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包文强
(华侨大学1华文学院;2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让教育对象主动趋近、积极悦纳、高度认可的一种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2]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面对当前存在的困境,明确教育的边界、目标、手段,以期实现教育边界上的“亲”,教育目标上的“和”以及教育效果上的“力”。
物质文明的空前繁荣、社会环境的日益开放,为教育主体间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议题设置、渠道搭建提供了更多可能,也造成了信息的良莠不齐、情感隔阂等问题,为价值选择、主体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社会关系的丰富一方面为人们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也为人们带来了结构转化、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面对多种文化的冲击,全球化的席卷以及传统文化的不适用,文化的“焦虑感”和“无根感”与日俱增,特别是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等充满对立与冲突的价值元素,构成了跌宕起伏的社会意识画卷。人们价值观念上的自主性、选择性、不稳定性、差异性日益明显,大学生作为接收新事物、新资讯最积极、最迅速的群体,社会意识画卷的多元化极易混淆他们的知识体系、价值系统,从而挑战教师的权威,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另外,还有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重形式轻内容,缺乏丰富的内容和有力的论证,不仅不能给学生带来思想的沉淀和情感的提升,不当的形式还给学生带来负面的观感和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一定教育理念、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承载一定的教育内容,为学生塑造知识体系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把握各方面教育因素的平衡,如启发与灌输的平衡、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平衡、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平衡、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平衡、内容与形式的平衡。时空延伸性与人的选择性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分化、多元化。如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沿海与内地的差距、物质追求与精神世界的不平衡,文化内部的不平衡,使得不同社会主体的生活场景、价值取向、观念意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离散分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因为利益诉求、价值追求、知识要求、现实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容易出现教育主体貌合神不合的现象,包括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启发与灌输、内容与形式之间不匹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中的“力”即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确保人才培养的政治立场与方向”这一实效。具体来说就是思想引领力、政治认同力和教育感染力。从思想引领力来看,由于传统文化的神圣性被祛魅,新的现代性价值理念和伦理标准又没有完全得到确立和保障。马克思说:“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3]403从政治认同力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商品交换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出现了异质性特征,它肯定独立的个人对特殊利益的追求和对特殊价值观念的充分张扬,经济利益的异质化带来了政治话语权的分化,开放流动的社会交往打破了阶层界限。从教育感染力来看,主体性凸显的时代为个人志趣、特长和能力的发挥提供了机遇,一旦教育思维、模式、手段没能及时更新,教育对知识的传递、情感的沟通、意志的加强和信念的筑成等功能必然会受到削弱。[4]
基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效果发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价值意蕴的把握也应该在概念基础上进行符合具体实际的解读。因此,只有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亲”与“和”以及“力”的对象、内容、边界,才能更好地理解背后所蕴含的深刻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任务,自然有自身的边界和原则,这是发挥其功能作用的关键所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亲”,指的就是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手段趋向和接近群体需要。具体来说,从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意志目标以及行为目标四个方面实现亲和力之“亲”。首先是知识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青年大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背景,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新的历史方位、鲜明主题、外部环境、总体布局、发展动力、政治保证等,这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内容指导,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目标更加符合青年大学生的接受程度、认同程度,知识目标的达成能够同时切合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的要求。第二是情感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该是为学生的思想境界提升与全面发展而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确立情感目标,充分调动家国情、亲友情、故乡情等情感因素,在情感上关照青年学生、打动青年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的情感特点、心理结构,贴合情感植入、基于师生互爱互信互助、换位体验,利用情感的趋同性,情理结合,实现共情共鸣共勉。其次是意志目标。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观念归旨、提升根据,不断增强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法治意识等,从而使学生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活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通过身教与言教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让教育方式更具有柔性,有技巧、有艺术、有步骤地驱动青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符合当前实际的意志品质。最后是行为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意志目标落脚点都在行为目标。首先行为必须与目标、情感、意志相统一,应立足于学生的行为模式、实践特点。行为目标又要符合社会发展目标,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为应对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条件的变化,就必须确立塑造未来的理念,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青年学生的才干,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之“亲”。
同时,有“亲”就有“疏”,“疏”指的是必须保持的教育底线和边界,具体来说,即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所说的“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底线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发生性质变化的根本界限,具体来说,就是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传输给教育对象。
和是一种辩证的平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和”,即要实现综合性的教育目标,要在多种教育目标、教育方式等方面分析融通。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所提出的坚持“八个统一”来概括。
在教育目标上,要做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政治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本质属性,价值性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导向。学理性和知识性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严密的逻辑方式上。政治性和学理性二者缺一不可。在教育方式上,要做到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理论性是理论的内在逻辑,实践性则是理论的外部检验。统一性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并认识社会客观规律的必然趋势。多样性是基于时代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出多重选择。在教育过程上,要做到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教师的主导性在于要以身作则、以理服人。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新时代,灌输理论具有无比的优越性,需要借助以对话沟通、尊重差异为主的启发教育倡导共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和思考问题。在教育原则上,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高校政治教育不仅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敢于批驳错误观点。而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的统一,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联动。可见,“八个统一”深刻反映了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的平衡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要在一定的秩序下进行,以有序化和多样化为基础。
力是诸要素基于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结合方式所构成的结构系统以及系统功能的发挥所产生的效果。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之“力”体现在:一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力”。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物质需求上存在的问题基本得以解决,而精神需求问题日益突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领力”提升特别重要,能够解答大学生的价值之惑;二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认同力”。在多元利益和多元价值并存的基础上,又要保持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稳定,这就需要保持政治统治的权威观念即实现政治上的认同。通过价值引领、理论教育,以使其认同;三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感染力”。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事物的根本,而理论的彻底性源自其科学性、价值性和时代性。因而必须使青年学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体悟,并且将自己的目标与时代使命结合,再通过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强教育的生动性,提升其感染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当中,功能即“力”的发挥也是有层次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其对象是国内学生还是港澳台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分别是政治认同(国内学生),国家认同(港澳台学生)和文化认同(包括华裔在内的留学生)。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都是寻找认同。认同就需要教育者坚持一定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手段,使教育结构的功能(力)得以实现。
