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英,唐致璞,唐建明,张雪芬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甘肃 兰州 730050)
新生儿身体各器官与组织发育不完全,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足,出生后应给予其精心护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可知,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1 723万人,出生率为12.43‰,而新生儿病死率为4.48‰[1],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2]。新生儿病情进展快[3],又无语言行为能力,疾病表现常不典型[4],而产科护士人力资源严重不足[5],低年资护士比例较高,普遍缺乏临床经验,不能准确评估病情,易导致新生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英国母婴健康调查机构(CEMAH)发现,2/3的婴幼儿死亡是可以通过高效监护防范的[6],且目前学术界主流观点均认为治疗过程中,对病情进行快速、准确、规范评估,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监护,对于保障新生儿发育和健康具有积极意义[7]。因此,临床上普遍将儿童早期预警评分,临床上普遍将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表 (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应用于新生儿病情监测, 其中最常用的是布莱顿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表(Briton 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BPEWS)应用于新生儿病情监测,其中最常用的是布莱顿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表(Briton 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BPEWS)[8]。但该评分表的适用年龄为 0~14岁,对新生儿潜在危重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仅为70%~80%,并不适用于识别潜在高危新生儿[8-10]。因此,建立一个简便、实用且易行的用于早期识别有潜在危重症的产科病房新生儿评分系统十分必要。本课题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设计了以产科病房新生儿生理指标为参数的早期预警评分表,对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因病情变化而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SCU)治疗的新生儿进行评分,旨在为产科病房护士提供更加规范、便捷、准确的测量工具以评估新生儿病情。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母婴同室住院的29 14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抽样人群,2019年1—12月住院的新生儿为干预组抽样人群。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对照组和干预组抽样人群抽取两组样本。纳入标准: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儿科学》中的新生儿标准,出生体质量2 500~4 000 g;出生后2 h内入住产科病房,母婴同室;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需要保守治疗及留观的新生儿;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者。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共收治13 571例新生儿,应用常规方法筛选出105例病情变化转送NSCU的新生儿,其中男51例,女54例。2019年1—12月共收治15 576例,应用早期预警评分表共筛选出159例病情变化转送NSCU的新生儿,其中男90例,女69例。
由6名护理人员组成科研干预小组,包括1名护理部主任,4名护士长,1名高年资护士,课题负责人担任组长。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评估,即住院期间由医护人员指导家属进行护理,病情变化时由护士凭经验评估,评估和转送均由护士完成。干预组新生儿病情变化时采用早期预警评分表进行评估。护理人员接受统一培训,实施同质化管理,评估完成后尽快转送,避免延误治疗。该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包括新生儿意识、皮肤颜色、哭声、呼吸、心率、消化、SPO2和刺激反应8项指标,见表1。
表1 早期预警评分表
单项指标得分为2分表示最安全,0分表示最严重。总分为16分时,无需处理,继续观察,实施常规护理,颜色预警为绿色;若单项指标得分为1分,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动态评估,依据医嘱转NSCU,颜色预警为黄色;单项指标得分为0分,立即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治疗及监护措施,遵医嘱转NSCU,颜色预警为红色。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对照组共筛查13 571例,异常105例,干预组共筛查15 576例,异常新生儿159例,干预组异常率为1.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0.77%(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筛查结果比较
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共筛选出105例病情变化需要转NSCU的新生儿,其中判断准确73例;干预组利用早期预警评分表共筛选出159例病情变化需转送NSCU的新生儿,其中判断准确135例。干预组准确率为84.9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病情判断准确程度比较
对采用两种方法筛选出的新生儿进行出生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出生高危因素及胎龄比较(n)
新生儿抵抗力差[11-12],容易受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使患病率增高,其疾病体征单一,缺乏特异性,病情变化时极易被忽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乃至死亡。因此,加强临床监护、及时评估病情、尽早实施救治和护理干预是保障新生儿健康和预后的关键[13]。然而,新生儿不具备沟通能力,护理人员只能根据经验判断其临床表现[14],因此,一种操作性好、精确度高且临床应用性强的评价指标对产科新生儿病情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早期预警评分的评价内容根据产科病房新生儿监测内容确定,具有针对性;计分标准按照产科病房新生儿临床指标确定,具有科学性,因此可确保护理评估准确性,及时发现异常新生儿。通过与对照组比较发现,护理人员通过该早期预警评分表评价标准更客观,能够更准确、及时地了解新生儿病情变化。
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病情观察和评估起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存在儿科护理人员短缺,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15]。新生儿疾病种类和病房环境相对复杂,年轻护士临床经验少,工作缺乏独立性,极易发生突发事件。早期预警评分表内容简单,无须应用特殊设备且操作简便,有助于增强年轻护士自信心和独立性,了解新生儿病情,及早做出判断,从而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早期预警评分表应用于产科病房新生儿病情判断,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但由于样本量较小,本研究仅局限在一所医院,因此,仍需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还应在不同医院应用以验证量表的准确性,评估其外推性。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计划纳入初次血糖、体温、经皮胆红素数值、大小便次数等指标进一步完善该量表,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