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飞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 102488;2.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20世纪7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文化再生产”这一概念,他强调文化是动态的,非一成不变,是处于不断再生产发展过程中的。[1]文化再生产依据文化类型及方式实现,其中文化类型是完美、普遍价值的体现,可以通过文化再生产探寻和发现他的永恒价值。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是说文化通过不断再生从而能维持一种平衡。在文化再生产理论中,布迪厄以场域、资本和惯习的基本概念为切入点,对文化实践作了细致考察。本文把文化再生产概念应用于云南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文化再生产研究。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文化再生产问题,从文化发展规律看,其原有文化并未消失,只是借助内在适应机制,转换出新的文化产业形式。其民族传统文化在再生产过程中,能运用文化再生能力把固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文化移接到新的文化上,也就是在保留与恢复当地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与现代社会结合实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场域”被布迪厄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2]122场域是相对自主性的区域,它是独立运作规则的社会空间。这个空间内它有自己清晰的逻辑。沧源佤族自治县就是这样一种有运作规则的空间。沧源佤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总人口18.98万人,佤族人口分别占全县、全国和世界佤族人口的85%、40%、15%左右,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是佤文化荟萃地、传承地和弘扬地;沧源佤族自治县属于边境地区,民族文化灿烂,自然生态宜居,沿边优势突出,自治县国境线长150公里,面积2446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和1个农场,93个建制村(社区),644个自然村,917个村(居)民小组,其中有6个边境乡镇、23个边境村落;有距今3500多年的沧源古崖画和佛教的经典古建筑广允缅寺。①参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网址为:http://www.cangyuan.gov.cn/zksd/cygk.htm,访问日期为2022年9月25日。
布迪厄强调资本在社会结构和社会阶级分化资源配置中的权力功能。他认为资本有三种形式: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3]189文化作为资本,它塑造和支配了一定的实践活动,并能产生一定的符号利益。本文调查点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文化资源即是一种文化资本。笔者调研后了解到,沧源佤族自治县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以打造“世界佤乡·秘境沧源”为品牌,以地利之便和优势资源转化为先导,强化文旅产业发展取得相当成效,该县所属的临沧市大力支持佤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使佤族文化旅游发展迅速,比如佤族的“摸你黑”(佤语音译,意思是我们所追求的、期待的)狂欢节从2004年开始成为沧源佤族自治县着力打造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4]由于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处边境,与周边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普洱市的西盟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以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等在语言、文化、信仰、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有较高的相似性,彼此有较广泛的社会交往交流交融关系,沧源可以将分散的民族文化资源整合,进而增强文化资源。
“惯习”则是社会建构的个体倾向系统,与个体的生活历史和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是外部社会结构通过社会条件的调节内在化为个人感知、认知和行动的图式。[2]150-152在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化资本与社会结构形塑惯习,而惯习引导社会实践。
