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居族现象分析与应对

2022-02-26 04:42孙幼波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孩子工作学生

孙幼波

(浙江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

蛰居族又被称为“尼特族(NEET)”“啃老族”、城市“蹲”族,最早在英国和日本受到关注,它具体指的是一些不升学、不就业,蛰居或蹲在家的这一类族群,他们长期居于狭小的空间,不上学、不上班、从社会退隐和抽离,自我封闭地生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蛰居族变成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蛰居现象近20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例如前些年贴吧的“家里蹲吧”、知乎的“蛰居族”话题等受到网民的热烈关注。而近年来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就业形势面临新的挑战,大学生蛰居族的人数也在逐步上升,2020年全球青年失业率为13.6%,有2.67亿青年人处于既未就业、也未受教育和培训的状态,占比青年人口总数的22%。[1]因此,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自觉地把个人目标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对于破解当前蛰居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蛰居族的自我画像

按照蛰居原因的不同,可以把蛰居族分成主动型、挫折型等几种类型。

(一)更高目标、充足准备的主动型蛰居

有一群青年群体他们蛰居在家,努力学习与备考,他们在毕业之前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如升学、考研或者考公务员等,他们渴望更高的学历、更好的高校和更感兴趣的专业。[2]

“我觉得高考结束选了工科,后来读着读着就没有那么感兴趣,反而对于历史专业有更多的向往,所以我一定要考上历史的研究生”。(小A,在校大学生,22岁)

但是课业学习中时间紧、任务重,兴趣不高的小A为了完成学业已经占用了大部分时间精力,为了就读心仪的专业,他不得不留足时间作充分的准备。还有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想要申请更好的大学出国深造,会重复不断地刷绩点、刷英语成绩等,直到收到满意的录取通知书。

(二)挫折打击后一蹶不振的挫败型蛰居

有一群青年的状态有明显的变化转折点,受到应激事件影响后呈现蛰居状态,如突然就对身边正常的学习生活丧失兴趣,宅在家里,不出门、不交友。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过一些挫折与打击,继而失去了奋斗的初心,想着“躺平”就好。曾经乐于助人的小B在读高中的某一天突然回到家说自己不去上学了,并且要求和家里人分居,自此开启了她长达4年的蛰居生活,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柜子堵住房门,拒绝和外界联系和接触,只有在送饭的时候愿意打开小窗。在其母亲耐心的陪伴过程中,才了解到是因为高中时期小B遭受了校园霸凌,被同学和朋友们背叛和伤害。小B当时的想法就是“不想跟任何人发生交流,也不知道怎么交流”。

(三)人际交往恐惧回避的逃避型蛰居

毕业5年的上海人小C干过3个月的工作后一直待在家里,因为不想跟公司里勤勤恳恳的外地人接触,自己则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我觉得这些人太鸡血了,每天都有用不完的劲儿,一直在内卷,跟他们接触我挺有压力的”。(受访者小C)

于是小C回到家里花着父母的退休金,等着家里的几套房子拆迁,平时打打游戏,点外卖看剧。这一类群体他们的家庭条件比较好,衣食无忧,大多是家中独生子女或者比较受宠的子女,从小到大按部就班地生活,没有碰到过任何挑战与挫折,由此导致性格比较孤僻、较难合群、害怕交往、逃避现实,沉浸在网络里,在现实中容易被边缘化。他们有些人曾经尝试做正常的上班族,但是往往不适应在工作单位与身边的人接触,不喜欢被制度所约束,从而辞职蛰居在家。

(四)不良心境下无可奈何的自闭型蛰居

与前几类蛰居类型相比,这一类蛰居群体往往拥有让人羡慕的学历背景,从名校毕业,是大家口中的人生赢家,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们从高校毕业、结业甚至肄业后蛰居在家。他们从小就很聪明,在中小学阶段乃至大学阶段成绩突出,承担着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深厚期望,由此导致只重视学习成绩忽视了健全心态和性格的建立。37岁的博士小D在读博肄业后回到农村一贫如洗的家,终日沉迷于读书,不与外界交流、不从事劳动,依靠父母仅有的农业收入生活,从众人眼中的佼佼者变成非议的对象。

(五)职场认知中高低不就的矛盾型蛰居

还有一类人群,对自身优势和劣势认识不清,职业兴趣模糊,不能准确定位个人所擅长的工作类型。中专毕业的小E目标不明确、行动力较弱,既不愿意和父辈一样凭手艺吃饭,也不愿意沉下心去再好好学习知识和本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尝试经商、做技工、学厨师,最终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了了之后窝在家里啃老。与之对应的被社会广为关注的一类群体叫“三和大神”,他们怀揣着赚钱致富的梦想来到深圳,却遭遇现实的严重挑战,他们从事日薪日结的工作,“干一天玩三天”“破罐子破摔”,抵制枯燥无味的流水线工作,在三和周边“混吃等死”,乐在其中,没有社交、没有爱好,得过且过,以一种新型的姿态蛰居。[3]

