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亚芳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民族工作“要正确把握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1]正确把握民族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是我们探析中华民族形成动力、建设路径、命运远景的基本遵循。民族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问题既是哲学基本理论问题,也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重大政治实践问题。尽管“同”和“异”在哲学意义上是辩证关系众所周知,但各个国家在把握民族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方面存在执政理念、制度内容等方面的不同。国家建设和民族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共同”、尊重和保护什么样的“差异”,如何在保护“差异”的基础上增进“共同”,直接关系国家安全与统一、社会稳定及公民福祉。“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族工作做得都是最成功的。”[2]序言1在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8.89%[3]的社会主义国家,搞清楚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是科学认识中华民族为什么是一个凝聚力大、包容性强的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切入点。中华民族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问题是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尝试分析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以期在学理性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方面做一点推进。
作为一种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民族是共同性和差异性并存共生、辩证统一的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民族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民族形成之初就已完全设定好了,二者的内涵往往在民族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鲜明的发展性特征,体现为合乎历史方位、合乎时代背景、合乎主体需求。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建构并持续增强各民族共同性。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和发展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各民族的差异性得到尊重和包容,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性要素。
民族共同性“是什么”及其“如何形成”是我们理解民族共同性内涵应当回答的基本问题。共同的生存空间是各民族成为命运共同体的客观基础,也是民族共同性内涵的基本体现。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华民族就是在这个自然框架里形成的。”[4]内部结构体系完整的生存空间,既为中华民族的形成构筑了相对安全的地理条件,也使共同生存空间内部多元起源的民族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成为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用“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系统总结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共同性在疆域、历史、文化、精神四个方面的意涵和逻辑路向,是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共同性内涵及其形成逻辑的根本遵循。[5]4-7在历史发展中,随着生产生活地域范围的延展,多元起源的各民族相互之间的接触交流也逐步增多。在接触、交流、比较和选择的过程中,各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吸收来自其他民族的资源。生存发展资源的互补互利既是民族共同性内涵的体现,也是形成民族共同性的现实逻辑。
综观中华民族的演进发展,中华民族的“一体”建构并未随王朝政权更替而中断。秦朝建立之后,“大一统”思想、天下观和中央集权体制,发挥了持续建构民族共同性的凝聚作用。通商、经贸、互市、屯垦、迁徙、和亲、通婚、战争等多维度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历代王朝建构民族共同性的重要途径。从中华民族的演进发展来看,民族共同性虽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因素(如共同的生存空间),但主要还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能动地创造出来的,是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同实践、共同努力,顺应历史大势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民族共同性并非靠强制同化而成,也不是在一味僵化中固守,更不以追求物理属性层面的绝对单一化、同质化为目标。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和时代性特征。
自古以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基于各自所处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民族文化。这些内容往往随着生存环境和民族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出现变化,也会因为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而发生变化,民族差异性的内涵也因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民族的差异性是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而形成的一种差异性。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可以给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活力,但是如果对于各民族之间的差异缺乏正确的认知,也有可能给国家建设和民族建设带来风险。从各民族文化特征的外在表现来看,各民族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民居风格、饮食偏好、文化习俗等方面,具有历史性、交融性、发展性等特征。一是民族差异性具有历史性特征,是因为民居风格、饮食偏好、文化习俗等往往是各民族为了适应生产生活需要而经长期发展演进形成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在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中,各民族间的一些差异还将不同程度地存在。二是民族差异性具有交融性特征,是因为各民族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民居风格、饮食偏好、文化习俗等,往往也是民族之间相互学习融通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生产生活方面的特点及长处得到彼此尊重和借鉴,各民族既是差异的贡献者,也是差异的受益者。三是民族差异性具有发展性特征,是因为差异性及其所表现出的多元特征,是生成中华民族共同性的动力。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间差异同样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推动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使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态处于发展演变之中。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和借鉴古代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理据,正确把握和处理民族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讨论同异关系是诸子百家思想争鸣的重要内容。《墨经·经上》提出“同异交得,放(方)有无”,并举例以有无、是非等关系比喻“同”和“异”相互依存、相互促成的关系。[6]115《墨经·大取》提出:“有其异也,为其同也,为其同也异。”[6]503-504这些思想阐述了同异之间互为条件、互为归因、互为规约的辩证关系。虽然论述同异关系不啻《墨经》一派,但“同异交得”理念从现象和逻辑两个层面明确同异的相互依存关系。通过处理同异关系来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是诸子百家重要的政治理念。例如,以孔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先贤提出了“求同存异”原则,“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7]九八六“求同存异”的理念与原则对古代中国“华夷观”和“天下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及其思想继承者秉持“求同存异”理念,注重以“文化”(礼仪)来维持秩序和处理华夷关系。[8]这从本质上体现了古代先贤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求同存异”。为了将“求同存异”原则用于政治实践,一方面,孔子把“服事制”作为处理华夷关系的理想模式;另一方面,先贤也提出了“用夏变夷”的理念,如孟子所言“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9]86“求同存异”的理念与原则对古代中国天下观的影响体现为“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秦统一六国后设郡县、修驰道,在货币、文字、交通、计量单位等方面实现统一,强化了物质生活层面的“求同”。汉承秦制,并推动了儒学思想正统化,拓宽了“大一统”思想“求同”的新维度,即统一并明确了国家意识形态。儒家“求同存异”理念与原则使得坚持“大一统”和以文化区分民族成为历代王朝国家的治国原则。
