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水月 陈 斌 马 露 陈正华
(安顺学院旅游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关于傩戏,当前学术界主要有两个不同角度的定义。曲六乙先生将其定义为与祭祀时空紧密相关的一种文化现象[1][2]。庹修明从傩戏的社会功能出发,将其定义为:傩戏是古老傩文化的载体,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既有祛疫纳吉的祭祀功能,又有娱神娱人的作用。[3]两位学界前贤,虽从不同角度定义傩戏,但始终紧抓“祭祀”这一关键词。由此看来,“祭祀”应是傩戏的主要功能之一,此乃神圣功能。在认同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庹修明认为傩戏还具有“娱人”的作用,并以歌舞戏曲的形式彰显出来,此乃世俗功能。由此看来,既能娱神,又能娱人,是傩戏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
本文以道真仡佬族傩戏为研究对象,在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其传承发展现状和困境进行深入分析。然后,结合2018年以来热播的《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文化内涵与呈现方式,对道真仡佬族傩戏的传承发展进行对策思考。促使其在社会转型中被赋予更加丰富内涵的同时,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典型案例。
傩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民间社会在祭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庹修明先生认为:“在我国黄河、长江、珠江流域,以及东北和西北地区,都有过傩文化、傩戏的存在,并以不同的方式和形态传承着,形成一个东起苏皖赣,中经两湖、两广,西至川、黔、滇、藏,北至陕、甘、冀、内蒙、新疆以及东北的傩(巫)文化、傩戏圈。”[3]位处贵州黔北地区的道真县,是仡佬族的密集分布区,计有17万人,占全县总人数的48.57%。①傩戏作为道真县的一张文化名片,颇具盛名,有“傩戏王国”之称。民间有“世界傩戏在中国,中国傩戏在贵州,贵州傩戏在道真”之说。为便于论述,本文将曾经或正在道真县仡佬族民众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傩戏,简称为仡佬族傩戏。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笔者了解到道真仡佬族傩戏的传承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植根于民族土壤的活态文化,是发展着的传统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不能脱离生产者和享用者独立存在,存在于特定群体的日常生活之中。无法被强制地凝固保护,处在“活体”传承与“活态”保护之中。作为传承主体,地方民众要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首先,应该增强文化传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改变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自发状态,逐步走上开放自觉的传承之路,扩展传承的范围和途径,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绝活”“绝技”传给后人,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代表性传承人在履行传承人义务时,不断拓宽传承渠道,形成了多种有效的传承方式。就目前来看,除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补助外,还具有两方面障碍因素:第一,如今愿意学习傩戏的年轻人已很少,就连传承人的子女也不愿意学。傩戏艺人觉得让子女读书上大学,找份好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出路,这使原本最好的家传之路受阻,更别说外传了。第二,傩戏表演艺人普遍认为,傩戏表演收入很低,难以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开支。不如打工收入多,青年人群纷纷离乡入城打工,所以没有人会愿意接受傩戏表演。
传统傩戏,在祈寿、结婚、建房等生活空间中皆可表演。表演时间,主要由主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当地民众普遍提及:“主家要求唱一天,就唱一天;主家要求唱两天,就唱两天。唱的时间长短,不影响内容的表达,要看主家的需求。总之,不同的表演场景,都会有不同的主题,主要由主家的诉求来决定。”②历史上,当地仡佬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场景比较常见。但是,随着打工潮的兴起,仡佬族民众纷纷离乡进城,导致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隔离。他们日常生活中即使需要请傩戏表演,也难以如愿。因“主家”在城市,“演员”在农村,相隔数千公里。客观上导致傩戏演员表演机会不断减少,使得傩戏传承空间有限。
