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

2022-02-28 21:11朱林丽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客体教育者载体

朱林丽

(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首先要解决 “接受” 问题。接受理论强调接受主体的重要性,提出以接受主体为出发点,通过发挥接受主体的能动性,实现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真正接受。借鉴接受理论的有益成果,剖析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提升路径,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效。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接受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姚斯和伊瑟尔开创的接受美学,其核心是将文学理论从 “文本中心论” 转向 “读者中心论” ,强调从接受者角度研究文艺作品,让读者充分参与到作品中来,发挥读者的积极性。借鉴接受理论的成果,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从 “灌输” 到 “接受” ,有助于提升培育实效性。为此,需要从接受理论视角深入剖析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的内涵

接受理论认为, “接受,是关于思想文化客体及其体认者相互关系的范畴。它标志的是人们对以语言象征符号表征出来的思想文化客体信息的择取、解释、理解和整合,以及运用的认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是指大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或社会条件下,基于自身的性格特征、知识结构、道德品质、价值追求等情况,通过接受中介而了解、接纳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这个过程反映了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的因素

作为一种特殊的接受活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和接受环境。接受主体是指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的各高校的大学生,其性格特征、知识结构、价值追求等情况构成接受背景和接受能力,影响着接受程度和效果。接受客体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接受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为接受活动提供信息源,体现着社会对接受主体的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系统中,接受中介主要包括传递载体和培育方法。接受环境是指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活动的外部客观存在。接受主体与接受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接受主体受到接受环境的制约,同时也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着接受环境。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接受困境

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一定的接受困境,影响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具体表现为接受主体的主体性地位不彰、接受客体疏离学生生活、接受中介有效利用不足、接受环境复杂多变四个方面的困境。

(一)接受主体的主体性地位不彰

接受理论强调要充分重视接受主体的诉求,以主体接受为出发点,发挥接受主体的能动性,从而真正实现接受。但是,高校在培育的过程中,受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往往忽视了接受主体,接受主体的主体性地位不彰,使得接受主体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接受效果。

一方面,对接受主体的需求关照不够。 “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3]。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满足需要是接受主体心理接受的首要条件。但是,高校在培育过程中,对于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关照不够,没有处理好宏观的教育目标和大学生微观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成为 “只见集体不见个人” 、灌输 “大道理” 、忽视个体现实需求的价值观教育活动,从而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活动缺乏动力。另一方面,接受主体的差异性被忽视。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接受主体在智力、思维、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且新时代大学生更加追求个性,差异性更加显著,构成接受主体独特的接受背景。但是,高校在培育过程中,常常采取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以整齐划一的要求和标准来规范所有人,忽视接受主体在接受意趣、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使得接受的针对性不强、能接受性不高。

(二)接受客体疏离学生生活

“核心价值观以其理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稳定性获得普遍认同的可能,其本质是非日常的高度理性化凝练”[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凝练性,与人们具体、生动的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导致接受客体难以被接受主体直观地认识和把握。如何将抽象的理论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使接受客体真正被接受主体所真正接受,是高校培育过程中面临的一大困境。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倾向于抽象理论知识教育,仅从知识层面传授价值理论,脱离学生生活本源,培育内容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缺少 “共振” ,没有将接受客体形象化、生活化。这种偏向于理论化的培育内容,忽视学生现实生活情景,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存在脱节,因此,大学生对培育的内容缺乏兴趣,在接受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

此外,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 “教条化” “口号化” 问题,远离大学生的话语表达方式。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在网络流行语的背景下所形成的是轻松活泼的话语方式。而高校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将理论化、学术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新时代大学生所熟知、习惯的话语表达,使得教育者和接受主体双方没有形成共通的话语体系。

(三)接受中介有效利用不足

接受作为联结接受主体和接受客体的中间桥梁,其开发和运用程度影响着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接受效果。接受中介主要包括载体和方法,而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对接受载体的开发和对方法的运用方面还有待提高。

载体方面,高校在培育时可以开发利用的载体有很多,如课程载体、实践载体、文化载体、网络新媒体等,目前高校主要利用课程载体和传统传媒载体,对实践载体、网络新媒体、人格载体、文化载体等新兴载体的开发利用不足,使得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接受渠道有限。在课程载体的运用上,虽然,提倡 “课程思政” 与 “思政课程” 相结合,但在实际教学中, “课程思政” 发挥的作用仍然较少。高校利用的传统传媒载体主要有报纸、书籍、宣传栏等,但这些不太符合接受客体的接受习惯,使得其作用发挥不大。高校有时也会利用实践载体,但主要是召开讲座和会议等常规活动,不太受到接受客体的关注和喜爱。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高校越来越重视网络新媒体载体,但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教育时存在内容文字过于单调、氛围营造过于庄重等问题。

方法方面,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以运用的方法有很多,如理论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心理咨询法等。目前高校主要运用理论教育法和榜样示范法,对其他方法的运用较少,使得接受效果较差。在运用理论教育法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是单向、 “大水漫灌式” 的方式,对接受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不足,没有根据接受主体的实际情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深、讲透、讲活。在运用实践锻炼法进行教育时,教育者往往选择距离接受主体生活较远的榜样,较少从接受主体身边寻找榜样,没有拉近接受主体与榜样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榜样对接受主体的启发性和示范性不强。