马克思主义将“统一性”和“对立性”作为矛盾的基本属性,形成了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一的矛盾规律。例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联系和发展的视角,阐释了统一性和对立性在矛盾运动中的辩证关系。列宁指出:“事物(现象等等)是对立面的总和与统一。”[10]190统一性是指矛盾各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结关系,具体方式表现为团结、统一、均衡、协调、互补、共享等。对立性则是指矛盾各方面之间的相互排斥,体现为差异、对立和矛盾(冲突)三种状态。唯物辩证法矛盾规律基本原理表明,同异并存共生是客观现象,但“同”并不只表现为物理属性上的完全相同,而是有多种具体的样态。差异并不等同于矛盾和冲突,差异也并不必然导致矛盾和冲突。在矛盾运动规律之下,共同性和差异性都具有相对性特征,而二者的斗争(转化)则始终存在。
统一性和对立性辩证关系的基本观点也被运用于分析民族的形成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实践。从马克思1844年撰写《论犹太人问题》批判资产阶级人权的虚伪性进而提出犹太人的民族平等问题[11]163-164,到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在“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阐明民族解放运动的学说[12]41-47,再到20世纪初列宁、斯大林在苏维埃政权建设和推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制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中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自治、民族发展等理念逐步成为无产阶级政权和国家建设的政治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了“求同存异”和“相互转化”的理念与原则。“求同”不再是古代的“求夷同于华”,而是建构中华民族这个命运共同体之“同”。“存异”也非停留在简单承认之维,而是在包容和尊重的基础上建设性地发挥“异”的动力作用以更好地服务“同”的建构,这也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立统一二者相互转化的方向和转化的路径。
中国共产党将正确把握民族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置于凝聚与发展的逻辑中,这一理念的重大价值在于,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建构并增进民族共同性,引导民族差异性更好地发挥其增进共同性的积极作用。
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是共同性和差异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存共生是对民族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的一般意义上的概括。具体到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共同性和差异性并存共生关系是否和谐,需要主体性的力量对两者的辩证关系进行统筹与调和,进而使民族成为相对稳定的共同体并持续发展。古代中国的王朝国家在“大一统”思想的引领下,以“求同存异”的基本策略调和民族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但受政权性质的局限,古代王朝国家的“求”和“存”在理念和政策上都难以从根本上摆脱民族歧视、阶级压迫的制约。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领导力量,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统筹协调民族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其中,构建和形成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建构共同性的目标,尊重与包容民族差异性就必须服务于这一目标。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既强调了共同性的主导性和方向性作用,也没有把民族差异视为“包袱”而避之不及,使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互动从根本上服务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承载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与文化,也彰显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未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需要不断向内凝聚起共同的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力量。只有在共同的命运、理想、发展道路、国家制度的指引下,各民族才能找准共同团结奋斗的方向和着力点,各民族间的差异在建构共同性时才能找准“主轴”。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是保障政权安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在需要。只有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积极发挥共同性的主导和方向作用,才能实现内部的团结一致,为差异性发挥动力和活力作用提供基本保障。在增进共同性方面,一是为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性与差异性关系奠定思想基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五个认同”。二是推进全社会增进共同性的社会实践。要全面深入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及使用,使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没有语言障碍。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使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意识与实践。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等教育方式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象全覆盖。三是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团结奋斗。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各民族共同的目标与任务,需要各民族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民族地区要在“统一大市场”之中深化互联、合作与共享,增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利互惠,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我们要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保护和传承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并不等于固化差异。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差异性的历史性、交融性、发展性特征,找准发挥差异性动力作用的切入点,服务好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推动差异性服务好增进共同性应从多个方面发力,各民族一是要树立正确的差异观。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规律;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并不等于固化差异性,而是要积极引导共同性和差异性之间的辩证互动朝着增进共同性方向发展。落后的、影响民族进步的、违背人类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因素则不能固化,为了差异而差异的僵化性、对立性思维要坚决杜绝。二是要坚持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在发展能力和发展质量方面,各民族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要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提升发展扶持政策的精准度。在“全国一盘棋”思路下,促进民族之间、地区之间更加公平地共同发展,更好地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三是保护和传承好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民族在民居风格、饮食偏好、文化习俗等方面各具特色,是丰富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泉,也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融通的生动体现。要加大保护和传承力度,利用好现代文化保护技术,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满足当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需要。