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成珍
摘 要:大学旨在培养人格、心智、精神、能力和谐发展之“完整的人”,阅读古典人文主义著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与西方古典人文教育传统旨趣同归,“三铸”(铸教、铸人、铸魂)回应时代命题,力促人才培养,成为当代中国外语教育之核心话题。在前者的理论视域下,PCMF(产出导向+内容语言融合+慕课+翻转)混合型文学课程体系旨在结合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体系建设诉求,探讨新时期高校实现外语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PCMF混合型文学课程;古典人文教育;“三铸”;高阶思维技能;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2-0169-04
2021年3月20至21日,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聚焦“铸教、铸人、铸魂”,探讨外语教育核心话题。从外语教育建设的导向路径来看,2018年的《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及2020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如何推进能力、知识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全人教育,实施多方向、跨专业、宽口径的建设思路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参考和依据。“三铸”理念与古典人文教育诉求旨趣同归,PCMF混合文学课程体系更不失为实现此人才培养目标的有益探索。
一、“三铸”与古典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paideia)一词的源初含义是“儿童”及“抚育儿童”,且与“游戏”(paidia)词源接近[1]。19世纪英国古典人文教育家纽曼(J. H. Newman)秉承古典人文理念,阐述了大学的组织性质及教育目的,其演讲和论文集《大学的理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自1852年出版以来,一直被视为西方人文教育理念的典范。在他看来,古典文明的优秀不在于它有道德教化功能,而在于它所形成的“自由七艺”(修辞、文法、辩证、几何、算数、音乐、天文等)能对语言技能和思维方法进行有效的心智训练[2]。19世纪德国思想家瓦纳尔·耶格尔(W. Jaeger)在其三卷本巨作《教化:希腊文化理性》(Paideia:the Ideals of Greek Culture)中指出,“教化”(Paideia)不仅定义了古希腊教育之“品格与精神塑造”的理想和目的,也为西方两千年的教育奠定了基本模式,即以整体的方式(涵盖城邦、社会、文学、哲学、宗教、艺术、史学领域)来获取文化理想[3]。
19世纪英国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密尔(J. S. Mill) 在其1867年的校长就职典礼上,发表了有关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演讲,系统地阐述了其大学教育观。在他看来,古典语言与人文学科教育既是一种普通教养,也是大学发展知性教育的基础。他认为,“大学不是职业教育的场所,而是培养有能力和有教养的人才”“科学教育是教我们如何思考,文学教育是教我们如何表达思想”[4]。在思想较为包容的自由主义思想家阿诺德(M. Arnold)看来,古典人文主义教育和功利主义教育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古典与实用课程可以有机融合。
密尔的思想不仅获得同时代的纽曼、阿诺德等自由主义思想家的共鸣,也得到后期人文主义学者们的积极回应。以洪堡(W.V.Humboldt)、利文斯通(R.W. Livingston)等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者从不同角度,为古典主义进行过辩护。洪堡在大学改革中提出了新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提出要充分发挥“古典文学与古典研究在人的精神培育中的作用”。更进一步阐述了三个基本的大学理念:完人教养、纯粹学术、自由大学。其中,完人教养(古典理想)是大学的终极目的和使命;纯粹学术是独立大學的立身之本;自由则是大学的基本原则。在20世纪英国古典教育家利文斯通所著的《保卫古典教育》(A Defense of Classical Education)一书中,他主张通过古典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国民精神,其被视为英国博雅教育之理性回归[5]。
反观之,“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彖词》:“(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一词与“天文”对举而出现。天文指自然界运行规则,“人文”指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人间世界的条理和规范。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关注,是对人类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和探索,属于人的终极关怀[6]。
近代以来,中国学者矢志不渝地进行着当代文化的再创造。林纾、严复、梁启超和王国维等中国学者积极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21年,梅光迪邀请吴宓归国创办全国第一个西洋文学系,其英语系主要开设的四门课程分别是英国文学史、英诗选读、英国小说、修辞原理。其推崇白璧德式新人文主义所尊重的经典人文传统,信仰“古典文学”在教化个体超越自身之功能,更视其为“今世之苏格拉底、孔子、耶稣、释迦”[7]。
以现代学者刘再复的古典人文教育思想为例,他倡导教育应该在“立德”“立智”“立心”三个层面展开。“立德”需要兼顾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对传统道德应给予现代的阐释、洗礼与提升,帮助学生树立对道德的敬畏与崇尚:“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立智”旨在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养成崇尚真理的兴趣及批判思维能力,实现智慧的启迪与提升。“立心”旨在培根铸魂,教育学生了解生存的意义及根本,重视心灵的感悟及创造、提升及培育。鉴于此,他倡导从我国古代文化中寻找能够提高生命质量的文化资源,回归古典即回归文化的起点、回归生命的自由与尊严。他倡导“拥抱经典→穿透经典→提升经典”的模式,实现对文学经典的融会贯通及再创造[8]。总言之,他倡导以人为原点的教育,从而坚守教育的初衷、灵魂、境界及信仰。他的学说与李泽厚倡导的“教育学世纪”遥相呼应,“重建意义”需要教育率先返回到“学为人”“德行优于知识”和以塑造人性为根本的古典之道。
