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北京到韩国延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的传承与创新

2022-02-28 09:19苑大勇刘茹梦
开放学习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宣言学习型理念

苑大勇 刘茹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北京 100089)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首次提出“学习型社会”(Learning Society)的概念(Faure, et al., 1972)。尔后,随着国家层面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思想逐步受到认可,建设区域性的“学习型城市”(Learning City)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点环节和落实终身学习理念的主要阵地(冯佳,2018)。进入21世纪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积极推动下,建设学习型城市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徐小洲,孟莹,张敏,2014)。UNESCO认为,学习型城市是一个能够有效调动各部门资源促进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学习、振兴家庭和社区学习、便利工作场所的学习、拓展现代学习技术、提高学习质量和培养终身学习文化的城市,进而促进个人发展、社会融合、经济与文化繁荣及可持续发展(UIL, 2021a)。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习型城市的理念逐步在中国得到广泛的认同,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逐步推进。2013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的《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Beijing Declaration on Building Learning Cities,简称《北京宣言》)、《学习型城市的关键特征》(Key Features of Learning Cities)对世界范围内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此后,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并在会议上通过关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2021年10月于韩国仁川延寿召开了第五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发布了《延寿宣言》。本研究将聚焦UNESCO召开的五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及其报告文本,分析近年来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理念的传承、演变以及UNESCO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策略。

一、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历程回顾

受到20世纪60年代末赫钦斯提出学习型社会的影响,世界经合组织(OECD)、欧盟(EU)及UNESCO于20世纪70年代纷纷开始推动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工作(蒋亦璐,2016)。在各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本研究将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一)暗流涌动:国际学习型城市起步(1970年至1990年)

现代学习型城市的概念来源于“学习型社会”的理念(Osborne, Kearns, & Yang, 2013)。1973年,经合组织就提出教育型城市(Educating Cities)的构想,开始资助“教育型城市”项目,并挑选了7座分布在不同地区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进行试点建设(蒋亦璐,2017a)。教育型城市认为社会是地方政府自治权不断增长的空间,是学习的重要场所并与终身学习的社会愿望紧密相连(迈克尔·奥斯本,彼得·凯恩斯,2016)。自那时起,相关的报告、书籍、论文和手册开始出版,有效指导了终身学习理念在城市的实施(欧阳忠明,李国颖,潘天君,2016)。此时教育型城市的目的是促进城市教育的发展需求,利用一些计划、战略和措施,增加人们的学习机会进而促进学习(苑大勇,2012)。虽然经合组织在该时期提出了蕴含学习型城市的理念,并且在实践上也通过具体项目推进教育型城市的建设,但是并没有明确使用学习型城市的概念,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起步的这段时期可称之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暗流涌动”阶段。

(二)风起云涌:国际学习型城市稳步推进(1990年至2010年)

1990年,经合组织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了主题为“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型城市”(The Education City for Children and Youth)的第一届国际教育型城市会议,来自世界范围内的140个城市参与了会议。会议发布了重要成果《教育型城市宪章》(Charter of Educating Cities),其作为教育型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实践具有指导性作用。1992年,第二届国际教育型城市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ducating Cities)正式提出学习型城市的概念,并指出城市是组织终身学习的最佳实体。学习型城市这一术语正式出现,引起了经合组织成员的高度关注(Osborne,Kearns, & Yang, 2013)。欧盟于1995年发布的《教与学:迈向学习型社会》(Teaching and Learning:Towards the Learning Society)白皮书将学习型社会理念作为欧盟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指导理念。接下来的几年中,欧盟利用其研发的学习型城市评估工具,连续评估了欧洲百余所学习型城市建设绩效,对学习型城市理念的传播与实践起到了良好的促进效果。进入21世纪后,欧洲大学终身学习协会(European Lifelong Learning Initiative,ELLI)进一步明确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内涵,并指出学习型城市在范围上是指一个城市、乡镇或地区,建设过程中除了提供教育与培训的法定义务外,还需要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广泛参与、文化认同的人文环境,建设目的是提升每一位公民的潜力(徐小洲 等,2014)。在这一时期,国际范围内多个国际组织开始关注并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概念逐渐明晰,相关实践不断增多,评价指标体系也逐步完善,因此将1970年至1990年划分为学习型城市建设“风起云涌”时期。此间,学习型城市的各项工作虽稳步推进,但学习型城市建设多集中于发达国家和区域,发展中国家少有参与,国际上的学习型城市发展存在不均衡的情况。

