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君
(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微博、微信、QQ等手机应用程序大行其道。好奇心重、学习能力强、乐于尝试新事物的大学生群体更是上述应用的忠实拥趸。这些应用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得他们轻易接触到海量碎片化信息。可以说,信息碎片化不仅影响教育教学,对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也形成了一定冲击。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1]。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其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情况不仅关系大学生个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更关系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有必要重申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清信息碎片化对高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出的挑战,从关键环节入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高校的基本使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其中人才培养是关键,它关系培育什么人的问题。中国高校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有其意识形态维度的规定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3]因此,意识形态工作一直是中国高校系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全过程。无论从中国社会建设的全局考量,还是从教育事业的大局评估,都需要深刻理解高校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它需要通过合适渠道,借助一定的话语体系和叙事方式为大学生所接受。互联网本应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但从实际情况看,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囿于信息碎片化的实际,面临着多重挑战。
信息碎片化是移动通信技术和数字化生存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传播呈现出信息主体的自媒体化和去中心化、信息内容个性化、信息量激增与泛滥化、信息发送与接收即时化等特点。信息碎片化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信息传播主体的自媒体化使大学生可轻易接触到各类信息。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此前信息传播主体的固定性界限,信息碎片化使个体在信息传播时得以绕过传统的等级制,将自我构建为主体——人人得以发声,人人都是媒体。这种参与本身当然有其积极意义,但也使信息发布表现出任意、频繁等特点。智能手机时代,大学生可轻易接触自媒体信息,占用了他们的课余时间,并实际上挤压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
第二,信息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影响大学生信息接收的完整性。就传播内容而言,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发布的内容多是关涉一定人群的“大事件”,在形式上则表现为以线性叙事为主的完整信息。当下的碎片化信息在内容上较少“宏大叙事”,而是以私人生活的片段感悟、流量为王的娱乐信息、真假莫辨的“健康指南”等为主;篇幅上,多数信息字数有限,短小简明,并呈现出超文本、非线性、图示化等特点。上述特点使得大学生接触到的很大一部分信息有片断化、简单化之嫌,甚至因信息获取本身的跳跃性,使信息接收过程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这妨碍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完整把握。
第三,海量碎片化信息易导致大学生对意义领悟力的下降。信息爆炸、信息泛滥是时代特征。但在生物学意义上,人类能有意义地顾及的内容总是有限的。海量信息在占用大学生时间与精力的同时,也侵蚀了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容纳能力。惯于关注及书写碎片化内容,收集支离破碎的断简残篇,注意力的“音符”也将愈加短促。其可能的结果是大学生陷入“信息之海”,无暇甚至无意深思,这将影响到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准确而深刻的理解。
第四,信息更新的即时化影响了大学生对重要信息关注的持久性。信息迅速更新意味着需要辨明真伪及深入探析的内容很快会被取代。人们诚然因此“知道”更多消息,但却可能还来不及集中精力领会主旨,新的信息便将原有内容覆盖,这自然稀释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相关内容的关注度。
综上,信息碎片化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这更需要我们厘清主次,从关键环节入手,做好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要点之一就是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信息碎片化使信息传播快速便捷,自媒体尊重个性和个体价值,这自然有其积极意义。但信息碎片化侵占并挤压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时间和空间,并与之争夺话语权也是不争的事实。主流意识形态得不到有效传播,纷繁芜杂的社会意识就可能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得不到大学生认同和拥护,意识形态就无法起到凝聚人心、积蓄力量的作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诚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以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为旨归,提纲挈领把控关键环节尤为重要。
第一,加强意识形态控制,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主阵地的作用。所谓意识形态控制,指一国统治阶级及其政党,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通过掌握意识形态领域控制权的行为,确保代表和反映该阶级意志的意识形态在思想文化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具体到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控制,是指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占领宣传阵地。对大学生而言,他们系统而完整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因而,要使主流意识形态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各高校必须更加重视思政课。当前高校的思政课在大学课程总学分和学时中占比较低。调查显示,“思政课学分仅占总学分的8.6%,所占学时大约为总学时的6%”[5];内容方面,思政课中的内容有不少与大学生中小学阶段学习过的“思想品德”和“历史”等内容重合,如果教师照本宣科,课程的“新鲜度”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势必有限;课堂管理方面,“学评教”系统的存在使一些教师担心严格管理招致学生“差评”,因而主动降低标准、放松要求;教学效果方面,一些高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和评聘时重科研轻视教学的实际,又使得思政课教师在切实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动力不足;考核方法上,课程结束后,学生交作业或进行开卷考试,相对专业课,思政课“过关”容易,致使考试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的压力(动力)不够。
思政课是以完整时间系统阐述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各高校更应珍惜和重视思政课这一主渠道,将上述问题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思政课改革应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在课堂管理、成绩评定、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有效革新,从而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如何改革,思政课的原则性、方向性不能丢。“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思政课课堂要更加重视纪律性,以发挥好思政课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中的主阵地作用。
