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蓉 江 杰 李瑛瑛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上,副会长姜治莹在大会现场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指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服务发展的源泉,也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由此可见,各级高等院校都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培养各类人才。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整个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带来了教学环境的智慧化及教育信息化,各种智能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到教学场景,智能化教学平台助力混合式教学打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信息技术助推高效智慧教育的发展,传统的纸质媒体开始向电子媒体转变。互联网+教育是大势所趋,对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是在创新2.0(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推动下由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也是在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由互联网形态演进、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已经融入各行各业,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必须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目前我们正面临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高校要主动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坚持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
深化中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批外语人才在推动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上作出贡献。“十四五规划”和“一带一路”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这不仅需要卓越的研究型大学的引领,还需要优秀的应用型大学的配合。
创新应用型人才有两层含义:首先是应用型,不同于研究型人才专注于学术前沿研究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着重培养理论应用于实践、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从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次是创新性,创新应用型人才应按照职业所需,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将知识和前沿科技融合。
在“互联网+”时代,学科边界正在被打破,各学科的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改革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借助信息技术带来的新兴的翻译技术创新翻译实践模式,主动对接时代和市场需求,培养创新应用型翻译人才是大势所趋。作为有多年办学经验的应用型大学,四川某学院立足本校实际,抓住“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依托,培养“互联网+”时代创新应用型翻译人才,从而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播贡献力量,同时为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刘明浚(1993)指出,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式样,涉及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手段等要素。这是我国教育理论界首次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模式的界定。
从中国知网统计数据来看,目前的翻译人才培养研究集中在翻译理论、课程设置和翻译技术层面,而基于当前的国情和实际,培养不同层次、特色发展的翻译人才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通过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实地调研法,对我国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从中总结出一些不足。
大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外语基础能力为核心,偏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听、说、译的能力培养相对薄弱,采用的口笔译教材比较统一,内容设计庞杂,没有根据自身办学层次和特点体现出特色化和差异化。
大多数高校没有深入进行过就业市场调查和分析,翻译技术课程与语言服务行业实践严重脱节。此外,翻译技术教学缺失、翻译技术的软件和硬件配置不到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研究显示,翻译技术实验室的投入较低,配置的翻译软件多为Trados等CAT工具中的一种,其他软件如术语工具、语料库、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平台等配置率较低(王华树、李莹 2021)。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翻译教学模式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依然停留在教师课堂讲授传统的翻译理论及语言层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多采用纸笔翻译或单一的人工口译模式。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翻译人才和时代所需是脱节的。
高校翻译教师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业务能力外,还需要加强对目前翻译市场的认识和翻译技术的运用,真正深入语言服务行业进行调研和实践,从而培养出时代和市场所需的翻译人才。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在办学实践中立足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优势,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层次和类型等因素确定,从而适应时代需求,服务国家发展规划。高校可以从准确定位、混合式教学、翻译技术、翻译实践及产教融合等方面培养创新应用型翻译人才。