(三)如火如荼:国际学习型城市协同推进(2010年至今)

当今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并且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市的范围会继续扩张,城市在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与此同时,城市的治理也面临着社会、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挑战,教育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之一。UNESCO主张采用终身学习的策略促进城市的包容与可持续发展,推广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念(UNESCO Global Network of Learning Cities, 2021),并通过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建设学习型城市联盟、评选学习型城市奖项等方式协同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自2013年在北京召开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以来,截至2021年底,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已经在北京、墨西哥城、科克、麦德林及延寿五个城市相继成功召开并发布相应的会议文件,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已经成为UNESCO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重要的国际对话平台。自2012年起,UNESCO就着手开发学习型城市的标准性工具(UIL,2014),例如:北京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通过的《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学习型城市的关键特征》以及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UNESCO—UIL)发布的《学习型城市建设指南》(Guidelines for Building Learning Cities)都是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指导文件,其中《学习型城市建设指南》成为利益相关者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全面行动清单。以这三个重要文件为指导,UNESCO于2015年建立学习型城市联盟 (Global Network of Learning Cities, GNLC),该联盟是政策导向的国际网络,致力于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灵感、专业知识和最佳实践,2015年开始接收成员,目前已有来自UNESCO五大业务区域内的200多座成员城市(UNESCO Global Network of Learning Cities, 2021),成为UNESCO宣传和推进终身学习政策在各国实践、引导学习型城市理念在各国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工具(沈欣忆,苑大勇,史枫,2021)。自2015年起,UNESCO开始评选与颁发国际学习型城市奖章(UNESCO Learning Cities Award),并在以后每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上对于该奖项的获奖城市进行表彰,鼓励和动员城市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有1 000多座城市已经成为或者宣称正在建设学习型城市,期待通过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市民的终身学习(UIL,2014)。在这段时期,随着UNESCO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巴西、越南等)加入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行列。学习型城市目前已经成为国际认同的理念,实践也愈加丰富和完善,正处于如火如荼的协同推进期。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习型城市治理策略

在国际学习型城市的推进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全球教育治理重要的引领机构,将学习型城市作为其旗舰项目加以宣传和推广,学习型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逐渐增强。为更深入地推进学习型城市的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学习型城市的理念和实践引导,深度参与到国际终身教育的治理工作中。

(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形成理念共识

召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是国际组织传播理念及建立对话的重要方式。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UNESCO通过举办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传播其对于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维度及建设方案等问题的相关理念。历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均有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数百个城市代表参加,参与成员包括市长、其他相关官员、国际组织、私营企业、非政府组织代表以及教育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等多个利益相关群体。大会设置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要议程以及相关的市长论坛等平行论坛,就学习型城市建设问题达成一些共识,对后续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做出相关承诺,并形成文字版的“宣言”。这种在国际层面建立的关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实践共识,为UNESCO推广学习型城市相关政策奠定基础,进一步扩大了UNESCO在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的影响力。此外,参与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的有直接参与城市治理的市长和相关官员、专家学者等决策者和理念引导者,他们对于学习型城市建设具有直接推动作用,在大会上达成国际范围内的相关共识也有利于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形成一定的趋势和影响力。

(二)设置国际奖项吸引城市创新实践

设置奖项是调动参与者积极性及促进实践的重要方式。自2015年起,UNESCO开始颁发学习型城市奖项,旨在表彰和展示地方上促进优质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机会的优秀案例。这项奖项两年评审一次,由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成员城市申请,主要依据UNESCO所颁布的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指导文件进行评选,而后在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上颁给UNESCO五大业务区域内在学习型城市发展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城市(UIL, 2021b)。我国的北京、杭州、成都及上海都先后获得该奖项,对于我国各个城市的学习型城市建设起到一定的激励和指导作用,并且也对于我国的城市在国际上树立并传播良好声誉与形象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奖项设置传播最佳实践是一种重要的“软治理”方式。首先,该奖项只有UNESCO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成员才有资格申请,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该学习型网络的吸引力。其次,若想申请奖项需要符合UNESCO设定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标准,在评估实践是否合乎标准这一过程中就会受到UNESCO关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念影响。由于奖项最初阶段是城市自主申报,在这一阶段UNESCO也可以了解申报者在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与进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监测的作用。此外,颁奖典礼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习型城市大会上举行,也会促进参与者对于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的了解和相互学习。

