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容华
由于幼儿年龄小,思维较为活跃,做事情的方法也不相同,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幼儿的表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讲话,鼓励他们主动提问,用合适的方法指导他们活动。很多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忽视了观察和引导,使得幼儿在活动中的收获较少,难以实现育人的目标。因此,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要选用正确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利用恰当的教学时间,掌握恰当的引导方式,在幼儿需要的时候给予有效、正确的指导与帮助。教师应认真了解幼儿的思维特征、经验类型、认知范围、兴趣热点等,掌握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认知特征与趣味需求,并选用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同时,教师要记录每个幼儿的情况,进行过程性的评价,挖掘他们的潜能,因材施教。在本文中,笔者围绕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观察和指导展开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以供参考。
就观察的某一阶段,教师选择某一区域对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连续的跟踪观察,以便了解、分析幼儿在该区域的活动特点及规律。递进性的观察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幼儿的个性、爱好、习惯等,确立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观察中,教师要随手记录幼儿的表现,对幼儿进行引导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观察,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幼儿动态,为构建基于幼儿主体性的活动打好基础。
比如,“手影游戏”项目考察游戏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幼儿通过图片寻找正确的手影制作方法并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进行第一次观察,观察幼儿是否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当幼儿能够自己解决的时候,教师可以一直观察他们的动向而不干预。如果幼儿一直处于完全没有头绪的状态,教师可以进行第二次的观察。第二次的观察至关重要,关系到教师是否需要干预以及如何干预。第二次观察的要点可以是幼儿在观察图片进行手势比对时姿势是否正确,是否能得到其他幼儿的帮助,是否成功地进行了游戏合作,是否愿意继续游戏以及游戏有没有创新。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继续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的观察,层层递进,从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特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游戏观察时,教师不能影响幼儿的发挥,要明确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当发现幼儿疲倦或者主动性不强时,教师要停止观察。教师在观察中要分析每个幼儿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好记录,对幼儿在每一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和不足进行重点讨论,从而达到双向互动的目的。
针对表现不够积极的幼儿,教师需要了解这些幼儿在游戏中所显示出的优势,从而寻找合适的引导方法。比如,部分幼儿在每次活动时都不太高兴,自主性不强,教师可以在这段时间里观察他们的活动兴趣,看看他们为什么不喜欢玩这些游戏,影响因素是哪些。又如,在“我会刷牙”活动中,大多数幼儿都能明白如何运用图示和材料来进行游戏,但是个别幼儿不是很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观察。在观察中,教师发现个别幼儿是因为没有看懂图示,所以不太理解如何使用游戏材料。通过了解幼儿的情况,教师能够知道幼儿为什么主动性不强,进而在设计下一阶段的活动时进行调整,增强幼儿主动探究的意识,使他们融入群体。
针对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不能忽视对他们的观察。大班幼儿比较喜欢探索,也有一定的合作意识,教师可以从这两方面着手进行观察,观察幼儿是否能有自己的创新玩法,是否能和同伴一起玩而不是单干。比如,在“男孩屋女孩屋”活动中,让幼儿分别寻找男孩、女孩喜爱的材料。这时,教师就要观察幼儿是否会玩,是否能坚持玩,当发现幼儿不仅会分类还能坚持一个人游戏时,教师可以观察幼儿是否愿意和同伴一起寻找材料。对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要从细微处着手,记录他们动手能力强的表现,在目标达成后,再设计一些更容易激发他们参与欲望的活动,从而让他们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
通过观察幼儿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包括讲了什么、做了什么、投入程度等,教师能客观地评估或分析幼儿的活动状况。如果幼儿在自己的生日时遇到了不满意的事,如个别幼儿随意乱丢桌上的卡片,并且大声吵闹,那么教师就要更加细致地记录整个争论过程(说话、行动、表情)。只有看到了幼儿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才能客观地加以评判,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过程性的观察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借此了解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从而为综合评价幼儿打好基础。
