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克廷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新城学区,甘肃 兰州)
当前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国家适时地推出“双减”政策,应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必须保障学生休息的权利,要求在整体上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双减”首要是减轻作业负担,让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减少作业总量和时长。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准确把握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以科学的方式规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双减”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国家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所谓“双减”,一减学生作业的负担,二减学生校外培训的负担,力图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唯分数论的教育是不符合学生身心发育规律的,学校应当趁“双减”机会,把教育从分数的藩篱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创造更多完成学业的空间,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把被动学习、被动作业变成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完成作业。自主学习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学生可能在学业上花的时间更少,但是取得的效益更大。学生有时间、有机会自主安排休息时间,接触和学习更多课外的知识,主动成长,让童年变得更加自由和快乐,能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师承担着教育重任,要想办法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加大力度将国家的“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取得成效,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航人,撑起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天空。
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至少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两个部分,二者缺一不可,作业就是练习,“学而时习之”,练习是巩固知识最佳的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情和讲课效能的重要方式。做作业对帮助学生掌握甚至是深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科学布置作业,让作业一改往日的“大一统”和枯燥,而具有一定开放性、拓展性和应用性,让学生能基于自己的真实学业状态,有机会灵活选择不同的作业,不要“吃不饱”,也不要“吃不消”。一份有质量的作业不仅不是学生的负担,还应该是增加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的机会。好的作业,让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高,学习越来越好;让学习程度中等的学生不费力,能跟上;让学习程度差的学生有进步,有收获。优秀的作业一定是用心设计的,它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无声的交流,能提高教学效率。
作业与教学的关系如此密切,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语文教学,作业设计尤为重要。然而“唯分数论”实行多年,教师在设置作业上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每个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业水平不同,但是不同的孩子面对的往往是无差别的作业。教师通常统一留作业,造成有的学生很轻松、有的学生完不成的现象,这会遏制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当然教师要做到重视个体差异,作业分层次布置,让学生选择能够完成的难度和数量,需要教师付出更多心血,教师起码要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有所掌握。“双减”刚好给了教师发挥热情的机会。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应该是设计作业时的一个基本思考点。
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以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为目的,围绕教材内容,以抄写、背诵为多,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阅读理解要求学生背答案,导致学生很难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作业离生活比较远,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也会误导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并不需要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这完全违背了语文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
现在市场上有琳琅满目的教辅资料可供选择,教师往往挑选其中的一到两本作为作业每天布置给学生,作业就是大家做一样的习题,随意性比较大。这样的作业不一定符合学生的真正需求,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实践往往并不匹配。这种“一刀切”的作业,很难满足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在“双减”背景下,在教育回归校园的大势下,针对以上问题,一线教师应当认清作业对语文教学的补充和强化作用,将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当作一个刻不容缓的议题来深入探究。
要想切实减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负担,并通过作业增强学习的效果,首先学校要在管理上进行调整,改变教学考核的内容。学校的教育改革应重视作业设计,将其并入教研考核体系,要求教师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让作业不仅能有效巩固知识和体现学情,更有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学校在考核的同时也应当给教师更多自主权,让教师决定哪些作业需要批改,哪些并不需要,不需要批改的作业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检查。如语文预习,学生做到圈点勾画和适当批注,能熟读课文即可,给学生留出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向课外知识拓展延伸。
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先把课堂教学落实好,同时在“双减”背景下,教师的思路需要转变,将过去传统的作业模式转变成精心设计的能提升学习效率的作业。作业需要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而转变的秘诀是追求质而非量,要在质上取胜。
优秀的作业设计需要师生双方有个相互适应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教师一开始做好导向工作,所以,教师要真正用心去思考和实践。
