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葭琳,赵汉青,2
(1.河北大学中医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河北 保定,071000)
广义上中医郁证泛指一切受病邪干扰而出现气机不畅、气血不调的病理状态,刘完素重视火热致病说,以“怫热郁结”为核心,结合亢害承制理论,论述火热郁结导致的热性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与热病属性相反的一系列症状有何临床意义,并根据“火郁发之”这一治疗大法对不同层次的郁证灵活用药。本文旨在探析“亢害承制”学说与“火热论”的内在联系对郁证的发生、发展与治疗的指导意义。
《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最早出现“亢害承制”这一概念,经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1],对六气之间生化制约关系进行了精妙阐述,刘完素对这一思想进行拓展。一方面认为五运六气的运行有赖于六气之间的承制关系;另一方面认为“木极似金,金极似火,火极似水,水极似土,土极似木”[2],将亢害承制理论用以阐述疾病发生发展之机理。
“火极似水”是指热病过极怫郁肌表,亦可见寒战、战栗,即“火极似水”是为热邪过极反兼水化,其中热邪是为病本,而寒战是制则兼化的虚象,即河间认为身热恶寒均属热证,结合大量相关疾病反复论述“谓己亢过极,反似胜己之化也”以及“热极似寒而非真寒,寒极似热而非真热”。
刘完素极为重视火热为病,引入“亢害承制”学说对其进行多番讨论,分析热病期间出现恶寒、战栗的枢机是由于“阳热怫郁”;而“怫郁”实为气机不畅、气血不调,就广义上而言,一切气机不畅、外邪阻滞、情绪抑郁所导致的疾病,都可以属于中医郁证的范畴中。
刘完素以“亢害承制”学说为内核,紧抓阳热怫郁实为气机不通的机理,在中医治疗郁证的病机、发展、治疗、误治的转归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为后世医家治疗郁证提供灵感。
刘完素火热论的构建不仅基于传统医理,更具浓厚哲学色彩,其认为“动”为火热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动则生阳,火热自生。他不仅将病机十九条中17种火热病症扩充至35种,更是提出“六气皆能化火”之论,如他认为“火本不燔,遇风冽乃焰”,这与前代医家将中风的发病重点归结于风邪入侵不同[3]。河间针对中风起病暴急的特点,独重火热一说,不仅开内伤中风之先河,更进一步提出中风的根本病机在于火热内盛,即风为标而热为本,风火相煽而气血菀于上[4],同时后世大量流行病学及相关研究证明,火热证在中风急性期占有相当的比例[5-6]。
“郁”本做“鬱”,其含义广泛,其本身的多重含义也使得“郁证”的定义繁复。中医古籍中关于“郁”的论述最早可溯源到《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后世医家注解此处时大多从运气学说中郁气的角度出发;通过进一步梳理古代文献,我们不难发现与“郁”的描述相关的中医病症还有许多,如:脏躁、结气病、六郁、五脏之郁等[7],直至《景岳全书·郁证》一篇首次将“郁证”作为病名确立,而刘完素言“郁,怫郁也,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将所有因壅塞不同都称作“郁”。
河间言“郁”是建立在其独有的“玄府气液”学说的基础上,他认为玄府无物不有,人身组织肌腠皆可称为玄府,正如《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所言:“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故玄府通畅气血流利则可营养周身,故人体康健;玄府作是气机出入之门户,而六气与痰湿、瘀血等有形与无形之邪皆可阻遏气机,作为单一致病因素或相兼致郁。
以运气学说的角度而言,自然界之郁气的发生是“郁极乃发,待时而作”,而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思想,自然界运气的变化势必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即郁气的发作可能使人体在感受天地之气的变化后出现各种病症。“五郁”被视为中医郁证的发端[8],刘完素结合亢害承制学说,就“火郁”阐明“怫热郁结”之说。而火邪化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结滞壅塞,而气不通畅”,疾病热邪深重,但见腠理密闭,故而郁结在内,而一般认为寒水主闭藏,如今见热闭,这正是火热亢极反兼水化。
3.4.1 郁而在表
就外感病而言,河间从“阳热怫郁”角度出发,认为伤寒而见身热是由于郁热深重而导致的假象,即寒邪性收引、主闭藏,侵袭人体使腠理闭密,而人身阳气被郁不得达表,怫然内作,郁而发热,而至于恶寒,是因“亢则害,承乃制”,故病热甚而病人反觉寒冷,此种情况下,虽病人自觉寒冷,但其本质是热邪致病,而非寒邪为病,刘完素论此假象有“火极似水”“阳极反似阴”之意,故言“热极似寒而非真寒,寒极似热而非真热”,亦警示后人明辨寒热。
3.4.2 郁而卒中