(三)建设全球网络平台促进深入交流

2013年,北京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倡导建立UNESCO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加强成员自身的能力建设,促进成员间相互学习和政策对话进而支持与改进世界城市的终身学习实践,促进伙伴关系,催化国际合作,增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念和实践影响范围。2015年,该网络正式成立。目前,该网络的成员已经覆盖UNESCO所有五大业务区域,这体现出UNESCO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体现出UNESCO工作推进中公平的指导原则。世界范围内,学习型城市建设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指导理念及建设原则等方面也达成了许多共识,但是具体如何操作是国际上面临的共同问题。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发展阶段各异,虽然各城市的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不同,但是许多学习型城市的特征是城市共有的,因此通过良好的实践可以相互启发,处于较前端发展阶段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经验可以为其他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进而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这也是促进成员能力建设的重要方式。此外,该平台还是成员间进行政策对话、促进成员间合作的重要方式。在全球化时代,合作是促进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亦是如此。该网络成员可以通过平台提供合作的机会,有效地调动各领域资源,推动自身的学习型城市建设。

(四)汇集多方研究成果打造“思想实验室”

UNESCO已经成为学习型城市领域的“思想实验室”,为成员国提供先进的思想与理念,这离不开及时有效的知识储备及管理。在学习型城市领域,UNESCO终身学习研究所作为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在引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管理,起到了信息交流中心的作用。通过查阅资料可以发现,该研究所将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中相关的指导手册、进展报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报告、会议宣言等蕴含先进理念和共识的文件都公布在相应的网站上,公开透明。这种发表导向的知识管理方式在传播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UNESCO终身学习研究所还发布了优秀的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集,这对其他城市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目前,我国的学者对于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反应速度十分迅速,并且也有一些专家深入参与到UNESCO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对于UNESCO出版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宣言以及相关的学术著作进行及时的翻译与解读,这对于我国的学习型城市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及时的知识管理是知识型组织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传播思想理念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信息获取的便捷有利于促进研究者的研究与学习者的学习进而促进其理念和思想的传播。UNESCO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好的思想实验室作用,这有利于其先进理念的传播,同时也增强了UNESCO自身的影响力。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理念及传承

2013年至今,UNESCO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依次通过了《北京宣言——全民终身学习:城市的包容、繁荣与可持续发展》(UIL,2013)《墨西哥城声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UIL, 2015)、《科克行动宣言》(UIL,2017)、《麦德林宣言:促进包容》(UIL, 2019)和《延寿宣言:通过终身学习建设健康和富有韧性的城市》(UIL, 2021c)5份重要成果文件,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指明了发展目标与实践方向(见表1)。对报告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发现历届成果关于学习型城市理念的共同特征。

表1 历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成果文件

(一)包容与公平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

在《学习型城市的关键特征》报告中,促进教育系统中的包容性就被确立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要支柱之一(UIL, 2014)。此后,历届的学习型城市宣言的内容都体现出了包容与公平的价值取向与行动策略。前三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通过的宣言对包容与公平做了基本的定位,即包容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问题,在教育、社会、经济与政治等领域都有较为具体的表现,重视教育系统中的包容性学习以及提供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都是实现的基本途径(朱敏,2019)。《麦德林宣言》将包容性进一步提升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重要原则,并指出包容性与公平息息相关。最新的《延寿宣言》中提出的大力实现“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机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4,是对包容与公平价值取向的进一步明确与强调。此外,从历届宣言的行动策略来看,UNESCO对于弱势群体的关照一脉相承,保障弱势群体学习机会进而确保公平和包容的生活环境是实现包容性价值的重要路径。从文本表述中可以发现,对导致弱势群体问题的复杂性认识得更加深刻,即学习者个体可能同时遭受多种形式的不利。弱势群体在范围上逐渐被明确为包括儿童在内的土著居民、妇女、残疾人、难民和流浪者等。对弱势群体的关照方式上包括为其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案、为残疾人及无数字能力人群提高基础设施水平等,行动策略更具操作性。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一以贯之

