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云浛 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山东省运河区域的木版年画是包括东昌府木版年画、泰安木版年画、鱼台木版年画、滕州木版年画的区域性年画,种类多样、历史悠久,是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反映了人们朴素的风俗和信仰,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具有乡土性和亲民性。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生、发展、兴盛、衰落的过程中不断积淀、创新,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特征。
在运河文化的滋养下,区域内年画的风格都带有一定的共性,如艺术特征上的线条粗犷有力、色彩鲜艳明亮、造型夸张雄威、构图紧凑饱满等;艺术题材上的门神类、神像类、喜庆吉祥类、神话传说类、历史故事人物类、演义小说类等;吉祥寓意上的福、禄、寿、喜、财等。除形式上的互融共通之外,各地木版年画因各地风俗的不同,也存在不同的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颜色差异与制作工艺上。
不同地区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与当地的审美情趣密不可分,而这种审美情趣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用色上,如东昌府木版年画和泰安杜家庄木版年画喜用红、黄、绿、紫、黑等颜色,而鱼台木版年画惯用丹青勾勒线条,整体给人带来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且画面常用的是朱砂红和雪花绿两色,其他颜色则按照不同比例均衡分布,留白居多,各类颜色互相搭配,形成“红为骨、绿为筋、黄蓝搭配画才鲜”的艺术风格。滕州木版年画一般用大红、粉红、橘红、橙绿、黄、黑六色套版,最多达七色。关于制作工艺,各地木版年画制作流程大体相同,包括定稿、刻板、印刷、配色等环节。但各环节在具体的制作工艺中又存在差异性,如东昌府木版年画创作的独特之处是该类作品仅靠手工印制,后期无其他手绘辅助步骤。泰安木版年画和鱼台木版年画采用套印、半印半绘两种形式,而滕州木版年画则改变了之前传统的一版一色印刷,采用了印制与手绘结合的方法。艺术形式的普遍性以及差异性的共通感,使得每个地区不仅有着艺术相似性,还有着独特的地域特色。
2004年,随着国家有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山东省运河区域的木版年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新面貌、新角色重新走入民众的现实生活。东昌府木版年画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安木版年画于2008年入选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鱼台木版年画于2007年入选济宁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滕县木版年画于2015年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不竭动力,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提高文化自信、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自开展以来在政府的主导下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人对美的理解不同,每个地区对美呈现形式的影响也有差别,从而使得民众创造的传统美术形式样式浩繁,品类杂多”[1]。因此,我们应该探索多种形式的保护方式,多渠道进行探索创新,吸引多方力量参与其中,形成合力,创建各具特色且效果颇佳的保护模式。
山东省运河区域的木版年画种类多样,百花齐放,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大致可分为神仙信仰、历史故事、吉祥喜庆、花鸟虫鱼等几类。山东省运河区域木版年画最经典的题材为门神,其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桃符,发展到唐代升华成了具有人格意义的神荼、郁垒画像。每逢年节,当地民众便将门神类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门神是中国民间最受民众欢迎的保护神之一,也是民间艺人反复雕刻的经典题材。但又因所处地域的不同,各地对于门神的雕刻手法、表现技巧不尽相同。如东昌府木版年画近代以来较少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从而较大程度上保留了其原汁原味的艺术风格。门神形象粗犷高大,人物顶天立地,人物造型生动形象且简洁,有“天下第一门神”的美称。泰安木版年画的门神色彩较为鲜艳明亮、构图饱满,门神形象高大魁梧,有一种“稳如泰山”的气质神态。鱼台木版年画的门神更加侧重于线条的运用,尤其是视觉对比下产生的线条的粗细、曲直、疏密、长短变化等,其线条时而细腻轻柔,时而遒劲有力,充满了节奏感与韵律感。滕州木板年画深受汉画像石雕刻技法的影响,其门神形象粗犷古拙,线条刚劲挺拔,其旌旗上的“帅”字是正反印制,民众认为正“帅”防外贼,反“帅”防家贼。此外,滕州民众多认为,其当地所产的门神具有护卫家中财产的作用,因此也被尊称为财神。
在传统社会中,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民众往往将一些本身解释不了的奇怪现象看作鬼神的互渗,然后予以膜拜、祭祀,以祈求神灵庇护。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逐渐揭开原始崇拜神秘的面纱,鬼神论逐渐淡化,人们对于门神的信仰也逐渐弱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手工年画渐渐被速度快、成本低、图案样式多的机器印刷所取代,人们的消费观念、审美情趣的改变,都成为山东省运河区域的木版年画发展的桎梏,从民众日常生活的实用品演变为艺术品、收藏品,逐渐消失在大众视线。但是就传统文化保护而言,我们必须认识到山东省运河区域木版年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背后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其所蕴含的是超越社会变迁、维系情感交融的特殊纽带,是保持民族文化连续性的血脉之一。因此,开展山东省运河区域木版年画的整理与研究工作有助于完善文化物象与区域文化研究,能够为系统研究民俗物象、社会发展与运河文化的关联互动提供借鉴,进一步完善运河文化资料库的建设。同时,长期而持续的研究工作有利于探索其与区域社会文化经济的变迁、地方文化创造之间的偶联,阐释山东省运河文化在当今社会建设中的精神特质与现实价值。