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新的国家建设逻辑和政治制度之下,中国共产党基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与凝聚,正确看待并引导各民族的差异性朝着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发挥积极作用。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既在“总纲”第九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又在第六章规定了具体的民族政策。[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民族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思路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和缩小事实上不平等的现实需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出台《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化。《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明确了国家与民族自治区的关系,中央人民政府与自治机关的关系,将维护国家统一作为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共同前提和目标,充分体现了党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和包容各民族间差异,缩小发展差距的思路。[14]80-85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关于地方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实施办法的决定》,指导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具体实施。[15]47
二是启动民族识别工作,为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落实民族政策奠定基础。“各民族到底是多少个民族、是哪些民族”成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问题。[16]为此,我国于1953年启动民族识别工作。①我国在1983年完成56个民族的识别。执行什么样的民族识别标准与依据,关键在于如何看待国内各民族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实践中,民族识别工作坚持历史的视角、发展的逻辑、人民的主体地位相统一,尊重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尊重了被识别对象的主体地位及意愿,尊重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发展需要,在确定民族族称的问题上充分尊重了各民族的差异性和各族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与权利。
三是推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地区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了帮助民族地区消除社会形态和发展水平等方面的过大差距,共同迈向社会主义阶段,自1951年开始进行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1949年11月由毛泽东签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新疆建党的指示》明确要求:“必须在各不同民族中采取不同的改革政策。”[17]301950年,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是一件大事,必须谨慎对待。”[18]69在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中,党和国家始终考虑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差异性,在尊重少数民族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分四种改革路径慎重推进。1953—1958年,除西藏外②1976年,西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其他民族地区陆续完成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四是开展民族团结与帮扶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情感互信与共同发展。1951年,国家颁布《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先后派出了6个访问团访问了全国近263万名少数民族群众,组织少数民族代表组成参观团、致敬团、代表团赴北京和全国其他地区访问交流。为了增进民族团结,党和国家一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则分别于1953年和1956年检查全国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在组织对民族地区的帮扶方面,国家根据“全国一盘棋”原则对少数民族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倾斜性投资支持,设置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补助费、医疗补助费、救济费、生产补助费等多种财政帮扶。此外,党和国家在工农产品、机械设备、技术干部等方面给予帮扶,还先后为壮族、布依族等十多少数民族创制和改进了文字。这一时期,党的民族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19]民族的共同性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不断被建构出来并得到强化;民族的差异性也获得制度性的尊重与包容,并且成为党和国家促进民族平等、增进民族团结的着力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围绕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党的民族工作聚焦到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1979年4月,中央召开全国边防工作会议,确定了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任务,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方针政策,既丰富了民族共同性的内涵,也扩展了增强民族共同性的现实路径。
一是推动民族工作重心转移,为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解放思想。全国边防工作会议总结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工作实践的四条经验,在本质上强调了党在民族工作实践中尊重差异性、增进共同性的基本原则,在增强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对民族政策的信心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20]77这次会议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委员(扩大)会议,党中央批转了《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之后中宣部、统战部和国家民委召开民族政策宣传工作座谈会,部署民族政策再教育。[20]77-78
二是确立对口支援政策,创新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共同发展的协作方式。改革开放新时期民族工作任务明确提出,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21]5-6围绕落实上述任务要求,全国边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国家要组织内地省、市实行对口支援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22]序言7各省市抽调了大批教师、医生、科技工作者到民族地区工作。仅1980—1982年间,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项目就达1178个。[21]182党和国家先后制定和实施“对口援藏”和“对口援疆”重大战略决策,组织全国力量共同建设西藏和新疆。直至今日,对口支援政策一直延续下来,成为新发展阶段扎实推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战略性支撑。
三是健全特殊优惠扶持政策,保障少数民族实现公平发展的差异化需求。1979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全国边防工作会议结束不久就批转了《关于做好杂居、散居少数民族工作的报告》,细化了国家帮扶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各方面的措施。[21]26-31在此次会议后,党和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持性政策供给力度。这些政策内容既包括对特定地区的倾斜性扶持,也包括对部分民族或者部分行业领域的扶持。1980年至1981年,党中央先后批转了《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中央书记处讨论内蒙古自治区工作的纪要》,明确了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方针原则,成为增进共同性、尊重差异性的重要政策实践。以《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为例,该文件明确提出支援帮助西藏必须注意的八项方针中第一条就是:“根据那里的自然条件、民族特点、经济结构、各族人民的思想觉悟和生活状况,制定有关工作的方针、任务和政策。一切决定和措施,必须首先确实得到藏族干部和藏族人民的真心同意和支持。”[21]35在对部分行业领域的倾斜性帮扶方面,党和国家聚焦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边境贸易、少数民族文化工作、民族教育与职业教育改革、人口计划生育等方面制定了多项政策。在对部分民族的优惠扶持方面,国家民委等5个部门联合编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要求采取特殊政策措施,重点加大在基础设施、中央财政资金投入、信贷资金、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力度。[23]123-125