幸运的是,2017年,占地1136亩的中国傩城在道真县开工建设。建成后,不仅是世界最大的傩文化古城,更是中国傩戏学会唯一授牌的傩戏文化研究基地。为将傩戏从文化资源转换成文化资本提供了重要载体。对当地社会和民众来说,的确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但从傩戏发展传承的角度看,却存在两方面局限:一是将傩戏简化为“祈福”文化。“在中国傩城表演的傩戏,主要就是祈福。早上的开城门仪式,叫做启福;晚上的关城门仪式,叫做赐福。”②二是表演时间缩短。“在中国傩城,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要表演四五场。表演时间要严格控制,若要求只表演8分钟,7分半左右时就要结束。超过8分钟,演出就是失败的。”②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不同文化类型中的人们,对于异文化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愿接受他人的文化,也不愿意将自己的文化传递给别人。因而,地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确立“传内不传外”的原则。傩戏作为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有一定的适用空间和范畴,也确立了“传内不传外”的原则。2021年9月,笔者在道真县实地调查时,当地民众仍坚守这一原则,并举例说明。“按照规定,傩戏表演的具体环节和内容,不能传给外人。道真县离重庆市很近,曾经有一些重庆来的人想学习傩戏,我们都不能教授,只传给道真县本地人。这就是传内不传外。”②正因如此,当前道真仡佬族傩戏的传播范围仅限于道真县内,主要集中在县内的三桥、隆兴、旧城等乡镇。
《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联袂推出的文化音乐类节目,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撒贝宁担纲主持。2018年1月16日的录制现场发布会,明确表示:“节目响应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精神,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让经典具有新时代属性,产生新的文化先锋,开创文化节目2.0时代。”[4]截至2021年5月,该节目已举办四季,共推出43期节目,每期节目约90分钟。节目一经推出,获得广泛好评和赞誉。“其自2018年2月16日到2月18日每晚8:00三天联播,在16首经典创作传唱之后,创造了豆瓣评分9.4分的高评价,并获得了微博10万+的转载评论,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其进行了报道和转载,节目获得一致认可和好评。”[5]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其初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密不可分,“和诗以歌”的展现形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契合当前工业化、现代化背景下社会民众在对“快餐文化”厌恶后的迫切需求。这一逻辑,与常年在城市中生活的民众对乡村的眷恋一样。“乡愁”一词的出现及其基本内涵,很大程度上弥合了城市民众由现代工业和传统农业的本质差异导致社会生活与文化实践的裂度。《经典咏流传》节目正是如此。正如北京广播电视台著名记者刘建辉所言:(《经典咏流传》)“打破了娱乐性节目取悦大众后一笑忘之的固有模式,真正做到了将中华经典与娱乐的结合,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娱乐的融合,更容易让观众理解和学习这些经典文化。……突破了同质化束缚……通过‘诗词文化+音乐’的方式,……在宣扬中国文化的同时推动了中国优秀文化的创新性发展。”[5]事实证明,经典永不过时,无论处于什么时代,经典可能不会被第一时间发现,但永远不会迟到。所以需要全社会民众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式去传承,为经典注入新活力同时赋予新内涵。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该诗名为《苔》,是清朝有“乾隆三大家”之称的袁枚之作。苔藓,作为一种极其普通的植物,被袁枚人格化,在歌颂其生活环境恶劣的同时,隐喻自身的感受和情绪。“《苔》这首诗是典型的以物言志诗,它以物为描写对象,但物的描写并非其目的,以物寓意才是诗歌创作的动机。在这首诗歌中,苔花与牡丹的关系明显是现实人事关系的暗喻。”[6]
如此理趣横生且深具哲学意味的诗歌,虽创作时间较早,但一直被大众遗忘在的“历史长河中”。让其声名鹊起的却是在距其诞生300多年之后的一档文化音乐类节目《经典咏流传》。随着这首诗歌让世人知晓的还有乡村教师梁俊。此时,清代诗人袁枚、文化音乐类节目《经典咏流传》、乡村教师梁俊,三者紧密关联起来。梁俊“谱诗成歌”,并将古诗以歌的形式唱成经典,是实现三者紧密关联的主要载体。
2018年2月16日,乡村教师梁俊谱曲的《苔》,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中唱响。他在节目现场表示:“为什么想带着他们(指学生们)唱这首诗歌,就因为我也是从山里出来的。不是最帅的,也不是成绩最好的。就像潮湿角落中的苔,常常不被人看见。但是,如果被显微镜放大,它们真的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这首诗歌的意义,就是希望找到生命的价值,这比外表更重要。”这一段话,不仅表征梁俊深刻理解了袁枚在诗中隐喻的内涵,更彰显出他对自身处境的认识和定位。由梁俊带领学生“唱古诗”的视频,时长仅6分47秒,却感动了现场的所有人。笔者隔着电视屏幕,数次观看,每次都情不自禁地感动。因为这一份感动,这首沉寂了300多年的小诗,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多家电视媒体报道时,基本持类似说法:“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苔》,一夜之间走进亿万中国人的心里。视频片段网络播放量迅速突破4000万,成为春节期间最热的歌曲。”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在节目播出前,曾做过畅想:“袁枚在三百年前创作的这首诗,一个晚上的传播可能会超过它在三百年传播的综合。”由此看来,的确如此。
