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湘婉
摘 要: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这是互联网教育理念在教学改革里的体现。混合式教学连接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让教学效果达成最优化。在语文学科中,古诗词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混合式教学的开拓视野下,将现代教学手段和古诗词阅读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这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深入探究的课题。本文以混合式教学作为研究主題,探究互联网视域下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提升小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能力提出有效建议,以期为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古诗词阅读教学;融合路径
引言
在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古诗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词的地位越来越高,小学古诗词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师亟须着重关注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古诗词通常会通过板书和翻译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针对古诗词内容进行机械问答,以教师讲授为主,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学习效果也较差。探究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第一是古诗词主要表达方式是古代汉语,这和小学生的知识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在学习上存在现实障碍;第二是传统的古诗词课堂教学难以吸引学生,让学生无法对古诗词产生学习兴趣。随着教育领域迅速扩张,互联网技术和传统课堂不断融合发展,随即互联网技术在古诗词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混合式教学与古诗词阅读教学结合,能够让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水平,有效提高古诗词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然而在实践中,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混合式教学和古诗词阅读的结合感到困惑,因此笔者此次以混合式教学为研究主题分析,力求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建议。
一、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混合式课堂和传统课堂相比有明显的区别,混合教学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只机械接受知识而转变为积极探索知识,主动参加学习。在混合教学模式的古诗词阅读里,学生掌握更多的自主权,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巧设情境,让学生主动挖掘古诗词相关的背景与知识。由于教材的内容具有局限性,教师要帮助学生开展拓展学习,不能只将视野局限在教材内,而让学生通过学习课外古诗词开拓自己的眼界,对古诗词产生兴趣。
(二)针对性原则
混合式教学中的古诗词阅读教学要求课堂设计面向学生,应有强烈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古诗词阅读,学生在预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调整学习的进度,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拓展课外内容,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回顾基础知识,并且通过反复阅读练习达成一定的学习效果。在古诗词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学生的自主任务设计课堂教学,让古诗词课堂符合学生的学习条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遵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个性让学生发掘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令学生主动发现古诗词阅读的重点与难点,温故知新,自主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重要问题。
(三)渐进性原则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语文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制定,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科学设计阅读教学。例如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一学段学生提出的古诗词阅读要求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教师就要根据课标要求,着重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而不能过度深挖诗歌的意蕴与内涵。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表现个性,构建完整的古诗词教学框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为学生增加难度,这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
二、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融合路径
(一)整合教学资源,多元古诗词教学手段
探究古诗词阅读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学生内部因素。古诗词课堂之所以让学生感到阅读疲劳,是因为古诗词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固定,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引入互联网资源,创造新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节奏较快、带来具象化的画面,因此,创新教学能够让古诗词学习变得更有趣,令学生快速理解古诗词、转化成自身的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江畔独步寻花》 时,如采用逐字逐句解词释义、抄写背诵等方式,势必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思维愚钝。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的声像手段,随着一阵婉转悠扬的笛声,在屏幕上出现了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花繁叶茂、莺歌燕舞的景象,铺垫至此,播放诗歌朗诵录音。伴随着字正腔圆的诗歌配乐朗诵,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利用生动形象的声像,创设了古诗情境,加上抑扬顿挫的配乐朗读,把学生带进了美好的大自然,又把生动的感性形象与抽象的文字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后再让学生跟随录像自主朗诵,寻找感觉,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读出美,诵出趣,吟出情,充分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二)综合教学评价,革新古诗词评价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师应综合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不能只以学习成绩衡量学生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古诗《春晓》时,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晓”图,加深对春的认识,并将每个学生的画共享到班级圈,让全班同学欣赏评价,让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丰富的评价方式可以鼓起学生的自信,挖掘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和谐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下转第22页)(上接第20页)为了获得及时的教学反馈,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建议,针对课堂教学作出评价,收集学生对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意见。教师还可以通过钉钉平台作业大数据呈现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教师在导学单设置相应的评价维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通过多种评价形式,激励学生形成更加完善深刻的认识。
(三)依托线上线下,丰富古诗词阅读活动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线上和线下两手并抓,丰富古诗词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让学生逐渐提升古诗词阅读水平。
例如,教师可以依托广州智慧阅读平台,在进行古诗词阅读教学后给学生推荐相关书目,鼓励学生在阅读平台“悦读圈”分享自己古诗词课外拓展方面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平台上进一步交流、学习,丰富自己在古诗词方面的知识。
又如,教师可以利用钉钉平台,每周在班级中开展朗诵古诗词的比赛,学生上传自己朗诵古诗词的视频,家长们通过投票评比出朗诵冠军。每周的朗诵冠军为擂台守擂者,接受下周的其他同学PK。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家长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每月进行总结并且颁发各类学习古诗词的奖项,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综合上述所言,古诗词的语言富有深邃的意境,短短的语句内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进行古诗词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按照混合式教学的自主性、针对性和渐进性原则,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學习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积极运用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切实提升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加焱. 在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 语文建设, 2018, 389(17):71-73.
[2]毛超. 核心素养背景下部编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策略初探[J]. 中国教育学刊, 2018(S1):72-75.
[3]汪存友, 张丽君, 张丽静. 基于云平台的混合式学习在中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 453(18):84-86.
[4]陈志平.混合式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2):18.
[5]许素华.混合式学习模式对于实现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的积极作用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0(30):128-129.
[6]黄雪玲,梁倩岚,刘媚.智慧教育时代下“混合式学习”探索与实践——以小学语文学习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0(10):12-17.
[7]龚佳.混合式学习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初探[J].上海教育,2020(Z2):69-70.
[8]杨晓莉.混合式学习背景下高年级阅读教学探索[J].小学教学参考,2020(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