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 李国林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阻塞或狭窄,造成心肌坏死、缺氧或缺血所致的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则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类疾病,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随着冠心病病情的进展,患者可出现心功能减退、心室扩大等CHF 表现,而CHF亦是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冠心病CHF 临床仍以常规性西药治疗为主,但仅采用常规西药较难取得良好效果,对此,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及祖国传统医学在心血管类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并提出了应用中药补气畅络方治疗的建议[1]。为此,作者以本院收治的冠心病CHF 患者为例,展开了分组实验,致力于研究补气畅络方在其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CHF 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西药组与补气组,每组53例。西药组年龄57~76 岁,平均年龄(61.22±4.93)岁;男女比为30∶23;冠心病病程3~9年,平均冠心病病程(6.11±1.04)年;心功能分级:Ⅱ级28例、Ⅲ级25例。补气组年龄58~77 岁,平均年龄(61.30±5.24)岁;男女比为29∶24;冠心病病程2~10年,平均冠心病病程(6.03±1.35)年;心功能分级:Ⅱ级27例、Ⅲ级2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2]中的诊断标准;患者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冠状动脉CT 显示至少存在一支狭窄程度≥50%的血管。②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气虚血瘀证:胸闷胸痛、呼吸不畅、面色紫暗、舌红或黯、苔少,脉沉细数、涩或结、代、促。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患者签订研究相关协议书。排除标准:对本研究使用药物不耐受的患者;合并血液疾病及心源性休克患者。
1.4 方法
1.4.1 西药组 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次,1 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珠海许瓦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20)20 mg/次,1 次/d;福辛普利(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97)5~20 mg/次,1 次/d;螺内酯(苏州弘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050)20 mg/次,1 次/d;比索洛尔(德国默克公司,国药准字J20170042)1.25~5.00 mg/次,1 次/d。服药期间可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增减剂量。7 d 为1 个疗程,持续治疗4 个疗程。
1.4.2 补气组 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补气畅络方治疗,补气畅络方组成:当归10 g,鳖甲10 g,三七12 g,赤芍15 g,黄芪30 g,党参30 g。上述中药以清水煎煮,滤渣取汁300 ml,分早中晚3 次服用,1 剂/d,服药期间可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增减剂量。7 d 为1 个疗程,持续治疗4 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记录并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LVEF、LVEDD、CO)及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水平。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的相关症候及计分标准进行评价,包括面肢浮肿、气短乏力、心悸胸闷3 项主症及小便短少、神疲乏力、畏寒肢冷3 项次症,主症依据症状轻重程度分别记0、2、4、6 分,次症则记0、1、2、3 分,总积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补气组的中医证候积分(7.14±1.01)分低于西药组的(14.31±2.0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与西药组比较,aP<0.05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补气组的LVEF(50.11±4.67)%、CO(5.53±1.30)L/min 均高于西药组的(45.63±3.60)%、(4.27±1.04)L/min,LVEDD(55.44±1.38)mm 小于西药组的(60.10±2.4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表2 两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西药组比较,aP<0.05
2.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补气组的hs-CRP(4.57±1.40)mg/L、TNF-α(14.22±2.10)ng/L 及IL-6(4.00±0.75)ng/L 均低于西药组的(6.50±1.67)mg/L、(18.67±2.63)ng/L、(5.63±1.39)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注:与西药组比较,aP<0.05
研究表明[5],炎症因子不仅贯穿于动脉硬化的始终,其异常活化所引起的心室失代偿及再塑亦是CHF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而在祖国医学中,冠心病CHF属“心悸”、“水肿”、“胸痹”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即气血不足,标即血瘀水阻痰饮;气血不足,则水湿运化不利,鼓动营血不畅,致水湿内停、瘀血阻络,形成本虚标实标本兼夹之症[6]。因此,治当以活血补气、通络化瘀为原则。
本研究所用中医方药为补气畅络方,方中党参补中益气,和胃生津;黄芪利水消肿,升阳补气,共为君药。当归行血补血;三七镇痛消肿,活血散瘀;赤芍养血活血,共为臣药。鳖甲疏通经络,散结行气,活血祛瘀,是为使药[7]。以上中药合用,共奏补气回阳、活血通络、利水养血之功。本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后,补气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西药组,LVEF、CO 均高于西药组,LVEDD 小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者分析其原因为:补气畅络方具有利水消肿、升阳补气作用,方中黄芪可改善心肌细胞收缩功能,扩张冠状动脉血管,进而改善左室重塑,增加心排血量,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黄芪中的有效单体黄芪甲苷能够有效增加机体受损心肌细胞线粒体的生成,发挥心功能保护作用[8,9]。此外,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10],黄芪还能够改善机体心肌缺氧、缺血状态以及心肌代谢水平,从而改善心功能;三七皂苷、当归、赤芍则对机体微循环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冠心病CHF 患者的临床症状。hs-CRP是一种人体急性期反应蛋白,亦是动脉斑块炎症反应的标志物,其具有降低冠状动脉内皮一氧化氮(NO)表达作用,可对细胞粘附分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产生诱导,进而诱发冠状动脉纤溶系统失衡,形成血栓或产生不稳定斑块,直接参与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11]。TNF-α 属于活化巨噬细胞生成的细胞因子,能够显示冠心病CHF 患者心肌组织的损伤程度;IL-6 则属于一类多种功用的炎性因子,主要参与机体调节免疫应答及炎性反应[12]。当机体出现心肌缺氧、缺血表现时以上两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呈不断上升趋势。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后,补气组的hs-CRP、TNF-α 及IL-6均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者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黄芪中的多糖成分能够抑制心肌细胞因子活化,降低血清IL-6 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TNF-α 浓度,进而保护机体心肌细胞[13,14]。补气畅络方的活血化瘀功效可对机体血管内皮功能形成保护作用,继而消除炎症反应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及已形成的粥样斑点块;而补益正气功效则可促进机体健运正常,继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促进恢复[15,16]。
综上所述,补气畅络方治疗冠心病CHF 能够有效保护患者心肌细胞,减轻机体炎性反应,进而改善其心肌细胞缺氧、缺血状态,增强心功能,促进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