由《苔》引发的现象级传播,令笔者感动之余,更给予笔者以启示,尤以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的启示为甚。众所周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为了传承而传承,也不是机械地复制去传承,而是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获得新的生长点,得到创新性的发展。《经典咏流传》节目倡导的就是这一理念。表现形式也有所突破,打破了以往单纯的吟诵,变成了“谱诗成歌”“和诗以歌”。在将古诗唱成歌的背后,谱曲者、唱诵者更结合自身经历和处境,与诗歌作者想表达的意境和理念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诗歌背后的内蕴。总之,该节目在解读经典的同时,弘扬文化,从而达到传承发展经典的目的。如此,每个经典传唱者加入了自己对经典的理解,既能展现经典诗词的幽远意境,又容易让现代人接受。始终在这种传承发展轨迹中,才能确保优秀传统文化不被时代发展的滚滚烟尘淹没。
总的来说,《经典咏流传》模式以及由《苔》引发的现象级传播,的确能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予以诸多启示。但是,也需要明白,这种启示并不仅仅局限于将所有传统文化搬上《经典咏流传》的舞台,而是应该在对这一模式的理念内涵有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并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以一种有别于传统传承发展方式的新视野和新理念来执行。表面看,这是一种“新瓶装旧酒”的形式创新。但是,“形式创新”的背后已经蕴含着对节目基本理念内涵有充分的理解和认知。因而,用这种“形式创新”意义上的新视野展现传统文化,可让更多的经典作品进到社会大众的视野中,开启人人传唱经典的新时代。具体到道真仡佬族傩戏,亦是如此。质言之,秉持新视野和新理念的原则,在道真仡佬族民众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实践中,为傩戏创造更多或实质或形式的展现和传播场景,让包括当地民众在内的更多人认识了解熟悉傩戏,从而达到传承与发展的目的。
正如上文所言,《经典咏流传》模式给笔者以启示:秉持新视野和新理念的原则来传承发展道真仡佬族傩戏。众所周知,任何一种地方性文化都是当地民众经年累月日常生活经验和教训积累后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日常生活经验和教训”实质就是一种文化生境。并且,任何一种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应是随着文化生境外显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最终以与时代背景和社会诉求高度契合的形式表现出来。同理,道真仡佬族傩戏未来的传承发展,也应始终秉持一个理念:在对其基本情况和文化生境有充分把控的前提下,通过形式创新的方式来达至其目标。
众所周知,在地方文化的传承发展成为社会大趋势的前提下,对具体的传承发展手段进行“对策性”思考,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思考路径。笔者在爬梳相关研究成果时,注意到早已有诸多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这些研究成果的具体来看,存在共同特征:在提出具体对策前,都忽视了通过田野调查方式来记录并阐释道真仡佬族傩戏这一前提。
就道真仡佬族傩戏的田野调查而言,具体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从面上摸清道真仡佬族傩戏的流行区域和传播范围;二是以某一具体乡镇或村庄为例,将其剧本、步骤、仪式过程和细节等完整地记录下来。当然,在财力、物力、人力允许的情况下,若能将道真县仡佬族所有乡镇、村庄中的傩戏都如此完整记录下来,则效果更好;三是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角度切入,对前期记录的内容进行深入系统且专业的阐释,并且尽可能地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形势,彰显其与现代人社会生活、文化实践契合的角度和具体方式。在具体操作层面,前两个方面可与地方高校合作,通过暑期实践、大学生返乡等方式达至。并且,还可与大学生村官、乡村振兴规划师等建立联系,请他们在日常工作之余记录之。第三个方面,则需要委托专业的研究人员进行,以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无论哪个方面,记录并阐释后的呈现方式,不外乎文字、音频和视频三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将“代表性传承人”的功能定义为“肩负着延续传统文脉,彰显遗产实践能力”,并且要求:“不断将天才般的个性创造融入传承实践活动中”。自2007年以来,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已先后命名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总计3,063人。