文化产业是一种文化再生产形式。文化产业一词是法兰克福学派于20世纪40年代最先提出。至20世纪70年代,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从不同学科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发展政策不断出台,学术界也日益关注文化产业问题,涌现出不少成果。例如,麻国庆认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有无意识的传承和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就是文化的生产与文化的再生产过程。[5]同时,文化有着变迁和发展的过程,当传统不断地被再造,也就是文化的主体性是传统的延续和再造过程中的主轴。[6]方李莉提出,文化的再生产是多方的推动而生,市场经济、政府、专家学者、新技术等。[7]张芳瑜提出,基于乡村文化建设的需要,可以把艺术介入到乡村文化再生产中。[8]张涵和孙九霞认为旅游产品作为现代化的衍生品,其商业性质会影响到非遗传统的文化内核,他们以苗绣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看其怎样实现非遗的文化再生产。[9]
本文所研究的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化建设问题,不仅属于文化再生产,也关联文化产业问题。受上述研究成果的启示,笔者依据田野调查感知和观察,探讨21世纪以来沧源县文化建设实践呈现出的显著特性,分析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进程中交融共生,提出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品牌打造、文化创新等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与讲话中不断提及“双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明确地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0]29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把先进科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11]这无疑是给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民族文化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外部政策及内部动因不断变化下,民族文化传承并不会断掉,它会在新社会环境下转换新的形式,实现文化再生产。笔者对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调查后发现,这里的民族文化可以通过文化符号化、文化商品化及文化资源化,获取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再生。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代社会中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其“生存空间”均不断发生改变。全球化的今天,每一个地方性的文化都或多或少地与主流文化、与其他地方性文化发生着交往交流交融。沧源佤族自治县及周边其他少数民族形成一个相互兼容的统一整体,这种区域空间文化的多元性、交融性特点鲜明,汉文化、佤族文化、傣族文化、拉祜族文化等多种文化因子并存,这些文化叠加交融,表现为多元、共享、共存的特性。少数民族文化彼此间的交融,使沧源地区民族文化呈现出独特性。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中,场域理论可以说是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是通过对场域及惯习、资本、位置、利益等要素分析从而解释人的具体活动。场域理论认为,生活在一定空间场域里的行动者有其特定的社会位置,行动者会运用自己所占有的资本,在惯习中展开行动,行动导致资本重组,从而也致使惯习变化。沧源佤族自治县及周边其他少数民族形成一个相互兼容的统一整体,这种区域空间文化的多元性、交融性特点鲜明,汉文化、佤族文化、傣族文化、拉祜族文化等多种文化因子并存,表现为多元、共享、共存的特性。各民族文化彼此间的交融,使沧源地区民族文化呈现出独特性。
研究佤族的学者认为,南亚语支各民族,即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孟族等,是我国云南西南部地区及缅甸等东南亚各国现有居民最早的先民。和佤德语支各族一样,他们都是古代濮人的一支。[12]44古代“濮”是佤德昂民族自称或他称。佤族和布朗族自称“乌”“阿乌”,这在史籍中被记载为“濮人”,上古时多用濮字,后来也用仆、薄、苞等。相关研究表明,现代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是古代“濮人”的后裔。“濮人”之名,最早见于《尚书·牧誓篇》,周武王伐纣誓,参与会盟的8种人中即有“濮人”在内,当时分布在江汉之南。《左传·昭公十九年》记载公元前523年“楚子为舟师以伐濮”。“濮人”当时处于分散的部落状态,无统一君长,部族繁多,和百越一样,亦有“百濮”之称。罗香林认为“濮”与“越”是同一系统民族的混称,“僰夷”即是“越人”的遗裔,也就是“濮”的后代。[13]“濮人”“濮曼”“蒲满”“望蛮”即今讲南亚语系佤德语支语言的佤、布朗、德昂等民族。[14]316
《后汉书·明帝纪》记载:“永平十七年西南夷哀牢、儋耳、僬侥、粲木、白狼、动黏诸种,前后慕义贡献。”《后汉书》记载:安帝永初中,永昌徼外僬侥种夷陆类等三千余口举种内附,献象牙、(牛封)[犎]牛。[15]358这些记载证明,在永昌郡缴外,存在僬侥族体。后汉时永昌郡包括八县,辖区当今云南祥云以西,北至云龙,西至德宏,南至保山以南,治于不书,今保山。[16]58
