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三教”改革的实践探究
——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为例

2022-02-26 05:05赵晓娟雷成霞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双高水利教材

赵晓娟 雷成霞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建设后,已经形成了一些制度化成果,加大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力度,对专业设置重新进行了布局和调整,重构了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等政策文件的出台,定位了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新目标,旨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创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形成一批高水平的专业群和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大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力度,提升国际交流水平,提高专业服务行业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在“双高”建设背景下,结合自身情况和专业特色,面向现代水利,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为核心,融入水利工程、环境工程(水环境方向)、机电一体化(水利智能制造方向)、物联网应用(智慧水利方向)等专业,紧扣生态水利、智慧水利、智能制造等热点,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专业建设标准,培养“德技并修、以德为本、技术领先、技能精湛”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现代水利技术技能人才。要想实现这一建设目标,确保“双高”计划顺利落地和实施,“三教”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持续不断地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才能实现“双一流”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建设,才能实现“双一流”的水利职业院校的落地建设,才能推动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1 “双高”建设背景下实施“三教”改革的必要性

1.1 职业教育发展对“三教”改革的要求

《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早已不是分层教育体系中的下层备选,它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它的教学主体、内容、方法、服务面向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不能按照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生来对待。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目标不甚明确,信心不足,但他们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表现欲,社会、企业对他们的要求也区别于本科学生,并且当前社会产业结构的不同、劳动组织形式的改变,对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上问题亟待“三教”改革来解决,通过改革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推进专业群建设,顺利落实“双高”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1,2]。

1.2 行业、企业发展对“三教”改革的要求

专业群组群逻辑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山西综合改革转型发展等,充分应用大数据、水利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水工水务工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与调度水平,加快向现代化、智慧化、生态化方向转型,构建智慧水利新业态。现代水利对专业及课程标准建设、教材及教法改革,即“三教”改革有了新的定位[3]。

2 “双高”建设背景下实施“三教”改革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团队亟待优化

教师在“三教”改革中解决“谁来教”的问题,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目前,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的教学团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教学团队结构单一,其能力素质无法满足专业群建设的需求。从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来看,大部分高职教师的知识水平单一,技术技能、科研创新能力有所欠缺,专业带头人知识面不够,大师级的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的优势没有充分突显,缺乏以专业群或系列课程群为建设任务的教学团队。其次,教师培养及激励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职业院校主要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教师,由学校到学校的人才引进机制需要改变,定期的企业轮训制度也有待完善;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专业建设、社会服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激励奖评制度不健全。

2.2 教材选用亟待完善

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在“三教”改革中用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随着职业教育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高职教材内容更新缓慢、理论知识占比大于实践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教材的技能实用性、岗位职业性越来越重要。另外,教材的编写、审批流程繁杂,无法紧跟现代行业、企业的发展,新的工艺流程、标准规范不能及时融入其中,导致教材内容不能紧贴生产实际;教材的遴选机制不够完善,专业教师、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更符合当下教学环境的优质教材未被合理选用。

2.3 教法变革亟待提升

教法是教师和教材之间的导体,是完成课程改革和课堂革命的纽带,在“三教”改革中用来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传统的由教师主导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课堂教学不够灵活,学生参与度不高,知识获得感得不到满足;重理论、轻实践的课堂教学无法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不能在劳动力市场突显竞争优势;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还停留在“只见其形,不见其实”的阶段,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优质教学资源数量偏少,不能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可看、可听,可重复、可拓展的学习要求。

3 “双高”建设背景下实施“三教”改革的思路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目标是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创新服务平台,为现代水利发展提供产业对口、技能过关的高素质人才。“三教”改革作为职业教育发展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对接山西省水利行业发展的“五水综改”“五水共治”,跨专业、跨领域组建专业教学团队,提升团队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高度融合,打造“双师型”“创新型”教育教学团队,为教师赋能;校企联合编写贴近生产实际的特色教材和校本教材,重构具有水利特色的模块化课程,构建“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助推教学改革和课堂革命,面向在校学生、行业学习者、社会人士,培养水资源优化、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水利工程智能制造、水利智慧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4,5]。

4 “双高”建设背景下“三教”改革的具体实施

4.1 内培外引,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育教学团队

从教师个体来说,要全面加强和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通过线上线下混合研修、跟岗访学、参加各种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岗位实践能力、课程思政渗透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骨干教师、卓越教师。

从教学团队的建设来说,其一,要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发挥好“传帮带”作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其二,以专业群建设为依托,打造结构化的教师教学团队,打破单一学科壁垒,避免教师“单体式”发展的现象;其三,要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专家、知名学者,加强校行、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学院教师为企业员工提供理论知识方面的培训,企业专家可为学生提供贴近生产实际的技术技能指导,建立双带头人制度,两者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打造“双师型”教育教学团队。

从专业群发展角度来看,应积极深化教师的聘任、培养、评价等制度改革,聘任教师不再是以往的应届毕业生,而在为企业服务3~5年的技术能手中选聘,可以使教师更快、更优地适应角色转变,为教育教学服务;要明确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定位,搭建好教师发展平台,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必须在企业连续锻炼一个生产周期以上,使教师实践锻炼、企业轮训制度落到实处;要积极完善教师的激励评价制度,从师德师风、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专业建设能力、科研转化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最终打造一支师德师风过硬、专业技术水平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育教学团队。

4.2 对接岗位,整合优化教材内容

4.2.1 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

紧跟现代水利、智慧水利、生态水利等行业发展新方向,依托高水平“双师型”教育教学团队,以学生学习为主导,针对项目化、案例式教学内容,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地编排教学内容,配套二维码微课视频、课件、考核题库等教学文本,根据产业发展,不断更新、重组教材资源。

4.2.2 积极开发数字化教材

在“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呈现信息化、数字化趋势,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材呈现形式,以视频、音频、动画、AR、VR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加大云教材的开发力度,使课堂教学更具动态化、形象化、可视化。

4.2.3 对接生产过程,开发特色教材

成立山西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山西水工产业学院、鲲鹏产业学院教材研发组,紧扣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以岗位工作过程为框架,合理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水利文化、工匠精神等,开发基于“真实工作场景+真实工程任务”的项目化特色教材,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岗位能力、产业需求相对接,深化产教融合。

4.3 服务学生,深化教法改革

4.3.1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打造翻转课堂

高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传统“填鸭式”、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应通过开发优质的数字化、立体式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智慧职教”“学银在线”“智慧树”等信息化教学平台,针对不同的学习主体,开发合适的教学资源示范包,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新型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同样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更侧重于引导、辅助。课前,教师需要吃透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通过教学平台发布教学任务通知,进行相关问题的预设,学生可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回答老师的问题;课中,学生就学习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补充,通过抢答、选人、主题讨论、随堂练习等课堂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后,进行反思、总结、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师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习问题,以反馈和调整上课流程。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打破时空壁垒,避免数据“孤岛”、技术“碎片”的现象,随时、随地,可看、可听,可重复、可拓展地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4.3.2 提升实践教学课时占比,打造理实一体的优质课堂

《方案》明确提出,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占比原则上不少于课程总学时的一半。《双高计划》也提到,要坚持产教融合,加快对接科技发展新趋势,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和核心技术产业化。由此可见,对接岗位的实践教学尤为重要,在不断优化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校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水利职业教育集团成员优势,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

5 结语

“三教”改革是“双高”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实施“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可以打造一支德技精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育教学团队,建设一批内容形式优良、符合现代水利发展需求的优质教学资源,形成一套适应现代高职发展理念、精准施教的有效教法,助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高质量发展,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创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
双高水利教材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