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的百年回顾与基本经验

2022-02-26 08:05李玉竹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性党团青年团

李玉竹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1)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共青团的政治性,提出“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1]69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聚焦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目标方向,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2]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共青团政治性的多次强调,既是党对共青团改革发展目标的准确判断,也是党关于青年和共青团工作的理论创新,更是党对于进一步发挥共青团为党育才功能的现实谋划。系统梳理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的百年历程并总结基本经验,这既是“回头看”亦是“向前走”,能够进一步回答好、解释好百年来共青团历史价值与时代使命的新时代课题,也能够为共青团锚定“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政治定位提供理论指引,为共青团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价值航向。

一、中国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的百年回顾

回眸百年,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从弱小走向强大,伴随着党的理论创新、团的自我变革与青年运动变迁,这一进程始终与党紧密相连,其成长和功绩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和关怀。这充分说明共青团政治性从建团之初便牢牢树立,并在百年历程中不断巩固和加深。

(一)探索阶段(1920-1946年):团以政治性的初心使命坚定不移跟党走

1919年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篇章,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在随后三年内相继成立。彼时略显稚嫩的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一直有意识地将团作为助手和后备军。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所通过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明确了青年团是“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3]9这与党的政治主张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依照1922年党的二大和共青团一大的决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分别加入了第三国际和少共国际,按照共产国际所规定的党团关系,在政治方面,青年团必须完全服从党的主张。为保持党团的一致,1925年团的三大,“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C.P.与C.Y.之关系的决议案》《青年运动的决议案》和少共国际提出的《中国C.Y.与C.P.之关系决议案之原则》,对团的政治性有了进一步的规定:“团系带有政治性质之组织”“团的政治活动,应受党的监察和指挥……团的中央应听从党的指挥”“团员在二十五岁以上者,应酌情介绍其入党”。[3]80由于早期的中国共产党需要秘密行事,在党创建青年团的动因上,一方面是借助青年团公开的合法的身份便于发动群众、策划运动;另一方面也是将团视作党的青年组织,希望青年团能够作为党吸引和选拔优秀青年党员的预备军和学校,也正是基于上述立场,团在诞生时便内含政治属性,是党的青年政治组织,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性是共青团的成立初心。

随着党、团不断壮大发展,党团关系在实践中也出现过波动,为了应对这些波动,团的政治性随着党团关系的制度性规定而更趋增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党员、团员和革命群众都遭到了来自国民党的血腥屠杀和白色恐怖,党组织和团组织遭遇重大挫折。斯大林将责任归咎于陈独秀的领导错误,并称赞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积极贯彻共产国际的指示,称赞任弼时“所领导的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早就反对陈独秀的机会主义”。[4]339党的八七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任弼时和陈独秀的争论事件”更是成为团内众口铄金的先锋主义和“第二党”倾向的理由。1927年11月,团中央扩大会议召开,以团代党的先锋主义喧嚣尘上,极端的先锋主义分子号称要以“布尔什维克的团”反对“整个儿的机会主义的党”。所幸这一错误倾向及时得到了党中央和团中央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11月27日和12月6日两次开会讨论,认为团的先锋主义是“最严重的问题”,需要坚决纠正“第二党倾向”。[5]146党的六大通过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决议案》,将共青团定性为“青年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组织”。[6]424团的五大也首次将党团关系写入团章:“中国共青团是无产阶级青年独立的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指导之下工作,服从他的章程和纲领”。[3]161这实际上是以制度化增强了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的质的规定性。抗日战争时期,为实现“不分党派、不分阶级、不分信仰、不分性别,在抗日救国的目标之下全国青年大联合”,[7]7001936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共青团改造正式拉开序幕。省级以下团组织停止工作,从共青团中央到各级省委、县委,相继成立了省、县青年救国会筹备委员会,民间也自发成立了俱乐部和青救会。以西青救一大为标志,共青团改造正式完成,团中央机关停止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中共中央青年部和西青救执委会。

在这一阶段,青年团的政治性伴随着党缔造团而诞生。囿于理论水平和经验有限,危机和错误在所难免,当团出现了“第二党倾向”时,党当机立断,紧紧扣住了共青团的政治性,在团的五大上将党团关系问题写入团章,在制度上保证了党对团的政治领导关系。而青年团的改造工作则是党顺应国内外局势的一次尝试,在党的领导下,以青救会为代表的爱国救国团体为抗日战争胜利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换言之,虽然青年团在组织架构、阶级构成和工作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党领导下的青年工作和青年运动并未中断,共青团坚定不移跟党走的政治初心使命从未改变,并在实践中辅佐党彻底掌握了青年运动的主动权,累积了青年工作的丰厚经验。

