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走”“跑”的词义演变分析1

2022-02-26 03:53赵芸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句法介词语义

赵芸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史系,山西 晋中 030600)

在汉语词汇史上承担奔跑义的有“走”和“跑”,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两者存在着相互竞争关系,并最终由“走-行”对立演化为现在的“跑-走”对立。从《说文解字》《广雅》开始就分别对“走”和“跑”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到了现代,学者们不仅单纯探讨他们的意义,还对二者的起源和发展、语义的细分、句法形式趋同导致的语义替换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目的在于综合古文献与现代研究的成果,对“走”和“跑”的发展、使用与替换的状况进行全面描述,并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1 对于“走”与“跑”的解释以及研究现状

1.1 古文献中“走”与“跑”的释义

汉语史上用来表示“行走”义的有“走”“趋”“行”“步”“跑”“波”等。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由“走”和“跑”来表示“行走”的语义。“走”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存在,而“跑”则是唐代才兴起的后起字。甲骨文中的“走”为象形字,类似挥动双臂用力奔跑的一个人,金文中的“走”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在下面添加了“止”字,而“止”就意味着脚,突出了用脚奔跑的意思。秦篆则基本与金文相同,而汉隶在进一步变化的基础上成了今天的“走”字[1]。汉代刘熙的《释名·释姿容》中,用“行”的速度来解释“走”:“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说文解字》中则说道:“趋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属皆从走。子苟切。”《广韵》对“走”的解释为“趋也,子苟切。又音奏。”

从《说文解字》中可以看出,“趋”是理解“走”的关键。《说文》中对“趋”的解释为“走也。七逾切。”由“走”与“趋”互训可知,在许慎看来两者是相同的。但是在《礼记·王藻》中提到“走而不趋。”从“走”与“趋”在一句话中的并举上可以看出,在速度上“走”可能要快于“趋”。在《康熙字典》中也印证了“趋”是速度较快的“行”:“《集韵》逡遇切,音覻。行之速也。《类篇》千句切,音娶。行也,速也。”

《广雅·释言》中对“跑”的解释为:“跑,趵也。”《广韵》中将“跑”解释为“刨”:“足跑地也。”在《康熙字典》中又分别用“蹴”和“趵”来训“跑”:“又《广韵》蒲角切。《集韵》弼各切,并音雹。秦人言蹴曰跑。《博雅》趵也。”

对于“跑”的理解就涉及了“蹴”和“趵”。“蹴”在《说文》中解释为“蹑也。”也就是“踩踏”之意,与“刨”字相同。《康熙字典》中关于“趵”的解释如:“《广韵》《集韵》北角切,音剥。击也。《玉篇》足击声。”所以“趵”是用脚踏地的声音,同时“趵”还有“跳跃”之义,“《集韵》巴校切,音豹。跳跃也。”可以看出,“蹴”和“趵”都将动作的焦点集中到了脚对地的运动上来了。

佛经中还可以见到将“咆哮”与“跑哮”通用的情况,大概是古人将“咆哮”理解为蹬跳起来然后咆哮的意思。

1.2 “走”与“跑”的研究现状

“走”由古代的“奔跑”义演化到今日的“行走”义,即古代的“走-行”对立到现代的“跑-走”对立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王力先生认为“跑”作为“奔跑”义在唐代就已经出现[2],曾良认为“奔跑”义起源于唐代,但是更可能是跳跃之义,从语义、音韵等方面做了论证[3]。蒋冀骋和吴福祥并不认同王力的看法,他们认为“跑骏马”的“跑”仍然为“刨地”的意思。马刨地的目的是想挣脱缰绳以便驰骋,并认为“跑”表示“奔跑”的意义开始于元代[4]。大概由于“跑”是从动物身上转借而来,最初“跑”的一般都不是人。到了明代才开始将人作为“跑”的主体。徐国庆认为是新的成分的加入引起了词汇系统的变化,也就是“跑”取代了走的意义后,“走”才有了“行”的意义[5]。杨荣祥也采取这种词汇替代的立场,他认为《世说新语》以后“走”由于“奔”的排挤而失去“奔跑”义。《祖堂集》之后,“跑”则开始逐渐替代“奔”[6]。叶锦明则是从历时的角度对“走”和“跑”的替代过程进行了解释,并认为“走”的产生时间最早,使用范围最广,并且拥有强大的构词能力,而“跑”作为“奔跑”义来解释产生于六朝[7]。杜翔则从句法形式的相近引起词汇替换的角度对这一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他认为趋向动词、动补结构的产生与发展,句法的精确化,在句法层面上为“走”与“行”的趋同提供了条件[8]。

