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在逻辑探究

2022-02-26 21:00张柳丹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华思政传统

张柳丹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引导大学生塑造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阵地,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任务,也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责任和使命。同时,文化的习得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但要贯穿于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始终,也要贴近生活、贴合实际,使高校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需要

“文化自觉”是指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2][3]。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实质是指该群体在时代变迁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及其价值的认识和认同,由此可以唤醒大学生内发性的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骄傲与自豪”,即文化自信。在实际教学和现实生活中,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新一代大学生,受西方文化与网络文化影响较深,导致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缺乏认知或片面认知。比如,许多学生对于漫威电影中各类超级英雄均能娓娓道来,但对于中国历史上如戚继光、邓世昌、谢晋元等民族英雄的事迹却不甚了解。更有甚者,受“韩流”文化影响,在观看展示我国明代传统服饰的电视剧时,竟然认为其抄袭了韩国服饰样式。这实质上是部分大学生缺乏传统文化认知与文化自觉的表现。没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又何谈文化自信;没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又何以保持民族精神的独立性,何以建设文化强国?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正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现实性需要。

(二)贯彻落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学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域,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强制性等特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4]《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1]等政策性文件中均提出了分学段、有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要求。增强大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与决心,是高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因而高校思政课理应成为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价值、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

大学生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群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哲学思辨、道德法律、制度管理等内容,既能够强化学生知、情、信、意、行等道德品质的培育,也有助于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在文化自觉、自知的基础上,自信地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创新者。

(三)提升高校思政课程感染力,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指导学校思政课程建设。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实际教学中仍存在教学内容学理性过强而针对性不强、内容单薄枯燥导致感染力不足、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单一等问题。

在保证思政课理论性、思想性的同时,如何提升课程的针对性、亲和力和感染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精准教学,选择与学生的思想情感、认知水平及思维方式有所衔接的教学内容,让他们在情感上有触动、思想上易接受、思维上有转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在历史上的延续,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接受并认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情感认知与行为方式,尤其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当代青年群体。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艺术表达上有着极强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容易唤醒人们的情感认同。因此,有选择性地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嵌入思政课程话语体系,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程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理解和领悟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进而深化理想信念。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嵌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通过开展田野调查、文化沙龙等实践活动探寻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历史,从而体会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久魅力和当代价值。一方面可以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挥传统文化实践育人的功能。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高度凝练了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共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崇道德、尚和合,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道德礼仪、思想理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许多共通之处。比如“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而“强国富民”也一直是我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的追求,我国古代典籍中关于如何实现富强,如何养民、惠民、富民的论述不知凡几。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内在联系来看,前者是后者的根源与精神命脉,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认同与价值观认同的膏腴之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植根于这一土壤中,才能被人们普遍理解和接受,进而自觉遵循和奉行,成为我国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能性

从思想本质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强调思想教化功能,而高校思政课程内容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强调政治导向性功能,二者融合的可能性有三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契合性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贯穿高校思政课始终的核心和主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正是因为它与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具有内在契合性: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与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实践观、历史观、辩证思维方式以及精神追求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共通性。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国道家辩证思维都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又如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的“知行合一”思想都表达了认知发展到真知必须由实践来完成的观点。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沃土,在这一土壤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中国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丰富自己,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话语表达,都深深植根于人民的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由此,这种思想上的内在契合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提供了学理支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目标一致性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4]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基础,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引导其完善人格修养,提升政治素养。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培养人才的目标亦十分明确,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时代新人。因此,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上具有相通性,均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文化性和意识形态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运用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外,也不能忽略思政教育的文化属性。因此,高校思政课程应充分发挥其文化育人的功能,通过教学启发学生依靠内在力量提升道德修养,从而将教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功能恰在于道德教化,强调启发式教育和“以文化人”,教人以德行和智慧。比如在理想信念教育上提倡“志不强者智不达”“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家国情怀教育上提倡“国之不存,家将焉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忠孝教育上提倡“内孝外忠,以孝劝忠”,在人格品性教育上提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等。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文化育人”的方法理念上也存在一定契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教化方法可以为思政教学提供方法论上的启发与借鉴。