唐朝时期,阿紫永昌府地分布着望、望苴子、望外喻、朴子蛮、木棉濮、黑齿、绣脚、绣面等。“望”是古代族体自称,它与佤族的自称“佤”“卧”“乌”都是以浊擦音做辅音,仅仅元音有变化,佤族至今还有自称“望”的。“望苴子”中的苴是彝语,子是汉语。“望”“望外喻”“望苴子”等自称的族群是同一个民族即佤族。[17]33《云南少数民族概览》指出:“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中央朝廷在云南设立的永昌郡,其范围包括了今保山地区、德宏州、临沧地区、思茅地区以及西双版纳州等等。永昌郡境内有众多的濮人部落……‘闽濮’、‘裸濮’都是佤、布朗、德昂等的古代先民。”[18]377-378
元代有“蒲蛮”或“濮人”[19]12,明代在此设置孟连长官司。清代基本沿袭明代制度。明清时期的一些史志典籍中有些称谓,即“哈杜”“哈喇”“古刺”“哈瓦”“卡瓦”等均是指佤族。
古代佤族与周边傣族、拉祜族等均有着密切关系,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对佤族的管治主要是通过傣族土司间接管理。随着佤族社会的不断发展,大约在19世纪中期,佤族中的胡姓“官家”(大头人)迁往班洪寨,并以此为据点征服了周边诸多小部落,形成了班洪的大部落。胡姓官家也就此成为世袭的统治者——班洪王。清末,班洪摆脱了傣族土司的统治,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政府封当时的班洪王为班洪土都司;1913年隶属于镇边县,1915年隶属于澜沧县,1936年由澜沧县析置沧源设治局,1952年改沧源县,195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沧源佧佤族自治县”,1963年定名为“沧源佤族自治县”,1964年正式宣布成立。①同时参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网址为:http://www.cangyuan.gov.cn/zksd/cygk.htm,访问日期为2022年9月25日。[20]467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中对20世纪60年代的佤族生活区域人口统计表明,当时佤族占当地各族人口中的84.78%。[21]96当前,佤族主要聚居区就在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其中沧源佤族占全县的85%②参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访问网址:http://www.cangyuan.gov.cn/zksd/cygk.htm,访问日期为2022年9月25日。,西盟佤族占全县的70.67%③参见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访问网址:http://www.ximeng.gov.cn/xmgk1.htm,访问日期为2022年9月25日。。从以上数据看,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佤族人口聚居程度最高的县,该县同时还有汉族、傣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等多民族共居。这也就形成了该县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生活空间。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最早提出符号学概念,他认为人类活动的本质是符号意义表达的过程,强调文化是人通过符号表达对世界的理解。④卡西尔认为符号是人类文化的开端,人是生活在符号宇宙中。参见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索绪尔强调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通过这两个作用,符号可以表现外在与内在含义。①索绪尔能指/所指表现了一种二元论思想,两者之间是感觉与观念的关系。参见弗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也就是说,外在只是代表表面寓意,内在具有丰富的隐喻及暗示。现代社会中,民族传统文化被抽象成为一种符号,从文化符号学角度看文化,它是指所有意指系统的等级总体,用以表达人们对现代社会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追求。
存活于沧源佤族自治县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民族文化资源有多种,物质文化是其中的表现形式之一,它是一个民族最为基本的生存基础,是民族文化重要的构成部分。佤族生活在群山之中,他们的村寨多半坐落在山坡上,房屋建筑为干栏式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面有火塘,用于住人,下面用于圈养牲畜或堆放物品。佤族传统干栏式建筑在沧源崖画中也有体现,画中画有人们居住的架空式房屋,即干栏式建筑。崖画中的房屋画有楼梯,但是高度并不高,很多研究者认为,干栏式建筑是当时水稻耕种民族特有的房屋建筑,为中国南方古代百越民族所采用,延续至今,主要用于防潮和水患。
傣族住房也是干栏式建筑,也属于古代百越住宅的建筑。《云南志略》中记载云南很多少数民族的这种建筑。这在张华《博物志》中也记载:“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②博物志中记载的山川地理受到山海经的影响。傣族房屋建筑就是这样,分为上下两层:上面用于住人;下面用于织布纺线、堆放粮食杂物、养牲畜家禽。
