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静静,舒玉凤,范露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科技学院(武汉 430205)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熏陶学生在食品行业中需秉持的道德标准及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实现“德治双修”[2]。
食品原料学主要研究食品原料的生产、流通基本知识,理化、营养特征和加工利用方法等内容,通过对粮谷、油脂、果蔬、畜产、水产等食品原料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使食品的保藏、流通、烹调、加工、利用等更加科学合理,以期为食品原料的精深加工、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学生在学习这些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对食品行业发展、食品安全及国家政策进行了解,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课程育人水平,以“食品原料学”课程为例,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思政内容设计及教学方法3个方面进行探索。
“食品原料学”是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授课对象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在长期“食品原料学”教学过程中,一直侧重各食品原料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爱国情怀及责任感等的熏陶培养,忽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对国内外各食品原料生产、贸易及食品行业发展的认识不足,毕业生有知识有能力,却对食品专业及行业的认识缺乏认同感和自豪感,导致学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跨专业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
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最大限度地培养德治双修的高素质人才,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将“食品原料学”中的部分知识点作为引入点,将案例教学和微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中,在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将思政元素深入学生的心中,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和专业学习素养,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习惯、日后就业中的职业素养,加强其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怀,通过食品安全案例的分析解读,引导学生实时关注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政策法规,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成为满足现代食品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3]。
“食品原料学”课程是通过对食品原料知识的正确理解,使食品的保藏、流通、烹调、加工、利用更加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资源,服务于食品大健康产业。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节约粮食、科学饮食,培养爱国情怀,弘扬科学家精神,关注食品安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
2.2.1 倡导科学饮食习惯,杜绝浪费
案例描述1:章节绪论。在讲解食品原料分类时,通过对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宝塔及指南的解析,让学生了解过多摄入高油高糖的食品,会引起一系列的肥胖及心脑血管疾病;通过无糖饮料、低盐零食等食品案例的学习,了解现代人对于健康的关注及需求;通过调查,了解大学生饮食情况,发现具有普遍的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并存的现象。
思政元素分析:通过案例的学习,让学生树立起合理饮食、健康饮食的观念,倡导学生健康饮食,同时倡导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重视学生的营养健康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案例描述2:大米的生产。谈到大米一定会联想到“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他毕生致力于高产杂交水稻的研究。我国大米产量有了显著增加,得益于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截至2020年,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达1 530.76 kg,不仅是水稻育种上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继续领跑国际,袁老的研究帮助中国提高并保持粮食自给率,农民受益于大米产量的增加,消费者受益于大米价格的降低。
思政元素分析:大米产量的提高是袁老的伟大创举和杰出贡献,作为大学生,爱惜粮食从一粒米开始,节约粮食,践行光盘行动就是对袁老最好的尊重和怀念。
2.2.2 提升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案例描述3:绪论食品原料学发展史。《黄帝内经》《齐民要术》《本草纲目》《饮膳正要》等中国古代书籍对食品原料发展的贡献,特别是“药食同源”理论的提出对现代食品研究及保健食品开发的贡献,比如薏米可以去除湿气,花生红枣可以补血,绿豆可以祛暑降火;另外“不时不食”的饮食观念,这些在古代书籍中均有记载。
思政元素分析:将此类素材引入教学,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中华五千年文化底蕴的熏陶,体会中华民族悠久的民俗饮食文化,有助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建立,激发学生对华夏民族古人智慧的膜拜,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案例描述4:粳稻、籼稻读音。2018年,国际顶级期刊《自然》上线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导、联合国内外16家单位共同完成的3 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变异的重磅研究,论文还首次提出用“Xian/籼”和“Geng/粳”2个汉语农业术语代替Indica和Japonica。
