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教体系下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研究
——以长三角某市为例

2022-02-28 09:19卞祥瑞
开放学习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成人培育

卞祥瑞 张 硕

(1.上海市静安区终身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40;2.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上海 200040;3.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3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办学形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在支持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方面提出要加强农民职业教育,特别提出要培养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这为当前和今后的农民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教育部等六部门,2014)。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面向“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乡村人才培育途径和培育成效,这将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用“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这九个字阐明了其本质特征(新华社,2017)。这意味着农民已不再是城乡二元体制下的一种“身份”象征,而已经成为一种“职业”象征。

虽然目前对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的解读尚未形成统一的结论,但可以从政策文件和学术文献中概括得出其核心要义,可以归纳总结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是打破了户籍制度后,以土地流转为基础、以农业为职业、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的利润为主要收入,了解最新的农业政策、掌握农业技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能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专业人员。

一、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现状分析

自从2012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以来,各地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突破1 500万人(孙庆玲,2019)。二是形成了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培育模式,如武汉市东西湖区“123456模式”、以产业联盟为载体的“阳晨模式”“校园+田园”的“寿光模式”“学历+技能”的“杨凌模式”、“中职+高职”的“东台模式”“定制+协同”的“太仓模式”等。三是多地制定了适应性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方法。目前比较成熟的认定流程有四川崇州市的学分制管理和评分制度、山东招远市的分级认定模式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得成效,但在学习机制、学习内容和学习渠道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学习机制不健全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方配合,相互协调。但是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学习机制建设还不健全,首先是具有非常浓厚的行政色彩,培育工程主要依赖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尚未获得宽泛的介入途径和保障机制。其次是尚未建立筛选机制。在本研究进行调研过程中,有新型职业农民提出,“我们这边招参加培训人员是这样的流程,先由农业局出今年的培训方案以及培训指标,然后下发到农广校,再到乡镇。这些信息一般都是先发到农技站的,然后我们再来招人。但是现在人不是那么好找的。有些人觉着你讲的没用,有的人对老师讲的没兴趣,有的人的确是已经参加过了,还有的是他不关注这些信息,这就会造成参训人员重复或者有些人根本没参加过的两极现象。(GTX,男,28)”究其原因,一是培育主体不够了解基层情况,甚至存在脱节现象;二是培育者与筛选者沟通不到位,或者存在两者分离的情况,即筛选者只负责召集却没有根据培育要求、内容进行筛选,而培育者只负责培训任务,由此造成了“真正有学习需求的人却没有获得学习机会”的尴尬局面。因此有学者提出筛选工作应有培育主体的参与。

(二)学习内容不适切

本研究的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训次数越多,反而学习动机越低,通过访谈发现主要是因为培训内容不适切。一是培训内容与从事农业类型不对应,如给养殖业新型职业农民讲授种植业常见病虫防治。二是学习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有新型职业农民被访者表示,“关于种植类的病虫害防治他们(组织者)不更新,我是能理解的,但是关于农业补贴政策内容,有时候也还是一个内容在反复讲,我下次可能就不会再来听课了(DZM,男,50,参训4次)”。三是学习内容与参训学员的文化结构不匹配,比如响应大学生回乡创业政策号召的WZM,他参加了4次以上的培训,他表示自己是大学毕业,常规培训内容已不能满足他的学习要求,自己不会继续参加市里组织的培训了。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响应回乡创业政策号召,农民文化水平结构有所改善,相应的学习内容也应该有所改变。

(三)学习渠道不畅通

本研究进行访谈时了解到,农民获得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由线下通知获得,很少主动从线上搜索相关信息。“这些培训信息一般是由Y市农业农村局将通知下发到农广校,再由农广校发给我们乡镇,然后再到各个村,由各个村组织人员参加。有些人信息比较灵通,他就会报名参加,而有些人对这些不是很关心,那他就不知道这个事情,就参加不了。(GMJ,男,40,曾任村支书)”“因为疫情,好多线下培训不能开展,我们也不得不尝试转为线上。村里就召集我们这些年轻的网格员去给农户们做培训,教他们怎么收看。有些年纪大的,一是不愿意学,二也是真的学不会,就希望能针对疫情这样的突发情况,比如说能给他们一个可以在电视上收看的机会。因为让他们用一些会议app这个对农村老年人实在是太难了,有些人甚至都不会开网络。(GTX,男,28)”由此可见,在提升农民文化水平和信息素养的同时,培育主体也需要扩充学习渠道,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培训。