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四川某学院的翻译人才培养应该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
首先,把翻译本地和成渝经济圈特色的文化和产业作为重心,以推动地区经济和文化“走出去”为己任。成渝经济圈的美食、旅游、民俗和文化生活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应该把这些文化和产业的外译列为翻译教学的重点,从而培养学生娴熟的翻译实务能力。
其次,对接“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业,创新翻译形式。“互联网+”时代催生了大量的新兴产业。在翻译实践教学环节应增设助力新兴产业“走出去”的字幕翻译、产品简介翻译等,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翻译场景和内容。此外,在“互联网+”时代,形象、生动的漫画、图片、短视频等新兴的媒介比传统的书籍对人们的冲击力更大,新兴的网站和社交平台上的信息传播比传统的渠道影响更广。因此,除了传统的教材口/笔译之外,还应让学生熟悉不同的翻译类型和方式,如相关网页或APP翻译、录制多语种音频和短视频并以直播或录播的方式推广到网络平台,从而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型翻译人才。
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翻译能力,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通识素养、扎实的翻译理论知识和充足的翻译实践量。在“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学生不仅可以从书本和教师的讲授中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站、公开课和慕课等在线学习,并加入虚拟的学习社区进行适时沟通、共享互助。在这种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方面可以解决高校课时量有限而教学内容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能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教学。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日趋成熟,各种即时沟通的在线教学平台及辅助直播和录播的软件和技术也日趋成熟。以四川某学院为例,学校整体采用企业微信对师生按照职能部门和班级建立群组和划分职能,搭建起师生之间即时沟通的平台;群组内具备在线直播、会议、投票等互动功能。该平台可以分享各类文档和视频到特定群组的知识社区,包括其他平台的微课和慕课资源。此外,目前的录屏软件和视频制作软件日趋成熟和简易,针对学生的层次和特点,教师还可以设计和制作针对性强的微课。借助互联网+教育,教师可以把文字或PPT等课件提前录制成短视频推送给学生在课前预习,从后台数据统计查看他们的学习时长和完成情况,并通过其评论和留言了解其学习状况,确定课堂讲授及实践练习的重难点。
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核心任务是作好规划,确定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及课堂和课外的教学目标和方式。混合式教学改变了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通过自主性和互动式的学习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教师为主导的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译技术突飞猛进,大幅度提升了翻译的速度和质量,满足了市场的庞大需求。翻译实践发生了从纯人工翻译到人工翻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转向,传统的纸笔翻译或单一的人工口译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2020年4月,教育部正式发布《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首次将翻译技术列为翻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确立了翻译技术在翻译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必修课地位,突出了翻译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赵璧、冯庆华2019)。
在笔译方面,互联网的兴起推动了众包翻译的发展,以低成本解决海量的翻译需求,“CAT+MTPE”成为主流的翻译模式,译者可以从中实现项目执行、管理及交付等一站式操作,达到省人力、高效率、高质量、去格式、后编辑的目的(肖志清、魏光凤 2021)。在口译方面,口译开始走向人机耦合、人机互译模式,如电话口译、远程视频口译、远程同声传译及AI口译辅助技术(王华树、杨承淑 2019)。
当前,翻译技术内容多元,翻译平台资源丰富,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信息化技术带来的翻译技术、软件和平台,并通过译后对比和反思,培养其掌握“互联网+”时代必备的翻译技能,提升其翻译效率和质量。
现代翻译是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通过团队协作和高效的项目管理实现的。翻译项目管理指将翻译活动以项目的形式开展,项目过程中运用知识、技能、工具等予以辅助,涉及翻译质量控制、翻译术语管理、翻译辅助工具介入等因素(王华树2014)。
高校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入项目式翻译实践,运用翻译平台进行任务的分派,让学生共享术语库及平行语料库,充分运用各种在线辞典和百科资源,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翻译任务。同时,应使组内成员在翻译平台上随时查看其他成员翻译任务的完成情况并进行实时沟通和校对等。
将翻译项目管理引入翻译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熟悉翻译项目开展的流程,从而将语言服务市场的工作模式前移至高校人才培养环节,培养他们的实操能力。
通过招聘网站、语言服务企业和市场调研、翻译专业就业数据分析等多种渠道主动了解企业对翻译人才的要求,积极开拓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双向互动机制。
高校要一方面主动邀请企业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翻译实战教学,与企业联合开设定制班,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订,从而实现人才和市场的对接;另一方面还要积极争取学生到企业参与实习、实训、实践的机会,参与企业的翻译项目,为其创造实习和就业的机会,从而实现产教融合。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和翻译学科的融合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影响重大。高校应重视信息技术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影响,拓展翻译研究的视野和方法,推动翻译研究立足现实,服务国家发展规划,促进地区经济“走出去”,培养出有自身特色、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应用型翻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