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互联网的广泛运用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社会结构的变动,多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存,在具体的实现途径上,要充分实现理论挖掘上的亲敬、语言使用上的亲善、媒介选取上的亲近和活动开展上的亲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突出特征的深刻揭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大地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内在规律的遵循。所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亲敬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文化。理论的深化挖掘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亲近、扎根于中国新时代的伟大实际,这就要求我们从理论上积极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与表达,首先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从各个层次全方位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其次充分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我创新能力,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从而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具体化,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贴近青年学生的实际,切实解决青年学生的疑惑,让理论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从而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一方面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发掘中华民族优秀基因,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要讲清楚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密切关系,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以当前所处的时代为依托,使时代发展过程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新政策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融合,在注重内容供给的科学性、思想性、政治性的前提下,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切合时代主题、表达时代诉求,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任何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借助于语言载体来传播和接收。因此,教师能否在课堂上运用生动幽默的话语阐述理论知识、用激情风趣的话语讲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富有感染力的声调感染课堂上的学生,至关重要。首先,任何学科都有其话语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也有其严格的概念、范畴、判断以及相关的话语表达,在理论阐述中必须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引用得当、阐释清晰,也能够将理论的底蕴与魅力阐释出来。其次,对于教育的内容应积极丰富充实,不仅可以引入宏大的时代楷模、伟大事例、时代精神,将新时代国家和社会的风貌展示出来。还可以通过引入各种与大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和事例,以增加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化,从而吸引大学生参与。再次,青年学生的语言表达要一分为二来看,对于反映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西方自由主义等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洋言洋语”要坚决抵制。但对于展示青年人积极向上、活泼可爱的话语,要多洞察、多运用,例如展现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的“国潮”一词。此外,课堂教学与网络影响和谐融通,为开辟合力育人的良好格局提供丰厚沃土,运用好网络语言传递正能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契合网络传播的需要,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提升其亲和力和实效性。
基于以上方式,教师要不断提升话语质量,使话语不仅阐释好理论的内涵与价值,还能贴近青少年的话语,以有意思的话语和举例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让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借助丰富典型的素材阐发新时代青年学生积极向上、励志为国的面貌。
教育媒介和教育方式方法的选取是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关键所在。当前,新媒体技术广泛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式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不仅应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而且也要采用以受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传播媒介。[5]首先,我们要继续沿用作为我们党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宝贵教学方法和经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以说理为主的方法行之有效,当前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说理,使得案例呈现更加立体生动,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更加多样有效。第二,要善于充分利用思政翻转课堂、网络直播技术、线上线下学习平台等技术手段来开展实时教学,提高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政课教学、开展思政活动的能力。充分运用微博、微信、QQ论坛等工具,通过易于接受的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堂等教学新形式,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接受度。第三,当前短视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短视频以社会生活的实际讲述一个理论、一种精神、一个热点,将拉近思想政治教育者与青年大学生的距离,也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力。
在媒介的选取上要做到亲近,还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媒介相匹配,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媒介选取上讲究精准性、精细化。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新媒体传播的特点、青年学生的喜好,有针对性地选取讲述媒介。
文化育人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思想的成长与发展。在新时代,文化育人已不仅仅指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还包括网络文化育人、校园文化育人、制度文化育人等方面。致力于在新时代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升其亲和力、发挥其实效性,就要利用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快捷性、多元性,深刻而普遍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考方式;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的自发性、多样性、现实性,影响大学生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利用传统文化的丰富性、民族性、稳定性,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理想信念;利用制度文化的规范性、系统性、发展性,影响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处事方式。以生动化、多样化的文化育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与全面发展。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知识需求的个性化和特殊性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活动形式。在学校讲座、辩论、社团活动、文娱活动等校园活动中都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校内“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在一言一行中提升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理想信念,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校外政策宣讲、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在走出校园、走进群众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成长。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一项系统工程,要借助于网络途径,切实整合实体空间和网络空间,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育人。要以“互联网+思政”为载体,组建一个包含党团干部、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内的线上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占领网络高地,切实掌握网络阵地的主导权和主动权,并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互动性强的网络交流学习平台,给青年大学生提供多元化、互动式、多渠道的网络教学机会,建立以思想引领、答疑解惑、理论讲解、时政分析等在内的线上经验交流平台,开启网络“新征程”,凝聚思政正能量。
总之,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要从理论挖掘、语言使用、媒介选取、活动开展上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优势与队伍力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增强理论内涵的同时更加贴近青年学生实际,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