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高校后勤宣传工作新格局——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为例

2022-02-26 14:39:05
高校后勤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师生

杨 洁

浅谈构建高校后勤宣传工作新格局——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为例

杨 洁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后勤宣传工作对提高后勤综合实力、影响力的作用越发重要。本文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后勤基建部为例,探讨在新时期主动适应新媒体发展态势、抓住新媒体传播优势,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构建后勤宣传工作新格局的举措。

高校后勤;宣传工作;新格局

一、新时期后勤宣传工作的特点

(一)宣传手段多元化

现今社会互联网带来的改变随处可见,而其在媒体领域带来的变革使得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有了改变,特别是年轻人,习惯从“手机端”、从网络上获取各类信息。对后勤宣传工作者来说,在青年人喜爱从“手机端”获取信息、在各类讯息喷涌而出的情况下,如何吸引受众主动阅读,提高后勤媒体影响力,更好地宣传后勤工作、后勤文化成了新的难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势、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1]后勤宣传工作应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宣传理念,在尊重新闻传播规定的同时,更明确新闻宣传触角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迎接互联网新技术带来的新挑战、抓住新机遇。许多高校后勤普遍建有后勤宣传阵地,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后勤基建部在原有部门网站、布告栏、《后勤视窗》杂志的基础上,主动适应师生需求,推动“一网一刊多平台”建设,增建微信公众平台,计划改建文化走廊,做好信息化搭建工作,丰富宣传方式,强化宣传工作的效果。

(二)宣传工作队伍年轻化

后勤为解决专职宣传人员少、扩大宣传面、搭建师生沟通桥梁等问题,除了设专职通讯员外,还邀请了教师、学生担任后勤兼职通讯员,有的还成立后勤记者团、宣传工作室,让宣传队伍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变。年龄结构的差异、工作触点的不同、视角的不一致,使得宣传面得以扩展,宣传工作队伍也更加年轻、更富有朝气。

(三)宣传内容专业化

大众趋向选择能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内容,或短时间获取最大的信息阅读体验、个人需求信息,这种定向阅读需求、碎片式阅读成为阅读新选择,给宣传工作提出了挑战。宣传工作在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等文化宣传的基础上,必须加大宣传的广度、深度,挖掘后勤亮点,打造后勤特有品牌。经过调研,后勤基建部在前期拓宽宣传平台的基础上,不断推出优质、具有特色的宣传内容,广受师生关注。利用饮食服务中心资源更好地进行新宣传点的搭建,在后勤微信公众平台推出“食堂上新”主题推送,主题推送平均阅读量占关注人数的三分之一。依靠这些优质推送内容、链接实时公交查询、一卡通充值服务等,近三年的时间,公众号关注人数从原来的3000余人增加至现今的万余人,关注人数超过学院总人数的83%,铺开宣传面,更好地塑造后勤形象。为提高受众的阅读体验,明确了不同平台的投放内容,丰富了载体、活动内容和文字表述艺术。做到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文字表述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习惯,文字根据具体内容有活泼有忧伤,图片元素多样化;部门网站则以会议、部门活动、通知告示等为主,文字大多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抒情类较少,使得服务对象更加明确,宣传内容更具针对性,增强师生的获得感。

二、构建高校后勤宣传工作新格局举措

(一)加强宣传队伍的建设

1.提高后勤人的宣传意识

经过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的宣传力量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但纵观后勤整体宣传力量普遍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绝大多数后勤人没有参与宣传的意识;二是宣传队伍力量薄弱,表现在专职宣传工作人员少,许多高校后勤专职宣传工作者只有1名或者2名,甚至是没有;三是宣传工作者的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宣传力度不够。要提高后勤人的宣传意识,将宣传作为个人日常工作的一个部分,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让每一个后勤工作者有“我拍的一张照片,就是一个宣传点,就是一种宣传”的认识,积极营造“人人都是通讯员”的良好宣传工作氛围,形成“百花齐放”的宣传格局。[2]