第二,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引导好大学生的碎片时间安排。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处于不受威胁、健康有序传播的状态。高校是多种思潮集中汇聚的特殊场域,因而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大学求学阶段正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性辨析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心智欠成熟,容易被娱乐性强的信息吸引,并易受不同思潮的左右,因而可能表现出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的无所适从。基于此,一些非主流价值观,往往披着图文并茂的光鲜外衣,凭借发达的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移动终端等登堂入室。这些碎片化信息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泛娱乐化,宣扬明星偶像崇拜,易导致大学生出现攀比心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倾向。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尔都塞对电视广告的理解在此是适用的:大学生被娱乐信息所结构,逐渐强化对自己是一个消费主体的认识。娱乐信息把他们与其真实的生存条件之间的关系再现为一种想象关系,因而可能造成愈是关注娱乐信息,便愈是远离真实生活的困境[6]。此外,多数碎片化信息内容不完整、信源可疑、观点似是而非,但往往运用动画、漫画、小视频、表情包等大学生耳熟能详的形式,极易俘获人心。一些大学生不知不觉沉湎其中,盲从甚至主动传播。这类信息倾向于从根本上瓦解大学生的自律性,而这种自律性正是道德、政治及本体论意义上的善。另外,一些碎片化信息以增加“点击率”为第一要务,哗众取宠,真伪难辨,长期接触这类信息可能导致大学生对意义感悟能力的弱化。
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信息碎片之沼,有意义地度过课余时间,这既需要班主任、辅导员等大学生的“身边人”以班会、座谈会等形式阐明道理、加强引导,也需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以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思政课任课教师还应结合信息碎片化的实际,提升自己运用自媒体的能力,如课后组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在微信群内讨论等,以达到“变碎为宝”。教师与学生通力合作,才可能营造师生线上线下交流互动的良好氛围。唯有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实际,显性与隐性并举,课堂改革和课外创新并重,才可能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地位的稳定性。
第三,培育意识形态认同,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凝聚人心的作用。意识形态无论就其产生、形成还是就其发挥反作用的方式而言,都并非直接建基于经济基础,而是要经由社会心理的媒介。各种社会心理中,认同心理十分重要。所谓认同,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基于理性的分析与判断、感性的生活经验,对自我身份、所从属的民族地域国家、特定的思想及价值观等产生的具有肯定性、归依性的判断或体验的过程及结果。个体的自觉认同才可能带来群体目标和行动上的一致性。认同的关键是价值认同,价值认同即主体自觉使自己的价值观追随具有社会特定内涵的价值观。意识形态认同是价值认同的重要内容,指个体认可某种意识形态,并自觉自愿地遵从其提出的准则行事。主流意识形态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影响力巨大。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也就意味着将该意识形态蕴含的概念框架、问题意识和基本立场作为观察、分析、处理其他一切问题的“天然”出发点。对社会而言,主流意识形态失去民众的广泛认同,就很难发挥其凝聚人心及由之产生的协同行动的功能,整个社会就有乱象丛生的危险;对个体而言,如果个体无法对其所属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认同,他也就很难真正融入社会并实现人生价值。
具体到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2017年6月,张春艳对568名大学生开展了关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的问卷调查。在回答“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您会怎么做”时,有52.46%的学生选择“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45.25%的学生选择了“实现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兼顾集体利益”;另有2.29%的学生选择了“个人利益至上”[7]。虽然调查对象囿于人数和地域限制,无法充分代表当前中国的大学生群体,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大学生中获得较高的认可度。同时我们应看到,极少数的大学生也受到“个人利益至上”思想的严重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时效性不强、方式传统、手段单一,很难及时发现问题、回应质疑、有效引导,因而也就难以在大学生中引起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目前我们有些主旋律的思想宣传报道、理论文章、文艺作品之所以受欢迎的程度不高,主要是因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粗糙化、说教式的弊病。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形象,依然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8]另一方面,非主流意识形态借助碎片化信息抢夺地盘。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伴随着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知乎、豆瓣等平台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的过程,容易成为这些平台的忠实用户。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一些自媒体甚至“标新立异”,如为“物质至上”洗白、恶搞丑化英雄人物、打着“还原真相”的名义歪曲历史等。上述做法有着不盲从、敢质疑的表象,容易吸引受众的关注,从而获得大学生群体的关注甚至认可。其结果却是进一步抢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稀释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主流意识形态为大学生乐于接受,才可能收获共鸣,并最终被认同和践行。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应对挑战,以培育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高校的宣传部等部门需要结合信息碎片化时代的特点,重视并利用好自媒体,改进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输出与传播的方式。多从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社会现实出发,让主流意识形态以更为大众化和生活化的姿态介入校园生活,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和表达。
“一个政权的瓦解常常从思想文化领域开始,政治动荡与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却需要很长时间。思想领域内的混乱最难治理,思想防线一旦被攻破,其他防线很难守住。”[9]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当前,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广大青年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增强政治定力,在‘你方唱罢我登场’时保持文化自信,在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新胜利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10]当前,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不能再囿于传统的稳定主体的单向灌输过程,必须重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发挥多媒介协同参与的媒介复合化作用,加强高校的意识形态控制,重视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培育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只有正视信息碎片化的实际,才可能守住并不断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空间,从而打赢意识形态之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