思政元素分析:伴随中国科研进步和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共同体中的优异表现,越来越多的汉源术语开始在各领域中出现,汉源术语的出现有助于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相信中国科研的力量,提升学生求知的欲望。
2.2.3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责任感
案例描述5:大豆的生产与流通。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关乎国人的生存。惊心动魄的粮食战争,2001年中国加入WTO,承诺降低部分农产品关税,于是国外的大豆疯狂的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大豆种植行业遭到严重的打击。在该背景下,一直觊觎我国大豆市场的美国四大粮商决定出击,吞并我国大豆企业,占领我国大豆市场,意图从粮食上控制我们。2007年12月,中国动用国家储备,用巨量的储备来稳定市场价格,每隔几周,就抛500万t左右。而四大粮商为了垄断粮食价格,对中国抛售的粮食全部买入;后来我国变成每周抛一次,甚至一两天抛一次,四大粮商,阵脚大乱,因为根本不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少储备大豆。此时中国媒体放出消息:中国有1亿 t储备粮,足够吃1年。这个消息给了四大粮商致命一击,他们丢下高价囤积的粮食,带着巨额亏损逃离中国。由于中国政府的出击,在这一阶段的“粮食战争”中获胜,压制了大豆及豆油价格的上涨,保住了全国人民的饭碗。
思政元素分析:通过大豆进出口贸易案例的分享,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政府对于人民生活的关怀,对于人们饭碗的保护,体会到一些外资企业的政治立场及对我国巨大市场的野心,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对粮食贸易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2.4 弘扬科学家精神
案例描述6:大米的生产。袁隆平院士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誉满全球的大师,直到90岁还一直坚持下稻田,常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
思政元素分析:将该案例引入教学,让学生深刻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将科学家作为偶像,引导正确的价值观。
2.2.5 关注食品安全,培养职业道德
案例描述7:油脂化学性质及检测——地沟油问题,2020年315晚会上再次曝光“地沟油”事件,涉事企业为小龙坎火锅陕西一门店,大量制造使用地沟油,数量达到惊人的2 t。地沟油相对于餐饮行业来说是暴利,如此巨大的诱惑,让黑心商人丢弃良心铤而走险。
案例描述8:乳制品——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中国奶粉污染事件,事故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该事件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中国乳制品进口。
思政元素分析:食品安全问题是全民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商家应该保持自己的良心底线坚决抵制,作为食品专业的学生,通过案例的引入,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2.2.6 引导学生实时关注国家食品原料安全相关政策法规,关注生态可持续发展
案例描述9:水产原料的特性再生性和不稳定性,多年的高强度开发、粗放式利用让长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珍稀特有鱼类大幅衰减,经济鱼类资源濒临枯竭,为保护长江渔业资源,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因为长江主要经济鱼类性成熟的时间是3~4年,10年禁渔,将为多数鱼类争取2~3个世代繁衍,缓解当下长江鱼少之困,也为长江江豚在内许多旗舰物种的保护带来希望,对长江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思政元素分析:将此素材引入教学,可引导学生实时关注国家食品原料安全相关政策法规,关注生态可持续发展,作为大学生,生活中要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积极思考自身能为生态可持续发展做哪些贡献。
“食品原料学”课程以“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为载体,将线下课堂与线上教学有机结合,将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凝练,课程思政方面既有线下的主动课程思政,也有线上的思政渲染引导[4]。线上学习在学习通平台开辟拓展学习空间,将思政案例素材以视频、文本或链接形式上传,作为线上学习任务,让学生课余自主学习,并开辟讨论区,组织学生积极讨论,从而在线上渲染课程思政氛围;传统填鸭式的线下课堂,只注重理论知识讲解,内容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PPT图片、视频及教师对于养生知识、名人故事、社会热点案例的分析讲解,既增强课堂的感染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够主动课程思政,引导学生体会专业知识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通过翻转课堂和讨论式教学,既能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也能让更多学生沉浸式参与到课堂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食品原料学”课程是食品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思政的融入,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仅能够传授专业知识,更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饮食文化和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在课程思政设计中,要找准契合点,将思政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以“食品原料学”为例,详细阐述6个思政目标及挖掘到的思政案例;并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进行简要概述。但对于思政教学改革的效果,仍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价方法,今后将在构建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方面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