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以“群人”的方式

2022-02-23 10:14:06谢立君杨晋闯
关键词:名著阅读阅读初中语文

谢立君 杨晋闯

摘要:因为篇幅长,学生往往没有系统、完整的时间连续性读完—本名著。另辟蹊径,以“群人”的方式,让名著阅读整体化,深入化、系统化。“群人”阅读的步骤可具化为选人组群、观群之变、群人重组。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群人”阅读;整本书阅读

名著阅读承载着文学积淀、文化传承等多重使命。实际教学中,因为篇幅长,学生往往没有系统、完整的时间连续性读完一本名著。对此,我们另辟蹊径,以“群人”的方式,重构阅读策略,让名著阅读整体化、深入化、系统化。“群人”阅读是相对于“群文”阅读而言的,是指师生围绕整本书的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整本书中一组或多组有关联的人物,通过整合建构,达成对一组或多组人物的深度解读。以《水浒传》为例,“群人”阅读的方式可具体化为选人组群、观群之变、群人重组三个方面。

一、选人组群

所谓“选人组群”,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将作品中几个有某种关联的人物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探究其关联处,从而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什么选择这几个人物“组群”,而不选择那几个人物“组群”,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一般而言,“选人组群”需考虑两点:一是所选择的人物“组群”具备共同点。学生在整合归纳、分析判断、挖掘探究这些共同点的过程中,能够更为高效地理解人物、理解文本、读懂作者,甚至读懂社会、读出哲理,让阅读认知趋近系统化。例如,《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关羽、马谡,在性格特征层面有共同点,可以聚焦性格“选人组群”;《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红孩儿等,具有人神合一的特点,可以聚焦这一特点“选人组群”;《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可以按年龄或身份“选人组群”;《水浒传》中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潘金莲,可以按外貌“选人组群”。二是所选择的人物“组群”具有生长性。所谓生长性,即通过分析、整合人物“组群”,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得到同步提升。

《水浒传》作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成功塑造了一系列超群绝伦而又性格各异的英雄形象。金圣叹说:“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尤为可贵的是,作者能将性格相近的一类人物写得各有不同。面对如此多的人物,教师采用“选人组群”的方法,尝试将鲁智深、武松、林冲三个人物组合在一起,启发学生理解人物形象-

师老师为什么将这三个人物组合在一起?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他们三个都武艺高强:鲁提辖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武松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

生他们都很机智。鲁提辖打死镇关西之后,边说“你这厮诈死”,边趁机逃脱;武松醉打蒋门神时,故意三次刁难,为自己找到“打”的理由;林冲棒打洪教头,从开始的恭敬谦让到后来的放开手脚,始终在揣摩柴进的心思,体现出他的心思细腻。

师这些的确是他们身上的共同点。联系他们的出身背景和对招安的态度再做思考,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生他们都有当官的经历,都曾经为朝廷做事。

生他们都反对招安。书中武松是这样说的:“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鲁智深一针见血,说道:“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林冲也是反对招安的,高俅被捉上梁山的时候,他对高俅“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

师鲁智深、武松、林冲都曾是朝廷命官,本应是朝廷统治的维护者,但是他们却不约而同地走上了梁山,扛起了反抗大旗。由此,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连维护朝廷统治的官员都起来反抗了,可见当时朝廷昏庸腐败到了极点。

生他们三人的经历和态度,鲜明地体现了《水浒传》官逼民反的主题。

《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论“打”,人人是一把好手;论“智”,也都不逊色。教学中选择鲁智深、武松、林冲,是因为他们都有为官的经历,且都反对招安,最后都是善终。立足“群人”阅读交流,指向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意在牵引学生在深入思考三个人物经历的基础上,挖掘名著的深层内核。从上述交流可以看出,学生对三个人物由起初的對武艺高强、聪明机智的评判,发展到对人生经历、思想意识的分析;由起初的对人物形象的归纳,走向对社会现象、作品主题的思考,认知逐步深入,理解逐渐深刻,分析与整合能力得到锻炼,高阶思维能力得以加强。有了这样的交流分享,接下来的阅读,学生也会有意识地按照自己的阅读视角“选人组群”。之后多个“组群”再碰撞,每个学生都能收获“1+1>2”的效果。

二、观群之变

仔细观察名著中的人物,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刘备、孙权,在对待下属的方法与态度方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红孩儿,在人性、神性等方面;《红楼梦》中的秦可卿、王熙凤、贾探春,在处事风格方面……都是有变化性的。这些变化,使人物形象更立体、更鲜活、更生动,能够多角度折射和传递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观群之变”,读出人物变化,读懂变化的原因和本质,是学生走近人物、走进文本、走入作者内心的有效途径。

针对《水浒传》中鲁智深、武松、林冲的“人物组群”,教师引导学生在分析整合三个人物的共同特点之后,启发学生通过分析情节了解三人的不同性格。在此基础上,教师带着学生又往前走了一步:透视不同人物性格之间的关联,洞察不同人物性格在环境制约下的发展和变化,实现阅读思维训练广度和深度的有机结合。