目前,从事泰安木版年画的第六代传承人王连阳先生、鱼台县陶氏木版年画第九代传承人陶运航先生均已年过五旬,东昌府木版年画第五代传承人栾喜魁先生和滕州王楼木版年画第十一代传承人王振军先生更是八十有余。山东省运河区域木版年画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师徒传授、家庭传承和作坊传承,传承范围、方式与受众人群十分有限。传承人从事木版年画传承的初衷不一,或出于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或将其作为贴补家用的方式,传承的结果是延续了当地木版年画的技艺,维系了该类艺术形式的延续,但个人的力量必然是有限的,保护传承山东省运河区域木版年画还需要多方主体的参与,如政府、商界、新闻界等。政府应强化其主导责任,构建完善的民间艺术可持续生态系统传承体系,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变。商界应坚守本心,在追求合法权益的同时,不挤压传承人的传承空间并保证其经济利益的获得,自觉遵守、维护市场秩序;新闻界应利用多种媒介记录、保存、传播完整且真实的民间艺术,保障传承人的话语表达,挖掘民间艺术背后蕴含的深刻内涵,向全社会树立、阐释正确的价值观,加强社会认同感。
当下,山东省运河区域木版年画传承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后继乏人。目前,从事山东省运河区域木版年画传承的人群普遍存在老龄化问题,因从事该行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理想,难以维持家用,导致青年缺乏对该手艺的学习兴趣,形成了愿意教却无人愿意学的窘境,后继乏人甚至后继无人的现象较为普遍。要想实现对运河区域木版年画的活态传承,必须依靠传承人,“传承人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主体,没有离开传承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没有离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2]。所以应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举措,以完善运河区域木版年画的传承机制。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山东省运河区域木版年画的保护力度,加大对保护传承山东省运河区域木版年画在财政上的资金支持,结合当地情况和山东省运河区域木板年画的发展现状制定具体的条例细则。例如,2019年6月28日,厦门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厦门经济特区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这项条例的颁布使鼓浪屿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规范、严格,明确的规章制度对于保护文化遗产也有切实的可操作性。其次,了解消费需求,大胆进行创新。文化企业尝试开发年画文化衍生品,如抱枕、文化T 恤、背包等。如起承文化公司以年画为基点所创作的“一团和气”背包,在保留了传统元素的同时增加木版年画作品的趣味性,实现了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还可以将木版年画这种当地独有的民俗文化与现代包装设计相联系,重视山东省运河区域木板年画衍生视觉产品的制作,推动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如第十一届全运会会徽的设计,就是以民间年画“四喜人”为创作基点,提取、归纳民俗文化的色彩搭配,创作其经典会徽。再次,可以将其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利用电商平台为山东省运河区域木版年画传统工艺开辟新的经营渠道,如天津大学2019级面塑研培班的王俊锋就利用线上网络销售平台开设了淘宝店铺(王子面塑工作室),宣传和售卖自己的面塑作品,不仅获得了经济效益,还为面塑文化的宣传增加了新路径。在围绕项目投入的同时,开辟以传承人为中心的保护尝试。文化单位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组织开展相关年画集体性活动,唤起手工艺人、民众对于山东省运河区域木版年画艺术传承的自觉意识。通过举办年画展览、茶话会、座谈会、研讨会等活动,如,2006年6月13日,在西安国际展览中心举办“首届全国木版年画联展”,参展成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木版年画的代表传承人,并同时开展了“中国木版年画保护和发展座谈会”,分析讨论了木版年画的生存现状、保护传承、发展前景等问题。掌握相同类属技艺的传承人通过交流不仅提升了自身技艺,还更新了自身理念,培养了文化认同意识,提升了文化自信。除此之外,传承人现场演示木版年画的刻版、印制工艺,参展观众也可以现场近距离地亲身体验、感受传统木版年画制作技艺的艺术魅力。
除此之外,还应提倡“非遗+教育”模式,将非遗融入现代教育体系,推动非遗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将山东省运河区域木版年画引入校本课程,聘请校外专家、民间艺人到校授课,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到年画的传承中。例如,霓南义校就结合温州传统文化工艺瓯塑开设了当地的校本课程瓯塑渔民画,让非遗走进课堂,激发下一代的从事热情,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的活性传承。还可以通过倾斜性政策组织专题培训、提供相应平台,鼓励学生学习相关技能,成为高素质的新一代传承人。例如,2016年6月13日,文化部在济南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木版年画第二期培训班”,秉承“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原则,推动山东省运河区域木版年画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年画以多种形式、多种角色、多种渠道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地方政府、文化企业以及文化单位等多方主体为山东省运河区域木版年画提供合了理化的支持。
保护木版年画,并不是让其与现实的社会生产脱节,“应该是在不违背和破坏其核心价值和核心技艺的情况下,将其引入生产领域,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当代人的生活中去,让现代人享受祖先留给我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之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3]。木版年画在传统社会的传承是靠着作坊式的生产来实现的,各生产环节应相互协调,生成互惠图景,使得参与其中的各方都得到相应的收益,从而促成该技艺千百年的传承发展。
山东省运河区域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是我国年画发展的标本,是运河区域农耕社会文化发展的缩影,也是进行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当下,木版年画逐渐淡出民众视线,民俗寓意逐渐减弱,更多的是变成了宣扬当下社会文化的载体,其自身的传承现状也不容乐观。开展相应的整理与研究,让民众认识到其重要性,提升传承保护意识,也为山东省运河区域非遗保护提供决策咨询,促进相关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同类区域文化研究提供可资参考的保护模式和技术蓝本。运用多种形式拓展其原本狭小的生存空间,既可以丰富与提升当代社会的审美趋向,又能更大限度地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