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群
许多妇女进入中老年后,往往会下腹部日渐凸起。多数人认为这是老年发福,殊不知这或许是妇科肿瘤正悄悄袭来。尤其是卵巢癌,其深居在盆腔内,在腹部外面摸无法摸到肿块,故只能表现为腰围增大,并感觉似有轻度的腹胀。由于恶性肿瘤生长迅速,一旦出现明显症状,病变已多属晚期。
医学专家提醒,一旦发现下腹部突然隆起,并有经常胀痛、胸闷不适或能摸到肿块等异常症状,千万不要大意。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医,请专科医生诊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防患于未然。
卵巢癌早期的症状通常不是很明显,一般不会引起疼痛或其他不适,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卵巢位于盆腔的深部,早期病变较小,通常不易扪及或查出。再则,盆腔内空间较大,早期较小的卵巢肿块没有发生周围组织的外侵以及远处器官转移,因此不會对周围的组织器官及体内脏器造成损害,所以就不会出现任何不适感。
二是与体表神经相比,内脏神经通常对疼痛反应比较迟钝。卵巢癌早期多数没有疼痛或不适感,常规检查常不能发现卵巢肿瘤。
三是卵巢肿瘤有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之分。恶性卵巢肿瘤也有高危和低危两种。由于癌变早期病人毫无症状,所以容易错过早诊机会。即使有时出现一些不典型的症状,也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其实卵巢癌早期并不是没有任何迹象的。临床发现,以下表现可能是卵巢癌早期的一些征兆,如能及时发现这些蛛丝马迹,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有利。
长期腹胀腹胀属于卵巢癌患者比较典型的症状,堪称是卵巢癌的“红牌”警告。若是女性持续性腹胀,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压迫感、疼痛感和肠胃不适感,或有进食困难或饱腹感等症状,且持续较长时间时,就要警惕卵巢癌了。腹胀主要是肿瘤压迫,且在腹腔内牵拉周围韧带所致。
持续腹痛不少女性在生活中偶尔都会有小腹疼痛的现象,但如果在非月经期间频繁出现小腹疼痛,严重者甚至痛得流冷汗,就要警惕是否卵巢出现了问题。因为癌细胞在卵巢内不断生长、扩散,浸润周围组织,或与邻近组织发生粘连,压迫神经,可引起腹痛、腰痛,其性质由隐隐作痛到钝痛,甚至是较剧烈的疼痛。腹胀和腹痛不一定同时存在,腹痛的出现意味着卵巢癌的加重。
下肢及外阴部水肿卵巢癌初期在盆腔固定后会不断长大,逐渐增大的卵巢肿瘤会压迫盆腔静脉,导致血液不畅通,阻碍淋巴回流。天长日久会引发下肢、外阴水肿。
性激素紊乱卵巢癌时分泌的雌激素比较多,会引起月经不调、闭经后阴道出血,或女童性早熟。随着肿瘤逐渐增大,卵巢的功能慢慢减退,月经量就会越来越少,甚至会出现闭经或提前绝经。
中医一贯倡导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因此,及早预防卵巢癌发生尤为重要,女性平时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经常自检和定期检查女性要常用手按压腹部,自检是否存在包块。若时常感到腹胀、腹痛,外阴出现水肿等,要尽早就医。对于高发人群,如有卵巢癌家族史,患有妇科疾病,年龄在50岁以上,等,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适龄生育、产后哺乳妊娠对于卵巢是一种保护机制,适龄生育(23—30岁),产后哺乳6个月,可降低卵巢癌30%的发病风险。不生孩子、不哺乳则会加大患卵巢癌的概率。
合理饮食饮食应清淡、富有营养,食物应多样化。少吃高胆固醇、高脂肪、辛辣、高糖等食物,戒烟限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常吃富含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E及高钙食物,如全谷类、豆类及胡萝卜、南瓜、柑橘、鱼虾、蛋奶等,可明显降低患卵巢癌的风险。
避免环境污染平时应尽量避免接触滑石粉、石棉、苯等化学物质,远离烟雾、油烟的侵害,注意居室卫生。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注意劳逸结合,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不滥用激素类药物,以免体内激素波动太大,刺激卵巢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