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麦角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对眩晕症患者眩晕评分及TCD参数的影响

2022-02-23 01:31:04阎美衡
当代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舒血宁麦角血流

阎美衡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中心医院内科三病房,辽宁 辽阳 111000)

眩晕症主要由人体自身对周围物体判断错位导致产生位置性错觉,属于发生率较高的临床综合征,以恶心、耳鸣、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1]。既往研究发现,眩晕症病因复杂,多数人会有眩晕反应,且眩晕症多为急性发作、反复性强,若临床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易发展为脑血栓、脑梗死等,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2]。临床以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预防反复为治疗原则,但治疗方案多样化,不同方案疗效差异较大,临床尚无规范、标准的用药方案[3]。目前,舒血宁注射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眩晕症疾病中,但单一药物药效有限,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慢。尼麦角林是治疗急慢性血管性功能不全的常用药物,对于缓解眩晕症患者反应迟钝、抑郁等具有积极作用[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尼麦角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在眩晕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9 月本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39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 22 例;年龄 39~67岁,平均年龄(51.23±3.77)岁;病程2 个月~4 年,平均病程(1.41±0.75)年。研究组男 15 例,女24 例;年龄 37~68 岁,平均年龄(51.49±3.70)岁;病程 2 个月~5年,平均病程(1.46±0.73)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眩晕诊治多学科专家共识》[5]相关诊断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反应;以眩晕为主诉症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血液系统异常者;免疫功能障碍者;心、肝、肾功能不全者;认知、语言功能障碍者;伴有肿瘤疾病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维生素B6、维生素C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北京华润高科天然药物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1021351,规格:5 ml/支)静脉滴注治疗,将舒血宁注射液15 ml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溶液静滴,每天1次。研究组在舒血宁注射液基础上应用尼麦角林(苏州正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659)口服治疗,初始剂量每次10 mg,每天2~3次,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剂量,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60 mg。1个治疗周期为10 d,两组均持续治疗20 d。

1.4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根据两组眩晕程度进行评分,眩晕剧烈、症状强烈为1分;重度眩晕、症状明显为2分;中度眩晕、症状无法忍受为3分;轻度眩晕、症状可忍受为4分;无症状为5分,分值越高表明眩晕程度越轻。②治疗前后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使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并记录两组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及右椎动脉(RVA)血流速度。③记录两组胃部不适、乏力、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眩晕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眩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眩晕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眩晕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眩晕评分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n=39)研究组(n=39)t值P值治疗前2.29±0.79 2.33±0.82 0.219 0.827治疗20 d 3.74±0.88 4.66±0.89 4.590 0.000 t值7.657 12.024 P值0.000 0.000

2.2 两组TCD 参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BA、LVA、RVA 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BA、LVA、RVA 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TCD参数比较(,cm/s)

表2 两组TCD参数比较(,cm/s)

注:BA,基底动脉;LVA,左椎动脉;RVA,右椎动脉

组别对照组(n=39)研究组(n=39)t值P值治疗20 d 32.15±5.13 37.48±5.43 4.456 0.000 BA治疗前31.74±5.82 31.81±5.72 0.054 0.957治疗20 d 34.58±4.39 38.95±4.62 4.096 0.000 LVA治疗前28.74±5.23 28.96±5.17 0.187 0.852治疗20 d 31.23±6.11 36.79±6.05 4.038 0.000 RVA治疗前28.56±4.71 28.73±4.47 0.164 0.87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胃部不适2 例,乏力1 例,嗜睡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4/39);研究组发生胃部不适1例,嗜睡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2/39);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1,P=0.395)。两组症状均较轻,对症处理后迅速缓解。

3 讨论

目前,尚未明确眩晕症的发病机制,通常认为主要由内耳迷路水肿、供血不足、颈椎病等所致,以恶心、呕吐、冒冷汗为主要症状[6]。随着疾病不断发展可引发脑梗死、脑血栓等严重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不同药物治疗眩晕症患者时,其药效及安全性存在差异,加之用药方案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如何科学有效治疗眩晕症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7-8]。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BA、LVA、RVA血流速度及眩晕评分较高,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尼麦角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眩晕症患者,安全性较高,能缓解眩晕症状,提高血流速度。裴裴等[9]研究指出,尼麦角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在治疗眩晕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TCD参数,且不良反应较少,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舒血宁注射液属于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提取于银杏叶中,其中所含有的扩黄酮类化学成分能更好地促进冠状血管扩张,加快脏器血液流动速度;所含有的银杏内酯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活性,降低血浆黏度,控制病情,以防发展成为微血栓;同时,舒血宁注射液中所含的中药成分能与OH充分反应,抵抗因超氧离子过量所带来的衰老、炎症等危害,缓解氧化应激反应,在治疗眩晕症中应用广泛。但单一使用舒血宁注射液,通常难以获得理想效果,药效发挥较慢,因此,临床考虑采用联合给药方案。尼麦角林属于半合成麦角碱衍生物,其中麦角烟酸酯为主要成分,通过作用于机体α受体,以达到扩张脑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脑部组织与细胞新陈代谢的作用,可有效改善颅脑供血,缓解眩晕症状。眩晕症患者动脉血流速度较慢,随着眩晕症状加深血流速度减慢,临床通常采用TCD检测动脉血流速度,利用超声多普勒效应获得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记录颅脑底动脉血流速度,从而判断颅脑血管功能状态[10]。治疗后,BA、LVA、RVA血流速度均有所提高,分析原因为,尼麦角林与舒血宁注射液均有使血管扩张、增加颅脑动脉血管流量的效果,二者联用能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血流速度,促进颅脑内血液循环,以避免因供血不足导致眩晕,同时,可迅速减轻眩晕症状。由于尼麦角林为口服制剂,且舒血宁注射液为中药制剂,二者联用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更快恢复。

综上所述,尼麦角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眩晕症患者效果显著,能加快血流速度,改善颅脑供血情况,促进眩晕症状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舒血宁麦角血流
麦角硫因治疗认知衰弱的研究进展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尼麦角林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Lac、Presepsin和NOS水平的影响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24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舒血宁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