质的塑造。
应用型本科高校承担着为区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人才基础的重要责任,从制度、课程、队伍、平台构建 “四协同” 育人机制,能突显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共同提升教学效果,培育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与社会需要相符合的优秀人才。
高校各类课程都具有独特的学科属性和知识体系,要推进构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就要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规范顶层设计,推进领导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及考核评价机制构建,在立足学科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确保思政育人实现从 “叠加” 到 “乘积” 效应的转变。
高校党委是推进制度协同育人机制的领导机构,要统筹协调、精准谋划。建立协同育人专职管理单位,总揽全校大局,明确协同育人机制工作目标,精准布置任务节点、制定目标任务分解图,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和精准配合;结合教育部最新要求启动学校文件制度修订,并指导各部门、各教学单位依据实际情况制定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相关制度,确保上下一盘棋。发挥高校基层党建优势,启动 “双导师引领” 和 “双带头人示范” 的制度规范建设,通过制度的规范和协同有序的运作,为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高校教务处是推进制度协同育人机制的管理运行部门,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建设规范、思政课程评价标准,推进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试点课程、示范课程建设, “以点带面” 促进全校范围做好协同育人教学。组织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时要严格对照 “国标” 要求,广泛征求意见,既要有专家教授在制度科学合理层面的整体把控,也要融入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一线教学反馈,共同将协同育人、思政育人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教学研究制度以提升教师协同育人水平为突破点,如开展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项目申报工作时,向高校协同育人领域方面的研究倾斜,给予重点支持,鼓励教师在探索制度协同方面有探索、有尝试。
高校人事部门是组建教师队伍的核心部门,同样也是协同育人评价考核部门,要健全完善教师的选聘、培育、奖励、职务评审等各类制度文件,并且明确将师德师风、协同育人成效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职级晋升、师资培养等重要评价指标,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规范评价考核过程管理,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引导和监督力度,以制度约束让教师真正树立 “以德立学、以德育人” 的教学观念,加强彼此的协同育人意识,共同肩负起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思政课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专业课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二者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体现了思政育人元素,围绕课程思政要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构建多维立体的课程协同体系,有助于全面提升思政育人水平。
首先,聚焦协同育人理念加强集体备课制度。在 “协同育人” 观念引领下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明确不同专业的特色优势与思政育人目标。集体备课过程中既要邀请思政课教师作为参与者,探讨将思政课育人体系与专业知识点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又需要专家教授作为指导,分析如何突出学科特点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案例相结合,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增强专业课的思政情怀。思政课开展集体备课时同样需要专业教师的加入和指导,按照专业类别开展育人目标探讨。以新闻学专业为例,开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集体备课时,贯穿始终的原则就是让学生成为 “观察者” ,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渠道和视角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具体化、可视化。只有将专业情怀融入思政课的理论体系中,才能切实发挥好思政课的思政教育主渠道作用。
其次,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分享交流。借助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平台,开展以某类课程或者某种理论为基点的思政育人案例分享,比如组织 “播信仰种子、育时代新人” 的教学经验交流会,邀请思政教师与各专业课教师分享总书记 “七一” 讲话精神融入不同课堂的教学案例,并以此为基点发散式交流专业课挖掘思政元素、思政课体现专业特色的思考,激发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在思政协同育人方面主动性探索的意识。这类交流能够以某一角度或者某类课程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如何让专业课讲出思政味、思政课融入专业情。
最后,借助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构建协同育人课程群。在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下,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组建跨学科专业教学团队,打造特色 “金课” 构建思政育人课程群,基于各专业、各类课程特点开展研讨,归纳和总结出最能够体现课程内容和特色且符合学情的思政元素,如工学类专业课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而经济类专业课注重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的职业素养等。明确思政育人目标并利用多种智慧化教学手段,选取思政元素融入的最佳教学方法,形成思政特色的典范课、打造金课。
高校教师是言传身教的育人者,也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推进者,只有注重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队伍协同,着力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化解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的 “孤岛效应” 。
一是利用丰富的线上资源开展专题培训,提高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水平。例如充分利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线上培训资源,2021年举办过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 ,组织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参加这种类型的培训,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解决课程思政建设、思政课程提升、协同育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次,利用好超星、学堂在线等众多网络培训平台的思政能力提升资源,定期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或者要求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专业课与思政课有效融合的研讨交流,从而提升教师思政育人教学设计的思维能力。
二是借助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思政育人能力提升系列活动,通过邀请知名专家教授、本校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开展专题讲座,组织与对口支援院校的观摩学习、开展 “慕课西行” 计划等,进一步增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进行本校、跨校、跨区的研讨交流。发挥 “教学名师、能手” 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举办思政微课分享、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教学设计、备课经验交流等,进一步拓展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结合课程特色挖掘思政元素的维度,提升教师协同育人的能力。
三是组建跨专业导师带培及教学团队。实行青年教师双导师带培制度,由学科专业教授和思政教授共同承担,既可以为青年教师开展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授课、 “课程思政” 教学研究与实践提供助力,又可以为青年教师的个人成长提供正确的指引。组建跨学科专业教学团队,从教学研究、教学实践中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的交流经验,共同探讨课程思政教学为专业教学带来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更有助于打破学科与管理界限,多方协同致力于人才培养。
四是教师自身转变传统思维。专业教师要树立 “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等重要” 的教学理念,把思政教育的核心要求内化到专业课教学中,在专业教学中使学生洞察社会问题的现象与本质、明辨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把握历史趋势、确立人生方向[4]。思政教师要在融合专业情怀、专业素养的基础之上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确保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相辅相成,思政教师不是孤军奋战的,而是与专业教师协同前行的。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就要朝着整合优势资源的方向,协同所有力量,减少信息孤岛,打造信息化的平台,从而推动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形成思政育人合力。
一是结合思政育人理念及办学特色凝练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在推动 “四新” 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办学特色与发展定位,凝练出类似 “经管法治国理政、文史哲修身铸魂、艺术学化人美人、教育学培元育才” 等赋有思政元素的育人理念,并借助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计划,构建协同育人平台,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目标,坚持课程思政铸魂育人功能,深入开展国情、社情、民情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与社会务实紧密结合,实现学界与业界深度交流融合,最终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链。
二是构建思政协同网络教学平台。 “互联网+” 具备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围绕提高思政教育影响力、推进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等方向着手打造协同育人网络教育平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学科及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与思政课程教育全面互联互通。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加强互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注重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开阔阅读视野、提升教学资源利用率,从而优化教学的育人效果。互联网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帮助教师更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出现的问题,为精准把握教学设计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同时也协同育人机制能基于数据资源有效运用,并丰富其教育教学功能。
三是利用产教融合中心构建单位协同育人平台。应用型本科高校角色定位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构建统一规划、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校政企发展联盟。增强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的通力合作,能在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此外,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可以借助建党百年契机,与当地的党校、团委、红色文化基地等签订协同育人协议,构建 “思政育人实践基地” ,让大学生接受有温度的思政教育,努力提升教育理论的高度和实践应用的深度。
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机制作为一种创新性教育理念,能够化解思政课与专业课 “单兵作战” 的困境,确保思政育人课程体系实现从 “叠加效应” 到 “乘积效应” 的转变,促成思政育人真正在应用型本科高校落地见效。通过构建制度、课程、队伍、平台 “四协同” 育人机制,促进形成 “专业课讲出思政味,思政课讲出专业情” 的教学氛围,让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在思政育人体系的良田沃土上发生 “化学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