拉祜族居住分布的地域比较广阔,他们的住所多是在幽静竹林深处依山而建,便于人们上山打猎,下河捕鱼。他们的建筑大致分两类:一类是落地式茅屋,这类房屋不需要堆砌山墙,就地打桩即可,屋顶用厚茅草盖;还有一类是桩上竹楼,有点类似干栏式建筑,他们家族内部的房子,有点像早期社会家庭关系在居住方面的遗留物。拉祜族建筑风格吸收了傣族竹楼的建筑元素,屋顶盖瓦,有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
沧源佤族自治县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与我国其他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相较有其特殊性。从居住格局来看,他们分散中有集中,集中中有分散,散居杂居中又有小聚居,各民族间保持着交往交流交融,致使他们在某些文化模式方面有相似性。比如,火塘文化是西南少数民族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佤族人家屋内会设有火塘,进入佤族人家竹楼内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屋子中央一米见方的火塘,火塘可以用来做饭、烧水、炒菜、取暖等,有的人家还设有诸多火塘,比如主火塘、客火塘、鬼火塘。火塘常年不熄,意为该户人家日子会过得红火且香火不断。火塘对于彝族也同样重要,彝族被称为“火的民族”,火是彝族的象征,彝族用其煮饭、取暖,他们经常围坐在火塘周边休息,厨房、堂屋、客厅里几乎都有火塘,火塘象征着日子向上和家庭香火延续。
佤族村寨口一般均会有象征着护佑本村寨男女老少的神山、神树等。佤族传统宗教信仰中信仰万物有灵,即便是杀死一头牛、砍掉一棵树也要用自己的方式祈祷祭祀,求得神灵的宽恕。佤族有贡象节,他们会在过年后的第三天举行贡象活动,禁止民众上山打猎和从事田间劳动,让大象欢快地度过这一天。德昂族也有尊敬、崇拜动植物的文化传统,德昂族崇拜蛇,会把村寨附近的一棵大树视为蛇树,四周围起围墙,每年举行一次祭祀蛇树的仪式,禁止人们随意靠近和砍伐它。德昂族是善于种植茶叶的民族,他们擅长种茶、制茶、饮茶,所以他们有“茶农”之称,他们会在房前屋后种植茶树,茶叶也是他们走亲访友的必备礼物,所以他们对待茶树有着特殊的情感。
云南沧源边境生活有佤族、德昂族、拉祜族等民族,他们与所处自然生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自然环境依赖较强,宗教信仰、节庆活动或者日常婚丧嫁娶等均与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经年累月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的一些传统文化习俗均是和自然生态有关,对神山、神树、神灵的敬畏,通过宗教仪式表达人们对环境的敬畏,这种崇拜观念会影响着人们对周边自然环境的认识与利用,这对保护自然环境、改善区域生态都能起到良性作用。
以上所述的文化,既属于文化符号,也是他们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变量,通过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产业相接,发挥其优势,在现代民族文化被作为文化资本的前提下,这些存活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民族文化被‘开发包装’成人们需要消费、参观、游览、体验的文化项目,“原本只是‘嵌合’于社会中的经济,在现代社会中的权利影响扩大”[22]250,以至于现实社会中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其生存空间不得不发生变化。作为物质文化的这些文化资源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最终以文化资本转变成经济资本的形式发挥作用。萨林斯说:“不妨将本民族对传统的发明和倒置理解成他们在世界体系内开创一个差异化的文化空间的企图。而那些既本土化又现代化的行为则是结构的必然而不仅是假设上的可能。”[23]36
文化是人的产物,是人创造性、适应性改变的结果。文化不断发展,当原有文化不适应社会环境后,它的传承并不会停止,它会找寻新的存活形态,比如转化成文化产业,从而实现文化再生产。民族文化向文化产业转换路径一般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化为前提,以产业经营为发展手段。民族文化转化成文化产品后,获得市场认可,形成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从而使得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达到最大化。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是一个过程,也是民族文化转换后的存在形态,是多种要素共同建构起来的文化形态。从目前沧源文化产业存在形态看,主要有四种:民族文化符号化、文化资源产品化、民族文化市场化开发、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
布迪厄认为符号不仅是交流的一种工具,也是结构得以再生产或转换的关键因素。符号学的记号也是由一个能指和一个所指组成,但其内质可以各有不同;同时,多数符号学系统(物品、姿势、形象)都具有一种本来不介入意指作用的表达内质。[24]27民族文化符号化过程首先要最大限度保留其符号的原生性解释,这样新的信息才能被民众所接受,从而实现新的文化符号认同。从沧源佤族地区民众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理念看,他们的节日、住所、文化遗产等均能成为他们的民族文化符号。屋内“不熄的火塘”、被大火焚烧的“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村寨、“摸你黑”节日的狂欢、沧源崖画的历史、舞台剧司岗里的展演,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展示着佤族文化符号及文化活力。