四是建立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机制,科学引领民族工作朝增进共同性方向发展。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阐释了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不断增多的客观规律,从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强调了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并明确了20世纪90年代民族工作的五个主要任务。[23]31-39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全党必须把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要求制定民族地区融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目标和基本任务。[23]209-213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将“各民族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确定为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主题,并提出了做好这一时期民族工作的五条指导原则,“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首次被列入指导原则之中,丰富了增进共同性、尊重差异性的法治途径。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等文件,提升了帮扶政策的科学水平,为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创造了多维领域与情境。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两个大局”,明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形成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一是明确多民族是我国发展的有利因素,引导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24],从中国历史演进的特点阐释了中华民族何以是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逻辑,以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阐释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明确了一体与多元辩证关系的时代内涵,为正确把握民族共同性和差异性关系指明了方向。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民族共同性的内涵与生成机制。“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5]7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1]
二是确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共同发力解决好民族问题;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再到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民族工作中的主线和纲领性地位进一步明确。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列入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并且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指明了方向。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任务与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增进共同性对于新时代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重大战略性、引领性意义。
三是推动民族地区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共同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推动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国家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组织动员全国资源全面帮扶民族地区开展精准扶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帮助民族地区实现摆脱绝对贫困的目标。据统计,民族八省区于2016—2020年期间累计获得中央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2415.2亿元。[25]党和国家还同步出台专项意见和规划,推进民族地区与全国各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共同繁荣发展。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结束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要求以促进市场要素流动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贯通为途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民族地区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26]106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导发挥民族地区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综合优势,加速了西部民族地区融入好服务好新发展格局的步伐。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共建共享、互联互利互惠关系在产业发展的多个领域被建构起来,经济上相互依存的特点越发明显。此外,持续加大对口支援西藏、对口支援新疆的力度。对口支援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重要体现。以新疆为例,自2010年启动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以来,19个省市累计投入援助资金1035亿元,引进合作资金近1.8万亿元,1.5万余名援疆干部人才“结对帮带”培养了当地干部人才14.5万余人,从经济、科技、教育、医疗、人才等方面帮助新疆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2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和绿色资源的战略性供给作用。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下,高质量的生态资源及其衍生出来的产品,成为民族地区融入好服务好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突出优势。[28]在“全国一盘棋”的思路下,需要各民族共同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越来越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情境也越来越丰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成果也越来越显著,各民族的共同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实践中被建构出来并不断增强。
四是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是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始终要求把民族团结进步活动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尤其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寺庙等主体加入到民族团结实践的行列中来,在全社会树立了多层次、多类型的民族团结进步典型,为各地创新民族团结的理念、方式和方法提供了榜样。截至2022年1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由2014年第二批的98个增至2022年第九批的236个,累计达到1440余个。①笔者依据国家民委网站(https://www.neac.gov.cn/seac/xxgk/index.shtml)数据整理得到。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将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建构了具有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和时代性特征的民族共同性,推动民族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互动朝着增进民族共同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