2 语义与句法结合的分析

为了理解的方便,首先通过对现代汉语中“奔”的不同读音的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对类推出“走”和“跑”的义项加以分析。在现代汉语中,“奔”字后面是否连接目的地,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当“奔”读作一声的时候,奔可以分析为[快速]+[状态],例如“奔跑”“飞奔”就说明了“跑”的时候速度快的状态。“奔”读作四声时,通常后面还需要加一个表示方向的“向”或者“至”,比如“奔向未来”,这时的“奔”可以分析为奔跑:[位移]+[快速]。当没有表示趋向的“向”时,如“一起奔明天”,这时的“奔”可以分析为[位移]+[快速]+[到达]。而“奔”与场所名词之间是否需要加其他成分就体现为“奔”的不同句法特征。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奔”根据自身需要被强调的部分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读音策略。

通过对上面方法的类推,对“走”和“跑”分别进行义位分析。在《左传》中有这样一句“遇敌不能去,弃车而走林”。由此可见“走”可以由以下的三个义位构成,即[位移]+[快速]+[到达]。当强调“跑”的速度、位置的移动和到达的场所的时候,“走”后面可以直接连接场所;而只是表示移动的过程,需要引出场所的话,后面则需要介词或者表示方向性的词语,如《诗经》中的“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或者还存在着重表示速度的情况,这时候“位移”和“到达”之意就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经常与走搭配的如:“奔走”。整理如下:

(1)跑到:[位移]+[快速]+[到达]

(2)前往:[位移]+[前往]

(3)迅速:[快速]

将“赴”根据句义中被强调的部分分为以下义位。

(1)跑来(往):[位移]+[快速]+[到达]

(2)前往:[位移]+[前往]

(3)迅速:[快速]

(4)奔跑:[位移]+[快速]

通过义位分析可以看出,“走”和“赴”的义位是基本相同的,这为后来的“跑”取代“走”提供了语义上的前提。

3 “走”“跑”的历史演变情况

3.1 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中,搜索西周时期的“走”,检索到8条结果,其中6条“走”都是以“奔走”的形式体现的,这时的“走”强调的便是[位移]+[快速]。从两者联合使用来看,“奔”和“走”两者都表示“跑”义,“走”最初是与“奔”同义,都表示“奔跑”之意,“位移,挪动”是此时期“走”的主要内涵。在句法方面,“奔走”后面可以接表场所的宾语或者独自使用,因此其语义可以分析为[位移]+[快速]+[达到]。例如:

(1)今尔奔走臣我监五祀,越惟有胥伯小大多正,尔罔不克臬。(《今文尚书·多方》)

(2)骏奔走,执豆笾。(《今文尚书·武成》)

在西周“走”单独使用的例子有两个,分别作谓语动词和定语。如:

(3)瞽奏鼓,啬夫驰,庶人走……(《今文尚书·胤征》)

(4)古公亶父,来朝走马。(《诗经·绵》)

春秋时期对于“走”的检索结果共有53条,其中依然可以发现“奔走”连用的例子,如:

(5)攻难之士将奔走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除此以外,“走”的独立使用远超过“奔走”连用的情况。这个时期的“走”除了本义中的“位移,挪动”之外,也具备了“通过、经过”义,如下面例6中的“走林”。“林”是移动目的地的同时,也可以是“走”动作影响下的客体对象,那么就有了“通过、经过”的含义。“林”作为“走”的宾语,“走”的句法并没有改变。

(6)遇敌不能去,弃车而走林。(《左传·宣公十二年》)

战国时期共有196条结果,其中除了与春秋时期用法相同的情况外,还出现了“走”与“出”连用的情况,虽然此时期大部分的“走”中代表[位移]+[快速]的意义依然存在,但是在与“出”连用的情况下则更强调的是“离开,远离”义。如:

(7)武王曰:“焉至?”对曰:“贤者出走矣。”《吕氏春秋·贵因》

根据杜翔的考察结果,区分“走”“行”的一个重要句法特征就是当两者后面都需要连接表示处所的名词时,介词的使用与否,即是否具有动作趋向性。也就是说,“行”的义位分析中不包括[到达]一项。“走”可以直接加处所名词,如上面例(6);而“行”则需要通过介词“于”来引导出处所[8],如:

(8)桓公微服而行于民间。(《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动作趋向性的减弱是“走”由“奔跑”义向“行走”义转换的原因,即[到达]意在逐渐失落,其中“走而之”这一结构需要引起特别注意,因为这是“走”与“之”所构成的连动关系。“而”是相当于介词的一个词,所以从形式上来看“走”开始向“行”靠拢。

3.2 汉魏六朝隋唐五代时期

两汉时期的“走”除了保留之前的“奔跑”的意义之外,还出现了一些较为频繁的搭配方式。如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涉及与“出”的搭配。同时与“入”的搭配也出现了,说明“走”表示方向性的语义进一步减弱。也就是说原本“走”的语义分析为[位移]+[快速]+[达到],其中[达到]部分开始消失,例如:

(9)输徒骊山。遂亡走至江中。(《前汉纪·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一》)

这一用法也一直延续到六朝隋唐,如:

(10)宋武帝击破,走至彭蠡湖,乃悉力栅断左里。(《通典·兵九》)

在汉魏六朝,“走”字可以和表示方向的动词结合。如与“出”“入”“去”“来”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到达]意失落,如:

(11)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史记·冯奉世传》)

(12)年九岁。走入城门。入未央宫掖庭殿门。(《前汉纪·前汉孝成皇帝纪二十四记》)

除此以外,“走”在形式上也开始向“行”格式靠拢,如在“走”的后面需要加表示方向的动词“至”“之”或者介词“于”来标明移动的方向。这说明了“走”自身所带的表示动作方向,即[到达]意的进一步消失,与“行”的句法结构越来越相似。例如:

(13)输徒骊山。遂亡走至江中。(《前汉纪·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一》)

杜翔认为“走”后面不能加“于”引导处所,但是如上所述,虽然“走”加“于”的例子较少,但是并不是完全不存在这样的情况。所以笔者将他的结论修正为“行”不能接趋向动词“出”“入”“去”“来”,但是可以偶尔与介词“于”连用。所以“走”与“行”在形式上也变得十分相似了。

“走”的行走义体现得最清楚的是在五代的敦煌变文中,可见在口语中“走”向“行走”意发展速度更快。如:

(14)陵有老母,八十有五,走待人扶,食须人喂,负天何辜,也被诛戮!(《敦煌变文·苏武李陵执别词》)

《说文解字》中没有“跑”字,可见它是一个后起字。从字形上看,“足”旁表意,“包”旁表音。“”与“跑”都是并母平声。但是随着全浊声母的消失,用“”和“赴”记录的其他义位的词音发生了变化,而表示“奔跑”义的专门由“跑”来记录。到了唐代则出现了用“波”来记录“跑”的情况,比如敦煌变文中有“波逃”一词。如:

(15)两(雨)泪悲啼,自家走出寺门,随众波逃。(《庐山远公话》)

据傅永和考证,变文中还有“浮逃”与“逋逃”,并且 “浮”“逋”“跑”这三个音十分接近。[9]这也说明了“跑”来源于“”的观点可能是对的,因为“”的声旁与“浮”的声旁都为“孚”。

在六朝隋唐时期,“跑”开始出现。真正表示“奔跑”意义的“跑”不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此时的“跑”还是“刨地”的意思。叶锦明认为王力的唐代起源说和蒋继骋的元代起源说都不准确[7],但是根据他的描述,六朝时期使用“奔跑”义的“跑”只有一例,且没有明确给出示例,所以无法作出“跑”确实被用作“奔跑”之义的论断。其次,因为今人并无古人之语感,故本文赞成杜翔分析“走”变化成“行走”义时所采取的谨慎态度,在解释为“奔跑”和“刨”都可以的情况下,对“奔跑”义的产生时期持保留态度。因为蒋继骋所采取的《元曲选》中的元曲也多少经过了明人之手加工,所以“奔跑”之跑出现时间定为明代更为合理。虽然关于“跑”不具备“奔跑”意,但是从韦应物的《调笑令》中“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一句可以看出,“跑”后面可以连接宾语,与早期“走”表示“奔跑”意时具有相同的句法结构,所以句法结构的相同为“跑”进入表“奔跑”义的“走”的空位提供了形式条件。