刘河间开论“内风”之先河,创火热致中学说,推崇火热内盛为中风病机。前代医家多将中风之“中”字解释为感受,中风则是感受外来风邪而发病,而河间论“中”,更多将其释为“阻滞”之意,他认为此病是“以热为本,以风为标”,论“阳热易为郁结,而热甚则生风也”,即火郁于体内,病邪壅滞致使气血不通,故筋脉失于濡养,就此可见偏瘫、偏枯等症状,故刘完素论及卒中时言“人卒中则气血不通,而偏枯也”;而病邪位有深浅,郁结分轻重,轻则气血流通但筋脉拘挛,可见僵仆;重则气血偏行,阳热怫郁,郁极乃发,见身体一侧偏瘫。亦有后世医家以经络传导的角度对此进行阐发,认为因为卒中而导致的偏瘫是由于腠理密闭而热邪深重,导致心神与经络传感通路不畅,最终导致气血不运,半身不遂[9]。
3.4.3 郁结肠胃
胃肠属六腑,宜通不宜满,若热甚郁结,腑气闭塞,玄府不通,气液不得宣通,故可见阴津亏耗大便难解,即“所谓结者,怫郁而气液不能宣通也,非谓大便之结硬耳”,此处“结”之一字意在点明此病的病机为腑气闭塞,气液不通,而非机械论大便结硬难解;同时,由于腑气不通,浊气上犯,可并见呕逆、头晕头痛、心烦不解、甚则神昏、谵语狂乱、不得眠等症。
《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认为运气正常情况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10],而运气异常则由于亢害承制故见“五郁”,而对郁证的治疗则是通过“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等一系列大法以调气,刘完素便是从“火郁发之”入手,在理论与临床实践中创新。
刘完素论治“郁”是言及广泛意义上的“郁证”,即一切气机不通所致疾病;刘完素以“火热”立论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而“怫热郁结”则是刘完素认识郁证的出发点,即刘完素论治郁证与火热病治疗大法之“火郁发之”有重要内在联系,如“所谓热甚则腠理闭密而郁结也”,即玄府不通而阳热怫郁化生火热,即火热与郁热的区别在于气机是否被遏[11],所以刘完素处尤为重视开发郁结,以保证气血通畅,即对于所郁在表、在里或表里同病而言,刘完素处方各异,但终不离木达火发之意。
他以《内经》中“火郁发之”思想为指导,创制了一系列方药,经归纳总结可发现,他主要采用发散、清解与通泄等方法来调畅气机,以此治疗郁证,因刘完素独到的学术眼光,他尤其重视火郁致病,故通过仔细研究,必能对阳热之郁的治疗提供丰富经验[12]。而另一方面,刘完素主张在辨别寒热基础上,对热病决断使用辛凉大法,以消灭致热源。
3.5.1 发汗解表,宣发郁热
刘完素以辛凉解表法治表热郁结。他认为怫热郁表之战栗、恶寒、无汗而喜暖等症状并非寒邪致病,而是阳热郁极产生的假象,故需以寒凉药物解热以发郁结;若妄投辛温之品,也仅是借其发散之力使被遏的气血暂通,若气得和顺,则体内气液宣通,流湿润燥,病情得解,故“怫热稍散而少愈”,但对热病投辛温之剂本是错审寒热,因此药力尽时热病可能更甚。对怫热郁表、热郁半表半里,热极深重者,法当“随其深浅,察其微甚。适其所宜而治之”,如表热服石膏知母类寒药,热在半表半里服小柴胡类寒药,热甚服大柴胡类等。
3.5.2 祛风涤热,行气活血,开通郁结
刘河间提出“中腑者,宜汗之,中脏者,宜下之,此虽合汗下,亦不可过也”,他虽言应“汗之”、“下之”,但以微利为宜,故不离“通”字立法本意。他认为当外来风邪与内热相合,邪气束表阻络,内热郁结不得发越,故气血不得宣通而见中风者,当用加减续命汤。
而中风若为热盛于里,使用乌头、附子类大辛大热之品,是以“欲令药气开通经络,使气血宣行,故无壅滞”,故组方选用辛热治风之品,开冲结滞,宣通气血,疾病可愈。故中风在于气血不通,治疗时应宣通气血,代表方如三化汤,汤中大黄、枳实、厚朴、羌活等量,看似取承气类方之意,实则重在调理气机[13],故言“以微利为度”,取大黄沉降之性而非攻下之意,取羌活辛温雄烈之性以升清,故以三化汤降浊气,升清气,通腑气,恢复气机升降的正常功能,以使气血流通[14]。
至于中风闭证之热闭,河间选用至宝丹、灵宝丹,方中虽见大段辛热药,却是取其药气以开通经络,使气血宣行,又以寒药佐之制约热性,而如果强用峻热之品开冲,若不得开,则热者更热,甚则“阴气暴绝而死矣”。
3.5.3 宣通气液,攻下火结
六腑以通为补,在里实热证的治疗上,刘完素认为“凡证脉实而不浮,不恶寒及恶风,身不疼,自汗谵语,不大便,或咽干腹满者”,此等病情可下但不可汗;即里热深重,热郁于里而非在表,故虽发汗热不能退,一如阳明腑实证见汗大出与身大热并见,“是以亢则害承乃制,而今火热极甚,筋劲急而口噤尔,风热加之,故惊而搐也,风,热燥并郁甚于里,故烦满而或结也”,故刘完素为应对气液不通,郁结肠胃之阳明腑实证创三一承气汤等,治以泻下通腑,开通郁结,是以“法宜除风散结,寒药下之”,使得郁滞得以流通,热退结散。
从以上诸家论郁证的学术主张来看,刘完素以玄府气液学说立论,以亢害承制思想为本,发挥火热致病学说,创制了一套主要从郁热入手的治疗思路,治疗郁证与热证时应注意兼顾;“郁”的病证由《内经》中运气不和之郁,到刘完素首论阳气怫郁,后世医家多受此启迪,李东垣以脾胃为重,用风药发郁,以木郁土壅为疾病治疗的关键所在,故临床多用风药;朱丹溪论气血痰湿食热六郁等。综上所述,郁证核心重在使用不同治法使气机通畅,以去其郁。而亢害承制理论作为中医理论的精华,仍需我们进行进一步探究,以期更好指导郁证的理论研究与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