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条党参规范化种植技术及实施效果分析

2022-02-27 07:08杜彩丽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麦秆白条党参

杜彩丽

(甘肃省渭源县上湾镇人民政府,甘肃 渭源 748200)

党参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药材,以根入药,对脾肺虚弱、体倦无力、虚喘咳嗽、久泻脱肛、食少便溏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功效,也是一种良好的滋补食材和佐料[1]。党参因生长的地域环境和含糖量不同而被赋予不同的名称,如“台党参”“文元党”“川党参”和“蛇头党参”等[2]。甘肃省渭源县的党参播种在微量元素丰富白色的土壤中,出产的党参根系呈白色,被称为“白条党参”,白条党参生长在昼夜温差较大的西北高寒地区,其肉质纯白、含糖量较高。白条党参的示范化种植旨在探索党参人工有性繁殖种植技术的科学化和生产的经济性,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种植,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白条党参的种植受到气候、海拔、土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规范化白条党参种植根据项目示范的相关规定,在定西市渭源县16个乡镇分别选择一个典型的土质环境进行示范种植,经过项目实施,党参示范种植取得了良好的进行效益。

1 基本情况

1.1 基地概况

渭源县甘肃省定西市下辖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位于黄土高原西南边缘的洮河、渭河分水岭和西秦岭北坡区,沟壑错综复杂,土质优良不齐,土壤深厚,多以呈白色,本地人称“白土”。渭源县地处中纬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非常明显,年均气温为5.8℃,年最高气温32.5℃,最低气温-15℃,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降水量为510mm,平均海拔为1900~2000m,无霜期160d。复杂的气候环境和地理环境为白条党参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

1.2 项目实施

渭源县主要的农作物有洋芋、玉米、油菜、党参、当归、黄芪、大豆和小麦等作物,其中党参是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乡村振兴中扶持的主要农业产业。为此,在项目实施中,开展了白条党参规范化种植和传统种植的对比实验,为了保证结果科学有效精准,选择气候、海拔、土质相差较大的区域进行试验,并与玉米作物进行比较,定期进行测算,通过称重实物确保数据产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该项目采取人工有性繁殖方式示范种植6.67hm2,其中核心示范种植面积为1.33hm2。

2 规范化种植技术

2.1 采种

白条党参种植的第2年,少数植株即可开花、结果,但是种粒少、品质差,不能用于育苗,移栽后的第2年,根系粗壮发达,长势较好,所结种子质好、量多,可适宜作种。在植株开花时,可选择一些生长粗壮、无病虫害的区块单株,加强管理, 使用磷酸二氢钾和复合肥,增加营养元素和水分,使所结的种子充实饱满。及时采收成熟的种子,并与草木灰均匀相拌,放置阴凉处备用。

2.2 育苗与移栽

2.2.1 育苗 育苗栽培一般在10月或次年3月进行。常见的育苗方式有点播和条播2种。

点播:点播前深翻土地,清除地块中的杂草、石块,之后将土地平整成宽约1.2~1.5m、行距75cm的厢,施有机肥2000~2500kg/667m2,用种量1.5kg/667m2。为了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可在种子中加入适量的农药,与草木灰搅拌均匀,再播种。点播后,可在种植区域撒盖厚约3mm的细土,随后再用麦秆覆盖在土地表面保温保湿,以防表土板结。幼苗出土之后,选择光照较弱的阴天或者下午,揭去部分麦秆,减少麦秆的铺设的厚度,确保幼苗生长的空间,减少幼苗生长中来自麦秆的挤压,直至幼苗长到3~5mm长时,可揭去全部麦秆;随即在距离地面1m左右的上空搭设遮阳网,既能避免强光照射晒死细嫩的幼苗,又能确保地面有足够的空气流动空间。

条播:播种之前,将地块整治松软,碎掉土块,做成宽15~20cm的厢,行距10~15cm的开沟,深度为3~5cm沟,将拌有草木灰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沟里,撒种子约为1~1.5kg/667m2。播后覆盖细土于沟里,并覆盖麦秆,待幼苗出土后,选阴天或者晴天傍晚揭去麦秆。条播中,同样根据地情的灾害发生率,考虑是否在播种前用农药拌种。

2.2.2 露地育苗移栽 幼苗移栽前使用防虫药剂溶液浸泡2~3h,捞出后晾至微干可移栽。幼苗移栽可在秋季或次年初春进行,北方冬季比较寒冷,秋季移栽成活率较低,因此,一般在春初移栽。春初幼苗移栽时幼苗发芽时最好,期间能分辨出幼苗的好坏,而且成活率较高。幼苗鲜嫩易断,挖苗时要注意幼苗的枝岔尽量不要损坏,将挖出的苗子分拣成长短粗细不同的小把,并分别栽种,有助于区别施肥。挖出的苗子不能暴晒,需放在阴凉处洒水覆土,防止沤烂变质,尽可能的将当天挖出的苗子完成移栽,提高苗子的成活率。

