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琳
(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第三小学,甘肃 兰州)
新课改理念要求学校不应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学识上,应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与思维方式的培养。小学语文在极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了其人际交往技巧,保证学生可以主动接触并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变化。因此,教师需要抓住当前的机遇,反思并规避传统应试教育的缺点,主动开创全新的教学思路,打造高效课堂,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小学语文教育达到新课程标准,实现全体学生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多方面能力水平的共同提升。
在全新的课改环境下,想要显著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就需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诉求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弱化自身的教育角色,以“导”代“教”,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化被动为主动。同时,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学生的创新开放思维得不到锻炼,严重制约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保证小学语文教育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以平等、平和的态度与学生交往,拉近师生距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将爱的教育作为核心教学原则,以德爱育人,提升学生对教师及班级的情感,保证学生的身心均受到良好关怀。特别是部分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应当经常对其进行表扬与赞美,认可他们的努力,提升其学习信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观念落实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充分体现语文科目的引导作用。
由于知识面不广,学生常会出现错误的观点或不健康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及时以严肃的态度纠正学生的不当行为,通过委婉含蓄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主动纠错,为今后的语文课堂教育活动创设愉悦、轻松的环境。
以往的语文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另外,为了尽量缩短教学时间,保证大量的语文知识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传播,教师即使需要沟通,也仅限于与优等生进行对话。教师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没有注意到学生间的差异性,使得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成为“小透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需要认识到,受到自身条件、家庭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应当顺应教育工作发展趋势,摒弃以往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各项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不抛弃任何一个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制订教案时,教师需要综合考量教学目标、内容解答、作业布置等问题,并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制订差异化的学习要求。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升学习要求,对学习情况较差的学生适当放宽要求,科学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并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增添学生的学习乐趣与成就感。
从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来看,教师不仅需要注意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式,做到授人以渔。综合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课堂定位,成为语文知识的引导者,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积极提出自身看法。学生在掌握了学习方式后,才掌握了学习主动权,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能力。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全体师生共同了解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充分体现守卫海岛英雄儿女的不易以及顽强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再让学生自行通过分析文章脉络,归纳段落大意,学习到全新的写作方法与阅读思路。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也是根本的教育要求,由于当前新课改理念的深入贯彻落实,刻板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认清自身知识引路人的身份,从生活、学习、品格等方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语文课堂教育质量,需要教师明确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及最终目标,从思维、品格、表达、行为等方面综合提升学生语文专业素质,将学生的诉求放在首位,确保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帮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成绩的提高。从新课程标准来看,把握语文教育特征,创新升级教育方式及教学流程是提升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依照课堂教学规范,保证语文教育活动的条理性,使教师可以分出精力,教授学生更多的知识,丰富其知识面。学生可通过教师的引导理解并学习人生道理及道德品质,抓住核心学习目标,从思维观念上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另外,在保证正确思想观念的条件下,学生也可以充分创新思维,将自己了解的内容穿插进文章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融会贯通深挖课本背后的信息,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学习《盘古开天地》一文时,教师的主要教育目的应当是让学生能够较为完整地复述文章大意,并学习盘古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品质。学生普遍对神话传说具有兴趣,教师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惟妙惟肖的讲述使学生体会到故事的神奇。在经过详细的学习后,教师可鼓励学生放下书本,自己组织语言进行故事复述,融入自身的情感,同时组织小型故事会,让其他学生评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其在锻炼理解、逻辑、表达等能力的同时,学到更多的知识,并将其落实到素质教育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保证小学语文课堂的成效。
在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下,语文教师可利用现阶段广受好评的情境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保障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有效性。部分学生对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存在厌烦、抵触的心理,导致语文教学工作始终得不到显著的成效。究其根本,就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较为刻板、单调,既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及思维逻辑,也无法满足学生对趣味性知识的渴望。由此,情境教学方式的使用,将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在激发学生想象力、深入体会知识内涵的同时,提升语文课堂教育的生动性与具体性,加速高效课堂的建设进程。
