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研究

2022-02-27 18:52王洪伟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文化馆
天工 2022年3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物质文化

王洪伟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文化馆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具特色、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传承性、地域性、综合性、民族性等特征,一方面体现出我国深厚的文化积淀,另一方面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财富与历史见证。伴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入,并积极探索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一)无形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就是无形性,无法用详细的语言或标准进行描述、衡量,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极少有人能真正发现并了解其内涵,使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逐渐混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在物质载体上,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传承性

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基础特征,以往主要是通过一代代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与发扬,通过传承,一方面可以为后人留下丰富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时代活力。

(三)濒危性

进入全新的发展时代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是由于在此过程中忽视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得一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受阻。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工作,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为我国的文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作为促进国家发展的精神指南,具有提升民族向心力与自豪感的作用。文化自信是国家进步及发展的根本动力。各种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生态环境,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风度,是连接五十六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独特的人文内容,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发展,带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综上,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保护人们的发展根基,是促进人们不断创造、发展的不竭动力[2]。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体现出的最大特征就是其本身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体现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社会风俗、人文特征、思维观念等。通过深入研究,人们可以了解某一民族在某段时间的生活状态。从历史的发展进程可知,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同的民族文化逐渐呈现出融合发展的态势,展现出更加多样化的文化形态。综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价值。

(二)经济价值

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关系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决定了其不可替代性,因此,其包含的经济价值就更大。以我国西藏地区为例,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生存环境,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即使自然条件较恶劣,仍然有源源不断的人前往西藏,只为感受最纯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人们的震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助推了西藏当地的经济建设,实现了藏族文化的保护与发扬。此外,受到旅游产业的影响,周边多个城市也充分发挥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历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文化核心内涵的集中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的产物,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人文、习俗、禁忌、社会水平等知识。例如昆曲作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以其独特的唱腔、内涵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历史生活、社会礼教、习俗观点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3]。

四、当前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

从实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来看,主要是通过世代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具有鲜明的民族及家族印痕。对传承人的选择大多都是从羁绊联系进行考量,以保证技艺传承的隐秘性。一般主要以示范教授、语言教育等方式保证技艺、技巧的有效流传,而正是这种方式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承提供了前提条件。

口耳相传能够成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方式,除了受限于以往传播技术发展水平外,更重要的是受到我国社会发展乡土特性的影响。中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大部分以土地为生的农民缺乏流动性,多以村为单位进行生产生活,各村落呈现出相对独立的关系,且同村之间的村民有足够的时间及条件相互了解。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仅需听、言、观即可得到生产技艺的学习与锻炼,除非必要的文字记录,大多数村民之间不需要利用其他载体进行交往。由此口耳相传就成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途径。

随着社会及生态的变迁,我国传统的乡土社会观念逐渐发生转变,农村人口逐渐进入城镇,同时受到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整个社会结构不断重组,由于流行的娱乐方式随着电视、手机、电脑的普及深入农村,极大地冲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单一的传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的传承需要,甚至其传承条件都受到了极大约束。因此,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不得不进行创新。近年来,校园模式、团体模式、文化创意模式等多种传承方式的提出,已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中有了一定成效。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放在传播学视域中进行理解则不难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特殊性,传播者在进行具体的传播活动时极易受到传播方式、内容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若传播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则需要考虑自身的传播能力、传播动机、内容技术等,同时还需要衡量社会、风俗、法律等多种环境因素,详细确定传承的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有信息被排除,也有一些信息被保留,而这个取舍是具有一定保密性的,因此使得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始终占据着主要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属于精神上的交互,但是由于当前社会生产结构的巨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传播形态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从媒介、主体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接受与传播的双方不再是单纯的师徒关系,若是从狭义角度进行分析,传统意义上的传承渠道相对固定,传承与被传承者仅是小部分人,但是若能够综合发挥传播主体的作用,则可极大地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何种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的依赖性一直存在,充分体现了其活态性。当前虽然口耳相传不再是唯一的传承模式,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也需要保证其活态性。从发展的角度看,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不断的传承与保护中逐渐创新,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因此,相关人员需要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与价值性,使其始终维持动态发展[4]。

五、传播学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保护措施

(一)构建全新传播路径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新媒体技术逐渐成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依托全新的媒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播可以极大地提升传播速度与效率。因此,为提升工作成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者需要制作影像及传播方案,提升传播质量,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首先,要创新影像内容,在保证内容真实的情况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融合趣味性,例如传说逸事等,提高受众兴趣,或融入传承人的真实生活,保证传播的生动性,实现传统与科技的深入融合。其次,需要对影像的呈现方式进行创新。可以采取动漫、讲座、纪录片等多种方式、渠道实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再次,对影像的传播方式进行创新,掌握当前广受好评的资讯传播方式,例如AR、远程再现、开设专栏活动等,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最后,拓宽影像传播渠道,与出版社、网络平台、广播电视台等进行合作,通过出版书籍、刊登专栏文章、创建非遗网站等方式,多平台、多角度、多手段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当前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也应当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综合利用客户端、公众号、短视频平台、云端数据库等方式,使广大群众可以实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提升传播力度,扩大受众规模。

(二)健全文化保护体系

健全文化保护体系应当从资源收集、整合、创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利用先进的录音录像技术以及云端大数据技术对当前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发掘,是当前较为有效且主要的保护方式,满足了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要求。此环节的工作不仅需要进行信息的收集与整合,还需要掌握多种媒体技术手段,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发展。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具备共享性、重复利用性的数字化商品。

(三)构建传承培养体系

1.建立传承基础

人才是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的根基,没有文化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将失去意义。各部门需要具备大局观念,依据不同的人才特点划分不同的团队,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结构科学、规模合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储备,落实非遗技艺收徒计划,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畅通人才引进渠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需要走出去,更要请进来,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校园及社会,同时校园及社会也应当积极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指导,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顺利推进。

2.拓宽传播渠道

为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成效,相关人员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程体系中。例如开设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或专业,并开设选修课,将民族精神文化及道德观念融入日常的课堂中,提升学生的民族荣誉感、自豪感,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观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学生实行学费补助或减免机制,引导更多年轻人投身于民间艺术领域。高校也可以邀请传承人及专家共同开发相应的教材,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采风,参与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或对没有文字遗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资料整理,提升学生的民族使命感。除此之外,也可以建立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让学生亲身体会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另外,通过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演绎人员深入各大高校进行展演及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其文化特征及表演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内容。

3.畅通传播路径

为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常化的创新发展,可以利用进城下乡的全新发展模式,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规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深入千家万户,可以使广大群众都有机会欣赏高质量的民间歌舞、书法、戏曲等艺术,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观念深入人心。

4.加大传播力度

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度,相关单位可以通过扶贫的方式,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业机构,增加就业岗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精英,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品的消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组织专业演出,制定研学路线,创新文创产品,举办艺术展览,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另外,也可以结合当地的发展战略方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地的发展建设中,积极拓展国内外艺术市场,通过招商引资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共同发展。此外,也可以参与海外艺术展评,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同时借助海外华人的帮助,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世界的影响力[5]。

六、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点。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需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流为主要发展脉络,促进多种社会要素的共同构建,依照传播学的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解析,探索全新的保护及传承方法,走出新颖、富有成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文化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谁远谁近?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