二、蛰居族的典型特征

(一)心理上呈现出孤独无力状态

在各种形态的蛰居族中,涉及到心理方面的特征感受时,出现最多的词汇就是“无奈”“孤独”“怕吃苦”和“逃避现实”,这也说明蛰居族群的成员们普遍的心理状态就是深深的无力感。他们大多数人对于目前所处的蛰居状态表示不满,有的对社会无奈、有的对家庭无奈、有的对自己无奈,消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一味抱怨不去努力。他们往往比较孤独,性格内向,身边没有知心朋友,人际交往紧张,只能在网络上找一些心理慰藉;在选择职业时,蛰居族不能客观看待自己的能力,妄想找到付出少、回报大的工作,对于基层工作岗位视而不见。

(二)行为上呈现出关注自我状态

大多数蛰居族都比较关注自我,不喜欢被外界约束,不会客观地看待问题,把自我意愿的满足作为一切行动准则。自由自在是他们追求的生活状态,不愿意与父母和师长们交流,遇到说教式的讨论就会产生抵触和逃避,难以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不尊重或者不重视。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淡薄,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喜欢把取得的成绩内归因,把出现的问题外归因。

“家庭出身很重要,父亲是公务员,儿子可以进事业单位;父亲是老板,儿子可以跟着父亲接替事业;父亲是退休工人、农民,儿子只能啃老”。(受访者小D)

他们不想委屈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情,一旦工作过程中感觉到枯燥无味,便随时选择辞职,不顾及其行为可能对家庭、对工作单位、对集体造成的不良后果。

(三)群体中呈现出学历趋高状态

在国内外的现有研究中,蛰居族群体受教育程度偏低,主要集中在职高和大专的学历,其次才是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最小的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4][5]而在各个网络社区中讨论的蛰居族的自白中,出乎意料的是大学本科学历的人群占一半以上。由此可见,蛰居群体不再以教育水平不高的低学历青年为主,出现越来越多的高知群体,其中还不乏顶着名校毕业生光环的青年。[6]《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与过去4年比较略有下降。

高学历毕业生对于学历优势的认同感越来越少,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也做起了蛰居族的一员。

三、蛰居族成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变革宏观影响

1.社会经济进步为蛰居族提供生存空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庭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得到基本满足,进而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世界上很多经济发达国家一样,中国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结构性障碍,过去几十年,人们不得不为生计奔波奋斗、养家糊口,如今我国实现了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已经实现,蛰居族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蛰居族可以堂而皇之地缩回舒适区。

2.就业形势严峻为蛰居族提供逃避借口。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中国社会的就业环境开始变化,年轻人工作机会减少,适应就业市场的压力普遍增大,寻找一份合适满意的工作日益艰难。[7]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压力,年轻人开始借助高学历的敲门砖,例如留学、考研、考公等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寻得一席之地。面对取得高学历过程中的多次失利,许多年轻人开始放弃自我,降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或者随便找一份工作,或者找到工作之后“闪电离职”,继而自我原谅、自我放逐。

(二)家庭教育熏陶有失偏颇

1.家庭教育观念误区埋下蛰居种子。与西方的家庭教育模式不同,中国家庭提倡尊老爱幼、和睦友好,特别是伴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逐渐增多,家长的全部心血都放在孩子身上,在吃穿住行等方面为孩子提供最全面的服务和保障,唯一目的就是让孩子心无旁骛地学习,将来学成后“出人头地”。另一方面,许多父母长期给孩子灌输“只要你好我们就好”的观念,未能给孩子树立起正确的赡养观。这样家庭教育观念下,孩子缺乏独立性、奋斗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造成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蛰居族在精神上无法断奶、经济上难以独立,理所当然地成为“啃老”一族。[8]

2.家庭教养方式限制青年健全发展。家庭教育中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重金钱、轻文化,重物质、轻陪伴,重说教、轻沟通。在教养方式上,或放纵孩子、不闻不问,任其自由发展,没有做好正确的引导教育;或溺爱孩子、言听计从,一切服从孩子的意愿,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或控制孩子、凡事包办,希望孩子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造成了叛逆对抗。[9]此外,家暴、离异等现象也对孩子内心造成了极大冲击,使得孩子对人际交往产生抵触或者排斥,进而逐渐边缘化。

(三)学校教育发展动力不足

1.素质教育不够突出。学校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能,应试教育背景下导致学校教育重知识传授、轻人才培养。当今时代蛰居族群体大多都经历了应试教育,“唯分数”“唯成绩”的特点显著,重识记、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分数、轻能力,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创新、缺乏活力、缺乏抗挫能力、缺乏奋斗精神。此外部分高校专业培养与实践应用有偏差,专业培养过程中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在走出校园以后无法成功转化为“独立社会人”,既没有在专业上成才,也没有在精神上成人。

2.生涯教育效果欠佳。为了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就业指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0]高校往往会设置一些生涯规划类课程,指导学生如何选择职业,但是课程覆盖面还不够,结合专业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还比较缺乏,在校学生了解职场多为网络搜集,难以有一个全面真实沉浸式的了解,从而导致在择业过程中比较盲目,继而因初入职场的“糟糕体验”丧失了工作的热情与兴趣。

