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若楠,赵庆宇婧,颜红娇,赵声兰*
1.云南中医药大学(昆明 650500);2.昆明海关技术中心(昆明 650106)
“药食同源”的概念经过漫长的演变,许多药食两用物质被纳入国家法规管理,便于正确指导食品及药品的使用[1]。“药食同源”的概念较为含糊,从市场准入的角度宜为药食两用。一些古代的食物类本草著作中,记载许多药食两用食物,并对其相关原理、功效、禁忌及用法等进行详述[2]。药食两用物质相较药物而言性质较为温和,以“食疗”“食养”为主,多用于保健、预防疾病及辅助治疗[3]。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食药物质是指传统作为食品,且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物质[4]。
已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有2项,即2002年的87种[5]和2019年6种[6](当归、山奈、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芨)。其他为征求意见稿或公示限定区域试行(如党参、肉苁蓉、天麻、灵芝、黄芪等)的目录品种。其中,白扁豆花、代代花、枳椇子并未收载入近年的药典,故未满足《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4]。结合《中国食物成分表》[7],整理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营养成分、维生素、矿物质及功能成分的相关数据,为药食两用物质成分的研究及发展提供可参考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8],总结表1中物质品名的功能,并依据《中国功能食品原料基本成分数据表》[9]及《中国食物成分表》[7]等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得到各中药材的4个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肪)的含量及其热图。其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依次为鸡内金、阿胶、榧子、乌梢蛇、火麻仁等;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依次为蜂蜜、茯苓、山楂、枣、余甘子、芦根等;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的依次为茯苓、覆盆子、枳椇子、淡竹叶、紫苏等;脂肪含量较高的依次为紫苏籽、杏仁、郁李仁、火麻仁、黑芝麻等。按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11],大部分药食同用中药材的膳食纤维含量均已超过其功能声称要求(≥6%)。
表1 102种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功能及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热标识 单位:g/100 g绝干品
接表1
维生素及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或缺之物,可用于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需要从食物中获取部分维生素及矿物质[15]。依据GB 28050—2011[11],部分维生素及矿物质允许声称的保健功能及其限量情况见表2。
表2 部分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功能声称及限量(≥mg/100 g)[11]
根据《中国功能食品原料基本成分数据表》[9]及《中国食物成分表》[7]可得药食同用中药材的主要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成分含量热图,见表3。其缺少脂溶性维生素及维生素B6等,缺项较多。维生素中达到VB1功能声称限量的有7种,含量较高的依次为火麻仁、黑芝麻、小茴香、菊苣、紫苏籽等;达到VB2功能声称的有35种,含量较高的依次为杜仲叶、小蓟、蒲公英、乌梢蛇、荷叶等;达到VC功能声称的有17种,含量较高的依次为沙棘、余甘子、小蓟、木瓜、小茴香等;达到烟酸功能声称的有24种,含量较高的依次为槐花、小蓟、木瓜、天麻、蒲公英等;达到叶酸功能声称的有13种,含量较高的依次为菊苣、荷叶、金银花、代代花、鱼腥草(叶)等。
表3 102种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含量热标识 单位:100 g-1绝干品
矿物质中达到钙功能声称的有46种,含量较高的依次为乌梢蛇、桑叶、荷叶、小蓟、小茴香等;达到铁功能声称的有73种,含量较高的依次为香薷、金银花、当归、淡竹叶、姜等;达到锌功能声称的有22种,含量较高的依次为牡蛎、荜茇、乌梢蛇、黄精、火麻仁等;达到钠功能声称的有3种,含量较高的为牡蛎、小茴香、昆布;达到镁功能声称的有65种,含量较高的依次为马齿苋、乌梢蛇、淡豆豉、鱼腥草(叶)、火麻仁等;达到碘功能声称的有3种,含量较高的依次为荷叶、乌梢蛇、淡竹叶。由此可见,药食同源中药材中总体矿物质含量较丰富,此类单方及复方大多可满足诸如钙、铁、锌、镁等矿物质成分的功能声称要求。
接表3
接表3
“药食两用”物质近年来随着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关于此类物质的营养功能成分研究仍有不少短板,未来需进一步完善此类中药材的营养功能成分研究。此外,此类物质同时具有中药材及食品属性,针对前者的相关研究较后者更多,为促进此类物质药食两用功能更好发展,应加强对其营养功能及其成分数据的研究,并将其药用功能及食用功能相结合,加强其功能及安全评估,为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的发展提供更多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