傩戏自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以来,先后有张月福、安永柏和杨朝忠入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张月福、安永柏来自德江县,代表的是德江傩堂戏。杨朝忠来自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代表的是仡佬族傩戏。自2012年以来,贵州省“非遗”保护中心启动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截至2020年,共遴选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就傩戏而言,共遴选出16名代表性传承人。涉及德江、印江、湄潭、石阡、息烽、独山、岑巩、思南、道真9县,覆盖土家族、仡佬族、汉族、布依族、苗族等5个民族。⑤若再将市、县两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考虑进来,贵州境内傩戏的代表性传承人可能更多。由此看来,自2007年以来,在十余年的时间里,先后从国家、省、市及县级层面为傩戏建立起多层次、多面向的立体传承发展制度体系。不可否认,这一制度以及由此遴选出的代表性传承人,为发展传承傩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1年9月,笔者在道真县实地调查期间,发现另一类传承主体,即社会性传承人,主要指当地民众和中小学两类。他们与各级政府部门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具体而言,他们是“非遗”传承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类传承主体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道真仡佬族傩戏的传承主体包括两类:一类是代表性传承人;另一类是社会性传承人。两类传承主体对于道真仡佬族傩戏的传承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随着现代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快手、抖音等新媒体或自媒体成为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级各类“非遗”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载体,将那些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渐行渐远的“非遗”拉回到大众视野中。据统计,在快手短视频平台,每三秒钟就有一个“非遗”视频被“制造”出来。有1,500万个作者在该平台上传了有关“非遗”内容的短视频,每个视频平均被6,236个人观看过、被187个人点赞过。[7]截至2021年6月10日,抖音平台上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相关视频数量超过1.4亿次。在当前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在抖音平台上有相关视频的项目数占97.94%。[7]由此看来,现代科技和网络技术,已经为“非遗”的传承发展创造了很好地平台和载体。这类平台或载体具有显著地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保存时间长等特点,是一种以现代科技为基底经由新媒体或自媒体的舞台化呈现。鉴于此,道真仡佬族傩戏可以借助新媒体或自媒体,在对每一个剧本内容有深刻理解认知的前提下,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实际需求,采取“和戏以歌”或“引歌入戏”的方式,重新塑造一个个更具生命力和渲染力的道真仡佬族傩戏。然后将这些单一的新编或重编的傩戏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道真仡佬族现代傩戏故事集》,上传到各种以道真仡佬族傩戏专属的视频账号中,为广大民众打造集视听读写为一体的现代化体验,对其进行舞台化呈现。扩大受众面、拓展覆盖范围、提升传播速度、巩固其影响力,从而达到促使其传承发展的目的。
道真仡佬族傩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之下,传承之路越来越难走。为了能让仡佬族傩戏更好地传承下去,大致应遵循三方面步骤:首先,对傩戏及相关传统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其次,结合《经典咏流传》的节目模式,让道真仡佬族傩戏用更好的方式呈现出来,与时代接轨,在传承中创新。最后,借鉴《经典咏流传》的传播理念和模式,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在不改变其内容的前提下,将其简单呈现在人们眼前,让更多人了解、熟悉并参与其中。在新的呈现方式下,可引导人们主动学习并传承发扬,让本民族的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以及认同感,也可让其他民族增强文化知识,扩大文化视野,增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注 释:
①道县人民政府网站“道真自治县县情简介”,2021年12月31日。
②2021年9月21日,马露、袁水月、陈正华访道真县大磏镇(乡)中国傩城左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