(四)个体成长规划认知偏差

1.目标缺失迷失奋斗方向。目标是人们对未来充满美好希望和不懈追求的方向,有了目标才有奋斗的动力,而奋斗也是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青年群体应该树立远大理想,矢志艰苦奋斗。而蛰居族群体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无法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不思进取,他们把追求无所事事的生活当做是自己追求自由、追求未来的目标,过好今天就是“万事大吉”,很少考虑将来,把日常生活和理想目标分离开来,未能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没有任何帮助。

2.定位偏差影响职业选择。蛰居族的形成与青年自身的职业定位偏好有着密切联系,他们有明确的个人定位,对未来的工作目标也很清晰,但是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在没有找到好工作之前宁愿不工作,他们不认同“先就业、后择业”的工作态度,在没有做足充分准备之后“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未知领域的职场世界,最后处处碰壁、无功而返,受到打击后一蹶不振,不愿再尝试新的工作机会。[11]此外,还对职业进行等级划分,未能切合实际作出正确的就业选择,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四、蛰居现象的对策分析

蛰居族的这种人生“悬置”状态如果长时间持续,那么这些具备劳动能力的青年自愿选择不就业所形成的舆论导向将不利于奋斗精神和劳动精神的养成。蛰居现象不仅仅是青年个体的问题,更是上升到了家庭与社会问题,对和谐社会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必须加以重视并做好引导工作。

(一)社会加强引导支持,营造健康向上氛围

1.健全青年支持体系。社会应该构建良好的外部支持体系,营造关心关爱的氛围。对于蛰居族而言,他们大多是对目前的现状表示不满,内心痛苦却寻不到出路,忍受着旁人的冷嘲热讽与另眼相待。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他们解决学业难题、职业适应、人际交往等问题,尝试成立专门的帮扶机构。如在日本已经受到蛰居族欢迎的“租赁姐姐”“租赁哥哥”,扮演着倾听者的角色,并对倾诉者进行心理疏导,让蛰居族早日回归社会。

2.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青年群体在就业市场面临“求职难”和“招工难”的双重压力,因此,社会要完善就业机制、规范就业市场、解决结构性失业难题。如同解决“三和大神”这一类新型蛰居族的难题一样,如何保障用工规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要引导青年创新创业,进一步加大对新型职业的扶持力度,以适应部分不愿出门、只愿意蹲在家里工作的群体。如日本东京大学高材生Nito就是蛰居在家,但是他日常生活规律,从画漫画到开发创作独立游戏,这也是一种新型的就业方式。

3.倡导勇于奋斗的社会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时代是实现梦想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奋斗就是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要加强劳动教育,践行奋斗幸福观,通过勤恳地劳动、不懈地奋斗培养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择业观。

(二)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塑造健全人格

1.尊重孩子的个体化差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和终身教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每个人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是全方面的、多维度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成为科研学者,有一部分孩子也会走上基层工作岗位。家长在教育和引导孩子的同时,要摆正心态,客观对待孩子的优势和不足,充分了解孩子的特质、挖掘孩子的兴趣点,帮助孩子进行职业规划。

2.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家长对待孩子既不能够采用不闻不问、漠不关心的方式,也不能够对其过分地宠爱和纵容,要提高孩子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适当做好陪伴与沟通。在家庭中也要注意孩子在家庭关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参与家庭事务的过程中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

3.培养孩子理性平和的心态。在为孩子提供物质帮助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孩子的精神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进行适度的挫折教育,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学校完善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完善学校教育功能。青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和传播真理的作用,更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和塑造新人的重要使命,因此学校不仅仅要把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作为考核学生的指标,更要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导向,注重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信息的渠道更多,所获得的信息量更大,但是由于青年心理上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不良思想的侵蚀,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构建全链条式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对于中学而言,鼓励开展生涯启蒙教学;对于高等学校而言,从招生、培养、就业等各个环节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专业方向,有效地做好人职匹配。在培育过程中组织校友分享、名企走访、实习实践等活动,助力学生有效度过从校园走向社会的过程。

(四)个体端正就业心态,增强提升自身素质

1.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青年学生初次走向社会缺乏工作经历和生活经验,适应过程长,这就要求学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职场素质能力的培养,开展社会实践以提升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抗挫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还可以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专业前景,掌握职场信息。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够更加从容地走向社会。

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青年时期面临职业选择、经济独立、结婚生子等多重挑战,这就要求广大青年要努力培养自己独立健全的人格、健全必要的心理素质、锤炼坚韧不拔的品质,正确看待义与利、得与失、成与败、群与己,保持乐观自信的心态,以一种稳定而积极的态度看待世界。

3.树立正确择业心态。正确认识就业形势与择业困难之间的关系,要积极主动寻求就业机会,而不能被动地“等”“靠”“要”;要顺应时代不断发展,实现多元化就业,突破大部分学生留在大城市、进入大企业的局限性,放眼西部和基层,努力将个人的理想同祖国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孩子工作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不工作,爽飞了?
学生写话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选工作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