佤族“摸你黑狂欢节”全称为“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摸你黑”本为汉语记音,佤语为mohninhei,意为“就是这样了,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意思。摸你黑狂欢节源于一个传说。传说佤族是从石洞走出来的民族。远古时期,物质生活贫乏,人们通常是用动物皮毛遮挡身体和取暖,当遇到野兽不得不为了生命安全而逃跑时,人们便会丢弃笨重且是“障碍”的兽皮,这样做的结果便是会被野兽攻击和蚊虫叮咬。因偶然看到水牛在泥地里打滚,人们向水牛学习,把泥土涂满全身,这样可以避免蚊虫叮咬还能躲避野兽攻击,因为泥土具有消毒、止痛的效用,成为佤族人们的“护体神药”。后来佤族人有了新的创造发明,他们把锅底灰、牛血、泥土和干草药混在一起抹在人的额头处,希望以此来祈求福佑平安。佤族年长的老人将此举称为“娘布洛”,它会散发淡淡清香,有避邪作用。“摸你黑狂欢节”便是由此驱邪、避凶、祈福习俗创新而来。首届佤族“摸你黑狂欢节”于2004年5月1日召开,为期3天。2010年,来自美国、瑞士、英国、法国、德国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前来参加万人“摸你黑狂欢节”,此次狂欢节上还有佤族著名的长达2270米的佤王宴,打破了当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些成绩让沧源佤族一度上了网络热搜,成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的一个著名的节庆品牌。
2018年5月,笔者第一次去沧源调研。当地文化局的工作人员接待了我们,“五一”三天假期这里举办了三天“摸你黑”,5月4日晚还会举办“跟党走,献青春”的青年节文艺汇演,当时广场上人们正在彩排节目,引来很多人的观赏。当地人说这个广场2016年才开始建造,2018年5月时主体工程已经竣工,还有一些小的工程未竣工。
我们“五一”摸你黑狂欢节属于比较有影响力的品牌,“五一”三天小长假我们前来旅游的数字,除去飞机的不算,只算自驾游的,我们通过进城的摄像头进行过统计。30号进来的车辆是9096辆,1号进来11 061辆,仅仅两天时间就进来两万多辆车,同时每天还有三个航班到达沧源。我们狂欢节从2004年开始做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做成了一个大品牌,目前政府还在投钱,政府既要出钱还要出力,实际上在这种大品牌影响之下还没有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它更多的是社会效益。……2004年之后搞了佤族狂欢节……通过这种方式保留文化传统,用地方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现在是节后,整个葫芦小镇已然不如节前那般热闹,节日期间这里宾馆全部客满,饭店也需预订,节后则是冷冷清清,行人很少。小镇有几家售卖佤族服饰的店铺,顾客很少,店家说只有在节日期间人们才会蜂拥而至,来买佤族服饰和狂欢节的文化衫,普通的文化衫都需要抢购,有时还抢不到。①资料来源于笔者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调查时间:2018年5月及2019年10月。
狂欢节是佤族文化符号的载体,“摸你黑狂欢节”成为沧源佤族自治县佤族群众乃至其他民族群众一种狂欢和热爱,这是民众自由展现的方式。在这样有着自由、热烈追求的节日里,“摸你黑”成为佤族文化符号的代表。
沧源佤族自治县以佤族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不仅作为民族文化客观存在,同时也是文化生产的重要资源,是文化产业的生产要素。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文化产品,才能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
沧源佤族文化资源丰富,据当地政府提供的信息,截至2020年,沧源有文物保护单位54个(文物点71个),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广允缅寺、沧源崖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翁丁佤族传统民居建筑群、班洪抗英盟誓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勐卡傣族乡土建筑群、肖哥长墓、茂隆银矿遗址、龙乃芒埂塘山遗址、满坎白塔遗址、农克硝洞遗址),县级保护单位14个,一般的文物保护单位31个。可移动文物191件。除了物质文化资源,沧源地区的非物质文化资源种类也繁多。截至2020年,沧源地区收集整理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0类138项。佤族的非遗制作技艺有132项被列入县级保护名录;有文化传承人217人,其中省级传承人6人,市级传承人13人,县级传承人197人。②资料来源于笔者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调查时间:2018年5月及2019年10月。