本质上而言,中国古典文学始终围绕着人生目标、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与否而展开,尤其体现对民生的关怀。中国古典文化仍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三者相辅相成。“天人合一”的思想极力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学的人文色彩。“中和”乃中国古典文学精神的根本,其既是艺术辩证法,又是和谐观,其终极理想是“向善”“求美”,是追求个体生命价值的完满。这与在古希腊语中,“arete”原初本意是“优秀”或“卓越”(今人将其译为“德性”或“美德”,实际无法体现出这样的本质内涵[9])之意义殊途同归。西方古典人文教育以塑造个体人格及生命品格为鹄的。“人神合一”是西方古典教育者心仪的最高境界。“德性”教育,即把优秀美德根植入公民的灵魂。其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于重塑现代公民精神,如文化多元性、跨文化能力、多元的历史观、共同体意识等提供了道德支持。
二、“三铸”视域下英语文学课程建设问题管窥
新时代英语专业文学的课程系统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文明传统,对英美文学经典传递的价值和思想观念进行批判性思考,同时辅以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使其能够在国际视野中深刻理解和思考我国主流价值观的思想内涵,真正地在教学中实现“立德”“立智”“立心”这一人才培养诉求。然而,地方普通院校由于资源、资金、规划等综合原因,文学课程体系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目前主要存在的不足如下:
(一)“铸教”:“人文性”文学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如古典学者耶格尔指出的,“教化”(Paideia)旨在从整体的方式(城邦、社会、文学、哲学、宗教、艺术、史学)来获取文化理想。依据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国家标准,英语文学教学一方面应兼顾人文精神、志趣、品格,另一方面需要兼顾对外国文学、中国文学、中西文明史、国别文学以及涉及历史、文学、文化背景性知识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努力践行并实现“素质、知识、能力”一体化培养。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文学实践课程不够充分,部分高校仅满足最低的课程指标,相比综合性大学深厚的学术积淀、丰富多样的延伸课型,前者的文学课程大多仍以初步的文学史理论讲解为主,部分项目实践活动偏浅层化、形式化,因此,古典人文经典课程体系的融入有待加强。
(二)“铸人”:“卓越性”心智训练及研究有待加强
古典人文教育是以塑造个体人格及生命品格为目标的。古典教育者倡导文质合一、情理融合、吾我协调、向善求美的“德性”教育,即把最优良的事物,如勇敢、节制、诚实、自律、责任、忍耐、仁慈、同情等优秀美德植入公民的灵魂。从教师角度而言,不少地方高校教师往往教学负担重,科研意识薄弱,专业教师前期的科研成果以经验式、事实性或者技术层面的教学总结和描述为主,其对学生以“卓越性”为特征的心智训练及模块化、结构化、立体化的教学研究有待加强。
(三)“铸魂”:“搭桥性”跨文明探索有待丰富
中西方古典教育思想可为文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新时代的外语教师仍应坚持从“立德树人”的育人初心,在课件设计和教学进程中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通过文化认同,培植文化自信,在教学环节中凸显“中国性”,充分挖掘“中西方古典文明传统”,积极培育跨文明对话的“搭桥人”。
三、“三铸”与PCMF混合型英美文学课程体系
《指南》(2020)要求,各高校应鼓励教师实施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PCMF混合型教学融“POA”(产出型导向)+“CLIA”(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Approach)(内容语言融合)+ “MOOC/SPOC”(慕课/私播课)+“Flipped Classroom”(翻转教学)为有机整体的教学模式。PCMF教学模式以“P”(产出导向)及“C”(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之独特的育人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教师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学习中心,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设为培养目标。在课堂上,教师的课程设计倡导“以知识为支撑、高阶思维为导向”,采用基于问题的合作学习方式,利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批评文学作品,以此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建构,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10]。与之互补的是,“M”(慕课平台)及“F”(翻转校园模式)可以在线下将学生从传统的大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其积极选择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课程,创造性地构建跨学科知识体系。总体而言,PCMF型混合型文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有丰富的实践与发展空间。
(一)“铸教”:PCMF混合型教学有助于打造地方型“金课”
古典人文教育蕴含着最初的师生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精神。自由灵活、形式多样、场所多元的古典时代教育模式,为现代教学创新提供了思想启迪。正如利文斯通所认识到的,古典人文学科不仅仅具有通识化的特征,是了解西方文明的窗口、是现代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其还能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改造世界的良方。依据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新标准,文学课程体系一方面应积极涵盖如英语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圣经文化、古希腊罗马神话、比较文学、文学批评方法等课程,兼顾人文精神、志趣、品格的培养;另一方面需兼顾中外文学、文明史、国别研究以及涉及文史哲背景性知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努力践行“素质、知识、能力”一体化培养。