二、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研究的理论基础

尽管学术界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的研究并不多,但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成人,必然也会带有成人学习动机的共性特点,而对于成人学习动机的研究,国外起步相对较早,且形成了丰富的成果,这些内容都可成为本研究开展的理论基础。

(一)成人学习动机理论研究

随着人本主义理论的发展,“学习者”渐渐进入大众视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受到成人教育学者们的关注,并形成了诸多的学习动机理论。如Boshier和Collins提出的(1985)的一致模式、Tough(1966)的预期效益说。

Boshier在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的基础上,将参加成人教育的学习者分为两类,一类是缺乏性动机,这类人群参与学习活动主要是受到外界压力驱使;一类是成长性动机,这类人群在满足低层次需求后,参加学习活动主要是为了自我实现。Boshier认为马斯洛的“缺乏性动机”实际上与“内在自我不一致”的内涵相同。他发现“自我接受”是马斯洛成长性动机者的特征之一,而缺乏性动机者与“内在自我不一致”“自我与他人不一致”以及“退学”有关,而这些不一致相加总和越大,越不可能参加学习。同时他指出,低社会等级者之所以参加继续学习率低,是因为他的生活情况与教育环境不能一致的缘故。

Tough(1966)是从概念组合出发建立理论初步模型,他认为学习者的行为是可以了解的,学习者很清楚自己参与学习的原因。他确信成人不仅可以引导自己的学习,而且愿意去进行自我引导,且成人以自身能够预期到的学习效益来建立学习模式。Boshier更注重成人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Tough更注重成人的自我导向。与Boshier一致理论对比,预期效益说更有待我们去丰富完善。

(二)关于成人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于成人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最具代表性的有Houle(1961)的三因素论和Boshier和Collins(1983)的六因素论。Boshier(2006)研究了上海市成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随后根据调研结果修改了他之前的学习动机影响因素,最终形成了七个学习动机影响因素,而他的《教育参与量表》(《Education Paticipation Scale》)也是国际公认的较好的研究成人学习动机的量表。

国内关于成人学习动机影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不同群体进行分类研究,可以分为普通成人群体和特定群体。

关于普通成人群体,国内学者们结合各自研究经历和实证研究,提出了职业发展、求知兴趣、自我发展以及社会和环境刺激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关于特定群体主要是以职业为划分单位,朱苏(2017)、肖凤翔和陈潇(2015)研究了企业员工的学习动机,认为和谐关系、工作胜任力、物质报酬、社会接触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针对老年群体,谭景哲(2019)研究老年群体的学习动机影响因素主要聚焦生命质量和有益家庭两个方面。原慧敏(2014)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研究过程中,主要研究了追求城市生活和社会服务等,还有学者研究新市民群体(金雷杰,陈忱,2016)的城市融入,如聚焦教师群体和医护人员群体的社会关系、逃避常规等影响因素。本研究是在Boshier《教育参与量表》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了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形成了《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现状问卷》。

三、研究设计

自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政策号召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得到不断完善,从客观上改善了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现状。为了了解长三角某市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现状与影响因素,参照Boshier(2006)的《教育参与量表》和黄富顺(1985)的《成人参与继续教育动机量表》,针对长三角某市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的农民展开了混合式调查,总结出长三角某市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与培育现状。

(一)问卷来源及基本结构

《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现状问卷》(卞祥瑞,2021)是由43道题目构成。初始问卷由9个因子构成,分别为求知兴趣、社会交往、教育准备、职业进展、家庭归属感、社会刺激、社会服务、外界期望、自我展望。其中求知兴趣、教育准备、家庭归属感、社会刺激这4个影响因素来自Boshier(2006)的《教育参与量表》,外界期望、社会服务、自我展望、职业进展和社会交往来自黄富顺(1985)《成人参与继续教育动机量表》。

(二)问卷信效度

为了获得信效度较高的量表,研究首先对长三角某市600位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剔除无效问卷之后,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问卷的科伦巴赫α(Cronbacha alpha)系数为0.972,表明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强,具备较高的内部信度。

由于研究可支配资源有限,在保障研究可行性的前提下,对题项进行因子载荷的分析是判断问卷效度的有效方法。根据“项已删除的α系数”值,删除原问卷部分题项后,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获得KMO检验和巴特利(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值为0.901,大于0.5,表示量表内容效度较高。