2.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宣传队伍

应坚持做好后勤宣传工作培训。加强兄弟院校、各方媒体间沟通交流,开展新闻写作,摄影技巧、图片处理等专业方面的知识培训或讲座来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宣传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是不可少的,但是从高校发展情况来看,宣传队伍只有单一的后勤宣传员还远远不够。要达到宣传内容多样化、形式多样的要求,必须建有多元结构的后勤宣传团队,即在原有教师人员、兼职教师人员、兼职学生的基础上,增建一支具有摄影、图片后期,文字处理信息,谙熟新媒体编辑等的学生宣传队伍。专职宣传员了解后勤一线基层工作、熟悉后勤人的生活;学生通讯员明白学生的需求,且其创新能力、视野视角与专职教师又有明显不同,两支队伍结合可以使宣传工作达到“1+1>2”的效果。

(二)整合资源,健全机制,构建宣传网络体系

1.统一领导,构建宣传网络体系

做好宣传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学院层面、后勤层面各级领导要不断提高对后勤信息与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建立健全“统一领导,齐抓共管,责任部门牵头,全员参与”的宣传网络,形成“内外联合、上下贯通、反应灵敏、信息畅通”的宣传网络体系。[3]

2.健全考核、激励与评价机制

健全考核、激励评价机制,落实经费投入,做好保障工作。制度建设是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和保障。不断完善考核、激励与评价机制,做好正面引导工作,激励通讯员多写稿、多发稿,从制度、物质奖励层面激励后勤员工参与宣传,以机制作为导向,利用杠杆的作用调动学院各部门、各二级学院、后勤各个部门的积极性,推进宣传工作的开展。

3.整合资源,拓宽信息采集渠道

立足后勤宣传的基本点,在保障线下线上宣传同步有侧重的基础上,整合后勤内部的一网(门户网站)、一刊(后勤刊物)、一号(公众号)、一节(后勤文化节)、一片(宣传片)、一册(宣传册)等各类宣传资源,将后勤与师生员工有机结合,形成“点、线、面”互通的网络体系,拓宽沟通渠道、加强与师生的沟通交流,搜集各类信息,挖掘后勤亮点工作。

4.抓住机遇,建立智慧后勤系统

把握好时、度、效。抓住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新机遇,建立智慧后勤系统,加强后勤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一个集失物招领、线上报修、会务管理、校园一卡通等一体的智慧后勤系统平台,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后勤宣传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好与师生线上沟通的渠道,及时将服务信息、保障消息发布,提高服务便捷性,提升师生满意率。

(三)创新宣传工作方法

1.宣传内容化

进一步搭建与师生互动的平台,积极组织活动,丰富宣传内容,从内容上宣传后勤。后勤基建部积极组织各类师生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师生也能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后勤的工作开展情况,双向的沟通和交流为后勤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有效提升服务质量夯实了基础。此外,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在红五月、优质服务月传统优质项目的基础上组织了一些互动性较强的现场活动,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比如组织“垃圾分类小游戏”“绿植领养”“特邀学生监督员”等活动吸引学生走进后勤。

2.宣传潮流化

当前抖音、视频号、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大量人员的关注,根据社会现象,宣传工作中要抓住社会热点、师生喜爱食物等元素,以“三服务,两育人”为宗旨,利用小视频和音乐,与专业师生、有音乐特长和改编特长的后勤员工合作,通过拍摄校园风景小视频、后勤人和事、翻唱改编传唱度较广或极具热点的音乐进行宣传,普及后勤文化。

3.宣传阵地化

打造一“家”一“廊”,强化后勤宣传阵地化。积极打造员工之家、党员之家,“家”的建设可以增加后勤员工的休闲、学习活动场所,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丰富后勤文化生活。利用办公走廊打造一条独具后勤特色的“文化长廊”,强化宣传阵地建设,切实营造深厚宣传氛围。

4.宣传便民化

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信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让宣传“便民”化。主动研究师生关注的内容,通过“停水、停电、交通时刻表等通知”“失物招领”“食堂上新”等主题推送,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度,扩大后勤的影响力;定期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活动预告、创新举措或生活小知识,使广大师生切实感受后勤的服务态度、保障力度,领会不一样的后勤文化。

[1]学习强国.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EB/OL].https://www.xuexi.cn /4c237923fe050e6644cea99a92301854/e43e220633a65f9b6d8b53712cba9caa.html.

[2]张虹.关于高校后勤宣传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几点设想[EB/OL].https://www.docin.com/p-1692405923.html

[3]王筱洁.关于高校后勤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3(02):27-28.

(责任编辑:杨书元)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4:14
后勤服务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12
“强力后勤”入职记
后勤服务
麻辣师生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现代企业(2015年9期)2015-02-28 18:57:54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