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翀 陈玲 _ 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
PCK是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简称。作为一种新的知识类型,学科教学知识由教师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融合而成,是教师个人教学经验、教师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特殊整合,包含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教育情境知识、教学法知识等要素。学生完成交际任务,用准确的语言和高级句式进行表达,体现行文逻辑连贯、条理清晰等是应用文考察的重点。因此,基于PCK理论,可将应用文的考查方向和评分标准转化为具体的、契合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升的突破点。
应用文的交际性主要体现在功能句的运用,要求符合特定的场景设定和词句的选择。书信的开头和结尾应当明确写作的目的,表达作者的情感;具体的交流内容要符合场景设置,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用符合情景的话语表达写作目的。
首先,学生应当通过审题,分解题目要点,确定交际对象,明确语言是偏正式的还是偏非正式的,是写一封信还是回复邮件,并据此确定开头和结尾该如何表达,体现交际性。其次,需要运用功能句,完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告知写信目的。功能句的运用应当符合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让表达更加精准、更贴切文章的场景。最后,根据写信的背景、目的、细节信息选择适切的交际用语,不要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格式或者套话。
语言的准确性、语法结构和词汇使用的多样性决定写作质量,需要通过大量的积累、运用实践才能水到渠成。在积累阶段,应当从以下两个角度丰富语言素材。
一是“词块”角度,应当运用一些贴切的、较高级的词块、名词句式、形容词、副词,以实现表达的多样性,体现语言质量和写作能力,提高写作的流畅度,使表达更加地道。例如,“want”用“would like to/cant wait to”替换。
二是“句子”角度,句子要长、短结合,简单句、复杂句并用,通过倒装句式、强调句式、非谓语动词、with的复合结构、被动语态、虚拟语气、感叹句等的使用展现语言运用能力。
语句衔接有章法。章法就是文章的组织结构,明晰不同类型信件的结构对提升写作速度至关重要。要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是实现“行文是否连贯”这一评价标准的重要手段。同时,写作还要顾及内容的具体性、合理性,及要点表达的详略。此外,为提升上下文的连贯性,学生还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多积累概括性的短句和过渡性词语。
文本逻辑结构合理。一篇文本逻辑结构合理的应用文首先应包含三个部分,开头介绍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在开头和结尾部分用功能句体现交际性,主体部分包括写信的要点、完成写作目的,其中语句的连接要有章法,内容要体现连贯性和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