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可提前制作身份卡片,并让每个学生自行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利用游戏环节使学生可以充分体会文章的具体内容,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通过角色扮演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的参与性,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学到知识,实现能力提升。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学生的知识接受速度,同时也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有序性及条理性。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得到了思维锻炼,也提升了其应变能力与组织表达能力,实现了学生的进步发展,使得语文课堂充满欢乐的氛围,降低了学习难度。
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为响应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开放性、活力性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育需要凸显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可利用多种类型的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主动进行语文学习。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以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将学生带入相应环境中,从视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体验到文章内含的情感,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推进。从学生自身表现来说,小学生正处于爱玩闹的阶段,自身的控制力不足,注意力涣散。为保证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充分理解及学习,教师可依据课本内容制作微课视频。微课视频的优势在于知识丰富且播放时间较短,可以保证学生在注意力较强的时间内完成学习。因此,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语文知识由浅及深、化繁为简的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并明晰文章写作顺序,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放大爬山虎局部细节,并通过拍摄视频,帮助学生掌握爬山虎的具体形态,进而引导学生更加注意日常生活细节。学生也可仿照文章的叙述流程进行仿写,以掌握全新的写作叙述方式,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就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情况来说,学生积累并掌握语文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学会写作,能够用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及体验,每个学生都需要通过写作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写作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并通过反复思索文章内容、修改文章细节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同时强化了对学生的语感教育。学生在经过大量的练习之后,不仅可以保证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为后续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小学语文属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具有极强的模仿特性,因此学生需要积累大量的文章及材料,强化自身表达能力,最终妙笔生花,写出精彩的文章。教师可要求学生及时记录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见闻及感受,并通过模仿写作,规范学生的写作形式,通过仿写高质量文章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从作者的角度理解文章内涵及情感。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文章体裁,使学生可以根据写作需要灵活选择写作方式,直观体现其内心世界,保证语文教育的实效性。
在全新的课改环境中,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保证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团队合作环节,可根据课程需要开发全新的分组教育方式。教师需要提前考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技巧掌握情况,科学分配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升学生的沟通及探究能力。教师可给予各小组充裕的研究学习时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侧面含蓄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团队合作学习的作用,推动课堂互动。通过创新团队合作的方式,实现了取长补短。另外,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课堂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相关知识。教师需要保证问题难度的合理性,避免出现问题较难,打击学生学习热情,合作学习成效大打折扣的问题。同时也要避免由于问题简单,导致学生缺乏新鲜感与挑战性,降低兴致的情况。
例如,在学习《海上日出》一文时,课堂活动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日出这一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充分感受作者对光明的追求和文章的精神内涵。学习后,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在整个日出过程中,太阳的颜色及光亮变化特点是什么?光线照射到海面上为什么会是灿烂一片?“伟大的景观”具体指的是什么?将学生以四人或五人为一组进行集中的讨论学习,并推选各小组中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较强、受到大家信任的学生作为组长,带领小组进行学习。在小组讨论环节结束后,教师可让各组长就实际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并对各小组中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当众表扬,通过正向激励,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当前课程改革工作的落实与推进,使得教师将情感体验也纳入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可通过感悟课本潜在的情感信息,在潜移默化间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品格,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同时受到高尚品格的熏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可用课堂教育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保证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形成健全的思想品格。
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一文时,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以往的抗战历史,与现代的美好生活形成对比,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其使命感。教师可介绍开国大典对新中国的重要意义,并大体描述新中国成立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内涵,唤起学生的责任感,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充分凸显语文科目的教育价值。
综上所述,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充分满足了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为小学语文教育发展指明了道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提升自身对于建设高效课堂的认识,依据新课程标准的需要,以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为主要教育原则,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不断提升其文化及审美品位,将人本教学为核心原则,升级自身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发展需要入手,打造科学、有针对性的高效语文课堂,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