先说鲁智深。剖析他几次“打”和“闹”的不同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其性格中率性与理性此消彼长的过程:同样是“打”,他第一次出手,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但在面对那些泼皮混混时却理智了许多,只是教训了一下,点到为止;初上五台山,他率性至极,屡屡破戒,闹得天翻地覆,但大闹野猪林时却理智了许多—一路暗中跟随林冲,看到两个公人与人串通,在客栈里欺负林冲时,未像之前那样盛怒之下立刻出手,而是先理性分析了“客店里人多,恐妨救了”,一路跟随到野猪林,然后在生死关头救下林冲,并在林冲的劝阻下保全了两个公人的性命;经历了梁山聚义、朝廷招安、远征方腊之后,意识到在这样一个腐败昏庸的朝廷中,只有一腔热情是很难伸张正义的,便毅然拒绝入朝为官……从鲁智深的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读出他在与社会环境的博弈过程中,实现了个人成长。

再说武松。他也是从残酷的现实和迷失的自我中逐渐醒悟,一步一步克服自己的弱点,逐渐走向成熟。自景阳冈打虎后,武松从平民跻身官员,从江湖走进庙堂。他深谙人事,重情重义,不问是非只看恩仇;他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又对官府存有幻想。但是,残酷的现实让他在情感方面三次受挫。在经历了为兄长复仇、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梁山大聚义、英雄排座次、无奈受招安、舍命平四寇之后,一句“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体现出武松性格上的成熟和自我的觉醒。残酷的社会、腐朽的官场、虚伪的兄弟情使武松逐渐认清了情义和恩仇、江湖和官场,实现了“追寻一失落一皈依”的精神成长。

最后说林冲。他从起初的一忍再忍到后来的彻底反抗,从开始的优柔寡断到后来的干脆果敢,性格也在一步步发生着变化。此处不再赘述。从他的变化中,我们读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读出了反抗精神的可贵。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观群之变”,梳理出人物变化,学生的理解逐步从对三个人物性格特征的挖掘走向深处—开始与人物经历、社会环境相结合,洞察社会主题,加深了对人物、事件、社会的认知。同时,学生在分析人物性格的过程中,不断分析、综合、评价,形成了系统化、结构化的理解,达成了思维品质的高阶化。这,是名著阅读的应有之义。

三、群人重组

名著阅读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扔掉“拐杖”,自主地将高阶思考融入阅读。要达成这一目标,可以尝试“群人重组”,即将原群组里的人物替换,分析判断新群组人物的共性和特性,启发学生换个角度感受人物丰富的形象,增进对作品主题和作者思想等的认知。

阅读《水浒传》,在鲁智深、武松、林冲这个群组中,教师尝试将林冲换成李逵,便形成了一个新的“人物组群”。同为英雄,魯智深、武松、李逵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比如,他们都有心眼,但给人的感觉各不相同;他们同上梁山,但三者的态度却有差异;他们都反对招安,但缘由不尽相同。据此,教师引领学生结合相关情节,评述三个人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高阶思维。下面是学生针对“重组”后的“人物组群”展开的讨论:

生鲁智深、武松、李逵都是急性子,乐于行侠仗义,也都有些心眼。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但他一边逃脱一边还说着“这厮诈死”,以便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逃跑;救林冲时,他没有选择人多的地方,而是选择了人少的野猪林。我觉得鲁智深非常机智。武松也是个急性子,他知道杀害武大郎的真凶后,就要去杀潘金莲和西门庆。不过,在杀之前,他特意把邻居召集到家中作证人,当着众邻居的面,审问潘金莲和王婆,让凶手画押,并让在场的人作证。我觉得比起鲁智深,武松更精明。李逵更是个急性子,稍不如意就挥动两把斧子砍人。但李逵也是有心眼的,与宋江相见,戴宗要他下拜,他说:“若真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在进入深井救柴进前说:“我下去不怕,你们莫割断了绳索。”结果被吴用批评了几句。李逵的几次要心眼,初读时给人的感觉是“多余”,但再读、多读后,就感觉他很可爱。

生鲁智深、武松、李逵都反对招安,武松的理由是“冷了弟兄们的心”,鲁智深的理由是“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李逵的理由是“你的皇帝姓宋,我的哥哥也姓宋,你做得皇帝,偏我哥哥做不得皇帝”。武松反对招安是因为他重情义。鲁智深比武松更进一步—他是看清了朝廷腐败昏庸的真面目。李逵虽然说得最直白,却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先进思想,就如陈胜所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作者也许就是想通过李逵表达自己的看法。

通过文本细读、比较分析,学生看到了立体的人物形象,读出了作者潜意识中所存蓄的反封建思想。

名著就像大海,浩瀚无垠、深不可测,丰富的内容宝藏,值得我们品读;深刻的思想宝藏,值得我们挖掘。让名著阅读教学走深走实,从“群人”入手,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22:30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9:29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