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减”政策下小学作业优化设计

2022-02-27 18:39陶小龙
新课程 2022年43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双减布置

陶小龙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温台小学,甘肃 庆阳)

“双减”政策的出台,全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有效保证了作业布置中的总量和时长不超标,充分发挥了作业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业发展的检测和评价作用,使作业设计和布置逐渐步入规范、科学、合理化轨道。

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压缩作业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此后,一些新型的生活实践型、创新型、科技型的作业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计算型、抄写型、重复型和惩罚型的作业。作业设计和布置中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传统作业设计与布置中的问题探析

(一)作业量大,时长超标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传统作业设计和布置中,教师始终以“分数”至上,以“题海”战术为纲,大量计算型、抄写型、重复型作业充斥到学生的正式作业和家庭作业中。作业布置中,各科教师不互相协调和沟通,各自为政,单科作业量超标,致使作业总量和时长严重超标。以小学生家庭作业为例,小学低年级学生书面作业通常在1~2 小时之间,中年级在2~3 小时之间,高年级一般在3~4 小时之间。如果学生晚上8 点开始做作业,那么低年级在近10 点才能完成当天的所有作业,而中年级则在11 点左右,高年级在11 点多到12 点之间。过重的作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作业设计与布置的随意型大

在日常教案备写、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把精力、时间和关注度放在了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认为抓好上课环节,完成教学目标和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才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因而,作业设计和布置往往被忽视。殊不知,作业是检测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检测和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重要依据和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了作业的精心设计和用心布置,作业设计和布置随意型大。教师往往以课本上的习题和作业为主,训练和巩固所学知识,一些拓展知识、开发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和培养核心素养型的作业往往被忽视。家庭作业的布置则更加随意,往往是教师在临下课前根据当天或之前学过的教学内容,随口布置一些家庭作业。由于作业缺乏提前预设和精心布置,因而针对型不强,难以起到检测和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三)作业设计和布置方式落后

传统作业设计和布置多以书面作业为主,重复类、抄写类、计算类作业居多,甚至存在惩罚型作业。教师往往对知识掌握不到位或者学习基础不牢固、学习能力较弱、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布置一些惩罚型的作业,如将课文抄写3 遍,将全单元词语或单词每个写10 遍,将同类型的数学题做20 道等,诸如此类的惩罚型作业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和做作业的积极型。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作业的优化设计

“双减”政策下,小学作业优化设计首先要体现“控量控时、提质增效”的原则,作业总量和时长要得到有效控制。在日常作业布置中,教师首先要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不超标,其次要照顾学生的个型差异,分层布置作业,克服作业布置中的随意型和盲目型,去除惩罚型作业,设计和布置具有生活实践型、拓展应用型和思维创新型的作业,全面创新作业形式,优化作业设计。

(一)设计和布置生活实践型作业

在教学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课文时,教师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而且在作业设计和布置中更要注重联系学生生活,设计和布置一些具有生活实践型的作业,丰富学生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训练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腊八粥》这篇课文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生活实践型作业:

请你回家做一次走访调查,积极向家人、长辈了解我们本地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详细了解它的来源和过节的过程,把你最喜欢、最感兴趣的春节习俗或者过节的过程记录下来,课堂上分享给大家。

这样的作业是学生比较感兴趣和乐于去完成的。春节习俗是中华民俗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这些习俗的实质,是在传承民俗文化,丰富学生的民俗文化常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为小学生所学知识还较少,对春节习俗等这些传统文化知识及其来源和象征的意义一般是不知道的,布置这样的作业,会引导和促使他们通过向家人请教、走访或亲自参加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充分了解其来源、活动过程和象征意义,然后记录整理的过程实际上是完成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材料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最后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丰富了知识,提升了文化素养。

又如,在学习了本单元《北京的春节》之后,笔者又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通过亲自参与、了解春节习俗,自己制作或完成一份春节民俗文化作品,如学包饺子、做福寿面、亲自创作一两副春联,最好再亲自书写出来,还可以收集春节灯谜谜面谜底等,还可以收集自己参加社火、春倌赛诗、舞龙舞狮等春节民俗文化活动的视频、照片等,然后带到学校,参加班级春节民俗文化活动作品展。

学生对这样的作业兴致很高,个个都积极、主动地完成了作业,都带来了自己的“作品”参展。这样的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社交和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生活阅历,提升了文化素养。

(二)设计拓展型和能力引用型作业

所谓“学以致用”,不论哪个学科的知识,学习的目的都是更好地应用。因此,在学完课本知识后,教师要结合所学知识,做合理的拓展和实践引用。

例如,在学习了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一文后,笔者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外作业:

搜集2~3 个和詹天佑一样为国争光的爱国名人,并整理、积累他们爱国的感人故事,然后在语文课堂上分享给大家。

这是具有实践应用型的作业题,学生通过百度搜索、查阅图书资料等方式,再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是容易完成的。结果,第二天上课分享和展示时,每个学生都搜集和列举出了名人并整理出了名人故事,如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李四光等。这样的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还为学生的作文积累了很好的素材。

又如,在学习了六年级语文上册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收集整理关于母爱和爱国的名言诗句,每人积累和整理3~5 句,学生结合自己这方面积累的知识,再通过百度搜索,整理了很多关于母爱和爱国的名言诗句。

如关于母爱的: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关于爱国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这些拓展型的作业,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更重要的是为写作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很好的素材。

(三)设计思维创新型作业

创新型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发创造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比如,在学习了“比例”知识后,教师给学生设计和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给你一把卷尺,一根2m 长的标杆,选择一个有太阳的早晨,请运用学过的比例知识,不用测量楼高,准确计算出教学楼的高度。

这就是一道典型的思维创新型作业,既能考查学生对比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能发散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操作,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已知哪些量?需测量哪些量?如何测量和得出数据,才能组成比例,准确计算出结果?学生通过提示型的语句“选择有太阳的早晨”,很快想到了要借助物体“影子”的长度来计算。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在同一时刻,不同的物体和它的影子成比例,即立着的标杆和它的影子的比、教学楼和它的影子的比,可以组成一组比例。标杆长度2m 已知,标杆的影子和教学楼的影子可以通过测量得出准确数值,根据比例知识,知道其中三个量,就可以求出第四个量即教学楼的高度。

又如,在学习了“时分秒”后,计算时差成为学生比较头疼的问题。因此,笔者就此专门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探讨,创出了新的时差计算方法,发现可以将“末时刻”借出1 小时,化作60 分,和“末时刻”的分钟相加,和再减去“首时刻”,计算立刻就化难为易了。例题及解题过程如下:

例题:小明早上7:55 分到校,下午4:30 分放学,他从早上到下午共经过了多少时间?

解:下午4:30=16:30

16:30=15:60+0:30=15:90

15:90-7:55=8 小时35 分钟

答:他从早上到下午共经过了8 小时35 分钟。

这样的创新型题目,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探究的兴趣,既提升了思维能力,又训练了数学的实践运用能力。

三、结语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在“双减”政策框架下不断更新作业设计理念,开拓作业设计途径,创新作业设计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双减布置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