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_ 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
教学设计科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笔者从课堂导入、教学环节衔接以及整体语篇意识三个方面,结合实例谈一下如何科学设计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导入有利于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已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导入环节要设计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活动,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以北师大版英语教材M1U2L4“Superhero”一课为例,笔者设计的导入是这样的:简单回顾前三课所学的英雄类型,推断本课是哪种英雄,这样用一条主题线贯穿整课。两张截然不同的主人公图片对照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他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环节让学生开启了自主阅读解决问题模式。
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做好各教学环节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堂结构紧凑、有序。
例如,阅读外研社版M1U4 Understanding ideas“Click for A Friend”前,笔者让学生思考或推测标题中的“What does ‘click’ refer to”“Why is there a question mark in the title”“What does the passage talk about”。这样,学生会带着解决问题或者验证自己想法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投入到阅读当中,既实现了很好的导入,同时学生还会辩证思考,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和重点。这样的环节设计,做好了问题“埋伏”、任务铺垫,流畅地过渡到下一环节,而且将前后教学环节呼应起来,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语篇视角下的阅读教学强调语篇的组织形式和语篇语义的完整性,要对语篇的组织结构和相关背景知识有一定了解。虽然教师已经普遍认识到阅读教学中语篇的重要性,但有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因为自身语篇知识不足和语篇意识淡薄,导致课文主题和深层含义理解偏差或不到位、语篇教学方法运用不当和破坏语篇内在结构等问题。
例如,我们有时让学生在第一次整体阅读时,先读每一段的首尾句来把握文章大意,但并不是所有文章段落的首句或末句都是主题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先确保自身对语篇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然后选择正确的语篇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再以外研社版M1U4 Understanding ideas “Click for A Friend”一课为例,前3段为结交朋友或者维系友谊的3个时期的不同方法,第4段、第5段为过渡,第6段、第7段分别为网上交友的正反观点,第8段即最后一段是作者观点的总结。但是我们很容易简单地按照时间,将第1段单独划分出来,而将2~7段放到一起,称之为现在的交友方式。如果这样划分,就没有紧扣课题“Click for A Friend”。这种不合理的段落划分不仅破坏了语篇原本的内在结构,还容易让学生误解课文内容,不能准确掌握语篇的真实意图和内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