(二)发展阶段(1946-1978年):团以政治性的青春力量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面对国民党进一步利用三青团恶性扩张争夺青年的情况,共产党亟需加强对于青年的吸引和动员。当时解放区“涌现出三四百万青年积极分子……要求加入党组织”,[8]161青救会无法满足青年积极分子的需要,而党组织也无法将这四百万左右的青年积极分子全部吸收入党。对于列宁式政党而言,在能够确保党团一轨制运行的基础上,以团作为青年政治运动的核心组织能够更好地为党巩固青年群众基础。而我国青年团发展的历史和经验已充分说明,缺乏稳定的先进青年政治组织难以持续为党推动青年运动。因此,重建青年团并确保其政治性成为当时党关于青年工作的首要任务。

1946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民主青年团的提议》出台,指出“鉴于过去共产青年团曾有过的狭隘与第二党作风的错误和抗战中期青年工作中闹独立性的错误……此组织应比过去共产青年团更群众、青年化,政治上接受党的领导”。[9]529随后,经由延安、绥德、米脂三县的建团实验,各地纷纷试点。1948年1月1日,毛泽东亲自修改并审定《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章(草案)》,指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青年团内的党员,必须服从党的一切决议……来巩固党在青年团中的领导”。[10]709不难看出,在青年团的重建工作中,党中央疑虑和讨论的焦点集中在青年团曾经“第二党”倾向的政治性问题。欲知平直,则必准绳。党中央对建团思想进行了深化,“党的领导”就是青年团重建和开展工作的准绳,将“党的领导”写入团章,明确规定了青年团的性质,并从制度上对青年团的政治性做出规定。

青年团积极配合党开展工作,在党的政治运动中能够及时响应党的号召并采取行动,广大团员和青年在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大运动中英勇献身,做出了伟大的贡献。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恢复了“党同青年团的关系”一章,这是继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和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党章之后,在党章中又一次明确地规定党团关系的历史文献。新中国初期,物资匮乏,百废待兴,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青年团动员和组织青年从工业、农业、文化三条战线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在1946年至1966年间服务于党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局,牢牢坚守了政治性。不幸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张春桥等人妄图以红卫兵取代共青团,团中央受到冲击,团的系统领导完全中断,共青团工作陷入困境,直到1978年团的十大召开才回到正轨。

在这一阶段,团以政治性的青春力量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团旗屹立在困难的地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工作中,“把青春献给祖国”成为一代人最靓丽的青春注脚,共青团引领和组织青年在百废待兴的生产领域担苦、在各行各业的前沿领域担难、在环境恶劣的戈壁荒漠担重、在保家卫国的边塞关隘担险。

(三)成熟阶段(1978-2012年):团以政治性的立身之本强化了党团亲密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对共青团的建设和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涵盖了团的性质、团的建设、团的根本职责等方面。党的十二大客观总结了全国青年工作情况,并对共青团报以殷切期望,“党要进一步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支持它按照青年的特点进行工作”。[11]54在党章中恢复了“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一章,使“文化大革命”中被扭曲的党团关系得到恢复,共青团政治性这一原则在制度上再次确立,这也是党章历史上第四次写入党团关系。与此相对应的是,团的十一大在团章中重新写入了“后备军”称号,“更为完整地体现党和团的亲密关系,使团的性质的阐述更为完备”,[3]465促进了共青团“推优”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共青团做好为党输送新鲜血液、培养接班人的任务。

2000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团中央共同召开全国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会议,在实践中加强团的基层建设,以“党建带团建”密切党团关系。2002年5月,建团80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代表党中央明确指出:“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之中”。[12]388“党建带团建”有效整合了基层党团关系,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也对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8年团十六大,李长春代表党中央在祝词中指出:“党对共青团的根本要求就是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3]673同时,也将“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3]687作为共青团的根本职责写入团章。

在这一阶段,团以政治性的立身之本强化了党团亲密关系,保持和增强政治性的工作进一步落细、落实,特别是在基层团组织有了组织化、制度化的提升。一是从组织设置上明确了基层党支部与团支部的并立,基层党支部只要具备团支部成立条件的,同时建立团支部。二是从组织制度上落实了党支部书记管理团支部工作的职责,从基层保障党对团的领导,巩固团的政治性。三是积极开展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团员与党员共同接受党课教育,严把“推优”关,为党输送具有政治性的先进团员。

(四)飞跃阶段(2012年-):团以政治性的灵魂属性成为党引领青年的先锋力量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国青年运动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不断前进,团的政治性在其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维系着党团关系和团青关系的良性运转。共青团的政治性经受住了历史浪潮的跌宕起伏,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三个阶段,终于在新时代得到理论飞跃,作为共青团的灵魂属性予以最高程度的重视和坚守。

