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爽 李丹丹 王莹
从党的十八大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到党的十九大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工作目标,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发展数字经济的国家战略,都可见数字产业发展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高效精准的进行科技管理数字化,把科技投入精准投放,是对科技部门基于大数据时代进行科技管理提出的新挑战[1]。
传统的科技项目管理存在对拟立项课题缺乏可行性论证、片面追求对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注程度,为了弥补传统项目管理的不足,吉林市科技局自2016 年开始筹建吉林市科创云大数据平台(项目编号20165029),并于2017 年4 月上线运行,主要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结合人工智能,重构科技项目管理流程,提高政务管理效率,对在吉的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型企业可收集的科技创新体系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数据挖掘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来形成产业发展态势、政策资讯、科技数据统计分析图表、科技创新服务相关组件以及创新地图等多种数据可视化服务形式供社会各界使用。通过平台5 年的运行并不断对相关功能的升级调整,目前平台已经相对成熟,可实现对吉林市科技局科技项目信息全流程闭环留痕管理模式。
传统政府投入的科技项目从发布项目指南开始,申报材料形式审查,领域专家评审到项目立项等过程,企业对项目的申报受项目申报指南的限制,与企业市场化背景下科技研发存在不同步的情况[2],因此吉林市科技局调整科技项目管理思路,与企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打破传统的项目征集时间单一,调整项目库全年都可申报,并将项目管理系统按照不同管理权限免费给企业科研管理部门使用,每年度的科技项目投入资金定期从企业已自主立项开展的科技项目研究中选取与当年度项目指南匹配的项目给予支持,大大延长了科技项目前期可行性论证的时间,并与市场机制有效融合,降低了科技项目的管理风险。从而使项目管理工作更快速、科学、规范和公正,不仅便于广大企事业用户的项目申报、合同签订、项目验收及信息的储存,实现了立项管理全程信息化,优化改进政府办事流程,同时使科技管理者从繁重的资料收集、整理、统计查询中解决放出来,并大大减轻项目单位的申报负担;网络申报、初审、评审等系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在项目评审中增加的手机APP 答辩模式有效起到评审专家与答辩人的规避作用,智能化评分系统简化了评审过程。专家网上评审机制的引入的建设更加促进科技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公正性和高效性。
吉林市科创云大数据平台以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智慧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工程来提升科技创新主体的服务能力,构建吉林市科技创新网络生态体系,实现以全民创业、企业创新、市场导向、产业发展为目标,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支撑,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不断循环升级的良性循环运作模式。
大数据平台包括:平台门户、基础条件体系、科技管理体系、外部协作体系、成果转化体系、数据清洗分析体系等。平台在原吉林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数据资源基础上,新建平台门户及部分系统,形成层次丰富、种类繁多、服务多样的科技创新大数据平台。从平台架构(图1)上看,科研条件体系是基础,外部协作体系是整合,成果转化体系是服务,管理决策体系是支撑。
图1 大数据平台架构图
平台主要针对在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金融、中介机构和科技工作者的创新需求,通过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实现“互联网+科技创新”,提高科技管理、创新服务、成果转移转化效率[3]。
平台框架设计参考青岛市大数据平台、首都科技大数据平台建设情况,并根据吉林市科技局实际业务流程,重构项目管理流程,按照大数据平台数据处理需求和特点,搭建政企协同的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并嵌入数据处理组件,可快速对相关数据生成各类统计报表。
平台主要采集吉林市域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信息,整合科技管理业务相关的政务信息,提供各类数据的融合与共享服务;为企业提供网上提交科技审批材料的统一入口;免费提供企事业单位科技项目管理服务模块。平台根据数字政务的管理需求以及智慧政务精准管理要求,充分将大型仪器,技术交易与创新积分高效融合,并尝试将创新劵的政府补贴政策结合,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4]。大数据平台数据层次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大数据平台数据层次设计
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以来高效集成了以往分散的项目管理模块,使吉林市域内的科技数据高效衔接,完成了科技项目信息全流程的闭环管理。科研工作者可点击“政策资讯”,快速了解相关科技政策、项目申报、人才引进等最新科技资讯;“大仪共享”展示了吉林市域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使用信息;历年的科技投入走势、知识产权授权量、科研主体创新积分等统计信息都以图表的形式清晰地在平台上呈现。平台总体结构图如图3 所示。
图3 吉林科创云大数据平台总体结构图
吉林科创云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5 年来,目前已实现科技项目信息全链条留痕闭环管理模式,平台现有注册科技企业846 户,科技工作者4113 人,领域专家1537人,科技项目3185 项,科技成果1423 项。平台主要功能截图如图4 所示。
通过已有科研人员及项目数据的分析,平台已经可以自动生成科技企业创新积分排行榜(图5)、立项项目的知识产权占比统计图(图6)、年度R&D 费用统计表(图7)以及吉林市科技人才构成统计图(图8)等统计图表。
图5 平台现有科技企业创新积分排行榜
图6 立项项目的知识产权占比统计图
图7 年度R&D 费用统计表
图8 平台现有注册科技人才构成统计图
本平台上线运行以来,科技管理流程数据已经累积可以进行后期的分析工作,下一步平台将加入大数据分析组件,对已有数据进行专业的挖掘分析,从而为科技部门科技政策调整提供数据支撑,为科技工作者的科技项目研究进行数据指引[5]。本平台的科技项目数据将进一步与吉林市科技局的智慧档案管理系统数据融合,实现对科技档案的规范管理。
引用
管晶晶.让“沉睡”的科技创新潜力转化为生产力[N].科技日报,2014-07-29 .
[2]许秀梅.大数据下科技服务平台功能设计[J].企业管理,2018(3):106-109.DOI:10.3969/j.issn.1003-2320.2018.03.036.
[3]赵剑冬.基于区域科技大数据平台的科技服务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4):61-62.
[4]王娉.青岛科技大数据平台上线[N].青岛日报,2015-12-05.
[5]童曙泉.首都科技大数据平台建设将启动[N].北京日报,2014-0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