2.3 田间管理

2.3.1 追肥与除草 党参籽播种后可在10d左右幼苗出土,幼苗出土后要注意地表通风,保持湿度,在苗高7cm左右时拔除幼苗中的杂草和弱小的幼苗,保证苗子之间有足够的空间,当幼苗长到10cm左右,可进行第1次施肥,每667m2幼苗可使用粪水1000kg或尿素10kg。移栽的幼苗,由于根系相比播种的幼苗发达,而且按照科学种植方式进行过种植,在幼苗出土时要及时施肥,施肥量较大,粪水可达1500~2000kg/667m2或者尿素20kg/667m2左右。同时,及时松动地表土地,确保土壤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

2.3.2 灌溉与排水 刚出土的幼苗需要及时浇灌,以防干枯。遇到阴雨天气,要及时修好排洪渠,防治过量的雨水淹死幼苗。移栽后的幼苗在生长过程中,有很强的耐旱耐洪能力,除了极端干旱气候之外,可以不灌溉,在雨季可以不进行排水。

2.4 病虫害防治

白条党参的虫害主要是蚜虫和红蜘蛛,天气干旱时容易发生,且虫害较严重。对此,防治措施可使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使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防治红蜘蛛,每隔7d喷1次,连续数次喷施。病害主要是锈病和根腐病,在5~6月高温湿潮天气中经常发生,防治措施是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用石灰对病株土壤消毒。当发现植株有紫纹羽病症状时,用25%多菌灵粉剂300倍液或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喷洒,或2.5%克枯星水剂300倍液灌根,消除病菌,防治病菌扩大[3]。

2.5 采收

1年生白条党参可在秋季9~10月挖出根部,也可在次年4月份挖出根部。

3 经济效益

3.1 经济效益显著

科学化、规范化种植白条党参,产量高、质量好,品牌化程度高。科学化、规范化种植的白条党参产量和收入比传统方法总值的效果明显,如表1所示,以2020年的产量和售价作为衡量标准,规范化种植的白条党参在风干后的产量达200kg/667m2,比传统种植的产量多出40kg,增产达39%,按照风干后的平均价30元/kg计算,每667m2收入为6000元,比传统种植产量增加1200元/667m2,增收39%。规范化种植的白条党参与传统种白条植党参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分别是玉米的5.6倍和4.3倍。通过2020年的规范化示范种植,2021年初采取规范化种植的农民有200户,种植面积达333.33hm2。

表1 白条党参规划范种植与传统种植的产量及效益对比

3.2 生态、社会效益突出

渭源县的白条党参种植以农家肥为主,化肥和农药用量相对较少,符合作物无公害种植的要求。

农业技术部门加大了对白条党参栽培的技术研究,通过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制定了人工栽培的技术规范。随着各种农作物专业种植机械走向市场,传统的白条党参种植方式比机械化种植技术逐渐代替,使白条党参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减少了因传统种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白条党参品种的改良和试验成为进一步提高党参质量、产量的有效途径。渭源县农业部门加大了党参新品种的研发改良试验和示范,为本地白条党参的种植品种的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促进了地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根据农民对白条党参种植技术的需求,县级农业部门开展每年两次的种植技术培训,理论与实践结合,使种植农户既懂得了白条党参的种植技术,也学会了白条党参的储存与加工,增加了白条党参的附加值,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益。

3.3 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

渭源是西北地区主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着党参、当归、黄芪、板蓝根、黄芩等多种中药材。 地方政府为了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成立了中药材产业发展行政管理部门,从政策促使中药材发展,规划了中药材发展产业园区,引进国内外著名医药企业入驻园区进行党参、当归、黄芪等中药材的加工、制药与销售。同时,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中药材博览会,吸引国内药材企业参与商讨药材的加工和销售事项,使渭源县中药材产业利用资本化运作,规模化发展,实现了党参等药材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一体化链条,促进中药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 建议

渭源县白条党参规范化种植处于推广阶段,农民的种植技术比较低,需要进一步普及种植技术和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加强农民与终端企业的合作,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增加农民的收入。白条党参属于地道药材,利用GAP技术进行生产,实施无公害种植,拓宽党参的使用途径。白条党参是药用和食用兼得的特色农产品,在进一步完善规范化种植过程中,探索白条党参的加工、储藏和保鲜技术。白条党参的种植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其种植收益远远高于玉米、蚕豆和马铃薯等,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可大力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

猜你喜欢
麦秆白条党参
大丰麦秆画
折段麦秆来作画
白 露
如何关闭花呗白条等金融服务
挑选党参有妙招
煲汤好料 补气养血
变废为宝的麦秆画
党参质松不甜该怎么办
巧用信用卡享86天免息期
一条鱼需要多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