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笑,张栋栋,沈 剑,潘 萍,沈晓燕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常州 213000)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医学微生物、医学免疫学以及人体寄生虫3部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且较微观、抽象。学习该课程对学生认识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慢性传染病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培养学生无菌观念和防疫意识也有积极意义。该课程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普遍感觉学习难度大,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但是由于课时有限,难以开展过多教学活动,因此很难达成既掌握记忆性的基础知识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的教学目标。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国内外对混合式教学已基本达成共识: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1]。为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护理人才培养需求,在有限的课时内使教学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笔者在完成超星泛雅平台网络教学空间建设的基础上,于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中开展基于网络教学空间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总结经验,进行对比研究,探索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方向。
选择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019级两个班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学生均为女生,入学时随机分班,两组所学课程完全一致。对年龄、前期所学课程平均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
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基于网络教学空间的混合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多媒体辅助的、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两组教学内容、总学时、授课进度完全一致,教材为袁俐、李文疆主编,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研究组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准备。为高效实施混合式教学,教师在授课前将所有学生添加到网络教学空间,设置课程在线成绩权重,学生可通过学习通App查询课程内容。每次课前教师在网络教学空间上传学习任务点、教学课件、拓展资料等学习资源;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闯关难度,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前完成下一个任务;针对课程内容选择恰当的在线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时学生自由分组,完成小组任务。
(2)基于网络教学空间的课前线上学习。线上学习包括导言、目标、前测3个环节。每次课前教师发布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包含3个基本环节:导言引入学习任务,阅读任务书明确学习目标,观看微课视频(观看视频过程中必须正确回答插入的问题)的同时完成章节检测(前测)。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内容的学习,课前线上学习情况决定了学生在线考试成绩,师生可通过在线聊天工具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通过平台全程监测学生在线学习进度、答题正确率、答题时间等,掌握学生学情,为制订课堂教学策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3)基于网络教学空间的课上混合式教学。课中利用在线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学生通过学习通App在线签到,便于教师统计出勤情况。课中教学活动分为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3个环节。参与式学习:教师通过线上线下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在线课堂展示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运用在线主题讨论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在线学习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问题,延伸了教学的空间与时间,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在线课堂“随机选人”“在线主题讨论”“小组任务”等功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任务驱动、问题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积极思考。完成教学活动后,教师通过“随堂检测”“问卷调查”等功能了解学生本次课学习情况,查缺补漏,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教师适当点评。以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作为课堂活动评价指标。
(4)基于网络教学空间的课后混合式教学。教师利用网络教学空间的“在线作业”功能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在线习题以及拓展学习任务,乱序处理不同难易程度的题目,学生随机抽题,了解知识掌握情况,发现共性和个性问题,方便教师及时指导并调整教学策略(拓展)。平台的大数据能记录并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依据教师设置的权重自动生成在线学习成绩,学生可随时查看任务完成情况、教师评价、在线成绩的班级排名,培养了主动学习意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升了个人竞争力。
两组期末成绩均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两组使用相同的试卷。平时成绩由教学活动参与情况、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4部分构成。对照组平时成绩由教师在纸质成绩表上记录汇总,研究组平时成绩由平台自动生成。
使用SPSS 19.0软件对两组期末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成组t检验的方法分析两组成绩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当P<0.05时,两变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自我导向学习、评判性思维分析采用成组t检验及多重比较,所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见表 1、2。
表2 两组期末成绩分布情况(n)
对照组平均成绩为77.130分,研究组为82.430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两组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按照≥60分为及格,80~<90分为良好,≥90分为优秀计算,对照组良好率为37.0%、优秀率为3.7%,研究组良好率为45.3%、优秀率为24.5%,研究组良好率及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3 教学后两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和评判性思维量表得分比较(分)
表4 教学前后研究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价量表和评判性思维量表得分比较(分)
两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混合式教学前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多重比较结果也显示,两组教学后、研究组教学前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表1、2可见,研究组期末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发现,在实验报告和课堂汇报等环节,研究组完成情况更好,学生知识面更广,语言表达能力更强,信息素养更高,学习积极性更高,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均有明显提升。
由表3、5可见,教学后研究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由表4、5可以看出,研究组教学前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明显提升(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基于网络教学空间的混合式教学通过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混合式学习,将学习过程分解为导言、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拓展7个环节,帮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线学习平台的讨论、聊天等功能使学生与教师零距离沟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线主题讨论、案例分析、小组任务等为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创造了条件。混合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信,更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研究组评判性思维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混合式教学对学生评判性思维培养有促进作用,这与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一致。但是,通过表4可发现,研究组教学前后评判性思维量表得分有一定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这与评判性思维培养的客观规律一致。评判性思维是一种情绪智力、思维活动,其培养应在充分认识理论的基础上进行[4]。评判性思维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多数护生在进入临床前评判性思维处于中等水平,需要长时间、结合课程特点选择不同方法培养[5]。评判性思维是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护理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都应将其作为重点进行培养。
基于网络教学空间的混合式教学通过将教学过程分解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设置导言、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拓展7个环节,帮助学生从低阶到高阶、从理论到应用,层层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打破了教学的时间、空间限制,实现了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混合式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使学生成绩有所提高,而且能让学生更加乐学、好学、善学,促进了学习能力的提升。但是,教学过程中也应依据学生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逐步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关注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