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民
(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如何做好青年的思政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政课教育成效的八个“统一”重要论述[1],其中的第八个“统一”就是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丰富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观念,契合高校思政教育发展逻辑,对于深入把握思政课教学规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教无定法,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与行为习惯,选择最合适的教育方式,切实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
显性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公开组织的、有计划的教育手段,如谈话、座谈、讨论、会议等系统性的、教育体系完整的教育活动,向教育对象表明其教育目标,使其自觉受到影响的有形教育。显性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明确。其次,显性教育的特点是计划性,显性教育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内容、原则的需要,按计划向受教育者施加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其三,显性教育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和可控性。同时,显性教育具有教学手段单一、灌输性强、容易引起学生听觉疲劳、亲和力不够等不利之处。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显性教育始终发挥着主体作用,对受教育者进行党和国家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理论灌输大多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
隐性教育是指教育者把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等诸要素内隐,利用环境、情景等诸多教育载体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感化、文化熏陶、思想陶冶,使教育对象自我参与、实现人格提升、完成知行转化的一种教育方法。隐性教育具有隐计划、隐目的、形式多样、过程愉悦等优点以及教育活动随意性大、可控性差等缺点。为了使教育效果更显著,必须在教育实践中融合两种教育方式,扬长避短,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当然,根据实际教育目的的需要以及具体情境的差异,显性教育方式和隐性教育方式也可单独使用。
隐性教育的开展,必须借助特定的载体,如: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网络空间、师德师风、道德楷模等。校园环境有校园硬环境和校园软环境之别。校园硬环境是学校的“容貌”,包括学校建筑、环境布局、花草树木、科研设施等物质层面的环境。校园软环境是学校的“形象”,它主要指学校的人文环境,包括师德师风、学习风气、校训等精神层面的环境。进行隐性教育要坚持寓教于乐、情、理的教育原则,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操陶冶、人格感染等,使育人过程成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活动。总之,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知识渗透与拓展功能,促进受教育者认知导向的转变;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认知导向与素质整合功能,通过实施隐性教育实现受教育者思想与素质的整合;要通过隐性教育的开展,促使大学生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与自律意识,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反省与自我教育。
当前,青年大学生“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知识体系及心理特征等的重要论述鞭辟入里,为我们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基本遵循。
首先,青年学生知识不成体系,知识碎片化严重。他们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识类课程的基础薄弱,文理分割严重,片面强调计算机类实用技能知识的学习,对人文社科类知识的学习兴趣索然,知识体系内部缺乏有机联系。为此,教师要引导大学生知识体系的搭建,合理配置学科体系,优化教学体系,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夯实基础。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提高独立思考问题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其提升自学能力,努力激发其学习的内生动力,提升其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其次,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容易受误导。虽然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多样,但容易受网络“水军”的影响,容易因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价值观扭曲。当前世界格局正处于加速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世界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正方兴未艾,美、欧等西方国家加紧向我国进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思想文化方面的渗透,尤其是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一代的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阶段,价值观容易受误导。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引导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把握大学生可塑性强的特征,尊重其个体差异,采取平等沟通的方式真正走进学生心田。同时,高校要充分发挥名师荟萃及高级知识分子治学严谨、人格风范的言传身教作用,创设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久久为功,让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第三,情感心理尚未成熟,辨别社会负面信息的能力差。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对社会环境的变化难以适应。为此,高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机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引导青年学生情感心理的培育,加强心理疏导与咨询,加强思想咨询与服务,加强人文关怀,消除师生心理隔阂,切实关心关爱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政课要做思政教育的显性课程,反对将思政课作为隐性课程完全融入其他课程的错误认识与做法[3]。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大论述明确、强化了思政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学科地位,为思政课与其他非思政课协同发力、共同做好青年学生思政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思政课承载着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破除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围堵与和平演变图谋等显性课程的重要任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的重大使命。因此,思政课教师要用心用情用力讲好思政课。当前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显性课程的作用:其一,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学生更主动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更加自觉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与社会、国家的价值联结,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与意义。其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植浓厚的家国情怀,要让学生领悟到,在以科技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不仅科学家有祖国,而且科学技术也变得有国界,要实现我国科技的自立自强,就必须靠青年科技人才攀登科学高峰。其三,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之中。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是适应思政教育环境变化的客观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舆论多元多样多变,新时代的思政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传统的、说教式的、单向灌输式的显性思政教育难以有效完成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与价值观教育与引导的任务,需要将显性教育方式与隐性教育方式有机结合才能完成思政教育的使命。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是适应教育对象道德现状变化、遵循青年学生成长规律的需要。在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冲击之下,青年大学生容易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淡化、诚信缺失等诸多问题,加之他们自主意识增强,以往那种单一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以及显性教育方式都难以适应教育对象的要求。相比之下,借助隐蔽性、间接性、绵绵用力式的隐性教育方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要通过隐性教育增强青年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4]