(三)政策环境的支持引导为二者交融互嵌提供有效保障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5]。党和政府都始终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性和政策性文件。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国家战略,并从教育层面提出“在国民教育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5]。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4]进一步提出要促进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2017年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进一步地强调,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国民教育始终”[1]。2020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6]强调,为提升学生文化修养,各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设选择性必修课。

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教育始终强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作用。比如,2019年出台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要系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教育,将其研究编制进课程教材[7];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重点之一[8]。这些政策的推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有效保障,对其交融互嵌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实践教学有效路径探究

(一)强化学生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国际交流越来越密切,不可避免地,各国之间的文化激荡、文化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西方文化与多元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发起挑战,同时碎片化、娱乐化、快餐化的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意趣,在如此社会背景下成长的新一代青年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出现片面认知、误解和偏差。甚至有学生将传统文化片面地认为是“文化糟粕”,将“传统”与“落后”画等号,认为其没有传承发展的必要。这些现象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因素难以产生共鸣,进而影响实践教学实效。因此,在传统教学场所之外,可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新媒体平台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及其精神内核的宣传渗透,如通过快闪活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强化高校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二)提升教师队伍优秀传统文化素养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9],加强思政教师传统文化修养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实效的首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并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10]。高校思政教师作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道者,必先做到明其道、信其道,丰富自身传统文化积累,加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学习,提升传统文化素养,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

一方面,应对专职思政教师加强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并不止于传统文化的具体事项,更重要的是要求思政课教师认真学习“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战略相关政策措施,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重要论述精神,促使思政课教师“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既要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也要理解为何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弘扬。思政教师通过学习培训,将这些问题弄懂弄通,才能自觉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另一方面,可以邀请非遗传承人、当地能工巧匠、道德模范等文化能人走进课堂,开展非遗传承培训班、优秀艺术展演等活动,现身教学,为学生讲述传统道德内涵、展示传统文化技艺,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理解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内核。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实践教学形式

当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国高校课程建设提供了新兴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高校主动将新媒体技术运用于思政教学,把传统的实践教学延伸到互联网空间,有利于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0]

一方面,高校应加快思政课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建设,打造数字化模拟实践教学中心,将虚拟实践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与互联网、新媒体的高黏合性是当代大学生的显著特点,因此高校应不断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比如可根据各思政课程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微视频创作开展思政课实践,通过拍摄短视频日记等形式记录身边所看所感的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实现传统文化体验式实践教学,如创作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情景剧、微视频等。

(四)善用地方文化,拓展实践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是培养大学生认知、创新、组织协调等方面能力,连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桥梁和载体,是高校思政课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并解决具体问题的重要渠道,但就目前而言,许多高校缺乏专门的校内外实践基地作为实践教学保障。社会实践基地之于高校思政教育正如根据地之于中国革命,能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化改革、提升教学实效性、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供后方保障力量。

丰富而多样的校内外社会实践基地,是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重要基础。高校思政课程应善于挖掘和利用地方丰富多样的优秀文化资源,以实现提升思政实践教学实效性和建设地方文化自信的互利双赢的效果。一是在校内举办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国学知识竞赛、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文艺展演等系列活动,营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环境,在活动氛围中接受熏陶与教育。二是加强与当地文化馆、博物馆、历史纪念馆、历史文化保护区等文化场所的交流合作,开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定期开展实践教学,如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展列馆、举行纪念馆讲解活动,使年轻一代学生近距离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感受其绵延不息的生命力,以增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和自豪。三是组织开展地方文化调研活动。如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节日风俗调研;或深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等文化遗留深厚的地区开展村落文化、家风文化调研,鼓励学生在文化调研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自身所学专业特色相结合,积极投身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中华思政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