PCMF混合型教学以“产出导向”为驱动,“翻转”为模式,“慕课”为主要平台,“内容”为依托,有助于各高校综合利用线上已有的优质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弥合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差异。高校应实施“金课”战略,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内容,突出专业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
(二)“铸人”:PCMF模式有助于培养区域应用型高级人才
古典人文教育以人性的完整、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如利文斯通所指出的,其目的不仅仅是倡导促进学生知识量的增长,还以促进“心智的好奇心、敏锐、勤奋、耐性及热爱真理”等为旨归。其倡导的“知行合一”,要求把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融为一体、把个人与社会、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应用型高级人才以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等高级思维技能培养为核心,采用線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仍是课程之需。
慕课、翻转课堂等平台具有开放性、持续性、国际性、研究性和灵活性等特征,举例而言,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可积极运用课前任务发布、资源共享、多元分组及互动点评等功能,提升学生的积极参与兴趣、增强团队合作适应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丰富文学专业的戏剧角、自由体诗歌创作以及学生的优秀实践作品成果报告册等成果。研究表明,让学生尝试运用微课、视频、音频等互联网资源,自主使用优质教育资源,围绕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创造性而展开教学,不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批判性思考的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其创新能力成为可能,真正实现了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11],从而为个体成才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人性化教育机会。
(三)“铸魂”:PCMF混合型课程有助于提升课程思政水平
PCMF混合型教学充分挖掘中西方古典文明的智性内核,侧重对学生的美德培养,实现“铸教”“铸人”与“铸魂”的培养旨归。以古典教育资源为重要的人文和伦理教育内容依托,可以修正学生在伦理道德上的不足。以慕课平台为依托的丰富多元的网络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通过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提升批判思维能力。文学课程应积极鼓励学生结合中国丰富的古典文明传统以及社会历史、现实文化语境,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多元的创造性、批判性智性思辨活动,巩固运用课堂所学的内容,从而将“培智铸魂”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教育应正视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坚持以现代文化知识内容为主体的教育形态,培养公民的进步观与判断力,为多种文化形态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让教育融合古今中外文明之精华[12]。
四、结语
综上所述,“铸教”“铸人”“铸德”理念与古典人文传统目标旨趣同归。贯彻PCMF(产出型+内容语言+慕课+翻转)混合型教学模式,将为普通外语高校贯彻“三铸”理念提供方法论指导,其有助于文学课程实现“高阶性”“创新性”及“挑战性”,丰富地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人格素养资源与实现创造性转化的途径,夯实学生以卓越精神品格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力。
参考文献:
[1] 胡继华. 人文荷马:史诗与古典教育[J]. 中国文化,2019(05):278.
[2] 牟芳芳. 论纽曼对文学教育的辩护[J]. 外国文学评论,2010(03):126.
[3] Jaeger,W.. Paideia: the Ideals of Greek Culture[M]. trans, Gilbert Highet,Oxford: Basial Blackwell,1947.
[4] Mill,J.S.. Inaugural Address Delivered to the University of St.Andrews[A]//Robson,J.M.. Essays on Equality,Law and Education[M].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84:218-221.
[5] 孙周兴. 威廉姆·洪堡的大学理念[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02):12.
[6] 李建明,谢锡龄.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人文精神[J]. 社会科学家,2010(03):18.
[7] 黄君艳,刘正伟. 新人文主义古典教育在近代的中国——以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为中心的考察[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18(09):44-50.
[8] 刘旭,余小茅. 刘再复:一位古典人文教育之梦的坚定守望者[J]. 上海教育科研,2019(10):24-28.
[9] 李长伟. 追求卓越——古典公民教育探析[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06):5-6.
[10] 常俊跃,赵永青.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CLI)的提出、内涵及意义——从内容依托教学到内容语言融合教育[J]. 外语教学,2020,41(05):51-52.
[11] 周苹. 英语专业文学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与高阶思维技能培养的实证研究[J]. 外语教育教学研究,2018(10):66-67.
[12] 赵辛阳. 美国早期关于古典教育的辩论[J]. 外国教育研究,2020,47(01):70-71.
(荐稿人:苏剑芳,广西外国语学院欧美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責任编辑: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