笔者到民族文化手工艺品制作工厂云南竹艺开展了调研③资料来源于笔者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调查时间:2018年5月及2019年10月。,了解文化产业经营的一些基本情况。该企业是在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和“金木土石布”五位一体的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体系下发展起来的一家民营企业。近年来,企业收入处于增长状态。企业成立于2013年,是当年沧源通过招商引资、税收减免、扶持微小企业等优惠政策成立的。工厂负责人说:“我们的企业规模比较小,目前没有形成规模。目前的形势是大品牌小市场,有些甚至是有商品无市场。这是目前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这家企业做的手工艺品,主要投放在宾馆、机场、景区,还有一部分放置在淘宝上销售。由于主要是手工艺产品,因此店里均实行以师带徒的工作方式。工厂负责人说:“我们主要就是以佤族文化为基础,提取一些素材,比如典型的有代表性元素的建筑、牛头骨、木鼓、崖画、葫芦、甩发舞等,我们的这个笔筒上的画就是在我们沧源崖画中提取的素材,通过线条将形态轮廓勾勒出来。你看我们的服饰和建筑装饰等都是我们佤族人们喜欢的颜色。我们崇尚黑色和红色,黑色代表着健康、庄严、勇敢、智慧和勤劳,红色代表着鲜血、活力、生命生生不息。我们在服装上和一些包头巾上经常用到这两个颜色。”他们展示的工艺品中多是以红色、黑色为主色调,灰色、米黄色及白色作为辅助颜色搭配的。沧源崖画、佤族服饰、傣族服饰、佤族图腾中一些经典、有代表性的形象,被他们提取出崖画符号、服饰图案、图腾符号等,直接应用于一些挂件或是徽章上。工厂负责人说:“我们还会把我们三千年崖画中的经典故事,尤其是佤族人手拿工具的形态用几何图形表现出来,我们把傣族使用的大象、孔雀图案等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形态、色彩、文艺应用于我们的文创产品上,你看我们的帆布包、马克杯、T恤、手机壳,这些东西上面都有佤族文化元素。”目前,沧源佤族自治县已经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让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与永续传承,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每年做的公开预算中会有一定经费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沧源佤族自治县现在正在探索乡村振兴之路。坚持资源配备,产业为先,培育发展新方向。按照“乡级平台公司+村党组织+旅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探索集体经济。比如,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班洪乡开展全乡旅游,依托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与“班洪抗英”④班洪抗英事件参见《云南临沧:班洪、班老佤族人民团结抗英、守疆固土》,网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0831047188972876&wfr=spider&for=pc,2021-05-26。历史文化资源,建成“班洪抗英”纪念馆、“班洪抗英”古栈道,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建成“感恩碑”和“感恩广场”,结合“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宣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教育活动,树立好“班洪形象”、讲好“班洪故事”。同时,结合“两山论”发展理念,打造美丽乡村面貌,让民众围绕“寨子、院子、屋子”做好乡镇旅游,目前已经形成“吃、住、行、游、购、乐”一体模式,班洪村也被评为“省级旅游名村”“乡村旅游品牌村”。2022年,为了恢复文化旅游,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还积极开展了“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因为疫情原因,许多游客不能亲临现场。为此,沧源佤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还举办了“线上游”,多方面、多渠道地宣传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
沧源佤族自治县还发展“文化旅游+”模式,文化和旅游结合,同时开发很多文创产品,生产出很多有民族文化符号的文创产品,诸如前面所言的T恤、书包、手机壳等,同时也推出本地的牛干巴、茶叶、野生菌、竹木制品、民族服饰和背包等特色旅游商品,让游客不仅能感受民族文化,还能把“文化带走”,成为“打包的记忆”。
商品社会不断发展,为民族文化市场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人们意识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及它在经济社会中的突出作用。少数民族文化市场化利用自身优势和文化营销策略开拓市场,让更多人认识到他们的文化,同时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资本载体,直接能为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服务。近几年沧源佤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产业得到了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大力支持及制定了发展规划和战略。当地采取招商引资、对企业实施税收、用人等方面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加大对文化旅游企业的培育力度。沧源佤族自治县现有“沧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云南族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沧源摸你黑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等10余家初具规模的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开发和经营民族特色手工艺品、民族传统服饰、旅游纪念品、传统民族歌舞表演、民族美食等。
