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雅 汪为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在提高经济效率、扩大就业、促进创新、增产增税、减少城乡差距等方面对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有着积极作用。浙江小微工业企业数量多、类型广、体量小、调头快,遍布产业链各个环节,是建设制造强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政策、环境等因素更加敏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浙江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进一步破除制约其发展的内生不足与外在障碍,激发广大小微工业企业韧性与活力,焕发经营者创新主动性和创富积极性,进而带动700 万从业人员增收致富,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
三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工业企业的影响是巨大且很可能是中长期的,工业企业普遍面临着订单减少、产能下降、利润缩减、资金短缺等多重困难,部分企业陷入困顿,经营者信心受挫,由于规模小、销售渠道少、产品竞争力弱、持续经营能力不强等先天不足制约,小微工业企业处境更为艰难,从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数据看,其小微工业企业增加值、总产值、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等指标增速均明显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同类指标增速。
从面上看,这是由于小微工业企业受“三重压力”带来的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外部因素影响,陷入“高进低出”的困境;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实质是浙江小微工业多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可替代性强,在产业链上居于不利地位,议价能力弱,加之PPI传导存在滞后性,导致上升的生产成本难以向下游企业同步同幅转移,利润下降严重,生产主体承压严重。进一步分析,浙江小微工业企业长期存在的四方面不足导致其抗风险能力弱,面对市场下行压力和外部风险挑战准备不足,较易陷入经营困难。一是经营理念较为粗放,部分企业内部管理机制落后,在市场环境好的时候满足于“小富即安”,没有抓住机会进行产品开发、设备升级等技术投资和产业升级,长期在粗放型生产、低水平经营中徘徊不前;二是产品附加值低,多数企业未形成有效技术壁垒,生产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水平不高,相当数量企业在竞争加剧后一味依靠减价让利,部分企业为保订单甚至在成本上升时下调产品出厂价格,陷入“增产减效”的价格战怪圈;三是品牌管理欠缺,较多企业为大企业做配套或代工,缺乏自有销售渠道,客户忠诚度及黏性低,部分企业转向电商平台进行自营时因品牌经营经验少、客户服务能力不足等铩羽而归;四是资金不足,一方面银行施行小微企业贷款优惠政策后融资贵、融资难问题有所缓解,但大多数小微工业企业缺乏不动产等贷款抵押物,资金获取难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原材料、人工成本、厂房租金、用电用气等各项刚性成本上升,外部市场风险增多导致企业意外损失增多,此外,相当数量企业反映受市场下行影响回款周期普遍延长,多重因素叠加下企业成本压力不断上升,经营困难加大。
随着各地取消核酸检测,公共场所不再查验场所码、健康码、行程码,毫无疑问,历时三年的疫情防控政策和措施,已经发生重大转变,对于小微工业企业,放开后的考验才真正开始。为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方面,建议针对其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从四个方面着手,助力企业聚力激发,转型发展,实现弯道超越:
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外部市场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严峻形势,鼓励和支持小微工业企业寻找新的市场需求增长点,不断创新产品、生产工艺、营销方式及管理模式,通过内部管理提升、生产流程TPS 重构、设备技改升级等工业工程重塑,提升自身的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能源资源利用率,引导小微工业企业将研发设计、渠道管理、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纳入运营链,并为企业提供基础服务和技术指导平台,助力企业摆脱因产品订单减少造成利润微薄的困境;统筹安排省级专项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工业企业进行高端化、数智化转型,推动小微工业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做好科技研发、改进生产工艺和创新产品,实现提质增效,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减税降费政策实施力度,采取分级补贴等形式降低小微工业企业房租、水电网费等各类经营成本,按照实际情况延长缓交税费期限;加大政府采购支持的力度,提高面向小微工业企业的采购比例;落实小微工业企业贷款普惠政策,降低贷款门槛、贷款利率,放宽融资条件,减少对担保物的需求;提高基层助企服企力度,主动了解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实际需求,确保企业对扶持政策一清二楚,推动各项政策直达快享、及早发力,为企业精准减负。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实现小微工业企业开办全流程零成本1 天办结,推动从优化传统营商环境向构建数字营商环境转变,优化监管,畅通企业退出渠道;全面动态监测小微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情况,加强普发性问题和预判性困难调研,加强政策储备,及时根据形势变化出台针对性政策。
小微工业企业当前遇到的压力是全国性的,但也是阶段性的,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发挥关键领域的韧性,围绕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等关键领域,聚力提高保障度,调动创富积极性,先富带后富。一是鼓励关键领域小微工业企业集聚发展,引导符合资质的企业进入小微产业园区,指导企业就典型场景和生产环节开展互联网创新应用,发挥产业集群及技术溢出效应;二是深化产业链协作,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与小微工业企业协同合作,提供原材料平价保供支持,参与产品整体设计与工艺一条龙应用;三是探索为关键领域小微工业企业提供产前市场定位调研、产中工程技术服务、设备租赁,产后物流、出口等公益性服务支持,降低其运营成本,待成熟后再向其他领域普及;四是支持小微工业企业稳岗扩岗,在人才技能培训给予补助、社保缴纳给予降费缓缴等方面的支持,吸引、留住高端人才为小微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一是落实中央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消除市场壁垒,保障公路、铁路、海运、空运等全运输链高效运行,畅通人货往来,促进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双循环建设;二是加大助企拓市力度,由相关部门牵头对接国际知名展会,统一疫情防控措施,协调协助外贸企业参展并适当放宽小微工业企业参展门槛要求;帮扶内贸企业及出口转内销企业拓展线下、线上内销渠道,鼓励行业协会、省外浙江商会等机构“牵线搭桥”,将上游企业生产信息、市场需求及时传递给小微企业,提升其订单数量;三是发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龙头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小微工业企业协同发展,实现全产业链资源有效整合。
浙江小微工业企业量大面广,是社会稳定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要力量,其发展既需要广大小微工业企业主动靶向对己,通过挖潜革新提升自身实力,也需要各级政府引导帮扶,精准“滴灌”,让惠企政策落到实处,发挥实效,推动企业走“高精特新”之路,实现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