3.3 宋元明清时期

宋代的时候,“行走”义的“走”与“行”均大量使用,“行”更多地用于书面语中。与此同时,还有少量的“走”表示“奔跑”之义,如下面的“走”表示“行”的意义。同时叶锦明还针对“走”的语法位置提出,“走”经常处于表处所词的后面。[7]可能由于考察了《全宋词》和《五灯会元》,这一结论并不具有普遍性。南宋时期“走”之前出现表存在处所的情况,证明了“走”渐渐失去了趋向义,例如:

(16)天下只是这道理走不得。(《朱子语类·卷四十六》)

(17)才上法堂。化便喝。僧亦喝。行三两步。化又喝。僧亦喝。(《虚堂录·卷一》)

在考察元代的资料时可以看出“走”基本上已经取代了“行”来表示“行走”义。如:

(18)他走到金水河里,和将一块青泥来。(《朴通事·下卷》)

但是“行”表示“行走”义也在使用。如“行”与“走”连用后的“行走”,更多的则是词汇化后的使用结果,如“行者”“行路”。例如:

(19)就赶着客人的驴子,往前行走。(《老乞大新释》)

明清时期的“走”表示“行走”义的地方基本得到确认,同时“走”的用法也变得更加丰富,“走”之后除了可以加典型的“经过”的场所以外,还可以连接作为补语的表达时间和位移距离的成分,如:

(20)魏兵败走十余里,魏将死者极多。(《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元代虽然已经有少量“跑”作“奔跑”义的情况,但是直到明代才真正发展,如要接表示移动场所的名词时,通常需要一个表示趋向的成分,也就是说这时候的“跑”(前身“赴”)的义位中[到达]成分缺失。同时“跑”的后面也可以接表达时间和位移距离的成分,这是对于表示“刨地”意中“跑”的句法形式的继承,而“跑”则继承了表示“奔跑”义的“走”的句法结构,如:

(21)步兵听点鼓,整队缓步向前,听擂鼓,趋跑向敌。(《练兵实纪·卷五》)

(22)且言方弼、方相背负二位殿下,一口气跑了三十里,放下来。(《封神演义·第八回》)

概括来说,“走”由于“到达”意的逐渐失落,在句法上与“行”相似,最后有了“行走”意。“跑”在句法形式上与“奔跑”意中的“走”相同,即可以直接连接宾语。“走”在元代就开始表“行走”义后,为“奔跑”义留下了语义空位,出于语言表达的需要“跑”填补了这一空位。

3.4 “行走”义与“奔跑”义的变化过程

表示“行走”义用字的变迁过程:在先秦至六朝是由“行”来表示,唐五代时一部分“走”开始少部分表示,宋时“行”与“走”相当,元时“走”的数量开始增多,明代“走”占据优势并出现少量的“跑”,清代则由“走”来表示。

表示“奔跑”义的用字的变迁过程:先秦至六朝时期由“走”来表示,到了唐五代除了大部分的“走”以外,还有一部分通过“奔”与“走”的连用形式“奔走”来表示,宋时“奔”开始占据优势,元时“奔”与“走”一起表示,明代“跑”则进入了“奔跑”义的表示中,到了清代“跑”则完全代替了“走”和“奔”。在由先秦六朝的“行-走”对立变更到今天的“走-跑”对立的过程中,“走”兼表两种意思的情况持续了很久,这也反映了语言在做内部调整的时候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10]

4 结论

本文以汉语词汇演变过程中承担奔跑义的“走”和“跑”为研究对象,对于“走-行”对立演化为现在的“跑-走”对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考察。本文综合古文献与现代研究的成果,对于“走”和“跑”的发展、使用与替换的状况进行描述,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走”用作“奔跑”义见于殷商时期,真正用作“行走”义是在元代,在语义变化的过程中“走”中[到达]义的脱落是其具备“行走”义的形式条件。而“跑”虽然来源于“赴”,本字却出现较晚。唐代时依然用作“刨地”之义,真正用作“奔跑”义是在明代,同时在这一时期“跑”的用法也变得更为丰富。

猜你喜欢
句法介词语义
介词和介词短语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语言与语义
句法二题
介词不能这样用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