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

2022-02-26 05:05鲁妍妍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医护专业课

杨 梅 鲁妍妍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阐释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该梦想的实现需要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参与,而人才的培养应坚持德育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1]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德才兼备、技术精湛的医疗卫生人才是保障国民健康、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队伍和重要保障。而医护类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优秀医护人员的重任,是医护类学生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医护类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行业特性,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立德树人教育模式贯穿医护人才培养的始终。

1 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育主体的特殊性

从整体层面分析,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主体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医护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前思政理论知识不扎实,相较于本科院校的学生,某对思政理论的认同度不高、知识的吸收能力不强。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在医护类高职院校学生心目中地位较低,不少学生认为,在职业院校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才是学习的首要任务,因而从认知上就导致其对思政类课程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对相关理论的认同感。同时,思政教师作为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另一主体,是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理论的传播者和思政教育的倡导者,肩负着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使命。从目前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来看,部分思政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的青年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思政理论知识储备,但欠缺对学生思想心理特征、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了解,加之个别教师自身思想觉悟不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很难将课程教学转化为真正的思政育人。

1.2 授课情况的差异性

从整体授课情况来看,虽然目前的思政教育模式坚持将思政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但部分思政教师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还是以集中式的思政理论课堂灌输为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从而不能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不能将有效的思政教育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虽然熟悉思政的相关理论,却难以把这些理论真正转化成思想认同、价值认同和行动遵循。虽然许多医护类高职院校积极地开展了思政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但这些实践活动更注重形式,不能从学生实际所缺少的思想道德素质出发,缺少针对性,活动之后缺乏对思政相关理论的巩固与总结,实践效果不明显。医护类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思政教育起步较晚,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教育水平不高,如果不能根据医护自身行业特点和学生的职业需求、职业发展设置针对性的思政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泛泛而谈,就会使学生实际发展与培养目标产生分歧。面对目前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出现的窘境,思政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2 思政教育理论的创新探索

2.1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概念,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实现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全方位覆盖的思政教育一体化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员育人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育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优势,加强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挖掘社会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育人的综合效应。全程育人依托各学段教育工作基础,坚持把有效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作为根本要求,重点在学校的纵向衔接上下功夫。全方位育人就是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网络空间)打通,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强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作用,着力提升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内涵[3]。“三全育人”理念自提出至今,虽然在医护类高职院校中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实践,但并未很好地建立健全全员参与的、三课堂联动的,时间上相互衔接、空间上全面覆盖的育人格局。

2.2 “大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与践行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提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衔接,建立大中小不同学段的纵向“大思政”的融合机制。思政课与不同学科间横向“大思政”融合要求,构建全面系统的“大思政”体系。“大思政”教育理念和“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提出是思政课教学的重大变革,为思政教育的研究和思政教学的实践开启了一个新的思潮。在上述理论提出后,学术界、教育界围绕该理论进行了积极探索。目前,上述理论的研究和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发现,研究和实践集中于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并未有实质性的创新和根本性的变革。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学术界和教育界将上述理论的变革集中于思政队伍的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体系和评价机制的改变上,并未充分体现“三全育人”的全部内容,也未将“大思政”教育理念进行扩展,只见框架、不见内容,缺少对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深层次解释,针对性、落地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而医护类高职院校对上述理论的研究并无特殊表现。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理论界对“三全育人”理论和“大思政”理论进行深度解析,找出上述理论研究和实施的着力点,为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指明方向。

2.3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

2005年起,上海通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实现了对学校思政教育课程的初期探索。第一阶段,启动实施“两纲教育”,推进以学科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思政教育改革;第二阶段,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聚焦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第三阶段,将德育纳入综合教育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通过上述阶段的探索,“课程思政”理念初步形成[4]。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在课堂教育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将专业课教师参与思政教育教学作为下一步思政教育改革的重点。自此,“课程思政”理念开始正式全面提出[5]。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6]。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7]。自此,课程思政成为新时期学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着力点和发展方向。王学俭、石岩在《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中指出,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的结构是立体多元,课程思政的方法是显隐结合,课程思政的思维是科学创新。课程思政是全面践行“三全育人”和“大思政”理论的重要途径,是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8]。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政元素,包括思政教育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及精神追求融入各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产生影响。课程思政虽然在全员育人方面未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纳入思政教育体系中,但在思政课程领域实现了“三全育人”理论与“大思政”教育理论的统一,为思政课程建设和思政课程改革提供了研究和实践的着力点。

