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慧萍
摘 要:根据我国新课标指出,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小学音乐进行教学,可以提升学习效率,通过学习音乐可以陶冶情操,音乐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优美的旋律可以使浮躁的烦乱的情绪得到平静,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音色、乐感、节奏感。教师需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以创新的形式进行音乐教学,本文将围绕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有效的展开小学音乐的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意义;方式
引言
小学时期的音乐熏陶对小学生成长学习经历有很大的作用,音乐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不能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教师需要培养全面素质发展的学生。通过当下的视频信息,可以有效的保证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下,促使学生快速的吸收与学习音乐的旋律和乐感。
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们学习积极性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音乐科目是需要一定的天赋的,后天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音乐这项学科,不应该向其他学科那样枯燥无味,音乐本身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使人充满快乐的感觉,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议可采用班级调研的方式进行音乐分类采集,音乐的种类分为好多种,例如,民族风、古典风、摇滚风、流行风,音乐教学的意义在于为了帮助学生在紧张乏味的学校生活,增添一丝色彩。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方式活跃课堂的氛围,促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例如,教师可设计一首歌曲的创作意境来帮助学生进入到音乐的场景中,进行场景式教学,教师在歌曲的前伴奏进行独白:“每个人都有童年,或是幸福的,或是快乐的,或是难忘的,或是忧伤的。有时候只是一件小事或一首歌就能勾起你对童年的回忆。”同学们就可以跟这老师的节奏进行歌曲的合唱演奏,十分美好的意境表现演奏形式很有代入感。
(二)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水平
传统的音乐教学教师是通过书本方式学习的,学生模仿教学的音调进行学习,传统的音乐教学不仅速度慢、学生的接纳程度低,不能高效的促进音乐学习的进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态度,然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学音乐,音乐可以以视频的方式播放给学生,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学生在美丽旋律的带领下,会不由自主的跟着哼唱甚至可以加强学生浓厚的兴趣。熟能生巧是学生是提高音乐水平的最好方法,音乐水平就是对音乐鉴赏能力,通过音乐方式抒发感情,只有大量的聆听不同种类音乐进行鉴赏练习,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根据实际生活或者学校的情况播放适合的音乐协奏曲,播放一些节奏简单,曲调易学的歌曲例如适合小学五年级的《童年》《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让我们荡起双桨》。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的整合方式
(一)创新教学模式
在现阶段的网络时代,传统的音乐教学的方式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今网络社会的发达,促使社会的进步加快,将信息技术很好的融合在音乐的教学体验中,信息技术传达音乐教学,可以避免困难的歌曲通过信息技术传达方式展现给学生,高效率的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不断挖掘学生音乐潜能,使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相信音乐的学习可以给学生平淡的生活增加无限乐趣,加强其他科目学习的动力。音乐这种奇妙的旋律可以给予人增加无穷大的力量,例如,国歌、校歌、这些都是通过音乐传达一种代表着团结的力量。音乐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参与感,发挥不同学生的天生声线优势,有的学生是高亢型,有的声线高、声线低,根据嗓音不同进行音乐风格搭配,相应可以为学生打造全新音乐模式,既可以帮助学生发挥自身优势,还能建立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人性心理学,当一个人在某种领域获得无限荣耀时,他的自信心自由而发的。
(二)利用信息技術制作音乐视频
利用信息技术制作音乐视频,音乐的世界本身就是多样化的、充满无限未知的可能性的,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制作卡点音乐,吸精的视频与伴奏曲相结合,可快速的掌握歌曲,提升学生的唱歌技巧。现代小学生接受能力非常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大胆创作音乐教学,教师的思维开拓,敢于想象大胆尝试可以教育出同样的学生,所以教师的教育方法很重要,优秀的教师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所以教师的应摆正教学态度,站在全方位的角度培养学生。
例如当代的快手、抖音等一系列音乐小视频,软件的活跃度非常高,说明高清视频清晰度加上优质背景音乐以及衬托文案描写,很容易将人的注意力引入到其中,所以建议教师可以不仅是教学生声调、词曲。可以从多方面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学,例如教师可任意给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从音乐中体会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以及表达音乐所传达的轻易,一节充实的音乐课后,应该让学生达到一个极其兴奋的状态,才是正确的音乐教学性质。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堂,加快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来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由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是以播放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促使学生能够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拥有更多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激发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音乐课上,任意选择一个音乐的主题作为课后作业,促使学生放学回家后在爸妈的协同下制作音乐视频,学生对自己制作音乐视频在课堂上依次展示,详述制作的音乐视频的意义,音乐课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以此方式得以展现,锻炼了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自我展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有助于多方面素质的提升。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对音乐鉴赏能力的渗透。在进行教学任务之前,教师需要深度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功能,才能更好的对学生实施信息技术针对性教学,促使音乐的教学任务效果极佳,帮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提升整体素质,实现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立.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究[J]. 教育界,2021(3):64-65.
[2]孙艳. 多媒体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究[J]. 新课程导学,2017(25):42.
[3]张英俊. 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探究[J].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19(4):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