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治理面临社会、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挑战,是UNESCO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背景,因此可持续发展是UNESCO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可持续性(Sustainable/Sustainability)作为关键词在历届宣言中都多次出现,其中《北京宣言》12次、《墨西哥城声明》16次、《科克行动宣言》17次、《麦德林宣言》13次、《延寿宣言》4次,说明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原则中一以贯之。《北京宣言》与《墨西哥城声明》中都将建设“可持续的学习型城市”放在标题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地位。可持续发展追求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与平衡,倡导采用一种可延续的模式进行发展,寻求能够促进社会的多维发展和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苑大勇, 沈欣忆,2020)。从历届的宣言中可以看出,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在范围上强调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所有维度的可持续;在方法上要认识不同维度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基于人权方法和公民民主原则保护地球;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上是确保城市的基础设施、经济、文化与社会空间为个体和社区增权赋能,为所有人确保一个可持续的未来,进而推动《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所设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归根结底需要每位社会成员、社会组织践行才能得以实现,城市作为承载地球一半以上人口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UNESCO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始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基于城市建设的复杂性,UNESCO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除了强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还强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三)终身学习作为重要支柱地位不曾动摇

有学者通过词频分析发现在前四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的宣言中,词频最高的便是“终身”一词,体现了学习型城市与终身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国卉男, 秦一鸣, 高晓晓, 2020)。在2021年最新发布的《延寿宣言》中,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也被反复提及,并且在标题中明确指出通过终身学习建设健康和具有韧性的城市,突出了终身学习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综合历届宣言对于终身学习的表述可以发现,从功能上看,终身学习会带来社会、经济和文化利益,对于应对城市发展挑战、促进城市平等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定位上看,强调将终身学习作为各个城市、地区、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主要焦点;从路径上看,需要在政治意愿方面将终身学习置于城市议程的核心、在教育工具提供方面强调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合作并赋权于民;在学习方式上,肯定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并重,并注重现代学习技术的推广;在学习群体上,强调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学习者都拥有终身学习的机会。通过宣言中对于终身学习的描述可以看出,UNESCO从一开始就将促进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作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路径,并在历次大会宣言上反复强调,不曾动摇。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实践及创新

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领域。与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目标更加丰富,参与的主体也非常多元。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必须要不断地创新实践路径,并以实践推进学习型城市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建设目标更加清晰与丰富

自2012年UNESCO开始着手策划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以来,随着时间的演进,历届大会的召开与对话都让学习型城市的建设目标更加清晰。2013年召开北京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时,国际范围内并没有全球性的目标,学习型城市建设目标也只是设想学习型城市建设能够提升个人能力、增强社会凝聚力、培育公民权利、促进经济和文化繁荣以及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015年在墨西哥城召开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之时,恰是制定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时期。《墨西哥城声明》指出,学习型城市建设全力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支持第4项(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机会,目标4)和第11项(建设包容、安全、富有韧性和可持续的城市,目标11)目标的实现。《科克行动宣言》进一步强调市长们要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4和目标11。《麦德林宣言》也指出要认识到学习型城市在实现所有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特别是目标4和目标11。前四届大会的宣言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4和目标11的反复提及让国际学习型城市的发展目标逐渐清晰。2021年在韩国延寿召开第五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时,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蔓延的时期,新冠肺炎疫情让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世界与知识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人们愈发认识到健康及健康知识的重要性。这在《延寿宣言》中也得到了呼应,《延寿宣言》提出,除了肯定学习型城市对于《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目标4与目标11的实现外,还提出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3(良好健康和福祉)、可持续发展目标5(性别平等)、可持续发展目标8(就业和体面工作)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13(应对气候变化)的促进作用。如上所述,学习型城市建设从一开始就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基因,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学习型城市的建设目标也在演变与丰富,不断对时代环境做出回应。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型城市对自身的定位也更加明确,学习型城市的理念保持着与时俱进。