(四)接受环境复杂多变

接受环境是影响接受主体接受效果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网络媒介繁荣发展,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得接受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影响着大学生的 “三观” 。

一方面,高校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场所,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社会风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容易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混乱,从而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造成一定冲击。在网络环境中,一些自媒体过度追求流量和点击率,发布海量自制、未经把关人审核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西方社会思潮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冲击着社会主流文化,大学生社会阅历相对不足,容易被这些鱼龙混杂的信息所迷惑和动摇,出现思想迷惑、价值混乱、信念动摇的情况。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接受实效性的路径

针对接受困境,可以借鉴接受理论,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接受实效性的路径:尊重接受主体,激活接受动力;创新接受客体,触发接受图式;丰富接受中介,改进接受方式;优化接受环境,提升接受效果。

(一)尊重接受主体,激活接受动力

1.坚持 “双主” 原则

接受理论的研究表明,接受效果不仅与作者和文本有关,也与接受主体息息相关。因此,在培育过程中要转变过去教育者单向灌输、大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突出大学生的接受主体性地位,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5]。教育者在培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新时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较强的特点,设计参与式、体验式、合作性的活动,激活和唤醒接受主体的积极能动性。

2.关切接受主体的需求

接受理论认为,读者的接受因素制约着作者的选材、构思,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品生命的长短。因此,在培育过程中要重视接受主体的诉求,充分了解和及时回应接受主体的现实需求。除了要注重对大学生 “三观” 的教育,也要关注个体发展目标,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例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分析、解决大学生目前比较关心的就业压力、学业压力等问题。

3.关照接受主体的差异性

接受理论认为,读者原有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等因素构成了对文学作品的 “期待视野” ,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接受主体在性别、年龄、思想状况、家庭背景存在差异,同时在接受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的矛盾,因此,教育者在培育过程中,不能采取 “一刀切” 的做法,要在充分了解接受主体差异化的接受背景和接受水平的基础上,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育,从而提高接受主体的可接受性。

(二)创新接受客体,触发接受图式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生活转换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6]。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本身具有高度抽象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是,它不是思辨的产物,而是来源于生活实践,根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不能机械性地解读、学习相关政策制度,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生活转换,将其嵌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大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和领悟这一价值观念。因此,教育者要关注大学生的内心想法和诉求,了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热点事件,从大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教育素材,把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形象的生活事实,让大学生从熟悉的认知世界中去理解和领悟接受客体。

2.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表达方式

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有着自己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尤其是随着网络媒介、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话语的流行,大学生的话语表达不断变化更新。在此背景下,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要注重理论表达的话语转向,转变过去传统生硬的符号化表达方式。教育者要研究接受主体的语言特点,积极寻找理论话语和大学生话语方式之间的共同话语源。毛泽东曾提出: “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7]。教育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用生动明快、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使其更贴近接受主体,更容易被接受主体获取、认同、践行。针对网络日益广泛而深入地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这一事实,教育者要结合大学生网络语言的使用习惯,借鉴吸收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话语表达,将过去纯理论的表达方式转变为新时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话语表达方式。

(三)丰富接受中介,改进接受方式

1.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载体资源

教育者在培育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利用载体,不断扩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领域。为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要充分利用实践载体。组织大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暑期 “三下乡” 活动,参观红色文化基地,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大学生增长才干、锤炼意志、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此外,抓住重大纪念日契机,组织各种丰富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在活动中有效融入培育内容。二是要充分运用网络载体。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技术和渠道优势,借助云计算、VR等信息技术,打造立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宣传格局”[8],从而拓宽接受渠道,提升接受效果。

2.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

教育者在培育过程中,既要运用显性方法,也要运用隐性方法,不断改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方式。一方面,要改进理论教育法。理论教育法是教育者在培育活动中通常采用的教育方法,都是单纯的理论说教和知识灌输,培育过程枯燥乏味。所以,要改进理论教育法,结合情景教学法,积极创设情景,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说教情感化。另一方面,要合理运用榜样示范法。榜样人物的示范可以引导大学生以榜样为参照去学习,激起他们的进取心,提高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在运用榜样示范法时,要尽可能从大学生身边寻找榜样,缩短大学生与榜样之间的心理距离,用榜样的人格力量感召大学生、引领风尚。

(四)优化接受环境,提升接受效果

1. 优化家庭环境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优化家庭环境,要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家长要深刻意识到自身对孩子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责任,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例如培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家国情怀;培养 “无私奉献、乐于助人” 的品质;追求 “勤俭节约、艰苦风斗” 的作风。

2. 优化学校环境

校园环境是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最为密切的环境,是大学生接受环境中重要的环境之一。校园环境彰显着一所大学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一方面,要通过条幅、宣传栏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 “硬环境” 中;另一方面,要建设好校园文化 “软环境” ,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接受。

3.优化社会环境

社会风气是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社会风气得到有效改善。但仍然要继续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一方面,要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道德失范、奢靡之风等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良社会现象有效规范;另一方面,要积极宣传报道善行义举、扶危济困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给大学生以正面教育。

4. 优化网络环境

网络环境是大学生成长学习的重要环境,对接受活动起着重要作用。针对网络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的不良影响,教育者在培育过程中,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网络环境。一方面,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另一方面,加强对网络舆论的评析和监督,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问题。

猜你喜欢
客体教育者载体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
以活动为载体以创新为抓手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