其中,云南族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公司属于个人和政府相互结合的经营模式。公司发起人为沧源本地人,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是以民族歌舞带动当地旅游,目前已初具规模。公司自2015年底就开始筹备组建演出队伍,目前已有演员100人,其中,50名演员为阿佤山歌舞团的演员,属于体制内人员,依靠政府发工资,另外50名演员属于聘用制,由公司负责薪酬,演员均为沧源本地人,佤族占95%。演出的剧目从策划到创作编舞,都经过精心策划和培训。为了让编舞老师深入了解佤族及周边民族的文化历史,他们专门聘请文化馆的老师来给他们上课。该公司的总策划说道:
我们最为有名的舞台剧是《司岗里》,这是佤族的史诗,从佤族的创世源头到现在的发展历程,我们先学习文化知识,了解佤族的历史文化,再用舞蹈形式呈现,主要希望能推出我们当地的佤族文化。我们公司整体情况,从营业额上来说目前总体不太乐观,外面来的游客比较少,咱们本地人来看的比较多。刚开始演出的时候,几乎每个单位我们都邀请他们来观看,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帮助我们做宣传。我们剧目从策划开始到演员到位再到最后排练,全部搞定需要半年时间,整个创作、排练期间,我们团队一直都在加班加点。……我们的演员之前都是歌舞团的,我们歌舞团的历史很悠久,之前获得过国务院颁发的荣誉,和乌兰牧骑一样,因为我们一直以来承担的是宣传任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民众理解的方式,每年都会下乡做公益性演出。我们虽然是公司形式,但是我们没有失去以前歌舞团的性质,像“摸你黑”这种大型活动,我们接的是商业任务,其余我们还要做政府的文艺宣传、文艺文化下乡活动,我们要无偿地把党的政策传播到每家每户中去。为了让大家理解党的声音和党中央的政策,歌舞团的同志会针对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中的一些口号做一些直观性的艺术传达,比如用小品的形式来宣传党的政策。像2018年的时候,我们春节期间的下乡宣传任务就有170多场。①资料来源于笔者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调查时间:2018年5月及2019年10月。
当经济社会不断升级,文化产业集群就会形成气候。文化产业集群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聚集,就是大量企业在一定的空间内形成自己的分工合作,这对发展文化产业有促进作用。民族地区虽说市场规模较小,但是围绕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文化产业容易形成产业链,从而形成集群式发展。前面所述的云南族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他们在发展歌舞剧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航线的开通,来沧源旅游的游客逐渐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演出是一种鼓励和促进。云南族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之前每周二、四、六有演出,为了配合航线开通、游客来沧,他们把演出时间改成和航班一样的每周二六有演出。
我们的航线也在调整,我们打算开通大理方面的航线,为的是去大理游玩的游客可以直接来我们这里,大理到沧源之后再到成都,这样形成一个环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两个城市都有游客、有资源,演出才能有支撑,文化才能传播发展。我们在宣传文化方面,舞台剧是宣传我们佤族文化的,我们会在每一个宾馆都摆放舞台剧宣传册。目前我们的宣传还不够,但是我们的舞台剧做得还是让人满意的,声、光、电全有,宣传我们的佤族文化司岗里,司岗里是怎么回事,我们用舞蹈做了很好的诠释和表达。接下来我们的宣传就是做视频宣传,我们会把经典部分做一些剪辑,让人看到觉得神秘,有吸引力。①资料来源于笔者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调查时间:2018年5月及2019年10月。