观察的目的就是进行专门性的指导,为幼儿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通过以上的观察方法,笔者发现幼儿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合作能力差、持续学习的时间不长、创造力不够等。根据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指导策略。
合作能力是每个幼儿都需要掌握的能力,如果一名幼儿不具备合作能力,那么他很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合作能力差是很多幼儿存在的问题。幼儿不擅长合作,他们的分工协作和沟通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在游戏活动中,他们往往会用告状等行为来处理问题,只知道寻求教师的帮助,缺乏帮助同伴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具体的材料。针对以上情况,笔者以创造合作的材料为主要手段,并采用二人游戏,使幼儿获得更多的协商和合作机会。比如,在“食物的旅行”活动中,笔者通过让两名幼儿一起游戏来增加合作的机会。笔者会根据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提供合作的材料,让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寻求同伴的帮助,并学会使用“谢谢”“辛苦了”等礼貌用语,为增强合作意识打好基础。
另外,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注重考察每个幼儿的行为表现,引导幼儿共同观看、讲解作品,共同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师还应完善反馈制度,对有进步的幼儿及时予以表扬、奖励,以提高幼儿的配合度,让他们产生快乐的感受,为提高合作能力打下基础。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合作的环境,当幼儿在合作中遇到问题时,让他们多思考和交流,从而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提高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开始时对教师的游戏很感兴趣,但在一段时间后,他们又开始跑来跑去。这种情况的出现与3~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不均衡有很大关系。幼儿很难持续关注一件事,只要周围有比学习活动更有趣的事情,他们会立即放弃原本的活动。因此,教师应提高幼儿持续学习的时间,引导他们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
幼儿的能力有差异,容易放弃太难的材料,也容易对太简单的材料丧失兴趣。为此,教师在创设活动材料时,需要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比如,教师可在区域活动中运用点读笔,让幼儿跟着点读笔听一听或者说一说。再如,在一些区域活动中,教师可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制作难易不同的任务卡,让每一名幼儿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通过构建丰富的层次性任务或活动,幼儿提高了从事活动的积极性,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积极向其他幼儿请教,想方设法地完成活动。因此,教师要基于幼儿情况创设不同类型的材料,丰富材料的层次性,引导幼儿积极融入活动。
有些幼儿在游戏中会碰到困难,或是不能自主进行游戏,这时,教师需要及时干预,帮助幼儿顺利开展活动。比如,在“我会刷牙”游戏中,教师进行了直接的干预:“你在玩什么?你能看懂这些图片吗?”当发现幼儿看不懂时,教师进行了单独的指导,使幼儿的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再如,在“我的生日游戏”中,幼儿发生了争执。当了解事情发生的缘由后,教师可以直接介入,和幼儿一起游戏,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游戏无法继续进行。通过教师的直接引导,幼儿不再钻牛角尖,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更加全面,而教师也能在不断的引导中掌握每个幼儿的情况,为更深入地开展下一步活动打好基础。
在构建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成为一日活动的出发点之一。大班幼儿拥有最初的创意萌芽,不过也容易受到客观事物的影响。教师要注意每个幼儿的创造力情况,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创造力及怎样更好地帮助幼儿激发潜能,从根本上帮助幼儿提升创新能力,提高活动质量。
第一,教师可利用多元的材料来激发幼儿的想象。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或有意无意的行为表现,不能一味否定。教师要灵活抓住幼儿思维的“闪光点”,从中发掘有潜力的创作素材,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在制作名片时,教师可利用墙面的图示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并利用不同的材料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制作。在多元化材料的带动下,幼儿的创新想法增多,动手创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迁移经验,推陈出新。教师可以收集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在经验分享时进行交流。比如,在“故事大王”活动中,一名幼儿利用插图讲了一个学过的故事,讲得很完整。这时,另一名幼儿把插图换了位置,改变了这个故事。教师及时观察到这个情况并请这名幼儿分享经验。虽然幼儿的故事还不够出彩,但是教师对他的故事表示赞赏,这让幼儿对于创编的积极性更高了。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多给幼儿一些激励性评价,鼓励他们推陈出新,这样有助于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满足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