(三)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选取了长三角某市下属四个县级市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农民,采用了便利抽样法。问卷调研对象为600位新型职业农民,有效回收51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17%。在有效样本中,女性人数多于男性,年龄集中在中青年阶段,具备大学及以上(含函授、专科)学历的占半数。访谈对象为四个区域的新型职业农民,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主要围绕新型职业农民个人经历、职业经历与培训经历展开。

四、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分析

在对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首先采用了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求知兴趣、外界刺激、职业发展和自我展望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回归模型。

(一)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一共提取出了特征根值均大于1的4个因子,这4个因子旋转后方差解释率分别为26.937%、20.690%、20.660%和12.315%,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为80.602%。但由于这四个因子存在着不同向度的测量题项,通过保留了因子载荷量大且符合原意的题项,最终形成了32道题目,分别针对求知兴趣、外界刺激、自我展望和职业发展4个因子。

因子1求知兴趣主要指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学习活动是出于对学习的需求和兴趣、对知识的渴求以及享受学习的乐趣。包含3个题项,题项来源于《教育参与量表》和《成人参与继续教育动机量表的》的“求知兴趣”。

因子2外界刺激主要指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学习活动是为了提高收入,改变现有的生活状况,满足家庭或社会的期望。包含8个题项,题项来源于《教育参与量表》的“家庭归属感”和《成人参与继续教育动机量表》的“外界期望”与“逃避或刺激”。

因子3自我展望主要指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学习活动是为了提高和发展自身竞争力,让自己更加完美,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出更多的服务与贡献。包含9个题项,题项来源于《教育参与量表》的“社会刺激”和《成人参与继续教育动机量表》的“社会服务”与“自我展望”。

因子4职业发展主要指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学习活动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帮助其自身实现更好的职业发展。包含12个题项,题项来源于《教育参与量表》的“教育准备”“社交接触”与“职业提升”和《成人参与继续教育动机量表》的“职业进展”与“社交接触”。

(二)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为了确认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与4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后,发现四个影响因素为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介于0.474~0.574之间,呈现中度相关;四个影响因素与学习动机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633~0.798之间,呈现中高度相关(见表1)。

表1 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与4个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三)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在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对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学习动机与求知兴趣、外界刺激、自我展望、职业发展之间的最佳回归模型。其中因变量为学习动机,自变量为四个影响因素,即求知兴趣、外界刺激、自我展望和职业发展。

下页表2为回归模型的“模型摘要”表,从表2可以看出四个因素均在回归模型中。四个影响因素对学习动机具有显著预测力的自变量按照解释变异量的大小排序,依次为“自我展望”“职业发展”“外界刺激”“求知兴趣”,均呈显著性。在模型1中,进入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自变量)为“自我展望”,解释量为63.7%。在模型2中,进入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自变量)为“自我展望”“职业发展”,两者的联合解释量为74.2%,其中“职业发展”的解释量为10.5%,增加自变量的F值等于207.880,其中R平方改变量显著性检验的p值在“显著性F值改变”列中呈现。在模型3中,进入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自变量)为“自我展望”“职业发展”“外界刺激”,三者的联合解释量为78.3%,其中“外界刺激”的解释量为4.1%,增加自变量的F值为97.940。在模型4中,进入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自变量)为“自我展望”“职业发展”“外界刺激”“求知兴趣”,四个自变量的联合解释量为80.6%,其中“求知兴趣”的解释量为2.3%,增加自变量的F值等于61.171。

表2 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回归方程模型摘要e

表3是对四个回归模型采用方差分析的方式进行整体显著性检验,均达到显著水平。以模型2为例,回归方程中有两个自变量,其回归方程式为Y=β0+β1X1+β2X2+ε,整体回归方程式显著性检验的方差分析的F值呈显著水平,这表示至少有一个回归系数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达到显著。

表3 四个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a

为探求模型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契合度,研究对四个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及回归系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一、模型二和模型四的t值均呈显著水平(p<0.05),VIF(方差膨胀系数)均在2左右,意味着不具有共线性关系,且根据表2中的D-W值在2附近,这说明了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并没有关联关系。但由于先使用了逐步回归分析法,故对共线性诊断的统计量包括允差(容忍度)及VIF(方差膨胀系数)的解读缺乏实际意义(见下页表4)。

表4 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及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a