(二)参与建设的利益相关主体愈发多元

关于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利益相关者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欧阳忠明 等,2016),这关系到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和成效。从历届大会的宣言来看,UNESCO推动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具有良好的多元主体参与传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建设目标的演变,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利益相关主体也呈现出愈发多元和具体的特征。《北京宣言》中呼吁世界各地的城市和地区、国际和区域组织、各国当局、基金组织、私人企业和民间社会组织都积极成为学习型城市全球网络的活跃伙伴,从一开始就体现了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共同参与的理念。但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提倡整体较为模糊,并且主要强调社会中各个组织对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参与,而忽略了作为市民个体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作用。《墨西哥城声明》在参与主体方面在原有的认知上更注重全体市民对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参与,强调市民参与的主动性,并提出了政府要支持青年人的参与。《科克行动宣言》在传统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将政府参与立体化与具体化,强调了地方一级参与教育和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合作伙伴,并且开始主张高等教育和培训机构等具体机构的参与。《麦德林宣言》中则增加了研究人员与专家学者等具体人员群体的参与,使得参与群体更加具体化且指向性更强。2021年最新通过的《延寿宣言》更加强调扩大利益相关者的范围,加强卫生部门的代表性,包括卫生专业人员、从业人员和专家以及城市设计领域中了解城市规划决策、影响健康与学习的利益相关者。此外,明确了基础教育学校、大学、职业和技术教育、学前教育机构、成人学习中心、非正式的教育机构等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整体来看,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利益相关主体更加多元且更加具体明确,并且更加强调市民自身的主动性。这一方面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经验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也显示了UNESCO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理念更加成熟。

(三)建设途径更强调科技与大数据的应用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极速发展以及大数据应用更加广泛,科技引领城市创新的作用日益重要,在建设学习型城市过程中也更注重科技与大数据的应用。《北京宣言》中就强调了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教育与学习中的应用,并强调现代城市需要赋予每一位公民运用新兴科学技术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之后历届大会的宣言都不断强调科技在教育与学习中的应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教育中更加广泛地运用在线学习系统等由先进技术支持的平台与工具,当下在线学习仍是很多城市和地区开展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数据应用愈发广泛,学习型城市建设中除了强调教育系统中运用科学技术,也更加注重基于信息与大数据的城市治理。《麦德林宣言》中提出要更加系统地收集教育和学习数据,并重视关于影响城市弱势群体问题的数据,以便对当前的形势做出现实评估并采取干预措施。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的《延寿宣言》更是强调了研究与大数据在疫情应对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要利用创新与科技提高公民的健康素养并形成对教育系统的整体保护。一方面,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始终如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科技的应用已经从原来局限于教育与学习系统中的运用拓展到在整个城市治理中的科技与大数据应用。另一方面,在线学习等方式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学习者的学习空间,并在对个人知识与素养的学习等起到重要支持作用的同时,逐渐扩展到健康素养等方面。

五、结语

从2013年北京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到2021年韩国延寿的第五届大会,学习型城市已经逐渐成为教育中的重要理念与实践。回顾历史,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在不同的国际组织推动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UNESCO汲取了其他国际组织在推进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经验,依靠其对于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理念的倡导与积累,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运用的主要策略包括举办国际会议建立成员间的理念共识、设置国际学习型城市奖项推广最佳实践、建设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国际合作以及重视知识管理传播等,在这一过程中也加强了UNESCO自身的影响力。在UNESCO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包容与公平的价值取向、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以及终身学习作为重要建设路径,这三方面呈现出一脉相承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UNESCO倡导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目标愈发清晰与丰富,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体系愈发明确,在实践中更加强调了科技与大数据的应用,这些都体现出UNESCO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实践过程中对于时代发展的把握与回应,也表现了UNESCO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念的创新。目前国际学习型社会建设如火如荼,我国也积极参与这一创建过程,并取得了较大成就。北京市获得首届UNESCO国际学习型城市奖后,杭州市、成都市、上海市也陆续获得该奖项,展现了我国城市教育的良好国际形象。未来,中国学习型城市的研究还应该继续关注UNESCO在学习型城市建设方面的新动向,参考国际学习型城市的理念不断创新,更好地服务我国的学习型城市建设。与此同时,我国也需要重视UNESCO在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方案与策略,并将其与我国“讲好中国故事”策略相融合,更好地推广我国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经验,借助学习型城市建设深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

猜你喜欢
宣言学习型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青春宣言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杭州宣言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