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类学研究
三次统一·玉成中国·夏代问题【叶舒宪】2022.1
由“唵嘛呢叭口迷 吽”的释义论及古代的咒与符【周奉真】2022.1
文化原型研究的中国范式——论《盘古之斧:玉斧钺的故事九千年》的学术意义【胡建升】2022.1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早期民族志影像中的科学话语与叙事话语生产【邓立峰】2022.1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少数民族非遗影像的诗性建构——基于《阿诗玛》纪录片摄制的考察【周飞伶,雷 伟】2022.1
灾害叙事与埋岩习俗:广西融水苗族口传神话的文化阐析【胡 琳,廖 玲】2022.1
民族语言文化研究
长沙话的轻重韵律与派生词产生的动因【孟 雯】2022.1
苗语松桃话的人称代词【麻秀芝】2022.1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法变异:汉语借词在壮语中的后续性演变【潘立慧】2022.1
“一带一路”研究
神灵信仰与英雄叙事:马来西亚砂拉越伊班族的史诗传统——兼论《阿勇史诗》【吴小红】2022.1
马来传统史诗《杭·杜亚传》及其认同功能分析【郄莉莎】2022.1
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研究
中共六大前统战思想创新及其重要启示【蒋明伟】2022.1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探析【孔令璇,王 强】2022.1
传承红色基因与强化中国共产党认同研究【周永杰】2022.1
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余翠娟】2022.1
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中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路径研究——以哈尼梯田阿者科村为例【余媛媛,何顺超】2022.1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问题及路径【李 俊】2022.1
民族地区构建“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研究——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陈韦平】2022.1
教育教学研究
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外国文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黄 玲】2022.1
老区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学理逻辑、实践瓶颈与突破路径——基于传承红色基因的视角【黄建雄,兰翠玲】2022.1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文科”专业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创新研究【吴国阳】2022.1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多元导师制”育人模式研究【李细枚,覃庆华,叶永鸿,陈国扬】2022.1
文学人类学研究
敦煌写经仪式考——以法藏敦煌遗书P.2325号《法句经疏》为例【张 远】2022.2
文学人类学“四重证据法”的应用实践——评《禹赐玄圭:玉圭的中国故事》【柴克东】2022.2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壮傣民族史诗的始祖叙事传统与传承机制比较——以布洛陀和布桑嘎西为中心【李斯颖】2022.2
傣族的“史诗歌手”章哈:师承、演述与发展【屈永仙】2022.2
边疆语言文化研究
一直在路上:民族语言和跨境语言的调查与研究——戴庆厦教授访谈录【施今语(问),戴庆厦(答)】2022.2
末昂语的貌范畴及其重叠形式【郭亚杰,王国旭】2022.2
“一带一路”研究
越南埃德族史诗初探——以《达姆伞之歌》为例【夏 露】2022.2
《社帕昆昌昆平》与泰国传统社会价值观一探【程 露】2022.2
印尼语“前/后”方位隐喻认知分析【廖晰槿,张会叶】2022.2
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研究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统战工作中的价值与运用【唐景成,肖雅予】2022.2
党的民族平等理论与政策的形成发展及其重要意义(1921—1937)——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之三【张建春】2022.2
红色文化融入“四史”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胡小京】2022.2
红七军北上远征的精神品质与价值意蕴【薛 斐,伍 炜】2022.2
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
文旅融合与文化创新: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创
造性转化研究【吴德群】2022.2
乡村振兴战略的学理逻辑、核心旨趣与时代价值【刘 镇,周柏春】2022.2
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研究【黄世欣,张百顺】2022.2
乡村教育发展研究
边境地区乡村义务教育相对贫困及其治理——基于广西边境地区的调研【黄宗将,黄东升】2022.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其对策【张成凤】2022.2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育功能优化研究【王志平】2022.2
教育教学研究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建设方式研究【邹蒲陵】2022.2
依托“学习强国”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周治邦,张宇成】2022.2
顶岗实习教师综合能力现状调查及改进对策——以肇庆学院D县顶岗实习为例【梁玉玲,罗海燕,张 力】2022.2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广西“侨港开海节”研究【张 姗】2022.3
非遗语境中“麦西热甫”的传承与当代价值【阿比古丽·尼亚孜】2022.3
尊崇自然,享受愉悦:基于服饰文化的隆林苗族生态意识分析【张晓帆】2022.3
汉民族历史的恢弘长卷——《汉民族史记》编辑手记【王莎莎】2022.3
边疆语言文化研究
纳苏彝语thu33lu33、ȵe21与mu33词义考释【杨翠英,普忠良】2022.3
布努语送气清擦音的声学分析【兰庆军】2022.3
“一带一路”研究
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之RCEP对接方略——以广西金融发展为例【唐玉萍】2022.3
从越南、老挝Hmong人指路经看史诗与仪式的关系【吴晓东】2022.3
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
弘扬“政治工作”传统,强化红七军的生命线——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与传承红色基因研究之三【罗志发,伍 炜】2022.3
百色起义中的农民统战工作及其现实启示——百色起义中的统战工作系列研究之一【任淮南】2022.3
论优良家风:内涵品质、功能价值与传承发展【蒋 平】2022.3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重要价值、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任晨晨,刘德胜】2022.3
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
迈向共同富裕背景下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
置社区治理模式研究【赵罗英】2022.3
桂中多民族聚居区易地搬迁移民新村经济创新发展研究——以河池市环江县陈双村为例【洪振健】2022.3
乡村振兴背景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李海燕】2022.3
《乡村振兴促进法》实施背景下农民主体地位的保障与优化【程子文,金 玉】2022.3
乡村教育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的认知与实践——基于社会角色理论视角【梁 伟】2022.3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教师交流的困境及其对策【曹 祺】2022.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治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张 娟,吕嘉捷】2022.3