2.4 课程思政理念在医护类高职院校中的实施现状

课程思政理念提出后,医护类高职院校在该理念的实践中进行了初期探索,各专业课教师致力于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思政理论。但目前医护类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践仍存在较多问题和困难。

第一,专业课教师自身思政水平存在差异,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未经过专业化系统性的思政理论培训,缺少体系化和系统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的指导,缺少思政教育教学经验,渗透性不足。各专业课教师在自行探索中行走,不可避免地出现对思政理论接受度不高、思政理论包含不全面、协同效应不明显等问题。

第二,各专业课教师未从本专业实际需求出发,不能充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各专业课的教学中。同时,各专业课教师将自身所学的思政理论、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教学方法缺少灵活性,教学内容不够新颖,缺少吸引力和创造力。

第三,思政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对专业课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不够,不能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提供指导和支持。

第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界限不清,导致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无法确定自身的参与度是否合理,无法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最大功效。

第五,医护类高职院校本身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将学生专业课成绩和就业率放在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首位,各项资源的分配在思政教育方面不均衡。

第六,全方位的思政课理论和老旧的教学观点在学生心中已经根深蒂固,新的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学方法无实质性变革的情况下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无法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育人功效。

3 课程思政理念在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中的实施思路

3.1 从医护类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探寻差异化思政元素

医护类专业的学生有其特殊的行业特性,医护专业学生毕业后承担着救死扶伤、保卫国民健康的重任。在思政教育改革中,应从医护类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探寻医护行业相关的重要思政教育元素并多维度融合,实现思政教师理论框架搭建、专业课教师思政元素填充、专业课教师教学方法创新、思政教师教学过程指导、课程教学思政理论总结、社会实践思政知识巩固的教育模式。笔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阅读前人的研究文献,对医护类高职院校学生迫切需要的思政元素进行归纳总结,包括热爱祖国、以人为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科学严谨、洁身自好等。

3.2 根据不同的思政元素,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理念下各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增强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医护类高职院校的学生以思政教育主人的身份参与思政学习,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思政元素设置切合医护类高职院校学生的教育模式,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育人功效,将思政元素合理地融入日常教学中,利用学生可以接受且易于理解的案例解析,使学生掌握不同思政教育,将医护类学生需具备的思政素质根植于学生的内心,使之成为学生的做人准则。

3.3 强化集体备课机制,优化思政教师对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作用

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育领域并非十分擅长,“课程思政”理念的实施要求思政教师充分发挥对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课前集体备课,课中思政教师参与听课,课后指导反馈的机制,实现对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全流程的协助和指导,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优势,为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帮助。

3.4 优化教师评价机制

教师评价机制的改革有利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实施。传统的就业率评价及专业课成绩评价不能使“课程思政”改革有效进行。医护类高职院校应在教师评价中加大思政教育成果评价的比重,从激励的角度促使专业课教师良好地开展思政教育。

4 研究意义与价值

4.1 研究意义

4.1.1 理论意义

一方面,本研究选取医护类高职院校学生必修的思政课作为载体,拟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资源及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入手,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实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本研究也可以作为“课程思政”的有益补充,通过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联系机制,以及思政教师联系学生、班级,指导学生工作等活动,弥补思政课堂之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2 实践意义

一方面,根据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通过本研究把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传递给广大专业课教师,为广大的专业课教师树立教学样板、提供教学参考,带动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同开展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活动;另一方面,通过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的团结协作,改变以往单一借助思政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形态,全面提升医护类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综合素养,在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潜移默化地提升职业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真正实现从显性思政教育到隐性思政教育的转变。

4.2 研究价值

从价值意蕴上看,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在于实现以智启人和以德育人的融合。从逻辑体系上看,各高校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及改革的目的是要实现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的融合,与思政课的教育目的殊途同归。因而在实施路径上,一方面,以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为重要途径,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通,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探究“课程思政”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施路径;另一方面,积极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发挥好思政课的价值引领作用,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真正实现各门课程的协同育人实效。

5 总结

医护类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医疗卫生人才的重任,是实现21世纪“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保障,“课程思政”理念在医护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为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实现思政教育的重大变革,各医护类高职院校应结合各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从本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寻找切合医护类学生所需的思政元素,并将该元素与专业课教育相融合,加强专业课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改进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教师评价制度,进而强化协同育人效应,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医护专业课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试析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社会实践教学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强化研究
系统论视阈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培养研究及外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