佤族文化在新时代中被各种方式激活,当地政府的帮扶对云南族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沧源佤族自治县还建设了全县文化产业的电子项目库,储备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司岗里大剧院建设项目、沧源翁丁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开发项目等8个文化产业项目储备库。沧源佤族自治县建立农业+旅游+文化发展模式的生态文化产业园示范带,目前已经建成的有“碧丽源芒摆有机茶庄”“班老橡胶庄园”等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对旅游产品开发、牛干巴加工、民族服饰加工等一些轻工业加大开发力度,目前已经有旅游商品、工艺品及土特产生产的企业7家。比较知名的省级品牌3个,市级品牌5个。据当地文化和旅游局提供的信息,2017年全县完成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352.96万人次,同比增长51.14%,实现旅游总收入32.67亿元,同比增长73.60%。②资料来源于笔者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调查时间:2018年5月及2019年10月。
为了让更多人热爱佤族,了解佤族文化,佤族等各族文化工作者创作了文化精品,用歌舞、影视的形式展示给大众。影视产业方面有《司岗里》《孔雀眼》《最后的部落》等一些微电影的取景地均在沧源,使沧源宣传工作获益。近年来,沧源发展了本地民族歌舞演艺事业,大型佤族歌舞剧《族印司岗里》荣获“云南省第十四届新剧目展演入选奖”,已经演出3万余次,观众17 130人次,实现商演收入46.3万元。佤族“摸你黑狂欢节”由最初沧源民众的节日变成当地政府部门主办的节日,节日过程中穿插的一些商贸交流与活动,也表现了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交融与认同。[4]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25]“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26]地方政府充分发挥本地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助力其转型为文化产业发展资源,沧源发展文化生态园区、影视产业、原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等,为文化产业化提供了载体和平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重要机遇。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把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完善产业规划和政策,强化创新驱动,实施数字化战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11]云南省临沧市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不仅是县域实现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促进各民族强化交流交往交融,推进深层文化交融和形塑、共享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
社会大环境不断变化之下,民族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紧跟主流,建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还要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质,用这种双向文化交流交往交融与互动促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将民族文化资源资本化似乎是文化产业化的一个有效途径之一。民族文化资源转换成产业资本其实也是其重构的过程。它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民族文化的推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即是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在这样的政策领导下,民族文化要想获得自身发展,必须融入现代化进程中。“在现代性的语境下,变化的自我作为联结个人改变和社会变迁反思过程的一部分,被探索和建构。”[27]36少数民族文化接受现代化,就意味着有些文化内容需要扬弃,有些文化内容需要创新发展;二是坚守民族文化“本真性”与创新并存。社会不断变化,现在已不同过去,凡事讲究吐故纳新、融通变革。少数民族如果为了迎合大众文化消费取向,可能会失去自己文化的个性与特性。但是,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学会采纳与创新。在采纳过程中,民族性要保留,这是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基,是民族文化深层的文化基因。所以,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转化过程中一方面要接受本民族文化的“本真”与重塑;另一方面要为顺应外部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本土化改造。
运用文化再生产理论分析沧源地区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也有一定理论局限性,即通过文化再生产理论无法对市场、产业发展有一定的预判,但是文化再生产理论提出的文化资本为我们理解沧源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探讨民族文化转换与发展的路径有一定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