教育教学研究
正确的奋斗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刘望秀,王歆玫】2022.3
“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运用【汤则铭】2022.3
智慧课堂环境下互动式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践行【程 扬】2022.3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影响因素、存在问题与改进路径【陈梦秋,朱丽丽】2022.3
文学人类学研究
华夏第一人文始祖:有巢氏神话考古【叶舒宪】2022.4
女娲补天:永恒回归的神话【杨 朴,杨 旸】2022.4
御琴与玉琴:日本古代琴文化背后的王权统治和玉石信仰【唐 卉】2022.4
后经典叙事的视角:小说的仪式叙事【马 硕】2022.4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民间文艺赋能乡村建设:基于百年乡建学术史的反思【毛巧晖】2022.4
非遗视域下的史诗《玛纳斯》文本化进程【巴合多来提·木那孜力】2022.4
“达斯坦”口头传统在当代的转化发展【吐孙阿依吐拉克】2022.4
边疆语言文化研究
仙湖壮语声母屈折形态变化研究【潘红交】2022.4
台语支诸文字的声调标示对比研究【卢奋长,梁金凤】2022.4
荔波布依语waːi33(过)的语法化【罗利曼】2022.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实践与伟大成就【王承就,封艳萍】2022.4
格局与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的价值追求及其实践走向【王喜斌,蔡国英】2022.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研究【黄雪萍,首 莉】2022.4
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考量、逻辑起点与实践探索【曾灿博,苏 欣】2022.4
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导向下广西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韦云凤】2022.4
金融扶持下左右江革命老区水电工程易地搬迁移民可持续生计发展研究【冯巧玲,周叮波】2022.4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特色小镇的设计与优化——以山西晋城润城镇古堡型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为例【田宝龙,陈文君】2022.4
村落体育的原生态保护与发展:内涵、困境与出路【田洪涛,张 路】2022.4
教育教学研究
共同富裕背景下发展教育的理论依据与价值【李 舟,周 超,董玉节,陶春丽】2022.4
高校博物馆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平台的建设与运行研究【李焕玲,秦炜棋】2022.4
“双创”视域下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郭锦云】2022.4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土地上的“大历史”与“大传统”【彭兆荣】2022.5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综述与展望【邱加贺】2022.5
多样与和合:稻作农业的神话叙事与生态智慧——中国—东盟跨国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之二【黄 玲】2022.5
权力话语视角下广西师公戏的历史境遇与转型发展【唐莛钰】2022.5
边疆语言文化研究
藏缅语名词范畴化为类别词的途径和机制【黄成龙】2022.5
汉—藏音译规则及其实现途径【王 锋,龙从军,安 波】2022.5
语言接触视野下的靖西饮食【吕嵩崧】2022.5
土族亲属称谓中语言接触现象及其成因【符昌忠,常福娟】2022.5
“一带一路”研究
壮族史诗《布洛陀》英译的多模态化【陆莲枝】2022.5
中越京族民歌中饮食习俗的文化内涵与生成机制【罗莉莉】2022.5
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研究
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团结奋斗:铸就广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之关键【周竞红】2022.5
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社科普及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黄仁佳】2022.5
“三全育人”背景下推进高校“四史”教育的内在关系与优化路径【李茂红】2022.5
滇黔桂边革命老区红色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汪明海,刘其龙,朱敬敬】2022.5
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优化研究【樊 虎】2022.5
基于区块链技术推进桂滇黔旅游一体化发展【黄友军】2022.5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与对策【罗 静,柳福东】2022.5
涉农医疗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困境与对策【魏贤富】2022.5
教育教学研究
充分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营造广西高校“美育生态壁龛”【高尚学,陈佳恺】2022.5
地方本科院校基于学科竞赛的融合式BIM教学体系研究——以百色学院为例【颜世强】2022.5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
困境与路径【金 莉,洪 震】2022.5
民族学人类学研究
傣族创世史诗中的印度神话元素——以《巴塔麻嘎捧尚罗》为中心【屈永仙】2022.6
壮族麽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刘建琼】2022.6
文化重塑:民族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实践——基于云南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宋小飞】2022.6
南宁白话民谣的文化价值与创新实践【陈灿龙】2022.6
边疆语言文化研究
滇东北次方言苗语ɖau31字被动句研究【罗兴贵,杨世恒】2022.6
广西壮语金龙岱话与越南下琅岱语语音比较研究【李胜兰】2022.6
红色基因传承与发展研究
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郑海祥,林 晨】2022.6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动员——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为中心的考察【袁文科,王凤杰】2022.6
智媒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媒介逻辑及其内在向度【杜宝君,樊瑞科】2022.6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课
程研究——以文化响应式教学为视角【谢冬红,靳紫涵,黄勇建】2022.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正确把握民族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宁亚芳】2022.6
价值·任务·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思考【邢 亮,李 准】2022.6
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新乡贤文化的重塑——基于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百都乡的调查【韦幼玲】2022.6
地方民俗习惯融入乡村治理的功能价值、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李晓悦】2022.6
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意义、挑战与路径【刘 镇,周柏春】2022.6
教育教学研究
民族地区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百色学院为例【余招文】2022.6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意义、困境与路径【何佳蓉】2022.6
“经济资助+心理资助”:高校资助体系优化研究【吴京京】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