坚持思政显性教育与思政隐性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在显性教育中要渗透隐性教育元素,克服单一、灌输、刻板的显性教育的弊端,努力提高思政课堂的“抬头率”与“点头率”;另一方面,将隐性教育元素显性化,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隐性教育载体宣讲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以及伟人、英雄模范人物的人格力量感召学生。
第一,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其他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高校除了思政理论课之外的其他课程都要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专业课教师负有教育学生既要努力学好专业课、掌握专业技能的教学职责,同时也负有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努力提升思想境界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职责。专业课教师可适时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科知识背景和专业背景,从不同视角分析、理解党和国家现阶段的政策。因此,专业课教师不能只做教而不育的“经师”,而应做“人师”,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高校要努力构建专业课与思政理论课密切配合、协同育人的教育教学体系。
第二,更新育人理念,形成“三全”育人格局,从环境、文化、管理、实践等渠道入手,切实提高育人的实效性。其一,抓好学校环境教育,消除校园脏乱差现象,创设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井然有序的校园环境,建设功能齐全的生活、学习设施,建设完备的学生运动场所和活动中心。其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努力建设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报刊、网站等思政教育媒介的育人作用。其三,加大校园管理力度,培育良好校风,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充分发挥管理育人的功效,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管理文化。其四,改善教师的精神面貌,引导教师与时俱进、关心时事政治与天下大势,调动教师关注、关心、关爱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性。其五,注重实践育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克服对学生单向理论灌输的弊端,注重思政教育中现实生活与社会实践资源的开发,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通过多种途径给大学生提供实习锻炼的机会,克服思政课堂脱离现实、宣读文件、照本宣科的不良现象。其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充分挖掘大学生创新与自主创业潜能,提升其创新与创业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为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三,扬长避短,实现思政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相互融合与补充。其一,要注重培育和运用隐性教育因素,丰富隐性教育方法,如:思政课教师的人格风范、言传身教,邀请国内著名的战斗英雄、劳动模范、道德楷模、先进工作者等亲临思政课堂现身说教,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二,要注重隐性渗透因素对显性教育作用,运用渗透式教育方法如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渗透式方法就是教育者将教育内容渗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受到科学思想理论和道德文化的熏陶,都能遇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会,从而发挥育人作用,如:学生的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其三,通过云课堂、微课、微电影、微视频等现代载体,或者思政课教师积极制作微电影、微视频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思政课教学,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增强教育教学实效的目的,促进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育人任务的完成。
第四,要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厚植青年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其一,要厚植爱党的情怀,要从党走过的风云激荡的历史中、从党开创和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中、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长期实践中,深化对党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深化坚定对党的全面领导的信念与政治认同。其二,厚植爱国的情感,就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一言一行都要做到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志,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三,厚植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就要遵循大思政课的育人理念、课程形态、工作方式。为了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高校要努力办好“大思政课”,“善用大思政课”,将思政理论课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5]。其一,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它的大体系,即多维时空协同,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发力,需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有机统一。其二,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它的大历史时空,思政课的内容跨越百年历史,即五百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百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七十多年的新中国史、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史。我们要善用中国共产党百年大党、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五百年的“大历史”讲好大思政课。其三,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它的大格局。即办好思政课必须胸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两个大局”。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要从“两个大局”的背景和视角讲好思政课,切实增强讲好思政理论课的底气。在当前“两个大局”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我们的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群众民生疾苦的抗疫理念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秉持“躺平”心态、漠视民众疾苦的抗疫理念对比鲜明,由此导致抗疫“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四,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它讲的是大道理。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师要对青年大学生晓之以理,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搜集丰富的、鲜活的事例并充分运用这些鲜活事例向学生讲大道理、讲好思政课、讲出成效;思政课教师要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方面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激发学习动力、实现人生价值。总之,思政课教师要从大格局、大历史、大体系、大道理的维度,讲好大思政课,提高育人成效。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是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所必需,也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切实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互相融合,就要丰富显性教育形式、挖掘隐性教育元素。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原则,就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显性课程的作用,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切实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寓教于理,把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生活的各环节。讲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显性教育方法,也要努力拓展隐性教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