1.作业数量的分层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心智和学业水平的不同,对应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作业的量进行相应的增减,做到符合不同学生的能力。从作业角度看,那些机械性强、内容不复杂又容易掌握的作业,就尽量不布置或者少布置,以免损伤学生对作业的兴趣,降低学习的热情。从学生角度看,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课堂上就能把知识消化掉,那就减少写作业的量,也可以给这些孩子不留书面作业,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空间自主选择学习和生活的方式,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学习能力稍差、学习态度不太认真的学生,可以从解决基础知识点入手布置作业。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为了巩固学习效果,作业的难度应该略高于课堂所授的知识水平,也略高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作业应该难易结合,让学生有权利自行选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就不做简单的作业了,直接进入较难的题目,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从简单的题目入手,找到信心,再挑战更难的。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对于好胜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知难而进、乘胜追击,跳一跳去够“更高的果实”;对于畏难情绪比较强的学生,肯定他们已有的成绩,降低作业的难度,循序渐进。教师需要充分了解班上的每个学生,做到根据每个学生近期的发展现状来设计作业。比如,就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类作业而言,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将作业设计为“金句仿写”的方式;对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设计为直接摘抄“好词佳句”。再如,对高年级学生的读书笔记类作业设计,让那些理解能力更强的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让那些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以概述理解文中主旨为宜。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完成与其学业能力相适应的作业,每个学生的语文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1.设计趣味性作业
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很容易被情绪所感染,教师要利用“双减”的机会,把作业设计得趣味性更强,借此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而过去那种大量的重复性的作业,容易让小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到枯燥而产生应付情绪。语文学习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围绕这个目标,再加上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较强的作业,并且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有很强的参与感和创造性,使学生有兴趣完成。如《爬山虎的脚》,作者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了爬山虎脚的特点,但语言到底怎样算生动、精准,学生不一定能真正体会。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是感性认知强于理性认知,对于一种植物有“脚”,还能“一脚一脚往上爬”,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传统作业会要求学生背诵相关段落,从效果来看,缺乏感性认识基础的背诵,往往背得快忘得也快。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上有更多创意,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如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就鼓励他们思考通过换词表达来对比效果,比如,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都能进一步体会什么叫用词准确,什么叫观察细致。观察能力强、喜欢画画的学生,可以把爬山虎的“脚”用自己的笔画出来,进一步增强感性认识。喜欢表演的学生,可以几人组成一个小团队,分别扮演爬山虎的脚,体会“蛟龙的爪子”是怎样紧紧抓住墙面的。通过这些趣味性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对于《爬山虎的脚》一文的理解必定更加深刻、全面,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大有助益。
2.设计实践性作业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教学和生活息息相关,语文作业的设计也应当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要把更多社会活动作为语文教育的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比如,把周末作业设计为生活实践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愿望,如“我和妈妈上市场”“我为社区做贡献”“我是小小志愿者”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家务劳动和社会体验中,引导学生亲近生活,走进自然,关爱他人,了解社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感悟生活的滋味、积累更丰富的语言、锻炼做事的能力,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3.设计开放性作业
学习是人类的天性,但是机械式的作业遏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怕做作业、拖拉作业、浪费时间,很大原因是作业没有新意,重复性强。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不设限、没有标准答案的环境下学习、完成作业。如《少年闰土》,鲁迅先生用独到的眼光看见了两个闰土,一个“聪明、机智勇敢、见多识广”,另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这是闰土的少年和中年,强烈的对比耐人寻味。针对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对闰土这一形象的转变展开合理联想,从少年到中年,就“闰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的少年怎样度过,后来经历了什么,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等话题,让学生选择一个角度去阐释,学生就像一个编剧,把他们心中的闰土可能的生活勾勒出来,只要符合逻辑、合情合理,就是很好地完成了作业。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完成了对人物的刻画,升华了对文章的理解,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4.设计创新性作业
语文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学习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也容易接受教师的引导,教师应设计一些创新性的作业。比如,把周末的作业设计得更加灵活有创意,在班级群里组织一场“我是小小播音员”的比赛,让学生朗诵一段文字,录下来发到群里,内容由学生自行决定,可以是学生自己写的日记,也可以让学生去选择课外喜欢的文章,还可以选择课文中最爱的段落。学生可以一人分饰几角,也可以邀请同学一起完成一个作品。作品发布在班级群,所有同学一起欣赏和评比,学生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朗读水平。朗读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学生更爱读书、更善于读书,对开阔学生语文视野有极大帮助。
“双减”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当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利用好作业这个重要环节,用优秀的作业设计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语文学习内容、拓展语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对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更进一步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用心体验和挖掘语文学习的潜在资源,把握好作业这个环节,做到个性化布置作业,向作业要质量,而不要数量。教师要为小学生构建一个丰富、有趣、可实践的语文学习空间,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完成语文作业,进而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