2015年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群团工作历史做出深刻总结,将群团工作的属性科学归纳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创造性地提出共青团政治性,将共青团性质“两性”论(先进性、群众性)提升为“三性”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共青团工作的理论创新。中国共青团与中国共产党具有相同的政治“基因”,较其他群团组织拥有更为深刻的政治性。党的理论创新明确地阐明了共青团的历史功绩与未来方向,阐明了团的本质是党的青年政治组织,进而促使共青团树立政治自觉。从对共青团政治性进行理论创新到积极促成共青团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青团政治性的理论论述和实践阐释十分明确。基于“政治性是共青团的灵魂”这一核心观点,共青团政治性在实践中应“为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做出贡献”。[1]70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政治性”这一核心名词的提出和阐释是政治性理论新的飞跃,在新时代有效地协调党和团的关系,并指引党和团在新时代更好地携手共进。2016年《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出台,此方案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党以超高的政治规格体现了对此次改革高度重视,改革聚焦于团的根本定位——政治性,将政治性作为团的灵魂属性予以不可动摇的地位。细数共青团的四轮改革,不难发现都是建立在党和国家改革总体形势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从理顺内部关系、克服行政化、完善服务功能等方面下功夫,其中有重大改革也有内部微调,但始终都围绕着共青团政治性这个党团核心问题。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13]5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青年的高度肯定和殷切期盼。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组织,团为党引领青年先锋力量的任务愈发重要,而这一任务的践履决离不开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领导。换句话说,先锋力量作为中国式的话语形态,本身就包含着政治品格的价值指向,共青团唯有坚持政治性之“道”才能发挥好引领青年先锋力量之“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以理论创新推动共青团政治性的理论形态和实践方式的新飞跃。实践证明,政治性作为不可动摇的灵魂属性能够强化共青团的政治站位,锻造政治自觉,提升共青团的政治纯度,充分发挥共青团为党凝聚、引领、服务青年的政治功能,发扬中国青年先锋力量的政治属性。

二、中国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的基本经验

跨越百年,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有其规律和经验可寻。这一基本经验是共青团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性联系,以及在党团历史上应对具有重复性和更新性的事件的经验提升。据此,可以从思想源泉、内在要求、现实保障三个维度对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的基本经验进行探索与思考。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是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的思想源泉

一般而言,青年政治运动必须具备三个要素,首先青年是主体,其次需要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最后是以联合作为动员方式。在近代历史中,青年团服从党的领导,联合动员青年,加之以工人阶级的力量,使得原来社会中相对弱势的青年群体拧成一股绳,发挥出革命的力量,这才构成了中国青年政治运动。为此,青年团主要从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和反帝反封建教育;二是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团组织,扩大了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三是向党输送优秀青年。其中,坚持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贯穿共青团各个时期工作的始终。党和团拥有一样的指导思想,表明团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坚守,也是团对党的领导的坚持和坚守。在广泛多样的青年政治运动中,共青团贯彻党的意志,传播和教育青年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共青团政治性无法脱离马克思主义而存在,马克思主义锻造了共青团政治性自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基于中国时代变化的理论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是中国时代发展的青年政治运动的主题。中国青年政治运动正是在党的领导、团的动员下,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实践。在青年与社会的互动中,青年们有时是先锋队有时又是后备军。在共青团领导下的中国青年运动史,其在各个时期都与人民运动的发展相一致,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时代主题相一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青年运动高呼“少年中国”,青年们“在思想上开启了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的大门,同时也赋予了这场革命以独特的‘青春’风采和‘青年’性格”。[14]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青年“把青春献给祖国”“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挥洒青春建功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青年们“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我与祖国共奋进”,在和平繁荣的大环境下加强生产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梦就是中国青年运动的鲜明时代主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1]14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不断指引着我国前进的方向,从团中央到团的基层组织,从团干部到团员,唯有真心认同马克思主义,积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才能不断在思想上汲取政治性的理论源泉,并在实践中上升为政治性自觉。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的内在要求

政治性根植于党团关系与团青关系,是共青团组织存续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团、青年运动三者之间的连结点。也就是说,共青团如果丢失了政治性,共青团这个组织也将不复存在。具体到百年团史,是否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青年团工作最重要的判定标准。青年团的诞生是因为政治性,共青团得以重建也是因为确立了政治性,坚持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是共青团政治性的内在要求。共青团作为和共产党同根同源的青年政治组织,承担着为党维护政权的根本职能。中国共青团作为政党的青年组织,自组织成立伊始就不能脱离党的领导而独立,也不能脱离政治性而运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的内在要求,共青团要在思想、政治、行动、组织四个方面始终同党保持一致。