将上述预测型逐步多元回归的结果统计如表5所示,可以发现:四个影响因素对学习动机均有显著的预测力,依次为自我展望、职业发展、外界刺激和求知兴趣。四个预测变量与学习动机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898,决定系数为0.806,最后回归模型整体性检验的F值为532.596(p<0.001),四个自变量能有效地解释“学习动机”80.6%的变异量。从每个自变量预测解释力的高低来看,“自我展望”解释力最高,为63.7%。从标准化的回归系数来看,回归模型中的四个自变量的β值分别为0.434、0.253、0.229、0.186,均为正数,表示其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均为正向(见表5)。

表5 自我展望、职业发展、外界刺激和求知兴趣对学习动机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摘要表

非标准化回归方程如下:

学习动机= -0.191+0.341×自我展望+0.224×职业发展+0.199×外界刺激+0.149×求知兴趣

标准化回归方程如下:

学习动机=0.434×自我展望+0.253×职业发展+0.229×外界刺激+0.186×求知兴趣

(四)研究结论

利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发现自我展望、职业发展、外界刺激、求知兴趣四个自变量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动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并根据非标准化回归方程构建了模型图(图1)。

图1 新型职业农民影响因素模型结果图

五、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改进策略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对新型职业农民学习动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中可以看出,“自我展望”和“职业发展”影响力更大。而在这两个动机取向下,平均得分最高的为“为了了解职业最新发展趋势(而参加培训)”(平均分为3.94)、“为了获取新技术、新知识(而参加培训)”(平均分为3.94)、“为了获取某种资格证书(而参加培训)”(平均分为3.92)、“基于社会竞争(而参加培训)”(平均分为3.78)。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快架构现代农业职教体系,发挥职业学校(院校)作用,深化推进校企融合,形成开放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供给渠道,打造契合新型职业农民学习需求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信息化智能化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动机。

(一)形成开放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继续教育供给渠道

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培育主体主要包括政府、农业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存在市场主体参与不充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缺乏活力,新型职业农民参与继续教育渠道单一等现象。

要解决此问题,一是要充分利用各地农广校系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由于我家养殖场就只有我一个人负责,每次举办培训的时间都跟我的时间有冲突,我就只能舍弃掉培训的机会,因为这个养殖场是不能离(开)人的。(GMJ,男,40)”有不少新型职业农民类似GMJ的情况。通过开通线上录制课程,既能减少因时间时机不合适而不能参加培训的人数,也能实现“时时、处处、人人”的便捷式学习。

二是要借助高等职业院校、成人学校和专业学校的优势,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结合农业示范基地、试验区,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实训实践课程等,提供多样化的培育方式。

最后,要充分利用政策扶持优势,将经费补贴向技术、教育培训转变,同时要扩大农业保险种类和覆盖面,让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要继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解决融资困难问题。

(二)打造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学习需求的课程教学体系

在培育过程中,教师与培育对象接触的时间最多,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直接影响学员的学习状态。在调研过程中不少新型职业农民表示,培训形式多种多样,但还是以专家讲座为主,这并不适应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他们更倾向于实地考察、田间地头的学习方式。因此,首先需要依托政府、农业职业院校、社区学校、专业培训机构等力量,建立一批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特点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负责专业课程设计和专业教学实施,兼职教师经认定、培训后,参与实践课程开发并组织实践教学。同时,建立并完善考核机制。其次,提高课程针对性,做好前期需求分析,不断根据实际需求完善三级课程内容。最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少学员表示更倾向于选择实地走访、田间学习的形式。

(三)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培育主体在培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培育对象的反馈和建议,逐步完善培育体系,做好跟踪研究,不断促进可持续化发展。

首先,应建立个人学习电子档案袋。培育主体一是要对农业从业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并及时更新他们的信息,从而提高培育的精准性。

其次,应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制度。各地相关部门在全国认定管理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实地情况,建立具体的认定管理办法。如可以在培育过程中建立“绿色账户”,对农民进行按需、按类的动态管理;同时对认定过的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个人档案,定期对其进行考核。

最后,应依托农广校,建立覆盖全体农民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建立集学、管、测、评一体的信息化学习支持模式,为广大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从注册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的支持服务。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农村人力资源问题的关键一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虽然从2012年起我国开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但是在培育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且当前农村仍然存在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问题。面向现代职教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更加需要以现代职教体系为保障,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媒介,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转化。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成人培育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成人不自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Un rite de passage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