一是思想上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共青团要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切实认同和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党中央权威不仅关系到党的吸引力和号召力,更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存亡。共青团维护党中央权威,需要真正从思想和认识上建立起对党、对党中央、对党的领导核心的深刻认同、高度自觉和坚定自信;二是政治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的烽火硝烟,还是如今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暗流涌动,共青团都必须立稳政治站位,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立场,保持政治言论、政治行动的规范性,以区别于青年自发联合的社会性组织。巩固和增强共青团政治性,必须在政治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政治立场上,共青团无论是工作部署,还是开展活动,都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的领导和安排。在旗帜和道路问题上,要做到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行动上敢于冲锋陷阵、发声亮剑,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在党和团的历史上,得益于青年的特点和青年团的政治性,共青团总是扮演为党冲锋陷阵的角色。作为政党的青年政治组织,共青团在实践中必须以实际行动发挥其政治作用,以区别于单纯联系青年的“枢纽型组织”。巩固和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为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青年力量,调动青年中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广泛、最紧密地把青年汇聚在党的旗帜下,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执政基础;四是组织上协调一致听从指挥,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共青团因其工作对象的独特性,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工作独立性,以区别于政府附属的行政化机构,党也避免用管理党政机关的办法管理共青团。但必须意识到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党和团拥有最为亲密的关系,在组织上,同级团委要听从同级党委的指挥。从团中央到团的基层组织在工作中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共青团要增强其政治性也应做到理顺组织关系,健全组织制度,优化组织流程,将贯彻党的要求和把握青年特点相统一,发挥共青团在青年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与调动各方积极性相统一。

(三)推进组织制度化建设是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的现实保障

中国共产党亲手缔造了中国共青团,党团组织在坚持和巩固共青团政治性的过程中应对现实问题不断进行组织建设,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并通过党和团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写入党章和团章,为巩固党对团的领导、增强共青团政治性起到了保障作用。

从党的一大到六大,决议中都有关于共青团和青年运动的专门决议,党章中四次写入党与共青团的关系,其中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章程决议案》和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党章》有专门章节规定“党与青年团关系”。1945年召开党的七大时,由于青年团的改造,所以党章中删除了这一章。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中恢复了“党同共青团关系”章节,对党团关系作了完整的表述。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9年党的九大、1973年党的十大以及1977年党的十一大通过的党章都没有专门的章节规定党团关系,只强调了党对团的绝对领导。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恢复了党的八大的传统,增写了“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一章,对团的性质和任务、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党团关系等都做出了明确阐述,完成了在党章中对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的制度规定。

与党章相对应,团章作为共青团的总的规范和根本遵循,也逐步完善了关于政治性的规定。1928年,团的五大首次在团章中写入团的性质,“中国共产青年团是少年共产国际的支部,他承认少共国际的纲领和章程,并且服从他一切的决议和指导”。[3]1601949年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一大修改为“本团为一切愿为新民主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的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的组织。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3]210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二大还增添了“党的助手和后备军”[3]263这一表述。1957年,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三大在表述上调整为“中国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3]320随后,团的九大和十大均未做出关于团的性质的修改,团的十一大章程根据党的十二大党章修改了“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3]471团的十五大也根据党的十六大进行了团章修改,最终完整表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3]647-648

组织章程是组织的“根本大法”,是组织制度化运行的底层规范支撑。细数党章与团章对于共青团政治性规定的历史,实际上是党不断推进共青团政治性的制度化进程,保障了党团亲密关系的良性运行,为共青团政治性起到了最根本的支撑作用,是党关于共青团政治性的制度化的根本规范。基于此,共青团在实践中不断细化对于政治性的制度化规定,在新一轮共青团改革中,《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更加落细、落实了共青团保持和增加政治性的践履举措。

总的来说,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的百年历程是一段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光荣历史,亦是一幅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精彩图卷,更是指向未来的“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嘹亮宣言。百年绝非苍老,恰是风华正茂。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为源资后人。系统回顾共青团百年征程是为了从自我深处找到成功的经验,政治性正是答案之一,是继续指引共青团继续发挥“助手和后备军”政治定位的理论原动力和实践内驱力。

猜你喜欢
政治性党团青年团
喜报!我厅获省直机关青年党团知识竞赛优秀奖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毛泽东为青年团命名
“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与‘团一大’ ”主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新形势下党团与班级建设创新研究
用“东方红”和“新锋尚”诠释少先队政治性与儿童性——东方红小学少先队品牌建设两例
党团带队办好红领巾学校
欧洲议会左翼党团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嵌入与功能整合:社会组织党建的“政治性-社会性”二维分析
网络政治参与与传统政治性理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